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酯生产尾气中的二氧化碳、环氧丙烷提取精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80310发布日期:2020-08-25 19:1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碳酸酯生产尾气中的二氧化碳、环氧丙烷提取精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压缩预冷系统、co2提取精制系统、环氧丙烷精制系统、排放系统;其中,所述压缩预冷系统对原料气或/和冷凝液进行预冷压缩处理后排入至co2提取精制系统,所述co2提取精制系统对经预冷后的原料气或/和冷凝液进行精馏分离出成品co2;经co2提取精制系统精馏后排出的尾气进入环氧丙烷精制系统中进行精馏分离出成品环氧丙烷,所述co2提取精制系统、环氧丙烷精制系统处理后的残夜及残气进入至所述排放系统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酸酯生产尾气中的二氧化碳、环氧丙烷提取精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预冷系统包括预冷器、二氧化碳压缩机前分离罐、二氧化碳压缩机、二氧化碳后冷却器、二氧化碳后分离罐、串联连接的二氧化碳缓冲罐、二氧化碳鼓风机,其中:

上游来气及含环氧丙烷原料通过进管进入所述二氧化碳缓冲罐中,二氧化碳缓冲罐经由二氧化碳鼓风机增压后进入所述预冷器中;预冷器出口与二氧化碳压缩机前分离罐连接,二氧化碳压缩机前分离罐顶部的排气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与排放系统连接,另一路与二氧化碳压缩机的进气口连接,二氧化碳压缩机前分离罐底部的排液口连接有环氧丙烷冷凝液泵,所述环氧丙烷冷凝液泵出口与环氧丙烷精制系统连接;

所述二氧化碳压缩机的排气口与二氧化碳后冷却器的进气口连接,二氧化碳后冷却器的顶部排气口进入所述二氧化碳后分离罐的进气口内,所述二氧化碳后分离罐底部的冷凝液排出口与所述二氧化碳分离罐连接,所述二氧化碳后分离罐顶部的排气口与co2提取精制系统连接,经二氧化碳后分离罐排出的气体进入所述co2提取精制系统中精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酸酯生产尾气中的二氧化碳、环氧丙烷提取精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o2提取精制系统包括脱重塔、脱轻塔、脱重分离罐、脱重冷凝器、脱轻分离罐、脱轻冷凝器;

所述二氧化碳后分离罐顶部的排气口进入脱重塔进行脱重处理,其中,重组分釜液通过底部的排液管进入至预冷器中,轻组分经通过排气管进入脱重冷凝器中冷凝后进入脱重分离罐内,脱重分离罐底部的排液口与脱重塔顶部进口连接;

脱重分离罐处理后的轻组分、及经脱轻塔精馏后的轻组分通过脱轻塔顶部的排气口进入脱轻冷凝器冷凝后共同进入脱轻分离罐内,脱轻分离罐处理后的冷凝液通过排液管再次进入脱轻塔内精馏,脱轻塔精馏后的重组分釜液经过冷器冷凝后为co2成品并进入至储罐内;

所述脱轻分离罐处理后的轻组分气体经脱轻分离罐顶部排气口排出进入至预冷器中的第一换热管进口内,预冷器中第一换热管的出口排空;

所述脱重塔底部的排液口与预冷器中第二传热管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二传热管的出口连接所述二氧化碳分离罐,二氧化碳分离罐底部的排液口与排放系统连接,二氧化碳分离罐顶部的排气口与二氧化碳缓冲罐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酸酯生产尾气中的二氧化碳、环氧丙烷提取精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重塔底部内的脱重再沸器、及脱轻塔底部内的脱轻再沸器进口与制冷系统中的氨气或/和液氨连接,脱重再沸器、脱轻再沸器的出口与氨低压循环桶连接;

还包括标准工况氨分离罐,所述氨低压循环桶顶部的排气口与标准工况氨分离罐的进口连接,标准工况氨分离罐的顶部排气口为氨气排出口并进入制冷系统中,标准工况氨分离罐底部的冷凝液出口连接所述脱重冷凝器的换热介质管进口、及脱轻冷凝器的第一换热介质进口,所述脱重冷凝器的换热介质管出口、及脱轻冷凝器的第一换热介质出口连接所述标准工况氨分离罐的进口;

还包括低压氨分离罐,所述标准工况氨分离罐底部的冷凝液排出口还与该低压氨分离罐的进口连接,所述低压氨分离罐顶部排气口为氨气排出口并进入制冷系统中,低压氨分离罐底部的冷凝液出口连接所述脱轻冷凝器的第二换热介质进口及过冷器的换热介质进口,所述脱轻冷凝器的第二换热介质出口及过冷器的换热介质出口连接所述低压氨分离罐的进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酸酯生产尾气中的二氧化碳、环氧丙烷提取精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丙烷提取精制系统包括脱气塔、环氧丙烷精馏塔、二氧化碳分离罐,其中,脱气塔底部排液口通过脱气釜液泵连接所述环氧丙烷精馏塔;

所述环氧丙烷冷凝液泵的出口连接所述环氧丙烷精馏塔,还包括脱气冷凝器、脱气分离器,所述脱气塔顶部排气口与所述脱气冷凝器进口连接,所述脱气冷凝器出口与所述脱气分离器进口连接,所述脱气分离器排气口与催化燃烧装置连接,所述脱气分离器底部排液口与脱气塔顶部连接;

还包括环氧丙烷冷凝器、环氧丙烷分离器,其中,环氧丙烷精馏塔顶部的排气口与环氧丙烷冷凝器进口连接,所述环氧丙烷冷凝器出口与所述环氧丙烷分离器进口连接,所述环氧丙烷分离器的排液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与所述环氧丙烷精馏塔顶部连接,另一路为环氧丙烷成品出口并连接有一环氧丙烷泵,环氧丙烷泵的出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与环氧丙烷泵储罐连接,另一路与环氧丙烷分离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碳酸酯生产尾气中的二氧化碳、环氧丙烷提取精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丙烷分离器顶部出口与尾气处理装置连接;所述尾气处理装置包括真空风机、水封罐,其中,所述环氧丙烷分离器顶部出口与真空风机进口连接,真空风机出口与水封罐进气口连接,在所述真空风机与环氧丙烷分离罐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氮气接入口;

所述水封罐顶部的排气口与催化燃烧装置连接,所述水封罐底部排液口与排放系统中的集液罐连接,所述水封罐内设有一冷凝管,所述冷凝管进口与制冷系统中的液氨连接,冷凝管出口与脱重再沸器连接;

所述环氧丙烷精馏塔底部排液口连接有碳酸丙烯脂泵,所述碳酸丙烯脂泵出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为废液排出管,另一路与所述环氧丙烷精馏塔内部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酸酯生产尾气中的二氧化碳、环氧丙烷提取精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气塔中的脱气再沸器进口、及环氧丙烷精馏塔中的环氧丙烷再沸器进口均与导热介质供应总管连接,所述脱气塔中的脱气再沸器出口、及环氧丙烷精馏塔中的环氧丙烷再沸器出口与导热介质回流总管连接;

还包括标准氨分离罐,所述低压循环桶顶部的排气口连接所述标准氨分离罐进口,所述标准氨分离罐底部的排液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连接所述脱气冷凝器内的传热管进口,另一路连接所述环氧丙烷中的传热管进口,脱气冷凝器内的传热管出口、以及环氧丙烷冷凝器中传热管的出口连接标准氨分离罐的进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碳酸酯生产尾气中的二氧化碳、环氧丙烷提取精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为所述压缩预冷系统、co2提取精制系统、环氧丙烷提取精制系统、排放系统提供能源的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储液罐、辅助储液罐、氨气冷却器、低压冰机、标准工况冰机、氨蒸发冷凝器,其中:

所述储液罐通过管路4012与辅助储液罐连接,且辅助储液罐中的液氨可进入至所述储液罐中;所述储液罐及辅助储液罐的顶部设有氨气排气管并与脱轻塔中的脱轻再沸器进口连接,氨气经由此氨气排气管进入脱轻再沸器中,所述储液罐上设有液氨排出管并与脱轻塔中的脱轻再沸器进口连接;

所述辅助储液罐底部的液氨排液管分为两路,其中一路连接所述低压冰机的冷凝器进口,另一路连接所述标准工况冰机的冷凝器进口;所述低压冰机的冷凝器出口及所述标准工况冰机的冷凝器出口连接所述辅助储液罐顶部的进气口;所述氨蒸发冷凝器的液氨出口同辅助储液罐上的液氨进口连接;

标准工况氨分离罐顶部排气口排出的氨气经所述标准工况冰机后同所述辅助储液罐顶部的氨气排气口共同进入所述氨蒸发冷凝器的氨气进口内;

低压氨分离罐顶部的排气口排出的氨气经低压冰机后进入所述氨气冷却器中的传热管内,氨气冷却器中的传热管的出口同脱重塔中的脱重再沸器进口连接,所述氨气冷却器中的冷却水管路进口与循环水总管连接,氨气冷却器中的冷却水管路出口与循环水回水总管连接;

所述储液罐的排液口与所述所述冷凝管进口连接;

所述液氨储液罐及辅助储液罐顶部的氨气排气管还与排放系统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碳酸酯生产尾气中的二氧化碳、环氧丙烷提取精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工况氨分离罐顶部的排气口、及标准氨分离罐顶部的排气口共同进入至所述标准工况冰机中;所述标准工况冰机出口及所述辅助储液罐的排气口连接所述氨蒸发冷凝器的进气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碳酸酯生产尾气中的二氧化碳、环氧丙烷提取精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系统包括缓冲罐、尾气水封罐、集液罐,所述缓冲罐设有高压气体进管并与所述液氨储液罐及辅助储液罐顶部的氨气排气管连接,缓冲罐及尾气水封罐底部的排液口均与所述集液罐连接,所述缓冲罐顶部的排气管与尾气水封罐上的进气口连接;

所述二氧化碳缓冲罐底部的排液口、及二氧化碳分离罐底部的排液口与集液罐连接,所述集液罐内设有液下泵并将该集液罐内的液体排出。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碳酸酯生产尾气中的二氧化碳、环氧丙烷提取精制系统,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压缩预冷系统、CO2提取精制系统、环氧丙烷精制系统、排放系统;其中,所述压缩预冷系统对原料气或/和冷凝液进行预冷压缩处理后排入至CO2提取精制系统,所述CO2提取精制系统对经预冷后的原料气或/和冷凝液进行精馏分离出成品CO2;经CO2提取精制系统精馏后排出的尾气进入环氧丙烷精制系统中进行精馏分离出成品环氧丙烷,所述CO2提取精制系统、环氧丙烷精制系统处理后的残夜及残气进入至所述排放系统中。

技术研发人员:万里鹏;万和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江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08
技术公布日:2020.08.2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