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湿机上高胶率的硅胶转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53096发布日期:2020-12-11 15:21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除湿机上高胶率的硅胶转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湿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除湿机上高胶率的硅胶转轮。



背景技术:

常规转轮除湿机组需要与表冷器的冷却除湿相配合才能达到很低的湿度,同时除湿转轮在除湿过程中依靠再生加热才能发挥除湿性能。吸附式的除湿转轮为转轮除湿机的核心部件,以高强度绝热材料为基材,加工成蜂巢状管道结构。复合吸附剂均匀生成在基体上形成一个巨大的吸附表面。密封装置将进入转轮的气流通道分为270°扇形的除湿区和90°扇形的再生区。转轮端部周边采用正压气流及硅氟弹性材料平面密封,除湿区和再生区之间为弹性密封。需处理的潮湿空气由处理风机送入除湿区,空气的水份被吸附剂吸附,得到相对湿度极低的干燥气流,以达到除湿的目的;同时再生空气经加热后(110~160℃)逆向通过转轮再生区,将吸附剂内的水份吸出来并带走,恢复吸附剂的吸湿能力。转轮以18转/小时的转速缓慢旋转,整个过程为一反复除湿与再生的周期性过程,确保了连续的除湿效果,得到状态稳定的干燥气流。但是现有的除湿机都是由电机通过传动皮带驱动除湿机转轮,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皮带的打滑现象,影响电机的工作效率,降低了除湿机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湿机上高胶率的硅胶转轮,解决了现有的除湿机都是由电机通过传动皮带驱动除湿机转轮,在使用的过程中时容易出现皮带的打滑现象,影响电机的工作效率,降低了除湿机的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除湿机上高胶率的硅胶转轮,包括转架和调节机构,所述转架的内部横向固定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转轮本体,所述转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转套,所述转轮本体的内侧和转套之间焊接固定有固定板,所述横杆室外一端底部焊接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外表面设置有张紧机构,所述转轮本体的外部套设有皮带,所述调节机构位于一侧皮带的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张紧机构包括固定块、限位块,所述固定块位于连接杆的底部,所述固定块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前端外表面通过固定轴固定连接有张紧轮,所述滑块的左侧表面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贯穿滑块的两侧并与限位块转动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块与限位块之间的螺纹杆外部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张紧轮的一侧与皮带的外表面相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固定连接在转架的底部,所述支撑块的顶部焊接固定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底部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轮的下侧相对于支撑杆转动连接有第二滑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耐磨层,且皮带穿过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之间,所述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均通过轴承与支撑杆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套与转轮本体内侧之间蜂窝状活性硅胶,所述固定板的数量为两组,且两组固定板呈“v”型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机构的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焊接固定有带轮,所述带轮通过皮带与转轮本体传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湿机上高胶率的硅胶转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除湿机上高胶率的硅胶转轮,通过设置的张紧机构,调节螺螺纹杆螺纹传动,通过螺母带动滑块滑动带动滑块在滑槽内移动,使得张紧轮与皮带进行接触挤压,由皮带的张紧力度从而实现对张紧轮的位置调节,增大了皮带和转轮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皮带使用时出现打滑的现象,使得转轮使用更加安全;

2、该除湿机上高胶率的硅胶转轮,通过设置的调节机构,可以将皮带置于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之间,可以根据皮带的张紧进行自动调节高度,以免张紧轮压力过大导致皮带撕裂脱落,影响传动效果,使得张紧的效果更好,进一步提高了皮带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除湿机上高胶率的硅胶转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除湿机上高胶率的硅胶转轮的张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除湿机上高胶率的硅胶转轮的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除湿机上高胶率的硅胶转轮的转轮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除湿机上高胶率的硅胶转轮的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架;2、横杆;3、转轮本体;4、转套;5、固定板;6、连接杆;7、张紧机构;701、固定块;702、限位块;703、滑槽;704、滑块;705、固定轴;706、张紧轮;707、第二弹簧;708、螺母;709、螺纹杆;8、电机;9、带轮;10、皮带;11、调节机构;12、支撑块;13、连接套;14、凹槽;15、第一弹簧;16、支撑杆;17、第一滑轮;18、第二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施方案中:一种除湿机上高胶率的硅胶转轮,包括转架1和调节机构11,转架1的内部横向固定有横杆2,横杆2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转轮本体3,转轮本体3的内部设置有转套4,转轮本体3的内侧和转套4之间焊接固定有固定板5,横杆2室外一端底部焊接固定有连接杆6,连接杆6的底端外表面设置有张紧机构7,转轮本体3的外部套设有皮带10,调节机构11位于一侧皮带10的下方。

本实施例中,张紧机构7包括固定块701、限位块702,固定块701位于连接杆6的底部,固定块701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滑槽703,滑槽703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块704,滑块704的前端外表面通过固定轴705固定连接有张紧轮706,滑块704的左侧表面设置有螺母708,螺母708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709,螺纹杆709贯穿滑块704的两侧并与限位块702转动固定,滑块704与限位块702之间的螺纹杆709外部套设有第二弹簧707,张紧轮706的一侧与皮带10的外表面相接触,通过设置的张紧机构7,调节螺纹杆709螺纹传动,通过螺母带动滑块转动,带动滑块704在滑槽703内移动,使得张紧轮706与皮带10进行接触挤压,由皮带10的张紧力度从而实现对张紧轮706的位置调节,增大了皮带10和转轮本体3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皮带10使用时出现打滑的现象,使得转轮本体3使用更加安全;调节机构11包括支撑块12,支撑块12固定连接在转架1的底部,支撑块12的顶部焊接固定有连接套13,连接套13的顶部开设有凹槽14,凹槽14的内底部设置有第一弹簧15,第一弹簧1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6,支撑杆16的上端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滑轮17,第一滑轮17的下侧相对于支撑杆16转动连接有第二滑轮18,第一滑轮17和第二滑轮18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耐磨层,且皮带10穿过第一滑轮17和第二滑轮18之间,第一滑轮17和第二滑轮18均通过轴承与支撑杆16转动连接,通过设置的调节机构11,可以将皮带10置于第一滑轮17和第二滑轮18之间,可以根据皮带10的张紧进行自动调节高度,以免张紧轮706压力过大导致皮带10撕裂脱落,影响传动效果,使得张紧的效果更好,进一步提高了皮带10的使用寿命;转套4与转轮本体3内侧之间蜂窝状活性硅胶,便于吸收潮湿空气中的水,固定板5的数量为两组,且两组固定板5呈“v”型结构;调节机构11的一侧设置有电机8,型号为y132s1-2,电机8的输出轴焊接固定有带轮9,带轮9通过皮带10与转轮本体3传动连接,便于转轮本体3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将固定块701安装在皮带10的一侧,在使用除湿机之前,工作人员可以调节螺纹杆709螺纹传动,通过螺母708带动滑块704移动,滑块704在滑槽703内移动,使得张紧轮706与皮带10进行接触挤压,由皮带10的张紧力度从而实现对张紧轮706的位置调节,增大了皮带10和转轮本体3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皮带10使用时出现打滑的现象,使得转轮本体3使用更加安全,同时通过设置的调节机构11,可以将皮带10置于第一滑轮17和第二滑轮18之间,可以根据皮带10的张紧进行自动调节高度,以免张紧轮706压力过大导致皮带10撕裂脱落,影响传动效果,使得张紧的效果更好,进一步提高了皮带10的使用寿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