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巢空气净化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97552发布日期:2021-02-09 12:42阅读:77来源:国知局
风巢空气净化箱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属于空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巢空气净化箱。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我国空气污染严重,大量的灰尘颗粒物漂浮在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对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现有的空气净化箱,空气入口处的空气能双向流动,因此箱体内的空气存在倒流的情况,会导致净化箱内收集的灰尘再经过空气入口流入到空气中,使得空气净化效果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空气入口易出现倒流导致空气净化效果差的问题。
[0004]
为此,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一种风巢空气净化箱,包括箱体、过滤网、平板、柔性挡片,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开口,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水平方向的所述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上方,所述过滤网与所述箱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顶端贯穿设置有排气孔;
[0005]
所述第一开口内壁设置有所述平板,所述平板的外圈与所述第一开口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平板上贯穿设置有气孔,所述气孔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尺寸,所述平板靠近所述箱体内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柔性挡片,所述柔性挡片与所述平板的接触面部分固定连接。
[0006]
为了使得空气更容易流入到箱体内,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开口为百页窗式。
[0007]
为了提高滤网的过滤效果,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过滤网中部向下凹陷至靠近所述箱体的底壁。
[0008]
为了方便箱体内的收集的灰尘清理,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箱体的底壁贯穿设置一有集尘口,所述箱体的侧壁靠近底端处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布袋套在所述箱体的底端,弹性皮筋缠绕在所述布袋外圈上,并卡在所述环形凹槽内。
[0009]
为了方便净化箱的安装使用,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箱体的顶端面设置以挂钩。
[0010]
为了能提高净化箱净化空气的效率,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箱体的顶端面设置有竖直方向的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与所述排气孔相连通,所述通风管道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通风管道的内壁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换气扇,所述通风管道的外壁上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与所述电机电性连接。
[0011]
优选的,还包括空气清新装置,所述空气清新装置包括:
[0012]
杯体,所述杯体为圆柱体,所述杯体侧壁顶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侧壁的中间与所述凹槽铰接,所述卡扣下端与所述凹槽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
簧的一端与所述凹槽的内壁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扣的下端连接;
[0013]
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设置在所述卡扣外侧,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卡扣下端远离所述弹簧的一侧连接;
[0014]
杯盖,所述杯盖位于所述杯体顶部,所述杯盖与所述杯体顶部远离所述卡扣的一端铰接,所述杯盖靠近所述卡扣的一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卡扣配合;
[0015]
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位于所述杯体外侧,并位于所述杯体靠近杯体与杯盖铰接处的下方,与所述第一凸块同一水平高度,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杯体外壁连接;
[0016]
所述杯体为网状结构;
[0017]
所述箱体顶部还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l型滑槽,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均能卡在所述l型滑槽内。
[0018]
优选的,所述杯盖顶部设置有把手。
[0019]
优选的,还包括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
[0020]
防尘网,所述防尘网安装在第一开口内侧,所述清洁装置包括:
[0021]
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箱体内壁,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扇形板和第二扇形板的圆心连接,所述第一扇形板与所述第二扇形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扇形板位于所述第一扇形板外侧;
[0022]
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位于所述电机右侧,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上设置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轮与所述第一扇形板的侧壁贴合;
[0023]
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位于所述电机和所述第一固定块之间的下方,所述第二固定块与所述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上设置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滑轮,所述第二滑轮与所述第二扇形板的侧壁贴合;
[0024]
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扇形板圆心处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穿过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第二连杆远离第二固定块的一端转动连接;
[0025]
限位片,所述限位杆靠近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侧竖直设置有两个限位片,两个所述限位片之间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下端设置有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与所述齿条下端连接,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五连杆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五连杆的另一端与刷板的中间连接,所述刷板竖直位于所述第五连杆右侧;
[0026]
刮板,所述刮板位于所述刷板下方,所述刮板与所述刷板的底部连接;
[0027]
扇形齿盘,所述扇形齿盘位于所述第一连杆外侧,所述扇形齿盘与的圆心与所述第一连杆远离第一滑轮的一端连接,所述扇形齿盘与所述齿条啮合;
[0028]
排尘口,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排尘口。
[0029]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一种风巢空气净化箱,包括箱体、过滤网、平板、柔性挡片,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开口,箱体内设置有水平方向的过滤网,过滤网采用不锈钢丝制作,具有毛细疏松结构,能对空气中的灰尘起到良好的过滤,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过滤网位于第一开口的上方,过滤网与箱体内壁固定连接,箱体的顶端贯穿设置有排气孔;第一开口内壁设置有平板,平板的外圈与第一开口内壁固定连接,平板上贯穿设置有气
孔,气孔的尺寸小于第一开口的尺寸,平板靠近箱体内的一侧设置有柔性挡片,柔性挡片与平板的接触面部分固定连接。将箱体放置在空气流通好的地方,空气经过第一开口,在风力的作用下,处于自由状态的柔性挡片被推开,柔性挡片与平板存在间隙,气孔处于导通状态,空气经过气孔,进入到箱体内,过滤网对空气进行过滤之后,干净的空气从排气孔流入到外界空气中,过滤网上的收集的灰尘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到箱体的底部进行收集;当出现倒流的情况时,箱体内的空气经第一开口向外流动,在风力的作用下,柔性挡片紧紧的贴在平板上,气孔处于闭合状态,使得空气无法倒流,因此,第一开口只是允许空气单向流入,避免了空气从第一开口处倒流造成二次污染的情况,因此,提高了空气的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0030]
图1是本发明的外观示意图。
[0031]
图2是本发明中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2]
图3是本发明中的第一开口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3]
图4是本发明中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5是本发明中布袋及其固定结构的示意图。
[0035]
图6是本发明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6]
图7是本发明中换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8是本发明中空气清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9是本发明中的第二开口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9]
图10是本发明中清洁装置结构示意图。
[0040]
图11是图10中b处放大图。
[0041]
1-箱体;2-第一开口;3-过滤网;4-排气孔;5-集尘口;6-环形凹槽;7-布袋;8-挂钩;9-通风管道;10-电机;11-连接杆;12-换气扇;13-开关;14-弹性皮筋;15-平板;16-气孔;17-柔性挡片,18-杯体,19-凹槽,20-卡扣,21-弹簧,22-第一凸块,23-杯盖,24-卡槽,25-第二凸块,26-第二开口,27-滑槽,28-把手,29-防尘网,30-电机,31-第一扇形板,32-第二扇形板,33-第一固定块,34-第一连杆,35-第一滑轮,36-第二固定块,37-第二连杆,38-第三连杆,39-第二滑轮,40-限位杆,41-限位块,42-限位片,43-齿条,44-第四连杆,45-第五连杆,46-刷板,47-刮板,48-扇形齿盘,49-排尘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43]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
[0044]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
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45]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46]
如图1-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风巢空气净化箱,包括箱体1、过滤网3、平板15、柔性挡片17,所述箱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开口2,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水平方向的所述过滤网3,过滤网采用不锈钢丝制作,具有毛细疏松结构,能对空气中的灰尘起到良好的过滤,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所述过滤网3位于所述第一开口2的上方,所述过滤网3与所述箱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的顶端贯穿设置有排气孔4;
[0047]
所述第一开口2内壁设置有所述平板15,所述平板15的外圈与所述第一开口2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平板15上贯穿设置有气孔16,所述气孔16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开口2的尺寸,所述平板15靠近所述箱体1内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柔性挡片17,所述柔性挡片17与所述平板15的接触面部分固定连接。
[0048]
工作原理:将箱体1放置在空气流通好的地方,空气经过第一开口2,在风力的作用下,处于自由状态的柔性挡片17被推开,柔性挡片17与所述平板15存在间隙,气孔16处于导通状态,空气经过气孔16,进入到箱体1内,过滤网3对空气进行过滤之后,干净的空气从排气孔4流入到外界空气中,过滤网3上的收集的灰尘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到箱体1的底部进行收集;当出现倒流的情况时,箱体1内的空气经第一开口2向外流动,在风力的作用下,柔性挡片17紧紧的贴在平板15上,气孔16处于闭合状态,使得空气无法倒流,因此,第一开口2只是允许空气单向流入,避免了空气从第一开口处倒流造成二次污染的情况,因此,提高了空气的净化效果。由于整个净化箱结构简单,外观形美观,无噪音,无污染,安全可靠,永久性使用,而且成本低廉,可在城镇大范围普及推广。
[0049]
为了使得空气更容易流入到箱体内,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开口2为百页窗式,百叶窗时的第一开口使得与空气的接触范围更大,更易于空气流入到箱体内。
[0050]
为了提高滤网的过滤效果,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如图4所示,所述过滤网3中部向下凹陷至靠近所述箱体1的底壁,增加了过滤网与箱体1内空气的接触面,从而提高了过滤网的过滤效率。
[0051]
为了方便箱体内的收集的灰尘清理,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如图5-6所示,所述箱体1的底壁贯穿设置有集尘口5,所述箱体1的侧壁靠近底端处设置有环形凹槽6,所述布袋7套在所述箱体1的底端,弹性皮筋14缠绕在所述布袋7外圈上,并卡在所述环形凹槽6内。所述箱体1内收集的灰尘经过集尘口5落入到布袋7内,等收集一端时间后,将弹性皮筋缠14从环形凹槽6内取出,就可以拆卸下来布袋7,将布袋7内的灰尘清理掉之后,再将布袋7套在箱体1的底端,用弹性皮筋缠14固定。
[0052]
为了方便净化箱的安装使用,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箱体1的顶端面设置以挂钩8,可以将净化箱挂在一些建筑物的横梁或者树上,对附近的空气进行净化。
[0053]
为了能提高净化箱净化空气的效率,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如图7所示,所述箱体1的顶端面设置有竖直方向的通风管道9,所述通风管道9与所述排气孔4相连通,所述通风管道9内设置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与所述通风管道9的内壁之间通过连接杆11连接,所述电机
10的输出轴竖直向上,所述电机10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换气扇12,所述通风管道9的外壁上设置有开关13,所述开关13与所述电机10电性连接,通风管道内安装有电池,为电机的运转提供电能。当净化箱放置的地方空气流通性差时,按下开关13,启动电机10,电机带动换气扇12转动,使得靠近通风管道9出口附近处于负压状态,箱体1内的空气向通风管道9外流动,加速了空气从第一开口2流入到箱体1内,经过过滤网3的过滤,再依次通过排气孔4、通风管道9流入到外界空气中,加速了空气的流通,提高了净化箱的过滤效率,在空气流通好的地方,关掉开关13,停止电机的转动,通过空气的自然流通即可,也节约了电能。
[0054]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空气清新装置,所述空气清新装置包括:
[0055]
杯体18,所述杯体18为圆柱体,所述杯体18侧壁顶部设有凹槽19,所述凹槽19内设置有卡扣20,所述卡扣20侧壁的中间与所述凹槽19铰接,所述卡扣20下端与所述凹槽19之间设置有弹簧21,所述弹簧21的一端与所述凹槽19的内壁连接,所述弹簧21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扣20的下端连接;
[0056]
第一凸块22,所述第一凸块22设置在所述卡扣20外侧,所述第一凸块22与所述卡扣20下端远离所述弹簧21的一侧连接;
[0057]
杯盖23,所述杯盖23位于所述杯体18顶部,所述杯盖23与所述杯体18顶部远离所述卡扣20的一端铰接,所述杯盖23靠近所述卡扣20的一端设置有卡槽24,所述卡槽24与所述卡扣20配合;
[0058]
第二凸块25,所述第二凸块25位于所述杯体18外侧,并位于所述杯体18靠近杯体18与杯盖23铰接处的下方,与所述第一凸块22同一水平高度,所述第二凸块25与所述杯体18外壁连接;
[0059]
所述杯体18为网状结构;
[0060]
所述箱体1顶部还设置有第二开口26,所述第二开口26内对称设置有两个l型滑槽27,所述第一凸块22和所述第二凸块25均能卡在所述l型滑槽27内。
[0061]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通过按压所述第二凸块25,使卡扣20脱离所述杯盖23的卡槽24,从而达到打开杯盖23的目的,第一凸块22和第二凸块25从l型滑槽27上端放入l型滑槽27中,然后旋转卡入到l型滑槽27内,从而使杯体18固定在所述箱体1内,杯体18设置为网状结构,将清新剂或香精等改变气味的药剂放入杯体18内,通过网状结构将气味散发,从而改变室内的气味。
[0062]
在一个是实施例中,所述杯盖23顶部设置有把手28。
[0063]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便于用户将空气清新装置取出和装载。
[0064]
如图10-1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
[0065]
防尘网29,所述防尘网29安装在第一开口2内侧,
[0066]
电机30,所述电机30安装在所述箱体1内壁,所述电机30的输出轴与第一扇形板31和第二扇形板32的圆心连接,所述第一扇形板31与所述第二扇形板32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扇形板32位于所述第一扇形板31外侧;
[0067]
第一固定块33,所述第一固定块33位于所述电机30右侧,所述第一固定块33与所述箱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33上设置有第一连杆34,所述第一连杆3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3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34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滑轮35,所述第一滑轮35与所述第一扇形板31的侧壁贴合;
[0068]
第二固定块36,所述第二固定块36位于所述电机30和所述第一固定块33之间的下方,所述第二固定块36与所述箱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36上设置有第二连杆37,所述第二连杆37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块36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37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3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杆38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滑轮39,所述第二滑轮39与所述第二扇形板32的侧壁贴合;
[0069]
限位杆40,所述限位杆4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扇形板32圆心处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杆40的另一端穿过限位块41,所述限位块41与所述第二连杆37远离第二固定块36的一端转动连接;
[0070]
限位片42,所述限位杆40靠近所述第一固定块33的一侧竖直设置有两个限位片42,两个所述限位片42之间设置有齿条43,所述齿条43下端设置有第四连杆44,所述第四连杆44的一端与所述齿条43下端连接,所述第四连杆44的另一端与第五连杆45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五连杆45的另一端与刷板46的中间连接,所述刷板46竖直位于所述第五连杆45右侧;
[0071]
刮板47,所述刮板47位于所述刷板46下方,所述刮板47与所述刷板46的底部连接;
[0072]
扇形齿盘48,所述扇形齿盘48位于所述第一连杆34外侧,所述扇形齿盘48与的圆心与所述第一连杆34远离第一滑轮35的一端连接,所述扇形齿盘48与所述齿条43啮合;
[0073]
排尘口49,所述箱体1底部设置有排尘口49。
[0074]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防尘网29能够有效阻挡灰尘进入箱体1,但经过一段时间防尘网29会积累灰尘,清洁装置用于将防尘网29的灰尘除去,通过电机30的出输出端转动,带动第一扇形板31和第二扇形板32旋转,由于第一滑轮35与第一扇形板31贴合,带动第一连杆34运动,第一连杆34带动扇形齿盘47转动,扇形齿盘47带动齿条43在限位片42之间上下往复运动,从而使第四连杆44上下往复运动,第四连杆44带动第五连杆45运动,第五连杆45带动刷板46和刮板47上下往复运动;由于第二滑轮39与第二扇形板32贴合,带动第三连杆38运动,第三连杆38带动第二连杆37运动,从而带动限位块41左右弧形往复运动,限位块41带动限位杆40往复摆动,限位杆40带动齿条43往复摆动;综上所述,使刷板46和刮板47向右运动后向下运动,当向下运动后向左摆动,向左摆动后向上运动,向上运动后向右摆动,依次往复,从而将防尘网29刷至箱体1的底部,再通过刮板47将灰尘从右向左刮至排尘口。
[0075]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