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料口可控扬尘的施工用水泥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42647发布日期:2020-09-15 19:57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料口可控扬尘的施工用水泥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生产领域,具体涉及是一种上料口可控扬尘的施工用水泥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往往会使用到水泥搅拌装置,在使用中上料机构将各种原料添加至搅拌机构中,待完成搅拌后出料进行运输,由于水泥原料中大多以粉末为主,上料时会产生大量的扬尘,虽然外置的喷雾机构能够清除一定的扬尘,但是未从根本上降低或者控制扬尘的产生,导致施工现场依旧存在大量扬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水泥搅拌装置,由于水泥原料中大多以粉末为主,上料时会产生大量的扬尘,虽然外置的喷雾机构能够清除一定的扬尘,但是未从根本上降低或者控制扬尘的产生,导致施工现场依旧存在大量扬尘的问题,提供一种上料口可控扬尘的施工用水泥搅拌装置。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上料口可控扬尘的施工用水泥搅拌装置包括机架、搅拌机构和上料机构,搅拌机构和上料机构均设于机架上,且上料机构的下料口与搅拌机构的进料口连通,其中上料机构顶部设置有防尘罩,机架上设置有除尘桶,防尘罩覆盖在上料机构的下料口上方,防尘罩侧壁设置有气泵,防尘罩顶部连接有输气管,输气管穿过气泵与除尘桶连接,除尘桶内盛有滤清液,除尘桶上连接有排气管。

进一步的,防尘罩两侧设置有安装片,防尘罩通过穿过安装片的第一固定螺栓与上料机构顶部连接。

可选的,防尘罩底部设置有供上料小车进入的通口。

可选的,防尘罩的内部腔体顶部为锥形,且锥形的最高点为防尘罩的出气口,防尘罩的出气口处设置有集气环。

进一步的,防尘罩的底部设置有防尘帘。

可选的,除尘桶的顶部设置有活动盖片,除尘桶的底部设置有固定片,除尘桶通过穿过固定片的第二固定螺栓与机架连接。

可选的,输气管和排气管均穿过活动盖片,输气管一端插入滤清液内,且输气管位于滤清液内的一段上通过箍体固定有滤网,排气管位于滤清液外。

可选的,滤网为圆锥形,滤网顶部与箍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1、通过现有的水泥搅拌装置的上料机构上设置防尘罩,对搅拌时上料部分产生的扬尘进行吸收防止外泄,大幅控制施工区域的扬尘。

2、通过设置的输气管、除尘桶和气泵等结构,将防尘罩收集的上料粉尘导入除尘桶内进行吸附处理。

3、解决了现有水泥搅拌装置,由于水泥原料中大多以粉末为主,上料时会产生大量的扬尘,虽然外置的喷雾机构能够清除一定的扬尘,但是未从根本上降低或者控制扬尘的产生,导致施工现场依旧存在大量扬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上料口可控扬尘的施工用水泥搅拌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防尘罩结构示意图;

图3为除尘桶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为搅拌机构、2为机架、3为支撑柱、4为上料机构、5为防尘罩、6为集气环、7为输气管、8为气泵、9为上料小车、10为除尘桶、11为排气管、12为防尘帘、13为下料口、14为通口、15为安装片、16为第一固定螺栓、17为活动盖片、18为滤网、19为固定片、20为第二固定螺栓、21为箍体、22为滤清液。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能够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上料口可控扬尘的施工用水泥搅拌装置包括机架2、搅拌机构1和上料机构4,搅拌机构1和上料机构4均设于机架2上,且上料机构4的下料口13与搅拌机构1的进料口连通,其中上料机构4顶部设置有防尘罩5,机架2上设置有除尘桶10,防尘罩5覆盖在上料机构4的下料口13上方,防尘罩5侧壁设置有气泵8,防尘罩5顶部连接有输气管7,输气管7穿过气泵8与除尘桶10连接,除尘桶10内盛有滤清液22,除尘桶10上连接有排气管11。

使用中,通过现有的水泥搅拌装置的上料机构上设置防尘罩,对搅拌时上料部分产生的扬尘进行吸收防止外泄,大幅控制施工区域的扬尘。通过设置的输气管、除尘桶和气泵等结构,将防尘罩收集的上料粉尘导入除尘桶内进行吸附处理。解决了现有水泥搅拌装置,由于水泥原料中大多以粉末为主,上料时会产生大量的扬尘,虽然外置的喷雾机构能够清除一定的扬尘,但是未从根本上降低或者控制扬尘的产生,导致施工现场依旧存在大量扬尘的问题。

在实施本方案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现有的水泥搅拌装置上进行改良,增加防尘罩,选用柔性管材作为输气管和排气管,便于多种场景下进行连接。

同时为了水泥搅拌装置能够在现场进行稳定的工作,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机架下设置支撑柱3来保障整个设备的平衡。

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防尘罩与上料机构的连接方式,其中防尘罩5两侧设置有安装片15,防尘罩5通过穿过安装片15的第一固定螺栓16与上料机构4顶部连接。

本实施例中,防尘罩5底部设置有供上料小车9进入的通口14。

使用中,上料小车沿着上料机构的滑轨从通口进入防尘罩,然后旋转将小车内的物料从上料机构的下料口输入至搅拌机构中,整个过程产生的扬尘被防尘罩汇聚在气泵的带动下沿着输气管输送至除尘桶进行处理。

本实施例中,防尘罩5的内部腔体顶部为锥形,且锥形的最高点为防尘罩5的出气口,防尘罩5的出气口处设置有集气环6。防尘罩5的底部设置有防尘帘12。

使用中,采用锥形顶部有利于防尘罩对扬尘进行汇聚,然后设置在防尘罩底部的防尘帘,可以进一步对扬尘进行阻拦,在选用防尘帘时,可以选用透明胶质材料的条状帘子,并将其沿着防尘罩的边缘设置在防尘罩的底部。

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除尘桶的具体结构,其中除尘桶10的顶部设置有活动盖片17,除尘桶10的底部设置有固定片19,除尘桶10通过穿过固定片19的第二固定螺栓20与机架2连接。输气管7和排气管11均穿过活动盖片17,输气管7一端插入滤清液22内,且输气管7位于滤清液22内的一段上通过箍体21固定有滤网18,排气管11位于滤清液22外。滤网18为圆锥形,滤网18顶部与箍体21。

使用中,带有扬尘的气体在气泵的推动下从防尘罩沿着输气管输入至除尘桶内,并从滤清液中排出,滤清液对气体中的扬尘进行吸附,干净的气体最终从排气管中排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选用滤清液时可以选用水,为了进一步提高滤清效果,可以在输气管位于滤清液内的一端上设置滤网,能够将生成的气泡进行破碎,提高气体与滤清液的接触面积。

在进行滤清液更换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拆除第二固定螺栓,并将活动盖片与除尘桶进行分离,将滤清液倒出,为了降低更换频率可以选用较大容积的除尘桶,同时由于扬尘多产生于上料阶段,可以在上料时旋转开启气泵。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自行设计气泵的开关电路及铺设必要的电源等配件。



技术特征:

1.一种上料口可控扬尘的施工用水泥搅拌装置,包括机架(2)、搅拌机构(1)和上料机构(4),所述搅拌机构(1)和上料机构(4)均设于机架(2)上,且上料机构(4)的下料口(13)与搅拌机构(1)的进料口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4)顶部设置有防尘罩(5),所述机架(2)上设置有除尘桶(10),所述防尘罩(5)覆盖在上料机构(4)的下料口(13)上方,防尘罩(5)侧壁设置有气泵(8),防尘罩(5)顶部连接有输气管(7),所述输气管(7)穿过气泵(8)与除尘桶(10)连接,所述除尘桶(10)内盛有滤清液(22),除尘桶(10)上连接有排气管(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料口可控扬尘的施工用水泥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5)两侧设置有安装片(15),防尘罩(5)通过穿过安装片(15)的第一固定螺栓(16)与上料机构(4)顶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料口可控扬尘的施工用水泥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5)底部设置有供上料小车(9)进入的通口(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料口可控扬尘的施工用水泥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5)的内部腔体顶部为锥形,且锥形的最高点为防尘罩(5)的出气口,防尘罩(5)的出气口处设置有集气环(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料口可控扬尘的施工用水泥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5)的底部设置有防尘帘(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料口可控扬尘的施工用水泥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桶(10)的顶部设置有活动盖片(17),除尘桶(10)的底部设置有固定片(19),除尘桶(10)通过穿过固定片(19)的第二固定螺栓(20)与机架(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上料口可控扬尘的施工用水泥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7)和排气管(11)均穿过活动盖片(17),输气管(7)一端插入滤清液(22)内,且输气管(7)位于滤清液(22)内的一段上通过箍体(21)固定有滤网(18),所述排气管(11)位于滤清液(22)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上料口可控扬尘的施工用水泥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18)为圆锥形,滤网(18)顶部与箍体(2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生产领域,具体涉及是一种上料口可控扬尘的施工用水泥搅拌装置,包括机架、搅拌机构和上料机构,搅拌机构和上料机构均设于机架上,且上料机构的下料口与搅拌机构的进料口连通,其中上料机构顶部设置有防尘罩,机架上设置有除尘桶,防尘罩覆盖在上料机构的下料口上方,防尘罩侧壁设置有气泵,防尘罩顶部连接有输气管,输气管穿过气泵与除尘桶连接,除尘桶内盛有滤清液,除尘桶上连接有排气管。解决了现有水泥搅拌装置,由于水泥原料中大多以粉末为主,上料时会产生大量的扬尘,虽然外置的喷雾机构能够清除一定的扬尘,但是未从根本上降低或者控制扬尘的产生,导致施工现场依旧存在大量扬尘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卢必友;杨俊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诚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5
技术公布日:2020.09.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