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效果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53203发布日期:2020-08-14 18:27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效果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糖醇生产的离子交换树脂再生装置。



背景技术:

离子交换是糖醇生产中去除杂质色素的重要方法,其原理是通过离子交换树脂等固体吸附剂吸附糖醇液中的杂质离子、色素等,当吸附的杂质达到一定量时,吸附剂就达到饱和,需要进行再生解析,恢复固体吸附剂的吸附能力,因此再生解析也成为了糖醇生产中去除杂质的重要一环。

现有离子交换柱采用顺流再生解析的方式,再生排污口在离子交换柱的底部,再生液从离子交换柱顶部进入,从底部排出。再生解析过程中离子交换中的液位不易控制,经常造成再生液低于固体吸附剂层,甚至出现干柱的现象,固体吸附剂不能和再生液充分接触,使得固体吸附剂中的杂质不能被充分洗脱、解析,得不到充分的再生、解析,极大的影响固体吸附剂的交换能力和离子交换液的质量,同时固体吸附剂易结块,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再生效果、运行稳定、实现充分解析的离子交换树脂再生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提高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效果的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为再生腔;

填充于所述再生腔内的固体吸附剂;

所述固体吸附剂的填充高度小于所述壳体的高度;

该装置还包括:

进液管道;

出液管道;

所述进液管道连通于所述壳体的上端,该进液管道与外部设备连接用以向所述再生腔输送再生介质;

所述出液管道连通于所述壳体的下端,该出液管道用以输送再生介质;

所述出液管道至少包括延伸至第一高度的主排液管;

所述第一高度大于所述固体吸附剂的填充高度;

所述出液管道通过所述主排液管排出再生介质;

所述壳体侧面安装有固定组件;

所述主排液管的输入端通过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壳体固连。

进一步的,所述进液管道上安装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控制所述进液管道的开关和开度。

进一步的,所述出液管道的数量为两组;

所述壳体的底部连通有第一出液管;

两组所述出液管道通过所述第一出液管与所述壳体连通以接收再生介质;

两组所述出液管道呈90°角分布;

两组所述出液管道通过90°y型三通与所述第一出液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出液管道包括通过所述90°y型三通与所述第一出液管连通的第二出液管;

所述第二出液管具有水平延伸部和竖直延伸部;

所述第二出液管的竖直延伸部向上延伸至第一高度;

所述出液管道还包括:

与所述第二出液管的竖直延伸部通过变径接头连通的所述主排液管;

所述主排液管的管径大于所述第二出液管的管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出液管上安装有第二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周向的第一卡箍;

所述第一卡箍具有两根沿所述第一卡箍径向向外延伸的连接杆;

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一卡箍一端具有第二卡箍;

所述第二卡箍套设于所述出液管道上以固定所述出液管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提高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效果的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将出液管道抬高至固体吸附剂以上的高度,利用连通器的原理能够使离子交换柱内再生介质的液位始终保持在固体吸附剂的上方,固体吸附剂始终浸泡于待再生介质中,提高再生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设计了两组出液管道,以一开一备的方式作业,便于后期维护,同时,两组出液管道以90°角分布,减少占地面积可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为了实现两组出液管道的90°角分布设计了固定组件,利用其上的卡箍快速固定安装出液管道,结构稳定性好,拆装便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高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效果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高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效果的装置的固定组件和出液管道的连接结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3、进液管道;

101、再生腔;102、固定吸附剂;

201、第一出液管;202、90°y型三通;203、第二阀门;204、水平延伸部;205、竖直延伸部;206、变径接头;207、主排液管;

301、第一阀门;

401、第一卡箍;402、连接杆;403、第二卡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参见图1至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提高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效果的装置,包括:

壳体1,壳体1内形成为再生腔101;

填充于再生腔101内的固体吸附剂102;

固体吸附剂102的填充高度小于壳体1的高度;

该装置还包括:

进液管道3;

出液管道;

进液管道3连通于壳体的上端,该进液管道3与外部设备连接用以向再生腔输送再生介质;

出液管道连通于壳体1的下端,该出液管道用以输送再生介质;

出液管道至少包括延伸至第一高度的主排液管207;

第一高度大于固体吸附剂102的填充高度;

出液管道通过主排液管207排出再生介质;

壳体1侧面安装有固定组件;

主排液管207的输入端通过固定组件与壳体1固连。

具体的,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提高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效果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1以及连通于壳体1上端的进液管道3和连通于壳体1下端的出液管道,该装置以顺流再生的方式将再生介质由壳体1的上端引入、并在再生后将再生介质由壳体1的下端引出。考虑到壳体1内部固体吸附剂102具有一定的填充高度,本实施例利用连通器原理将出液管道部分架高,使得再生介质能够完全浸泡固体吸附剂,提高再生效果。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进液管道3上安装有第一阀门301,第一阀门301控制进液管道3的开关和开度。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出液管道的数量为两组;

壳体1的底部连通有第一出液管201;

两组出液管道通过第一出液管201与壳体1连通以接收再生介质;

两组出液管道呈90°角分布;

两组出液管道通过90°y型三通202与第一出液管201连通。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出液管道包括通过90°y型三通202与第一出液管201连通的第二出液管;

第二出液管具有水平延伸部204和竖直延伸部205;

第二出液管的竖直延伸部205向上延伸至第一高度;

出液管道还包括:

与第二出液管的竖直延伸部205通过变径接头206连通的主排液管207;

主排液管207的管径大于第二出液管的管径。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第二出液管上安装有第二阀门203。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于壳体1周向的第一卡箍401;

第一卡箍401具有两根沿第一卡箍401径向向外延伸的连接杆402;

连接杆402远离第一卡箍401一端具有第二卡箍403;

第二卡箍403套设于出液管道上以固定出液管道。

本实施例的出液管道设计为两组,可以采用同时开启的方式作业,还可以以一开一备的方式作业,目的是提高排液效率、以及便于后期维护。同时考虑到出液管道需要架高,而架高后的出液管道稳定性会比较差,因此,设计了上述的固定组件,利用卡箍将出液管道和壳体1连为一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提高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效果的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将出液管道抬高至固体吸附剂以上的高度,利用连通器的原理能够使离子交换柱内再生介质的液位始终保持在固体吸附剂102的上方,固体吸附剂102始终浸泡于待再生介质中,提高再生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设计了两组出液管道,以一开一备的方式作业,便于后期维护,同时,两组出液管道以90°角分布,减少占地面积可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为了实现两组出液管道的90°角分布设计了固定组件,利用其上的卡箍快速固定安装出液管道,结构稳定性好,拆装便捷。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