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浸涂固化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86104发布日期:2020-06-20 18:08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浸涂固化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浸涂固化产线,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吹液的方式清洁多余涂覆液的浸涂固化生产线。



背景技术:

现有的浸涂固化产线通用性普遍不强,不能同时兼容不同规格型号的产品,生产效率低,达不到生产的要求,同时,现有的浸涂固化产线还不带吹液的功能,对一些产品比如导尿管,其带有排泄孔眼103,如图1所示,图中,101为排泄锥形接口,102为导尿管的管身,103为排泄孔眼。所以在对产品进行涂覆时,会有涂覆液进入排泄孔眼103,而现有的载具则无法更方便的将排泄孔眼103中涂覆液排出。

另外,有些产品如导尿管,需要两次涂覆和固化,并且每次涂覆之后要需要一定的时间晾干在进行固化,所以步骤就是:第一次涂覆,第一次晾干,第一次固化,第二次涂覆,第二次晾干,第二次固化。

节拍要求:第一次涂覆、第一次晾干、第一次固化、第二次涂覆、第二次晾干、第二次固化,整个过程的时间节拍需要严格控制,但是每个步骤需要的时间不一,因此整个产线的组成,既要考虑每个步骤的个性,同时要考虑整个产线生产动作的连续性,另外考虑到每种产品的节拍个性不一样,要能实时调整节拍参数,而现有的浸涂固化产线是无法完成的。

同时,现有的浸涂固化产线其放置固化箱的空间尺寸有限,而且生产过程中固化光源不能关闭。由于固化光线强烈对人体有害,因此不能漏光,而市场上的固化箱采用的是单门挡光方式,在载具放入或者取出固化箱的过程中,门需要打开,会导致光线漏出,长时间不但会对设备造成伤害,还会对操作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

因此,结合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浸涂固化产线,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本发明的一种浸涂固化产线,包括载具和机身;

所述载具包括载板和一个或多个载轴,所述载轴安装在所述载板上,待处理产品能够安装在所述载轴上;

所述机身沿其x轴正向方向依次具有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分别包括有一个涂覆装置,所述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分别包括有一个或多个光照固化箱;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对所述待处理产品进行第一次涂覆,所述第二部分对已进行过第一次涂覆的待处理产品进行第一次固化,所述第三部分对已进行过第一次固化的待处理产品进行第二次涂覆,所述第四部分对已进行过第二次涂覆的待处理产品进行第二次固化。

进一步地,所述机身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还分别包括有机架,所述机架内形成有内腔;

所述涂覆装置和光照固化箱分别安装在机架上,并位于机架的内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机身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还分别包括有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线和机械手,所述输送线和机械手分别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所述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分别包括有一个所述光照固化箱;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的输送线驱动所述载具从初始位置移动到第一夹取位置,所述第一部分的机械手驱动所述载具依次在所述第一夹取位置、第一涂覆位置和第一放置位置之间移动,此过程中,所述第一部分的涂覆装置完成对所述载具上待处理产品的第一次涂覆;

所述第二部分的输送线驱动所述载具从所述第一放置位置移动到第二夹取位置,所述第二部分的机械手驱动所述载具依次在所述第二夹取位置、第一固化位置和第二放置位置之间移动,此过程中,所述第二部分的光照固化箱完成对所述载具上待处理产品的第一次固化;

所述第三部分的输送线驱动所述载具从所述第二放置位置移动到第三夹取位置,所述第三部分的机械手驱动所述载具依次在所述第三夹取位置、第二涂覆位置和第三放置位置之间移动,此过程中,所述第三部分的涂覆装置完成对所述载具上待处理产品的第二次涂覆;

所述第四部分包括有两个输送线,其中一个输送线驱动所述载具从第三放置位置移动到第四夹取位置,所述第四部分的机械手驱动所述载具依次在所述第四夹取位置、第二固化位置和第四放置位置之间移动,此过程中,所述第四部分的光照固化箱完成所述载具上待处理产品的第二次固化,之后所述第四部分的另一个输送线驱动所述载具从所述第四放置位置移动至取料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部分还包括有另一个所述光照固化箱,

其中,所述第二部分的输送线驱动第一个载具从第一放置位置移动到第二夹取位置,所述第二部分的机械手驱动第一个载具从第二夹取位置移动至第一固化位置,对应位置的所述光照固化箱对第一个载具上的待处理产品进行第一次固化;

之后所述第二部分的机械手移回并驱动第二个载具从第二夹取位置移动至第三固化位置,对应位置的另一个所述光照固化箱对第二个载具上的待处理产品进行第一次固化;

之后所述第二部分的机械手驱动第一个载具从第一固化位置移动至第二放置位置,之后移回并驱动第三个载具从第二夹取位置移动至第一固化位置,对应位置的光照固化箱对第三个载具上的待处理产品进行第一次固化;

之后所述第二部分的机械手驱动第二个载具从第三固化位置移动至第二放置位置,之后移回并驱动第四个载具从第二夹取位置移动至第三固化位置,对应位置的另一个所述光照固化箱对第四个载具上的待处理产品进行第一次固化,之后重复之前动作直至完成对所有产品的第一次固化。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部分还包括有另一个所述光照固化箱,

其中,所述第四部分的一个输送线驱动第一个载具从第三放置位置移动到第四夹取位置,所述第四部分的机械手驱动第一个载具从第四夹取位置移动至第二固化位置,对应位置的光照固化箱对第一个载具上的待处理产品进行第二次固化;

之后所述第四部分的机械手移回并驱动第二个载具从第四夹取位置移动至第四固化位置,对应位置的另一个所述光照固化箱对第二个载具上的待处理产品进行第二次固化;

之后所述第四部分的机械手驱动第一个载具从第二固化位置移动至第四放置位置,之后移回并驱动第三个载具从第四夹取位置移动至第二固化位置,对应位置的光照固化箱对第三个载具上的待处理产品进行第二次固化;

之后所述第四部分的机械手驱动第二个载具从第四固化位置移动至第四放置位置,之后移回并驱动第四个载具从第四夹取位置移动至第四固化位置,对应位置的另一个所述光照固化箱对第四个载具上的待处理产品进行第二次固化,之后重复之前动作直至完成对所有产品的第二次固化。

进一步地,所述光照固化箱包括光照固定装置、外部挡板、调节装置、遮光驱动装置和遮光板,

所述光照固定装置位于所述机架的内腔内,所述光照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和至少一个光照单元,所述固定支架内具有内腔,所述光照单元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的内腔内;

所述外部挡板卡合在所述固定支架的一侧,且与所述固定支架之间形成固化腔,所述光照单元的光照方向朝向所述固化腔;

所述调节装置活动安装在所述光照固定装置和外部挡板之间,且能够被驱动的靠近或远离所述光照固定装置,所述载具安装在所述调节装置上;

所述遮光板位于所述光照单元和所述固化腔之间,并被所述遮光驱动装置驱动的可在遮光位置和非遮光位置移动;

其中,在进行固化时,所述遮光板被驱动的移动至所述非遮光位置,所述光照单元发出的光射入所述固化腔内;在固化完成后,所述遮光板被驱动的移动至所述遮光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载具还包括载轴驱动装置和导电元件,所述载轴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载板上,所述载轴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载轴转动,所述载轴转动带动所述待处理产品转动;

所述导电元件与所述载轴驱动装置电连接;

所述调节装置上设置有电源探针,所述电源探针与外部电源连接;

其中,当所述载具安装在所述调节装置上时,所述导电元件与所述电源探针接触连接,在进行第一次固化和第二次固化时,所述载轴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载轴转动以带动所述待处理产品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机械手包括水平驱动装置、竖直驱动装置和机械爪,

所述水平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竖直驱动装置移动并带动所述机械爪沿所述机架的x轴方向移动,所述竖直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机械爪沿所述机架的z轴方向移动;

所述机械爪包括夹爪和夹爪驱动装置,所述夹爪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夹爪夹紧或松开所述载具。

进一步地,所述机械爪还包括夹爪安装板和至少一个接气头,所述夹爪驱动装置和接气头分别安装在所述夹爪安装板上,所述夹爪安装在所述夹爪驱动装置上;

所述载具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卡合于所述载板上,所述盖板与所述载板之间形成有容纳腔,所述载轴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所述盖板上至少开设有一个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机械爪抓取所述载具时,所述进气孔通过所述接气头与外部气体连通;

所述机身的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还分别包括有吹液槽,所述吹液槽分别安装在机架上,并位于机架的内腔内;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的机械手驱动所述载具从所述第一涂覆位置移动至第一吹液位置,之后外部气体通过所述接气头和进气孔进入所述容纳腔并穿过所述通孔完成对所述待处理产品的第一次吹液,之后所述第一部分的机械手驱动所述载具从所述第一吹液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放置位置;

所述第三部分的机械手驱动所述载具从所述第二涂覆位置移动至第二吹液位置,之后外部气体通过所述进气孔再次进入所述容纳腔并穿过所述通孔完成对所述待处理产品的第二次吹液,之后所述第三部分的机械手驱动所述载具从所述第二吹液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三放置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涂覆装置包括涂覆槽、涂覆槽安装板、涂覆槽盖板、盖板驱动装置、隔板和增压装置;

所述涂覆槽通过所述涂覆槽安装板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所述涂覆槽盖板卡合在所述涂覆槽的开口处,所述盖板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涂覆槽盖板遮蔽或露出所述涂覆槽的开口;

所述隔板将所述涂覆槽的内腔分为储液内腔和涂覆内腔,且所述隔板的高度小于所述涂覆槽的高度,在涂覆时所述待处理产品位于所述涂覆内腔内;

所述增压装置的进口与所述储液内腔连通,出口与所述涂覆内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涂覆装置还包括液位检测装置和止逆装置,

所述液位检测装置与所述增压装置电连接;

所述止逆装置的进口与所述增压装置的出口连通,出口与所述涂覆内腔通过三通接头连通,所述三通接头的另一个接口连接有排水管。

进一步地,其还包括外壳、触摸屏和至少一个电控箱,所述电控箱与所述触摸屏电连接,所述电控箱控制浸涂固化产线动作,所述触摸屏对整个系统进行数据监测和参数设定。

本发明的一种浸涂固化产线,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浸涂固化产线,其采用整体式载具,可以兼容不同的规格型号的产品,并且一次承载多个,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生产现代化;

(2)本发明的浸涂固化产线,其采用了机械手抓取载具完成搬运和涂覆的工作,既能保证搬运的稳定性又能高效的完成涂覆任务;

(3)本发明的浸涂固化产线,其增加了吹液功能,能够确保进入产品如导尿管排泄孔眼的涂液很好的吹出;

(4)本发明的浸涂固化产线,其输送线为深u字型,确保载具在带样品传输过程中不会有碰撞;同步到传动,确保载具两端同步,平稳定位,同时保证设备机台清洁,减少润滑液带来的污染;

(5)本发明的浸涂固化产线,其涂覆槽采用特氟龙材料,保证涂液在涂覆槽能够长期保持,涂覆槽盖板自动开闭,浸涂产品时和补液时自动打开,其余时间关闭,降低环境对涂液的污染,涂覆槽盖板与涂覆槽闭合处设置有挡条减少涂液挥发;

(6)本发明的浸涂固化产线,其采用了分段式样输送线,每段输送线的流速根据产品的节拍时间自动调节,能够更好的掌握每个步骤的节拍;

(7)本发明的浸涂固化产线,其在固化的整个过程中,光照固化箱设计成上下开关门的方式,再加上载具的本体,确保了设备不漏光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8)本发明的浸涂固化产线,其其光照固化箱采用上下式的开关门方式,最大限度的利用了设备的空间。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为导尿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整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整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载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载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载具的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载具仰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实施例整机第一部分或第三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施例整机第二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施例整机第四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施例输送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施例光照固化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施例光照固定装置的后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施例光照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施例光照固定装置的前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施例外部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施例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施例导电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施例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施例机械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施例涂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实施例涂覆装置去掉涂覆槽盖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部分,2-第二部分,3-第三部分,4-第四部分,5-外壳,6-触摸屏,7-连接件,8-机架,9-电控箱,101-排泄锥形接口,102-管身,103-排泄孔眼,20-载具,201-载板,202-盖板,203-进气孔,204-轴孔,205-载轴,206-载轴驱动装置,207-电机安装板,208-自转齿轮,209-轴承,210-导电元件,211-第一绝缘元件,212-第二绝缘元件,213-密封垫,30-输送线,301-输送驱动装置,302-主动轴,303-输送边板,304-输送安装板,305-传动轴,306-联轴器,307-从动轴,308-同步轮,309-随动轮,310-挡条,311-检测装置,312-横向加强筋,313-纵向加强筋,314-传动带支撑条,315-传动带,316-导向块,317-张紧轮,318-调节槽,40-机械手,401-机械手底板,402-支撑柱,403-x轴滑轨,404-水平驱动电机,405-竖直驱动电机,406-z轴滑轨,407-机械爪,408-夹爪驱动装置,409-夹爪,410-接气头,411-弹簧,412-硅胶密封圈,413-夹爪安装板,50-涂覆槽,501-涂覆槽安装板,502-涂覆槽盖板,503-涂覆槽盖板挡条,504-增压装置,505-止逆装置,506-涂覆槽吊板,507-管道,508-排水管,509-盖板驱动装置,510-隔板,511-涂覆内腔,512-储液内腔,513-三通接头,60-光照固化箱,601-光照固定装置,602-调节装置,603-外部挡板,604-固定支架,605-滤光片,606-固化灯,607-反光灯罩,608-遮光板,609-第一遮光连接板,610-第二遮光连接板,611-遮光驱动装置,612-仪表板,613-侧边遮光板,614-顶部遮光板,615-抽风后板,616-排风后板,617-控制器,618-底板,619-调节前板,620-调节后板,621-挡光板,622-安装支架,623-导电块,624-绝缘板,625-绝缘套,626-电源探针,627-内部进风板,628-排风扇安装孔,629-进风口,630-排风扇,80-吹液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阅图2-23,图2为本实施例整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整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载具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载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载具的盖板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施例载具仰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9为本实施例整机第一部分或第三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施例整机第二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实施例整机第四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实施例输送线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实施例光照固化箱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实施例光照固定装置的后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实施例光照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实施例光照固定装置的前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实施例外部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实施例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为本实施例导电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0为本实施例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图21为本实施例机械爪的结构示意图;图22为本实施例涂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3为本实施例涂覆装置去掉涂覆槽盖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的一种浸涂固化产线,包括载具20和机身;

如图4-8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载具20包括:载板201及安装在所述载板201上的一个或多个载轴205,所述载轴205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通孔,待处理产品能够安装在所述载轴205上;和盖板202,所述盖板202卡合于所述载板201的上表面,所述盖板202上开设有进气孔203,所述盖板202与所述载板201之间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分别与所述通孔和进气孔203连通;和载轴驱动装置206,所述载轴驱动装置206驱动所述载轴205转动,所述载轴205的转动带动所述待处理产品转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盖板202与所述载板201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垫213。

所述载板201上开设有一个或多个安装孔,多个所述安装孔呈两排交错设置,且每一个所述安装孔内均安装有一个所述载轴205,本实施例中,所述载板201上以安装40个载轴205为例,当然,也可以为其他数量。在所述载板201沿其长度方向上共开设有两排交错设置的安装孔,每一排各20个,每一个安装孔内均安装有一个所述载轴205,即共40个载轴205。

本实施例中,每一个所述载轴205上均安装有一个自转齿轮208和轴承209,所述载轴205位于所述轴承209的上方,所述载轴205通过所述轴承209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时,所述自转齿轮208容纳于所述容纳腔内。

本实施例中,两排所述自转齿轮208中,其中一排的一个自转齿轮208分别与另一排中与其相邻的一个或两个自转齿轮208啮合,当所有的所述自转齿轮208中任何一个转动都会带动其他所有自转齿轮208转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载轴驱动装置206安装在所述盖板202上,所述载轴驱动装置206驱动所述自转齿轮208转动,其中,所述载轴驱动装置206驱动所述自转齿轮208转动时,带动所述载轴205转动,继而带动安装在所述载轴205上的所述待处理产品转动。优选地,所述载轴驱动装置206采用减速电机,并通过电机安装板207安装在所述盖板202上表面的中间位置,在所述盖板202对应位置上还开设有一个轴孔204。中间位置的一个载轴205的一端穿过所述自转齿轮208并经过所述轴孔204延伸至所述盖板202外,与所述减速电机配合安装,在载具20工作时,所述减速电机可以通过驱动该载轴205转动,并带动安装在其上的自转齿轮208转动,从而带动所有的载轴205转动,继而带动所有的安装在所述载轴205上待处理产品转动。优选的,所述盖板202上开设有两个进气孔203,分别位于盖板202上表面轴孔204的两侧。

本实施例的载具20,在其载板201上设置有电源探头,该电源探头与所述载轴驱动装置206电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在所述载板201下表面的两端开设槽口,电源探头由两个导电元件210组成,分别安装在所述载板201一端的槽口内,两个所述导电元件210分别与所述载轴驱动装置206电连接,当所述载具20放置到对应工位上时,载具20上的电源探头与下述的电源探针626接触连接,与外部电源通电,所述载轴驱动装置206实现运转,这样,所述载具20自身不带电,能够安全的上下料。

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导电元件210之间还设置有第一绝缘元件211,将两个导电元件210隔开,防止在使用的过程中,两个导电元件210之间发生电连接,导致整个电路短路。

本实施例中,所述载板201上还设置有第二绝缘元件212,所述第二绝缘元件212安装在所述载板201另一端的槽口内,优选的,所述第一绝缘元件211和第二绝缘元件212均采用pom材质。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身沿其x轴正向方向依次具有第一部分1、第二部分2、第三部分3和第四部分4,如图2和3所示,所述第一部分1和第三部分3分别包括有一个涂覆装置,所述第二部分2和第四部分4分别包括有一个或多个光照固化箱60;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1对所述待处理产品进行第一次涂覆,所述第二部分2对已进行过第一次涂覆的待处理产品进行第一次固化,所述第三部分3对已进行过第一次固化的待处理产品进行第二次涂覆,所述第四部分4对已进行过第二次涂覆的待处理产品进行第二次固化。

实施例中,所述机身的第一部分1、第二部分2、第三部分3和第四部分4还分别包括有机架8,相邻机架8之间通过连接件7连接,且所述机架8内形成有内腔。

所述涂覆装置和光照固化箱60分别安装在机架8上,并位于机架8的内腔内,如图9-11所示。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身的第一部分1、第二部分2、第三部分3和第四部分4还分别包括有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线30和机械手40,所述输送线30和机械手40分别安装在所述机架8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部分2和第四部分4分别包括有一个所述光照固化箱60;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1的输送线30驱动所述载具20从初始位置移动到第一夹取位置,所述第一部分1的机械手40驱动所述载具20依次在所述第一夹取位置、第一涂覆位置和第一放置位置之间移动,此过程中,所述第一部分1的涂覆装置完成对所述载具20上待处理产品的第一次涂覆;

所述第二部分2的输送线30驱动所述载具20从所述第一放置位置移动到第二夹取位置,所述第二部分2的机械手40驱动所述载具20依次在所述第二夹取位置、第一固化位置和第二放置位置之间移动,此过程中,所述第二部分2的光照固化箱60完成对所述载具20上待处理产品的第一次固化;

所述第三部分3的输送线30驱动所述载具20从所述第二放置位置移动到第三夹取位置,所述第三部分的机械手40驱动所述载具20依次在所述第三夹取位置、第二涂覆位置和第三放置位置之间移动,此过程中,所述第三部分3的涂覆装置完成对所述载具20上待处理产品的第二次涂覆;

所述第四部分4包括有两个输送线30,其中一个输送线30驱动所述载具20从第三放置位置移动到第四夹取位置,所述第四部分的机械手40驱动所述载具20依次在所述第四夹取位置、第二固化位置和第四放置位置之间移动,此过程中,所述第四部分的光照固化箱60完成所述载具20上待处理产品的第二次固化,之后所述第四部分4的另外一个输送线30驱动所述载具20从所述第四放置位置移动至取料位置。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第二部分2还可以包括有两个所述光照固化箱60,

其中,所述第二部分2的输送线30驱动第一个载具20从第一放置位置移动到第二夹取位置,所述第二部分的机械手40驱动第一个载具20从第二夹取位置移动至第一固化位置,对应位置的光照固化箱60对第一个载具20上的待处理产品进行第一次固化;

之后所述第二部分2的机械手40移回并驱动第二个载具20从第二夹取位置移动至第三固化位置,对应位置的另一个光照固化箱60对第二个载具20上的待处理产品进行第一次固化;

之后所述第二部分2的机械手40驱动第一个载具20从第一固化位置移动至第二放置位置,之后移回并驱动第三个载具20从第二夹取位置移动至第一固化位置,对应位置的光照固化箱60对第三个载具20上的待处理产品进行第一次固化;

之后所述第二部分2的机械手40驱动第二个载具20从第三固化位置移动至第二放置位置,之后移回并驱动第四个载具20从第二夹取位置移动至第三固化位置,对应位置的另一个光照固化箱60对第四个载具20上的待处理产品进行第一次固化,之后重复之前动作直至完成对所有产品的第一次固化。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第四部分4还可以包括有两个所述光照固化箱60,

其中,所述第四部分4的一个输送线30驱动第一个载具20从第三放置位置移动到第四夹取位置,所述第四部分4的机械手40驱动第一个载具20从第四夹取位置移动至第二固化位置,对应位置的光照固化箱60对第一个载具20上的待处理产品进行第二次固化;

之后所述第四部分4的机械手40移回并驱动第二个载具20从第四夹取位置移动至第四固化位置,对应位置的另一个光照固化箱60对第二个载具20上的待处理产品进行第二次固化;

之后所述第四部分4的机械手40驱动第一个载具20从第二固化位置移动至第四放置位置,之后移回并驱动第三个载具20从第四夹取位置移动至第二固化位置,对应位置的光照固化箱60对第三个载具上的待处理产品进行第二次固化;

之后所述第四部分4的机械手40驱动第二个载具20从第四固化位置移动至第四放置位置,之后移回并驱动第四个载具20从第四夹取位置移动至第四固化位置,对应位置的另一个光照固化箱60对第四个载具20上的待处理产品进行第二次固化,之后重复之前动作直至完成对所有产品的第二次固化。

当然,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分2和第四部分4的光照固化箱60的数量不局限于一个或两个,也可以为其他数量,工作顺序依此类推。

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线30包括传动带315和输送驱动装置301,如图12所示,所述传动带315位于所述机架8的上方,所述载具20放置在所述传动带315上;所述输送线30还包括输送安装板304和两个输送边板303,所述输送边板303通过所述输送安装板304垂直固定在所述机架8的上表面,且所述输送边板303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机架8的x轴方向一致,且两个所述输送边板303沿所述机架8的y轴方向对称设置,且两个所述输送边板303之间具有距离。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边板303优选采用t字形,其竖直端垂直安装在所述输送安装板304的上表面,其水平端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机架8的x轴方向一致。

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输送边板303的对应面上还分别对应设置有多个带轮,所述带轮通过从动轴307可转动安装在所述输送边板303上,且每一个所述输送边板303上的带轮之间通过一个所述传动带315连接,所述输送驱动装置301驱动所述带轮转动带动所述传动带315转动。优选的每一个所述输送板采用5个带轮,其中两个位于所述输送边板303的水平端的两端部作为随动轮309,还有两个位于所述输送边板303的竖直端与水平端的交界处,即腰部,作为张紧轮317,最后一个安装在竖直端,作为同步轮308。

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边板303上还开设有调节槽318,优选开在所述输送边板303的腰部,所述输送边板303的腰部处的一个张紧轮317活动安装在所述调节槽318上,调节所述张紧轮317在所述调节槽318上的位置调节所述传动带315的松紧程度。

本实施例中,输送驱动装置301优选采用减速电机和传动轴305,减速电机安装在其中一个输送边板303的外侧面,且所述减速电机的主动轴302穿过输送边板303与安装在同一输送边板303上竖直端处的同步轮308连接,所述减速电机通过控制主动轴302转动来带动该同步轮308转动。而传动轴305的两端通过联轴器306分别连接两个输送边板303的竖直端处的同步轮308,当被减速电机驱动的同步轮308转动时,通过所述传动轴305传动,另一个输送边板303的竖直端位置的同步轮308转动,从而使得两个传动带315同步运转。

当然,传动轴305或减速电机也可以驱动其他位置的带轮,不过本方案优选安装在输送边板303竖直端处的带轮,这样,输送线30可以呈现一个深u型,确保载具20在传输过程中不会有碰撞;同步传动,确保载具20两端同步,平稳定位,同时保证设备机台清洁,减少润滑液带来的污染。同时,每个输送线30都有单独的减速电机单独控制自己运行速度。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输送边板303的水平端的两端如图12所示,较长的一端作为输入端,较短的一端为输出端。而第四部分4的最后一个输送线30则反向安装,较短的一端为输入端,较长的一端为输出端,如图11所示。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输送边板303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还设置有挡条310、检测装置311和导向块316;挡条310主要是在输入和输出的位置起到阻挡的作用,以便给机械手40反应时间。在第一部分1、第二部分2、第三部分3以及第四部分4的前一个输送线30中,所述输送边板303的输入位置即放置位置,输出位置即夹取位置,而第四部分4的后一个输送线30中,所述输送边板303的输入位置即放置位置,输出位置即取料位置。所述检测装置311优选采用光电传感器,用来检测载具20是否到位,当检测到有载具20到达夹取位置时,给机械手40传递控制信号。导向块316主要是对载具20在输送线30上的运动起到导向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边板303的竖直端位置的对应面上,传动带315两侧还设置有纵向加强筋313,同时,在水平端位置的对应面上,传动带315中间位置设置了横向加强筋312,主要对输送边板303起到加强稳固的作用。此外,在传动带315下方还设置有传动带支撑条314,对传动带315起到支撑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光照固化箱60包括光照固定装置601、外部挡板603和调节装置602,如图13-19所示,所述光照固定装置601包括固定支架604和至少一个光照单元,本实施例中,优选四个光照单元,所述固定支架604内具有内腔,四个所述光照单元沿所述机架8的y轴方向依次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604的内腔内;

所述外部挡板603卡合在所述固定支架604的一侧,且与所述固定支架604之间形成固化腔,所述光照单元的光照方向朝向所述固化腔;

所述调节装置602活动安装在所述光照固定装置601和外部挡板603之间,且能够被驱动的靠近或远离所述光照固定装置601,所述载具20安装在所述调节装置602上;

其中,所述载具20安装在所述调节装置602上时,所述待处理产品位于所述固化腔内,所述调节装置602靠近或远离所述光照固定装置601带动所述待处理产品靠近或远离所述光照单元。

本实施例中,所述光照固化箱60还包括遮光驱动装置611和遮光板608,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架上安装有第一遮光连接板609,所述括遮光驱动装置611通过第二遮光连接板610安装在所述第一遮光连接板609上,所述遮光驱动装置611与电控箱9电连接,所述遮光板608位于所述光照单元和所述固化腔之间,并被所述遮光驱动装置611驱动的可在遮光位置和非遮光位置移动;

其中,在进行固化时,所述遮光板608被驱动的移动至所述非遮光位置,所述光照单元发出的光射入所述固化腔内;在固化完成后,所述遮光板608被驱动的移动至所述遮光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光照固化箱60还包括隔板510和控制器617,优选的,每一个光照单元对应一个控制器617,所述隔板510将所述固定支架604的内腔分割为光照腔室和控制腔室,所述光照单元位于所述光照腔室内,四个所述控制器617依次安装在所述控制腔室内的底板618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光照单元包括反光灯罩607和安装在所述反光灯罩607上的固化灯606,优选的,所述固化灯606优选采用汞灯,当然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固化灯606。所述反光灯罩607位于所述光照腔室内,所述固化灯606与所述控制器617电连接,所述固化灯606的照射方向朝向所述待处理产品。

本实施例中,所述光照单元还包括滤光片605,优选的采用滤光玻璃,所述滤光片605位于所述固化灯606与所述待处理产品之间,可以滤出固化的紫外线光,来保证固化的温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光照固化箱60还包括抽风后板615、侧边遮光板613、顶部遮光板614、排风后板616和仪表板612,

所述抽风后板615安装在所述光照腔室远离所述固化腔的长侧面,且所述抽风后板615上开设有抽风孔,可以接外部抽风机等抽风设备,一方面所述抽风后板615可以起到挡光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给用来给固化灯606进行散热。

所述侧边遮光板613分别安装在所述光照腔室的两个宽侧面,所述顶部遮光板614安装在所述光照腔室的顶部,可以防止固化灯606光线的外漏。

所述排风后板616安装在所述控制腔室远离所述固化腔的长侧面,且所述排风后板616上还安装有排风扇630,优选的,安装四个排风扇630,每一个排风扇630对应一个控制器617,可以给控制器617散热。

所述仪表板612分别安装在所述控制腔室的两个宽侧面上,用来安装设备用到的一些仪表。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部挡板603的底部开设有至少一个排风扇630安装孔628,优选的,开三个排风扇安装孔628,且每一个所述排风扇安装孔628内均对应安装有一个排风扇630;

所述固化腔内还设置有内部进风板627,所述内部进风板627包围所述排风扇安装孔628,所述内部进风板627优选采用垂直折板状,且所述内部进风板627的平行面和竖直面上均开设有至少一个进风口629,优选采用多条细条状长孔,能够保证设备的通风效果。

本实施例中,挡光板621和外部挡板603的内表面及内部进风板627的外表面还分别贴了一层和反光灯罩607一样材质的反光板,主要是为了将光源均匀反射到待处理产品上,还为了保护外部挡板603因过热而变形。

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装置602包括调节前板619、调节后板620和导电块623,

所述调节前板619与所述调节后板620平行设置,且具有一定距离,所述调节前板619的高度大于所述调节后板620的高度,所述调节前板619的长度与所述调节后板620的长度一致,所述调节前板619的上端面与所述调节后板620的上端面对齐设置;

所述导电块623安装在所述调节前板619与所述调节后板620之间,所述导电块623上设置有一个或两个电源探针626,所述电源探针626与外部电源连接。

所述导电块623包括第一导电块和第二导电块,所述第一导电块和第二导电块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载板201的长度,安装所述载具20时,一个所述电源探针626与一个所述导电元件210对应接触连接。其中,所述载具20上的两个导电元件210在同一端,每一个导电块623上均设置有两个电源探针626,当所述载具20安装在所述调节装置602上时,所述载具20上的两个导电元件210分别与其中一个导电块623的两个电源探针626接触连接通电,另一个导电块623上的两个电源探针626与所述载具20上的第二绝缘元件212接触连接,两个电源探针626断路不通电。

同样,所述载具20上的两个导电元件210也可以在不同端,每一个导电块623上均设置一个电源探针626,当所述载具20安装在所述调节装置602上时,所述载具20上的两个导电元件210分别与两个电源探针626接触连接通电,以上结构,无论所述载具20上的两个导电元件210在同一端还是不同端,所述载具20都可以任意方向的安装在所述调节装置602上,因此,在放置载具20时,操作人员不用去辨别载具20的放置方向,省时省力,节约生产时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块623优选采用矩形方块,且所述导电块623的上表面向下凹陷,所述电源探针626位于所述导电块623的上表面的凹陷处,所述导电块623还包括绝缘板624和绝缘套625;

所述绝缘板624安装在所述导电块623的上表面的凹陷处,且所述绝缘板624的形状与所述导电块623上表面凹陷的形状一致,如图19所示。所述绝缘板624对应所述电源探针626的位置开设有绝缘孔,所述电源探针626位于所述绝缘孔内,且所述电源探针626的高度大于所述绝缘板624的厚度,可以在安装载具20时更好的保证所述电源探针626与导电元件210接触。

所述绝缘套625套设在所述电源探针626与所述绝缘孔的内壁之间。

如图13和1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外部挡板603的两个侧面的上端部均向内水平弯折,形成两个细长平面,所述调节装置602安装在光源固定模块和外部挡板603的中间,两个导电块623分别放置在两个细长平面上,且所述导电块623可以在细长平面上滑动。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固化灯606的强度来回调节所述调节装置602与所述固化灯606之间的距离。由于初期固化灯606的光照强度强,调节装置602和固化灯606的位置会相对远些,随着使用寿命的变长,固化灯606的光照强度会相对变弱,这时要将调节装置602与固化灯606的距离拉近些,来保证固化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装置602还包括挡光板621,所述挡光板621垂直安装在所述调节后板620的外表面,且所述挡光板621与所述调节后板620的下表面平行对齐,可以保证无论如何移动所述调节装置602的位置,所述固化灯606的光线都不会从光照固化箱60的上方外漏。

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装置602还包括检测装置311,优选采用光电传感器,如图17所示,优选的,在所述导电块623的外表面安装有安装支架622,所述安装支架622为弯折板状,所述检测装置311固定在所述安装支架622上,用来检测所述调节装置602上是否有载具20,所述检测装置311与电控箱9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当所述载具20安装在所述调节装置602上时,所述检测装置311检测到载具20安装到位后,电控箱9控制所述遮光驱动装置611驱动所述遮光板608打开,同时所述导电元件210与所述电源探针626接触连接,所述载轴驱动装置206驱动所述载轴205转动以带动所述待处理产品转动,固化灯606可以均匀的照射在转动的待处理产品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械手40包括水平驱动装置、竖直驱动装置和机械爪407,所述机械手40通过机械手底板401安装在机架8的上表面,所述水平驱动装置通过两个支撑柱402固定在所述机架8的上方。所述水平驱动装置包括x轴滑轨403和水平驱动电机404,还包括水平滑板,所述水平驱动电机404可以驱动所述水平滑板在所述x轴滑轨403上滑动,所述竖直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水平滑板上,当所述水平驱动电机404驱动所述水平滑板运动时所述竖直驱动装置跟着一起运动。所述竖直驱动装置包括竖直驱动电机405和z轴滑轨406,还包括机械爪安装板,机械爪407安装在所述机械爪安装板上,所述竖直驱动电机405驱动所述机械爪安装板在所述z轴滑轨406上运动,从而带动所述机械爪407一起做竖直运动。所述机械手40主要是搬运载具20,实现涂覆或固化作业,机械手40具有夹取载具20平稳,定位精准,效率高等特点。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械爪407包括夹爪409和夹爪驱动装置408,优选两组夹爪409,每一组包括两个夹爪409,每一组夹爪409均通过一个夹爪驱动装置408驱动,所述夹爪驱动装置408驱动所述夹爪409夹紧或松开所述载具20,所述夹爪驱动装置408优选采用气缸,每一组的两个夹爪409分别安装在气缸上,气缸驱动两个夹爪409之间做靠近或远离运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械爪407还包括夹爪安装板413和至少一个接气头410,所述夹爪驱动装置408和接气头410分别安装在所述夹爪安装板413上,优选两个接气头410沿所述夹爪安装板41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两个接气头410的位置与载具20的盖板202上两个进气孔203的位置对应,所述机械爪407抓取所述载具20时所述接气头410通过所述接气头410与外部气体连通。

本实施例中,所述接气头410为管状,竖直安装在所述夹爪安装板413上,且接气头410一端的直径大于另一端的直径,其中所述接气头410通过小径端安装在所述夹爪安装板413上,且穿过所述夹爪安装板413。所述接气头410的大径端上还安装有硅胶密封圈412,且硅胶圈是中空的,能够保证气体可以进入。当所述机械手40夹起载具20后,所述接气头410与进气孔203连接,所述硅胶密封圈412可以很好的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有气体漏出,同时,在载具20下方的部分接气头410的小径端还套设有弹簧411,当所述机械手40夹起载具20时,所述弹簧411可以给所述接气头410施加一个弹力,可以更好的保证所述硅胶密封圈412紧贴在载板201的上表面,更好的保证所述硅胶密封圈412的密封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身的第一部分1和第三部分3还分别包括有吹液槽80,所述吹液槽80分别安装在机架8上,并位于机架8的内腔内;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1的机械手40驱动所述载具20从所述第一涂覆位置移动至第一吹液位置,之后外部气体通过所述接气头410和进气孔203进入所述容纳腔并穿过所述通孔完成对所述待处理产品的第一次吹液,之后所述第一部分1的机械手40驱动所述载具20从所述第一吹液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放置位置;

所述第三部分3的机械手40驱动所述载具20从所述第二涂覆位置移动至第二吹液位置,之后外部气体通过所述进气孔203再次进入所述容纳腔并穿过所述通孔完成对所述待处理产品的第二次吹液,之后所述第三部分3的机械手40驱动所述载具20从所述第二吹液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三放置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涂覆装置包括涂覆槽50、涂覆槽安装板501、涂覆槽盖板502、盖板驱动装置509、隔板510和增压装置504;

所述涂覆槽50通过所述涂覆槽安装板501安装在所述机架8上,优选的,所述涂覆槽50通过涂覆槽吊板506安装在所述涂覆槽安装板501上,且所述涂覆槽50的开口端穿过所述涂覆槽安装板501一定距离。

所述涂覆槽盖板502卡合在所述涂覆槽50的开口处,所述盖板驱动装置509驱动所述涂覆槽盖板502遮蔽或露出所述涂覆槽50的开口,优选的,所述涂覆槽盖板502为长侧面具有开口的盖状结构,如图22所示,所述涂覆槽盖板502左下角位置的侧面为开口,当需要涂覆时,所述盖板驱动装置509驱动所述涂覆槽盖板502沿所述涂覆槽安装板501的宽度方向即图中右上角方向移动,所述涂覆槽50从所述涂覆槽盖板502下露出。同样,不需要涂覆时,所述涂覆槽盖板502回到遮蔽位置,将所述涂覆槽50遮蔽起来。本实施例中,优选在所述涂覆槽50边缘处设置一个涂覆槽盖板挡条503,如图22所示,当所述涂覆槽盖板502回到遮蔽位置,将所述涂覆槽50遮蔽起来时,所述涂覆槽盖板502的开口刚好被所述涂覆槽盖板挡条503封闭起来,这样可以更好的将所述涂覆槽50完全遮蔽,可以有效防止涂覆槽50中涂覆液的挥发。

所述隔板510将所述涂覆槽50的内腔分为储液内腔512和涂覆内腔511,且所述隔板510的高度小于所述涂覆槽50的高度,在涂覆时所述待处理产品位于所述涂覆内腔511内;优选的,在所述涂覆槽50的储液内腔512和涂覆内腔511底部分别开设有连接孔。

在涂覆内腔511底部的连接孔上连接有三通接头513的一头,储液内腔512底部的连接孔连接增压装置504,优选采用增加泵,通过管道507连接增压泵和所述三通接头513的另一头,将储液内腔512和涂覆内腔511连通,同时为了防止涂覆内腔511内的涂液回流到储液内腔512,本实施例中还增加了止逆装置505,优选采用止逆阀,涂覆内腔511中的涂液,最高液面不高过隔板510的高度,高于隔板510的涂液会自动流到储液内腔512中。

本实施例中,在涂覆内腔511和储液内腔512中均设置有液位检测装置(图中未标出),用来检测液面高度,优选采用液位检测开关,当涂覆内腔511或者储液内腔512中的涂液高度到达设定的最低数值时,会提醒加液,另外,如果涂覆内腔511中需要加液打开增压泵,将储液内腔512中的涂液加入到涂覆内腔511中,这样的好处就是避免处于底面的涂液一直利用不到,容易发生质变,我们可以通过增压泵使液体循环利用,可以避免涂液的浪费,充分的利用好涂液,同样的我们在清洗的时候,向涂覆槽50中的涂覆内腔511或者储液内腔512中加入清水,让增压泵循环一段时间将涂覆槽50内的废液冲洗干净,最后通过排水管508将废水排出,从而达到清洗的目的,不需将涂覆槽50取出进行清洗,动作既简单又方便快捷。

本实施例中,所述涂覆槽50优选采用特氟龙材料,也可以为其他材料,可以保证涂液在涂覆槽50能够长期保持,

本实施例的浸涂固化产线还包括外壳5、触摸屏6和至少一个电控箱9,优选四个固化箱,第一部分1和第三部分3的机架8的内腔内均分别安装两个。当然,整个浸涂固化产线的电控箱9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还可以安装在其他位置,而且数量也不做限定,整个浸涂固化产线的电控箱9位置和数量都是可根据需要适当调整的,以上仅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的各个电控箱9之间都是联通的,共同控制整个浸涂固化产线。当然,各个电控箱9也可以是单独控制一个或多个部分,也可以单独控制同一部分或不同部分中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也可以一个或多个一起控制同一部分等等。

所述电控箱9与所述触摸屏6电连接,所述电控箱9控制浸涂固化产线动作,所述触摸屏6对整个系统进行数据监测和参数设定。

另外,此设备涂覆固化的产品不限,导尿管、鞘管只是其中一种,对于像导尿管、鞘管类似的具有细长机构的条状物或者管状都能进行表面涂层的涂覆固化。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一)涂覆的准备阶段:

加液:人工向涂覆槽的涂覆内腔和储液内腔加入适量的涂液。

导尿管上料:将导尿管排泄锥形接口的一端安装在载具上,另一端自然垂下,将导尿管依次安装完成。

(二)四个部分循环作业阶段

s1:第一部分对导尿管的第一次涂覆和吹液

按下触摸屏上的启动按钮,启动设备,人工将装有导尿管的第一个载具放置到第一部分的输送线的输入端,输入端的光电传感器检测到载具之后,输送线运动将载具向前输出,直到输出端的光电传感器检测到载具,输送线停止运动,输出端的挡条挡住载具。此时,第一部分的机械手移动到第一个载具正上方抓取载具移动到第一部分的涂覆槽正上方设定的安全位置,盖板驱动装置带着涂覆槽盖板伸出,使涂覆槽盖板离开涂覆槽,机械手带着载具继续下降使导尿管要涂覆的部分全部伸到涂覆槽中进行第一次涂覆,涂覆好之后,第一部分的机械手带着载具向上提升到设定的安全高度使导尿管离开涂覆槽进行晾干,盖板驱动装置带着涂覆槽盖板收缩回来,涂覆槽盖板将涂覆槽盖上,防止涂液的挥发,同时,第一部分的机械手抓取载具移动到第一部分的吹液槽的正上方设定的吹液高度,使载具上的导尿管放到吹液槽中,接气头进气通过载轴进入到导尿管中将导尿管排泄孔眼中进入的涂液吹出去。第一部分的机械手抓着载具向上提升将载具放到第二部分的输送线的输入端,然后第一部分的机械手重复上述步骤对下个载具上的导尿管进行涂覆。

s2:第二部分对导尿管的第一次固化。

当第二部分的输送线的输入端的光电传感器检测到载具之后,第二部分的输送线运动将载具向前输出,直到输出端的光电传感器检测到载具,第二部分的输送线停止运动,输出端的挡条挡住载具(从涂覆好离开第一部分的涂覆槽开始一直到第二部分的输送线的输出端的时间就是第一晾干的时间),第二部分的机械手移动到载具的正上方抓取载具移动到第二部分的其中一个光照固化箱正上方将载具放置在调节装置上,载具上的电源探头探测到调节装置上的电源探针自动接通电源,控制载轴驱动装置按照规定的转速运转,从而带动整个载具的载轴自转起来,同时,遮光驱动装置带着遮光板收缩,使固化灯均匀的照射在自转的导尿管上进行固化,在第一个载具固化的时候,第二部分的机械手会去抓取第二部分的输送线上输送过来的下个第二个载具,将其放置在第二部分的另外一个光照固化箱上,按照第一个载具的固化步骤进行固化,在第二个载具在固化的时候,第一个载具固化完成,第二部分的机械手去抓取第一个载具将其放置到第三部分的输送线上的输入端,然后在移动到第二部分的输送线的输出端去抓取输送过来的第三个载具,将其放置到第二部分的前一个光照固化箱上,按照上述所述步骤对第三个载具上的导尿管进行固化,在第三个载具导尿管进行固化的同时,第二个载具上的导尿管固化完成,第二部分的机械手抓取第二个载具将其放置到第二部分的输送线上的输入端。第二部分的机械手按照以上步骤循环的进行操作。

在第二部分固化的任意时刻,第一部分也在同时按照s1的步骤同步运作。

s3:第三部分对导尿管的第二次涂覆和吹液。

当第三部分的输送线输出端检测到第一个载具时,第三部分的机械手移动到第一个载具正上方抓取载具移动到第三部分的涂覆槽正上方设定的安全位置,盖板驱动装置带着涂覆槽盖板伸出,使涂覆槽盖板离开涂覆槽,机械手带着第一个载具继续下降使导尿管要涂覆的部分全部伸到涂覆槽中进行第二次涂覆,涂覆好之后,第三部分的机械手带着第一个载具向上提升到设定的安全高度使导尿管离开涂覆槽进行晾干,盖板驱动装置带着涂覆槽盖板收缩回来,涂覆槽盖板将涂覆槽盖上,防止涂液的挥发,同时,第三部分的机械手抓取第一个载具移动到第三部分的吹液槽的正上方设定的吹液高度,使第一个载具上的导尿管放到第三部分的吹液槽中,接气头进气通过载轴进入到导尿管中将导尿管排泄孔眼中进入的涂液吹出去。第三部分的机械手抓着第一个载具向上提升将载具放到第四部分的前一个输送线的输入端,然后第三部分的机械手重复上述步骤对下个载具(第二个载具、第三个载具、、、)上的导尿管进行涂覆。

在第三部分浸涂和吹液的任意时刻,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也在同时按照s1和s2的步骤同步运作。

s4:第四部分对导尿管的第二次固化。

当第四部分的前一个输送线的输入端的光电传感器检测到载具之后,第四部分的前一个输送线运动将载具向前输出,直到输出端的光电传感器检测到载具,第四部分的前一个输送线停止运动,输出端的挡条挡住载具(从涂覆好离开第三部分的涂覆槽开始一直到第四部分前一个输送线的输出端的时间就是第二晾干的时间),第四部分的机械手移动到第一个载具的正上方抓取第一个载具移动到第四部分的一个光照固化箱的正上方将载具放置在调节装置上,第一个载具上的电源探头探测到调节装置上的电源探针自动接通电源,控制载轴驱动装置按照规定的转速运转,从而带动整个载具的载轴自转起来,同时,遮光驱动装置带着遮光板收缩,使固化灯均匀的照射在自转的导尿管上进行固化,在第一个载具固化的时候,第四部分的机械手会去抓取第四部分的前一个输送线上输送过来的下个第二个载具,将其放置在第四部分的另一个光照固化箱上,按照第一个载具的固化步骤进行固化,在第二个载具在固化的时候,第一个载具固化完成,第四部分的机械手去抓取第一个载具将其放置到第四部分的另一个输送线上的输入端,第四部分的另一个输送线出入端的传感器感应到第一个载具将其输送出去,直到输出端传感器检测到第一个载具,第四部分的另一个输送线停止运动,挡条挡住第一个载具运动,人工取下第一个载具将固化完成的导尿管取下即可。同时第四部分的机械手在将第一个载具放到第四部分的另一个输送线上后,就移动到第四部分的前一个输送线的输出端去抓取输送过来的第三个载具,将其放置到第四部分的前一个光照固化箱上,按照上述所述步骤对第三个载具上的导尿管进行固化,在第三个载具导尿管进行固化的同时,第二个载具上的导尿管固化完成,第四部分的机械手抓取第二个载具将其放置到第四部分的另一个输送线上的输入端,待输送出去,第四部分的机械手按照上述步骤循环的作业。

在第四部分固化的任意时刻,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也在同时按照s1、s2、s3的步骤同步运作,如此四个部分如上述步骤循环的作业。

本发明的一种浸涂固化产线,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浸涂固化产线,其采用整体式载具,可以兼容不同的规格型号的产品,并且一次承载多个,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生产现代化;

(2)本发明的浸涂固化产线,其采用了机械手抓取载具完成搬运和涂覆的工作,既能保证搬运的稳定性又能高效的完成涂覆任务;

(3)本发明的浸涂固化产线,其增加了吹液功能,能够确保进入产品如导尿管排泄孔眼的涂液很好的吹出;

(4)本发明的浸涂固化产线,其输送线为深u字型,确保载具在带样品传输过程中不会有碰撞;同步到传动,确保载具两端同步,平稳定位,同时保证设备机台清洁,减少润滑液带来的污染;

(5)本发明的浸涂固化产线,其涂覆槽采用特氟龙材料,保证涂液在涂覆槽能够长期保持,涂覆槽盖板自动开闭,浸涂产品时和补液时自动打开,其余时间关闭,降低环境对涂液的污染,涂覆槽盖板与涂覆槽闭合处设置有挡条减少涂液挥发;

(6)本发明的浸涂固化产线,其采用了分段式样输送线,每段输送线的流速根据产品的节拍时间自动调节,能够更好的掌握每个步骤的节拍;

(7)本发明的浸涂固化产线,其在固化的整个过程中,光照固化箱设计成上下开关门的方式,再加上载具的本体,确保了设备不漏光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8)本发明的浸涂固化产线,其其光照固化箱采用上下式的开关门方式,最大限度的利用了设备的空间。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