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蒜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22224发布日期:2021-01-26 13:22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切蒜末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切蒜末机。


背景技术:

[0002]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会将蒜末添加到菜肴中,但由于蒜头体积较小,跟一个大拇指大小差不多,人们在切割过程中操作起来很不方便,而且一个个切割大蒜的效率也比较低,对于刀法不娴熟的人来说,很容易切刀手指,极其的不安全,满足不了人们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切蒜末机。
[0004]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一种切蒜末机,包括有底板,在所述底板上设有支撑板,在所述支撑板顶面设有第一空箱,在所述第一空箱顶面设有第二空箱,在所述第二空箱一侧连通设有第三空箱,在所述第三空箱顶面连通设有用于放置蒜头的放置箱,在所述第三空箱内设有能将放置箱上的蒜头传送至第二空箱内的传送机构,在所述第二空箱内设有能将蒜头初步切碎的粗切机构,在所述第一空箱与第二空箱之间密布连通有能使初次切碎后的蒜头掉落的粗通孔,在所述第二空箱内设有能第二空箱内的蒜头进行再次切碎的细切机构,在所述第二空箱底面密布连通有多个能使切碎后的蒜末掉落的细通孔,在所述底板上位于细通孔下方设有盛接箱,在所述盛接箱上设有能防止蒜末残留在细通孔内的排渣机构,在所述底板上位于支撑板一侧设有固定块,在所述固定块上设有能驱动传送机构、粗切机构、细切机构和排渣机构同时工作的驱动机构。
[0005]
如上所述的一种切蒜末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块上的电机,在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上设有转盘,在所述转盘圆周表面设有偏心柱,在所述第二空箱内活动设有第一移动块,在所述第一移动块后端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偏心柱相铰接,在所述第一空箱内活动设有第二移动块,在所述第二移动块后端铰接有第二连杆,在所述第二连杆一端设有第三连杆,在所述第三连杆一侧贯通设有竖向滑槽,所述偏心柱活动设置在竖向滑槽内。
[0006]
如上所述的一种切蒜末机,所述传送机构包括活动设置在第三空箱内的推块,在所述第三空箱一侧连通设有第一导向槽,在所述推块一侧设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活动设置在第一导向槽内,在所述延伸板顶面贯通设有第二导向槽,在所述底板上表面设有支撑杆,在所述支撑杆顶面转动安装有v形块,在所述v形块一端设有第一导向柱,所述第一导向柱活动设置在第二导向槽内,在所述v形块一端设有第三导向槽,在所述第二空箱一侧连通设有第四导向槽,所述v形块一端活动设置在第四导向槽内,在所述第一移动块后端设有支撑块,在所述支撑块上设有第二导向柱,所述第二导向柱活动设置在第三导向槽内。
[0007]
如上所述的一种切蒜末机,所述粗切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移动块前端设有第一固定架,在所述第一固定架前端设有能切碎蒜头的第一网状切刀。
[0008]
如上所述的一种切蒜末机,所述细切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移动块前端设有第二固定架,在所述第二固定架前端设有能切碎蒜头的第二网状切刀,所述第二网状切刀的网格数量多于第一网状切刀。
[0009]
如上所述的一种切蒜末机,所述排渣机构包括间隔设置在盛接箱顶面的安装板,在两安装板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在所述转动杆一端设有齿轮,在所述转动杆上设有翻板,在所述翻板上设有能插进细通孔进行疏通的多个顶针,在所述第一空箱一侧连通设有第五导向槽,在所述第二移动块一侧设有l形块,所述l形块活动设置在第五导向槽内,在所述l形块一端设有能与齿轮啮合的齿条。
[0010]
如上所述的一种切蒜末机,其特征在于在底板的底面四个角上分别设有支撑脚。
[0011]
如上所述的一种切蒜末机,其特征在于在底板的底面四个角上设有吸盘。
[0012]
综上所述,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方便使用, 将蒜头放进放置箱内,使蒜头掉落到第三空箱内,再通过传送机构将蒜头传送到第二空箱内,通过第二空箱内的粗切机构将蒜头进行初次切割,切割后通过粗通孔掉落到第一空箱,通过第一空箱内的细切机构进行对初次切割后的蒜头进行细切割,使蒜头切的更小,方便食用,通过细通孔掉落到盛接箱进行收集,再通过排渣机构防止蒜末残留在细通孔内,从而可以实现批量的切蒜末,提高了效率,也大大提高了安全性,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之一。
[0014]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之二。
[0015]
图3为本发明的局部剖视示意图之一。
[0016]
图4为本发明的局部剖视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4所示的一种切蒜末机,包括有底板1,在所述底板1上设有支撑板2,在所述支撑板2顶面设有第一空箱3,在所述第一空箱3顶面设有第二空箱4,在所述第二空箱4一侧连通设有第三空箱5,在所述第三空箱5顶面连通设有用于放置蒜头的放置箱6,在所述第三空箱5内设有能将放置箱6上的蒜头传送至第二空箱4内的传送机构100,在所述第二空箱4内设有能将蒜头初步切碎的粗切机构200,在所述第一空箱3与第二空箱4之间密布连通有能使初次切碎后的蒜头掉落的粗通孔7,在所述第二空箱4内设有能第二空箱4内的蒜头进行再次切碎的细切机构300,在所述第二空箱4底面密布连通有多个能使切碎后的蒜末掉落的细通孔8,在所述底板1上位于细通孔8下方设有盛接箱9,在所述盛接箱9上设有能防止蒜末残留在细通孔8内的排渣机构400,在所述底板1上位于支撑板2一侧设有固定块10,在所述固定块10上设有能驱动传送机构100、粗切机构200、细切机构300和排渣机构400同时工作的驱动机构500,工作时,将蒜头放进放置箱内,使蒜头掉落到第三空箱内,再通过传送机构将蒜头传送到第二空箱内,通过第二空箱内的粗切机构将蒜头进行初次切割,切割后通过粗通孔掉落到第一空箱,通过第一空箱内的细切机构进行对初次切割后的蒜头进行细切割,使蒜头切的更小,方便食用,通过细通孔掉落到盛接箱进行收集,再通过排渣机构防止蒜末残留在细通孔内,从而可
以实现批量的切蒜末,提高了效率,也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0018]
本发明中所述驱动机构500包括设置在固定块10上的电机21,在所述电机21的电机轴上设有转盘22,在所述转盘22圆周表面设有偏心柱23,在所述第二空箱4内活动设有第一移动块24,在所述第一移动块24后端铰接有第一连杆25,所述第一连杆25一端与偏心柱23相铰接,在所述第一空箱3内活动设有第二移动块26,在所述第二移动块26后端铰接有第二连杆27,在所述第二连杆27一端设有第三连杆28,在所述第三连杆28一侧贯通设有竖向滑槽29,所述偏心柱23活动设置在竖向滑槽29内,工作时,通过电机转动,带动转盘上的偏心柱转动,从而通过偏心柱与第一连杆铰接,带动第一移动块沿第二空箱内往复移动,从而带动了粗切机构和传动机构工作,再通过偏心柱设置在第三连杆上的竖向滑槽,从而带动第二连杆上的第二移动块沿第一空箱内往复移动,从而带动细切机构和排渣机构工作。
[0019]
本发明中所述传送机构100包括活动设置在第三空箱5内的推块31,在所述第三空箱5一侧连通设有第一导向槽32,在所述推块31一侧设有延伸板33,所述延伸板33活动设置在第一导向槽32内,在所述延伸板33顶面贯通设有第二导向槽34,在所述底板1上表面设有支撑杆35,在所述支撑杆35顶面转动安装有v形块36,在所述v形块36一端设有第一导向柱37,所述第一导向柱37活动设置在第二导向槽34内,在所述v形块36一端设有第三导向槽38,在所述第二空箱4一侧连通设有第四导向槽19,所述v形块36一端活动设置在第四导向槽19内,在所述第一移动块24后端设有支撑块39,在所述支撑块39上设有第二导向柱40,所述第二导向柱40活动设置在第三导向槽38内,工作时,第一移动块的移动,通过第二导向柱带动v形块以支撑杆为中心摆动,从而通过延伸板带动推块沿第三空箱移动将蒜头推进第二空箱内。
[0020]
本发明中所述粗切机构200包括设置在第一移动块24前端设有第一固定架41,在所述第一固定架41前端设有能切碎蒜头的第一网状切刀42,工作时,第一移动块沿第二空箱往复移动,从而通过第一固定架带动第一网状切刀往复移动,通过与第二空箱的内壁配合从而将蒜头切碎。
[0021]
本发明中所述细切机构300包括设置在第二移动块26前端设有第二固定架51,在所述第二固定架51前端设有能切碎蒜头的第二网状切刀52,所述第二网状切刀52的网格数量多于第一网状切刀42,工作时,第二移动块沿第一空箱往复移动,从而通过第二固定架带动第二网状切刀往复移动,通过与第一空箱的内壁配合从而将蒜头切碎,第二网状切刀的网格数量多于第一网状切刀,从而可以将切碎后的蒜头切的更加的细小,方便食用。
[0022]
本发明中所述排渣机构400包括间隔设置在盛接箱9顶面的安装板61,在两安装板61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62,在所述转动杆62一端设有齿轮63,在所述转动杆62上设有翻板64,在所述翻板64上设有能插进细通孔8进行疏通的多个顶针65,在所述第一空箱3一侧连通设有第五导向槽66,在所述第二移动块26一侧设有l形块67,所述l形块67活动设置在第五导向槽66内,在所述l形块67一端设有能与齿轮63啮合的齿条68,工作时,第二移动块沿第一空箱往复移动,从而带动齿条与齿轮啮合转动,通过齿轮转动带动转动杆转动,带动翻板上的顶针穿插进细通孔,实现排渣功能。
[0023]
本发明在底板1的底面四个角上分别设有支撑脚。
[0024]
本发明在底板1的底面四个角上设有吸盘。
[0025]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
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