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疏通式污水处理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85182发布日期:2021-02-20 11:50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疏通式污水处理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在对污水的处理中,经常需要对其进行多次过滤,以得到较为清澈的液体,而在实际 工程中,后期过滤净化时,水中依然会有一部分絮状悬浮物会被过滤在滤板上,由于絮状 物通常不会分层存在,而是飘散在整个液体中,因此,在过滤时会逐步覆盖在滤板上,导 致滤板堵塞,此时若是人工将滤板取出或者伸手进处理罐内去清除絮状的积淀物,都极为 不便,且一旦堵塞,处理罐内的液体便会四散溢出,污染环境。因此,目前对于这种情况 下的液体过滤净化,需要更为自动而方便的使用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自动疏通式污 水处理净化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污水在后期处理时絮状物因堵塞滤板而造成的一系列 清理维护不便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
一种自动疏通式污水处理净化装置,包括用于盛装污水的处理罐和安装在处理罐内的 滤板,处理罐顶部安装有进水管道,进水管道上安装有阀门,处理罐通过支架支撑固定在 地面上,所述滤板能上下滑动地安装在处理罐内,滤板将处理罐分隔为上下两个仓室,且 下仓室呈竖直设置的长方体状,滤板初始位置安装在下仓室的顶部且滤板下方的下仓室侧 壁上连接有排渣管道;所述滤板的底部竖直地固接有滑动杆,滑动杆的下端穿出下仓室而 正对一个承台上的贯穿孔,该承台固定安装在处理罐的下方;滑动杆上套有顶推弹簧,该 顶推弹簧始终对滤板起到支撑作用;所述承台的贯穿孔下方的后侧设有传感器,以使得传 感器检测到滑动杆穿出贯穿孔时发出指令给相应控制器控制所述阀门关闭;
[0006]
所述滤板的底部还紧贴下仓室内壁地设有滑动板,该滑动板与下仓室内壁滑动配合并 在初始位置时将所述排渣管道的入口封住;所述滑动板朝下仓室内侧壁的一侧底端具有圆 角面且该侧靠滤板处还设有一个卡槽,所述卡槽在竖直方向上的上部槽壁为水平面,下部 槽壁为朝下方弯曲的圆弧面;与所述卡槽相对的下仓室内侧壁上还设有能在内侧壁内弹性 伸缩的销柱,该销柱在自然状态下正对滑动板而伸出下仓室内侧壁之外,并对滑动板底端 的圆角面起到支撑作用,销柱的伸出端具有与所述卡槽的上部槽壁和下部槽壁分别匹配的 平面状上侧壁和朝下凸起的弧面状下侧壁,以使得所述滤板下滑时将销柱压入下仓室侧壁 内,而在滑动至滤板与排渣管道相接时所述销柱又卡入到卡槽内;当所述滤板上的积淀物 被刮除后,所述顶推弹簧的弹力促使销柱与卡槽分离而令滤板自动弹回原位。
[0007]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在滤板被堵塞后,水位持续升高, 与滤板上的积淀物一同对滤板产生极大压力,当然,在压力不够时因为滑动板与销柱
之间 的支撑接触作用,滤板是不会发生下移量的,只有在滤板被堵塞严重时,由于积淀物和蓄 水量剧增,导致压力骤升时,滑动板才会克服柱销的弹力而开始发生下移,亦即滤板开始 压缩顶推弹簧。一旦使得销柱完全压入下仓室侧壁,那么滤板将会快速下落而令卡槽卡住 销柱,暂时固定滤板的位置,即此时的滤板下移至其与排渣管道入口端相接的位置处,且 同时进水管道的阀门因为传感器检测到滑动杆的移动信号而紧急关闭,停止进水,从而待 小部分残存水流出后,便于操作人员通过铲子等自排渣管道伸入到处理罐内,清除滤板上 的积淀絮状物,恢复滤板的通透性,避免了人工进入罐体内清除滤板时,不便于清理滤板 且不便将清除的絮状物从处理罐内取出的问题,操作十分简单易行,结构精巧适用。
[0008]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 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09]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0]
图2为滑动板与下仓室内侧壁之间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0011]
图3为一种滤板上设置的楔形棱条滑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4为设有另一种排渣管道的下仓室的示意图;
[0013]
图5为滤板处的一种俯视图;
[0014]
图6为楔形棱条的一种横截面示意图;
[0015]
图7为图6中的a—a剖视图;
[0016]
图8为设有挡泥板的楔形棱条的示意图;
[0017]
图9为接料槽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10为接料槽端部的缓冲腔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11为承台上的贯穿孔侧壁内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0]
其中,处理罐1、进水管道2、滤板3、楔形棱条4、滚球5、倒圆面6、销柱7、碟簧 8、支架9、滑动杆10、实心结构11、出水管12、排渣管道13、滑动板14、电磁铁15、 卡槽16、上部槽壁17、下部槽壁18、触杆20、伸缩杆21、绕线轮22、拖曳线23、金属 杆24、圆柱弹簧25、绝缘块26、金属块27、绳子28、管道门板29、凸起部30、挡泥板 31、接料槽32、螺旋轴33、缓冲腔34、滑动压板35、液压杆36、切入板37、挤出管道 38、沥水板39、接水槽40、承压弹簧41、限位杆42、滑动轴43、导电座44、传感器45。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 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002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布了一种自动疏通式污水处理净化装置,其包括用于盛装污 水的处理罐1和安装在处理罐1内的滤板3,处理罐1顶部安装有进水管道2,进水管道2 上安装有阀门,处理罐1通过支架9支撑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滤板3能上下滑动地安装在 处理罐1内,滤板3将处理罐1分隔为上下两个仓室,且下仓室呈竖直设置的长方体状, 滤板3初始位置安装在下仓室的顶部且滤板3下方的下仓室侧壁上连接有排渣管道13;优 选地,
所述滤板3的中央部位为实体结构,而其余部位为镂空结构,在实体结构的底部竖 直地固接有滑动杆10,滑动杆10的下端穿出下仓室而而正对一个承台上的贯穿孔,该承 台固定安装在处理罐1的下方;滑动杆10上套有顶推弹簧,该顶推弹簧始终对滤板3起 到支撑作用。所述承台的贯穿孔下方的后侧设有传感器45,以使得传感器45检测到滑动 杆10穿出贯穿孔时发出指令给相应控制器控制所述阀门关闭,实现紧急停水。该传感器 45可以是红外传感器45等市面上可以直接购得的自动控制元件。
[0023]
本实施例还必须地在所述滤板3的底部紧贴下仓室内壁地设有滑动板14,该滑动板 14与下仓室内壁滑动配合并在初始位置时将所述排渣管道13的入口封住。如图2,所述 滑动板14朝下仓室内侧壁的一侧底端具有圆角面且该侧靠滤板3处还设有一个卡槽16, 所述卡槽16在竖直方向上的上部槽壁17为水平面,下部槽壁18为朝下方弯曲的圆弧面。 与所述卡槽16相对的下仓室内侧壁上还设有能在内侧壁内弹性伸缩的销柱7,具体制作时, 柱销滑动安装在下仓室侧壁的盲孔内,且与盲孔底部之间通过碟簧8相连,该碟簧8在自 然状态下将柱销的自由端顶出下仓室内侧壁表面而支撑所述滑动板14的底端。本销柱7 在自然状态下正对滑动板14而伸出下仓室内侧壁之外并对滑动板14底端的圆角面起到支 撑作用。销柱7的伸出端具有与所述卡槽16的上部槽壁17和下部槽壁18分别匹配的平 面状上侧壁和朝下凸起的弧面状下侧壁,以使得所述滤板3下滑时将销柱7压入下仓室侧 壁内,而在滑动至滤板3与排渣管道13相接时所述销柱7又卡入到卡槽16内,以固定滤 板3此时的位置。当所述滤板3上的积淀物被刮除后,因为压力减小,所述顶推弹簧的弹 力能够促使销柱7与卡槽16分离而令滤板3自动弹回原位。上述销柱7与卡槽16对应的 上侧壁和下侧壁设计结构主要是为了:上侧壁彻底阻止滤板3下滑,而下侧壁可以使得被 清洁后的滤板3在顶推弹簧弹力下可以顺利地滑出卡槽16,该设计尤为重要。
[0024]
本自动疏通式污水处理净化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随着滤板3被絮状物或者其它杂质 垃圾堵塞时,处理罐1的上仓室水位升高,与滤板3上的积淀物一同对滤板3产生极大压 力,当然,在压力不够时因为滑动板14与销柱7之间的支撑接触作用,滤板3是不会发 生下移量的,只有在滤板3被堵塞严重时,由于积淀物和蓄水量剧增,导致压力骤升时, 滑动板14才会克服柱销的弹力而开始发生下移,亦即滤板3开始压缩顶推弹簧。一旦使 得销柱7完全压入下仓室侧壁,那么滤板3将会快速下落而令卡槽16卡住销柱7,暂时固 定滤板3的位置,即此时的滤板3下移至其与排渣管道13入口端相接的位置处,与此同 时,传感器45检测到滑动杆10经过其前方时,便立即传输信号给相应的控制器控制进水 管道2关阀停水,待残余水流出后,操作者将此时与排渣管道13相接的滤板3清理干净, 刮除滤板3上的积淀物后,顺便从排渣管道13运出,操作简便,尤其对于大型的处理罐1, 工作人员不必进入到处理罐1内进行疏通清理。
[0025]
具体实施时,如图1,本处理罐1上端侧壁连接有注入水的所述进水管道2,以便水 流从上之下涌入。另外,所述实心结构11为圆锥体,其大端面朝下且固接有所述滑动杆 10,以便尽量扩大过滤面积。而排渣管道13为矩形管道,可以较好地输送积淀物并利于 滚球5滚入。更具体地,所述支架9包括三根高尔夫球杆状的支撑杆,三根支撑杆环设在 处理罐1四周,提升对处理罐1的支撑性能。具体实施细节中,还可以在所述滤板3底端 固定有外套管,所述下仓室内底部竖直固定有内套管,内套管和外套管同轴设置且二者套 接在一起且轴向滑动配合,所述顶推弹簧位于两套管之内,以保护弹簧不被侵蚀。
[0026]
一并参阅图3-5,具体而言,进一步地,上述滤板3的上表面为一个朝所述排渣管道 13一侧斜向下倾斜的倾斜面,滤板3上表面光滑。还包括一个条状的横截面呈三角形的楔 形棱条4,楔形棱条4背离倾斜面底端的一面与所述下仓室内侧壁贴合,朝倾斜面底端的 一侧表面为楔形棱条4的光滑斜面,楔形棱条4底面与所述滤板3滑动配合,楔形棱条4 的光滑斜面的底端连接有一根绳子28,所述绳子28的自由端连接一个位于滤板3倾斜面 底端上且靠着下仓室内侧壁的滚球5。当所述滤板3下滑至与排渣管道13入口端相接位置 时,滚球5滚入排渣管道13内并拖着所述楔形棱条4顺着滤板3倾斜方向下滑,且在下 滑过程中刮除滤板3上的积淀物。上述结构,可以令积淀后的絮状物等垃圾沉淀能快速被 自动刮除,无需人工采用铲子等刮除,十分简单方便,利用滚球5的自重带动楔形棱条4 在滤板3上平稳滑动的同时刮除积淀物,避免安装外部驱动设备驱动楔形棱条4滑动,结 构简单实用,尤其对小型处理罐1上的絮状物沉淀效果最好,最稳定。
[0027]
基于上述结构,为了使得楔形棱条4下滑后可以上移复位,完善功能,更进一步地, 如图11,所述承台上的贯穿孔侧壁内能滑动地伸出一根触杆20,该触杆20一端呈能伸入 贯穿孔内的半球状,另一端位于承台内的安装腔中并与金属杆24固接,该金属杆24通过 导线与电源相连且其外部套设有圆柱弹簧25,金属杆24一端固接在金属杆24上,另一端 滑动配合地伸入到绝缘块26的导孔内,该绝缘块26的导孔内还内嵌有金属块27,金属块 27通过导线与电机相连,所述电机能驱动绕线轮22转动,绕线轮22上的拖曳线23贯穿 下仓室侧壁后连接在所述楔形棱条4贴合下仓室内侧壁的那个表面上。特别地,所述圆柱 弹簧25在自然状态下,将触杆20的半球头端限制在贯穿孔内,而金属杆24则与所述金 属块27相分离,当所述滑动杆10进入贯穿孔内挤压触杆20时,一方面,金属杆24与金 属块27接触,此时所述电机带动绕线轮22释放拖曳线23,金属杆24与金属块27分离, 所述电机带动绕线轮22收纳拖曳线23。圆柱弹簧25在自然状态下,另一方面,所述进水 管的进水阀门关闭,如此,可以避免使用上述传感器45,当然也可以二者兼用,实现双控 双保险地关闭进水管道2。
[0028]
上述结构下,在使用时,滑动杆10下滑而挤压、推动触杆20的时候,触杆20带动 金属杆24轴向滑动,从而金属杆24压缩圆柱弹簧25,而令金属杆24与金属块27接触, 线路导通的同时电机转动,绕线轮22释放拖曳线23,此时滚球5方可带动楔形棱条4滑 动,且进水管道2关闭,滚动的滚球5拖着楔形棱条4将光滑的滤板3上的积淀物刮除并 带着朝下移动,实现自动清理。
[0029]
基于上述结构,优先地,在所述承台的贯穿孔下方还设有伸缩杆21,以伸入贯穿孔内 而将滑动杆10底端的半球头顶入至贯穿孔内,以便必要时,人为驱动伸缩杆21将滑动杆 10上顶。更优先地,如图1,所述下仓室的底部正对所述滑动板14处还设有电磁铁15, 所述电磁铁15在所述滑动杆10进入贯穿孔内挤压触杆20时通电并将与之接触的滑动板 14吸住固定,防止滤板3下移到位时因为滑动板14的碰撞而颠簸,该结构可以与前述卡 槽16与销柱7结构配合,实现滤板3临时固定的双保险,彻底避免刮渣时滤板3上移。 具体制作时,如图8,还可以将所述楔形棱条4倾斜面的顶部加工一个朝倾斜面底端一侧 弯曲的挡泥板31,以便在刮除积淀物时推动积淀物朝前移动,防止积淀物越过楔形棱条4 遗留在后方,设置了挡泥板31的楔形棱条4可以加工得尺寸小一点而依靠挡泥板31带走 积淀物。另外,如图6-7,所述楔形棱条4底部具有一个与滤板3上的燕尾槽滑动配合的 凸起部30,所述燕尾槽顺着滤板3的光滑斜面的倾斜方向开设,保障楔形棱条4滑动平稳, 绝不翻转,以适应大型
垃圾的铲除刮除。为了排出积淀物,并阻止滚球5滚出路程过远, 节约绳子28长度,所述排渣管道13靠其入口端处的底部设有一段供积淀物下落的栅栏板, 排渣管道13的出口端常闭性地盖有管道门板29。滤板3下移后,滚球5滚至管道门板29 处停止,而涌入排渣管道13的积淀物便可以从栅栏板中漏出、排出。当然,为了避免滚 球5滚出出口未封闭的排渣管,所述排渣管道13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均敞开,且入口端的 宽度小于所述楔形棱条4的长度以使得楔形棱条4不会滑入到排渣管道13内,因此滚球5 滚至最后会因为楔形棱条4的固定不动而停止。
[0030]
具体而言,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挤出积淀物的挤出装置,以便将积淀物一 定程度控干、挤压出水分后,成节/成坨都均匀排出。如图9,本挤出装置包括斜向下设置 的接料槽32,该接料槽32顶部的入口与排渣管道13用于排出积淀物的位置相接,接料槽 32内顺着其倾斜方向上设有螺旋轴33,即常见的螺旋输送轴,常用与管道内的流体运输。 该螺旋轴33用于推动挤压积淀物至接料槽32的底端处,在接料槽32的底端处的上侧壁 处连接有螺旋状的挤出管道38,接料槽32靠其输入端的底部开设有若干沥水孔,以便积 淀物漏下到接料槽32内时可以预先沥干一部分水分。同时,还在接料槽32底端处的端板 内朝外凸出地具有一个缓冲腔34,以供被挤压的积淀物涌入,如图10,该缓冲腔34内滑 动配合有被承压弹簧41连接的滑动压板35,滑动压板35背离接料槽32的一侧固接有具 有导电性的滑动轴43,该滑动轴43伸出缓冲腔34之外而正对一个导电座44,所述导电 座44和滑动轴43分别连接一根导线,两根导线分别连接在驱动液压杆36的控制器上和 电源上,所述液压杆36连接一个用于封堵所述挤出管道38入口端的切入板37。所述承压 弹簧41在自然状态下将滑动压板35限制在与所述端板平齐的位置处以将缓冲腔34的腔 口封闭,即挤出管道38开始是常闭管道,而只在接料槽32底端积淀物累积够多而压强变 大时才被打开;亦即:在接料槽32内具有足够多的积淀物时,积淀物推动滑动压板35移 动,以令滑动轴43与导电座44接触而使液压杆36推动切入板37将挤出管道38入口端 打开,滑动轴43与导电座44其实类似一个闸刀功能,通断控制液压杆36的控制器等控 制线路。
[0031]
上述结构在使用时,积淀物从排渣管道13排出后落在接料槽32的沥水孔处,进行初 步沥水,随之被朝下传输到接料槽32的底端处,随着积淀物越积越多,底端的积淀物将 作为缓冲腔34腔口门板的滑动压板35胀推移动,压缩承压弹簧41,在压缩到足够位置时, 滑动轴43便与导电座44导通连接,从而令控制液压杆36的电路导通,液压杆36执行收 缩动作,将切入板37带离基础管道的入口端,从而打开挤出管道38,让被一定程度压实 了的积淀物进入到挤出管道38内,而后随着积淀物不断积聚,挤出管道38内被灌入源源 不断的压缩后的积淀物,最终从基础管道的出口端挤出,因积淀物的自重而自然断裂成节, 尤其对于种类均匀稳定的絮状物或者其它垃圾而言,成节长度较为稳定一致,便于后续回 收利用处理。
[0032]
基于上述结构,优先地,本缓冲腔34圆柱状,滑动压板35为圆盘状结构,如图10, 在滑动压板35设有滑动轴43的端面上还固接有与滑动轴43平行的一对限位杆42,所述 限位杆42用于与缓冲腔34的内侧壁接触以限制滑动压板35的滑动极限位置,以便对承 压弹簧41起到保护作用,同时限定积淀物的压缩极限量。且导电座44滑动配合地安装在 一个导轨上的t型滑槽内,且与导轨之间通过t型螺栓连接,以便调节导电座44位置, 调节滑动轴43移动极限位置,从而调节了积淀物的极限压缩量。更优地,在沥水孔的下 方设有接水槽
40,该接水槽40与接料槽32倾斜方向一致,以接住沥出的水分。还可以将 沥水孔设置在沥水槽板上,沥水槽板铰接安装在接料槽32底部且作为接料槽32底部的一 部分,以便打开沥水板39进行单独冲洗。
[0033]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 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 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 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