一种金刚石微粉整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54234发布日期:2020-07-21 12:27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刚石微粉整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刚石微粉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刚石微粉整形装置。



背景技术:

金刚石微粉硬度高、耐磨性好,可广泛用于切削、磨削、钻探、抛光等,是研磨抛光硬质合金、陶瓷、宝石、光学玻璃等高硬度材料的理想原料;随着金刚石微粉应用的日益广泛,金刚石微粉的颗粒形状对微粉的质量而言越来越重要。要做出高质量的微粉,必须严格控制以下几项指标:颗粒的尺寸、粒度分布范围、颗粒形状和金刚石的强度。在这几项指标中,颗粒形状不仅影响到工件的表面光洁度,也影响到微粉的耐用度。试验表明,控制颗粒为近似等积形、块状,可以大大提高微粉产品的质量。

一般对金刚石微粉进行整形的设备主要是滚筒式球磨机,但是在球磨过程中随着金刚石的破碎,细微颗粒的增多,细微粉末埋住,减少钢球砸下的冲击力,会大大降低球磨机的工作效率,导致金刚石整形时间长,且成品中依旧掺杂大颗粒金刚石,需要后续进行筛选,增加工序,浪费生产场地,并且现有球磨机一般为间歇式生产,生产过程中无法形成连续出料,需要频繁耗费人工添料卸料。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球磨机工作效率低,产品需要后续筛选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刚石微粉整形装置,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生产的球磨机,对金刚石微粉进行整形,提高球磨机的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金刚石微粉整形装置,包括减速电机和支座,还包括壳体和风帽,所述壳体旋转连接在支座上,壳体外表面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与减速电机的输出齿轮相啮合;

所述壳体为圆柱状筒体,壳体两端分别设置有入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入料口与出料口均为直径小于壳体、两端开口的水平状圆筒体;所述壳体的表面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为长方形,连接孔上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与壳体固定连接;壳体内部设置有多条向内凸起的楞,所述的楞是截面为三角形的圆环,楞将壳体内部分割成多个腔室,每个所述腔室内均设置有研磨钢球;

所述风帽为一端开口的圆柱状筒体,风帽内部设置有布风板,所述布风板上阵列设置有多个通风孔,布风板与风帽的内表面固定连接,风帽的内侧连接有入风口,风帽的开口端与入料口旋转连接;风帽上连接入料管,所述入料管贯穿风帽的侧壁深入壳体的入料口内。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的楞之间的距离不小于壳体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出料口端高于入料口端。

进一步地,所述入风口处设置有风量调节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孔处的盖板上设置有把手,且盖板与壳体使用螺栓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左端为入料口、右端为出料口,依靠风帽调节风量大小对金刚石微粉进行分级与筛选,可以对金刚石微粉进行连续破碎整形,连续生产,降低人工消耗,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内设置有多条楞,将壳体内部分割成多个腔室,每个腔室均可以进行研磨,不仅防止钢球聚集还可以对金刚石微粉进行多段有效研磨,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研磨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风帽可以对金刚石微粉进行筛分,将前一腔室的金刚石颗粒中的细颗粒吹向后一腔室,剔除微小颗粒后确保钢球砸下的冲击力不会被微粉分散,且微粉在后一腔室继续被合适比例的钢球研磨,每一腔室均可进行有效研磨,增加整形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金刚石微粉整形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金刚石微粉整形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布风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为:1为减速电机,2为支座,3为壳体,4为风帽,5为入料管,31为齿轮,32为入料口,33为出料口,34为连接孔,35为楞,36为钢球,41为入风口,42为布风板,421为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金刚石微粉整形装置,包括减速电机1和支座2,还包括壳体3和风帽4,所述壳体3旋转连接在支座2上,壳体3外表面设置有齿轮31,所述齿轮31与减速电机1的输出齿轮相啮合;

所述壳体3为圆柱状筒体,壳体3两端分别设置有入料口32和出料口33,所述入料口32与出料口33均为直径小于壳体3、两端开口的水平状圆筒体;所述壳体3的表面设置有连接孔34,所述连接孔34为长方形,连接孔34上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与壳体3固定连接;壳体3内部设置有多条向内凸起的楞35,所述的楞35是截面为三角形的圆环,楞35将壳体3内部分割成多个腔室,每个所述腔室内均设置有研磨钢球36,每个腔室均可以进行研磨,不仅防止钢球36聚集还可以对金刚石微粉进行多段有效研磨,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研磨时间;

所述风帽4为一端开口的圆柱状筒体,风帽4内部设置有布风板42,所述布风板42上阵列设置有多个通风孔421,布风板42与风帽4的内表面固定连接,风帽4的内侧连接有入风口41,风帽4的开口端与入料口32旋转连接;风帽4上连接入料管5,所述入料管5贯穿风帽4的侧壁深入壳体3的入料口32内,风帽4可以对金刚石微粉进行筛分,将前一腔室的金刚石颗粒中的细颗粒吹向后一腔室,剔除微小颗粒后确保钢球36砸下的冲击力不会被微粉分散,且微粉在后一腔室继续被合适比例的钢球36研磨,每一腔室均可进行有效研磨,增加整形生产效率。

壳体3左端为入料口32、右端为出料口33,依靠风帽4调节风量大小对金刚石微粉进行分级与筛选,可以对金刚石微粉进行连续破碎整形,连续生产,降低人工消耗,提高生产效率

相邻两个所述的楞35之间的距离不小于壳体3的直径,不仅有利于壳体与制作的连接,使用更小的轴承支座,降低设备成本,还可以防止钢球掉出。

所述壳体3的出料口33端高于入料口32端,有利于钢球36和金刚石颗粒的聚集,增加钢球36的研磨效率。

所述入风口41处设置有风量调节装置,对风帽4的风量进行调节。

所述连接孔34处的盖板上设置有把手,且盖板与壳体3使用螺栓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减速电机1为河北新四达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ytm系列磨煤机专用三相异步电动机,所述风量调节装置为精欧控制阀门(武汉)有限公司生产的d641w型气动通风蝶阀。

生产使用时,打开连接孔34的盖板,向每个腔室内添加合适比例的钢球36后固定盖板,启动减速电机1使壳体3旋转,并打开风帽4上的风量调节装置,调节风量,向入料管5内添加金刚石颗粒,金刚石颗粒由入料管5进入壳体3内的最左端的腔室;

金刚石颗粒在壳体3旋转过程中被高处落下的钢球36冲击砸碎,并在随壳体3旋转过程中被钢球36研磨,其中碎裂的比较小的粉末再被壳体3旋转带到高处,在下落过程中被风帽4吹出的风携带飞向右侧的腔室,而较大的颗粒因为风力不足,依旧落在本腔室内,因此风帽4吹出的风对金刚石粉末进行筛分。

下落进入壳体3右侧腔室的金刚石粉末随重力不同而下落位置不同,落在不同的腔室内,被对应腔室内的钢球36继续研磨到更细微,而达到力度要求的金刚石粉末则随着风由出料口33飞出,进入微粉收集工序。

调节风帽4的风量大小,可以调节出料口33排出的金刚石微粉颗粒的大小,因此该设备可以生产多种规格的金刚石微粉。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即公开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变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