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割式研磨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99823发布日期:2020-11-20 10:46阅读:56来源:国知局
切割式研磨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样品切割粉碎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切割式研磨仪,常用于对软性的、中硬性的、韧性的及纤维性的样品进行快速粉碎。



背景技术:

切割式研磨仪适于应用在农业、化工与塑料、电子废料、皮革、纸张、次生燃料、纺织品、食品与饲料、地质与冶金、医药与生物学中物料切割粉碎作业,也可用于实验室,属于实验室样品前处理设备,但现有技术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市场上现有技术的研磨腔是一体的,研磨腔清洁的时候不方便,有些死角清洁不到位;2、市场上现有技术的固定切割刀是单刀片,固定单刀切割的物料颗粒较大,切割效率低;3、当转刀卡住时或转刀需要更换清洁时,转刀无法旋出,不方便更换维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切割式研磨仪,研磨腔设计成固定腔体和可翻转腔体的结构,方便维修保养研磨腔,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切割刀与转刀组配合,多个刀片与多个切割楞连续切割,提高切割效率,降低了成本;转刀为可插拔安装,利用转刀拔出工装可方便安全的将转刀旋出,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同时解决了研磨腔清洁不彻底问题。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切割式研磨仪,包括研磨仪主体、研磨腔体、研磨腔、进料漏斗和底架,所述研磨仪主体安装在底架上,进料漏斗设置在研磨腔体上,所述研磨腔体包括固定腔体和翻转腔体。

优选地,所述固定腔体固定在研磨仪主体上,所述翻转腔体一端通过转轴连接在固定腔体的一端,所述翻转腔体的另一端设置有通孔和与通孔相匹配的限位轴,将翻转腔体与固定腔体闭合时,所述限位轴穿过通孔插入与通孔位置对应设置在研磨仪主体上的限位孔槽内,使翻转腔体可插拔限位。

优选地,所述研磨腔体底部和一侧固定在研磨仪主体上,所述翻转腔体外侧连接有门,所述门通过卡扣限位在固定腔体上。

优选地,所述翻转腔体上部设有进料漏斗,所述翻转腔体上部开口用于连接进料漏斗的下端出口,所述进料漏斗的内腔与研磨腔相通。

优选地,所述进料漏斗上部入口设有防尘密闭盖,所述进料漏斗上部入料口处设有密闭盖和手柄。

优选地,设置有两个手柄。

优选地,所述研磨仪主体上设置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上安装转刀组,所述转刀组包括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所述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间交错螺旋排布紧密连接;所述第二刀体的转刀孔上设置有螺纹槽;所述第一刀体连接电机轴一侧设有限位台,所述限位台上设置有与电机轴上限位销配合的限位槽;所述第一刀体、第二刀体侧面均设有刀片。

优选地,所述刀体间用螺栓或定位销紧密连接,第一刀体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刀体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优选地,所述刀片的边均为切割面,切割面长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螺纹槽与门内侧的弹性密封圈匹配。

优选地,所述研磨腔体内壁设有相邻的第一切割楞和第二切割楞,所述第一切割楞、第二切割楞伸入研磨腔,突出于研磨腔体内壁,所述第一切割楞、第二切割楞的数量为两片或多片。

优选地,所述切割式研磨仪还配备旋出转刀组的独立配件转刀拔出工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翻转腔体的结构设计方便对研磨腔的清洁操作,提高了机器的使用寿命。

(2)转刀组多片刀片与多片切割楞配合连续切割样品,提高了切割效率,细化颗粒,减小电机负荷,节约能源。

(3)切割研磨仪还配有旋出转刀的转刀工装,可以快速安全的卸下转刀,尤其是在转刀卡住的情况下,方便工作人员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切割研磨仪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切割研磨仪翻转腔体打开示意图

图3为切割研磨仪研磨腔结构示意图

图4为切割研磨仪转刀组限位槽面示意图

图5为切割研磨仪转刀组螺纹槽面示意图

图6为切割研磨仪转刀孔插入转刀拔出工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

其中,研磨仪主体-100、研磨腔体-200、固定腔体-210、翻转腔体-220、限位轴-221、转轴-222、限位孔槽-223、研磨腔-300、门-400、进料漏斗-500、密闭盖-510、手柄-520、转刀组-600,第一刀体610-1、第二刀体刀体610-2,转刀孔-611、限位台-612、限位槽-613、螺纹槽-614、刀片-620、转刀拔出工装-630、第一切割楞-700、第二切割楞-701、电机轴-800、底架-9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即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至图2,一种切割式研磨仪,包括研磨仪主体100、研磨腔体200、研磨腔300、进料漏斗500和底架900,所述研磨仪主体100安装在底架900上,进料漏斗500设置在研磨腔体200上,研磨腔体200包括固定腔体210和翻转腔体220;固定腔体210固定在研磨仪主体100上,翻转腔体220一端通过转轴222连接在固定腔体210的一端;翻转腔体220的另一端设置有通孔和与通孔相匹配的限位轴221,将翻转腔体220与固定腔体210闭合时,限位轴221穿过通孔插入与通孔位置对应设置在研磨仪主体100上。

参见图3,研磨腔体底部和一侧固定在研磨仪主体上,翻转腔体外侧连接门,门卡扣限位在固定腔体上;研磨腔300由研磨仪主体100、研磨腔体200和门400围成,研磨仪主体100电机轴800伸入研磨腔300内。

当然,本实用新型切割式研磨仪的翻转腔体220与固定腔体210连接方式可采用其它连接功能件,例如固定铰链连接,齿轮连接或可拆卸卡扣连接等。

参见图1-3,翻转腔体220上部设有进料漏斗500,翻转腔体220上部开口用于连接进料漏斗500的下端出口,所述进料漏斗500的内腔与研磨腔300相通。所述进料漏斗500上部入口设置有密闭盖510和两个手柄520,密闭盖510,具有密封防尘、降低噪音的作用。两个手柄520方便翻转腔体220打开或复位,操作便捷,省时省力。

当然,翻转腔体220与门400的连接方式、固定腔体210与门400的连接方式均可采用其它连接功能件,例如螺纹连接、卡钩连接、固定铰链连接,齿轮连接或可拆卸卡扣连接等。

参见4至图5所示,研磨仪主体100上设置有电机轴800,电机轴800上安装转刀组600,所述转刀组600包括第一刀体610-1和第二刀体610-2,所述第一刀体610-1和第二刀体610-2间交错螺旋排布紧密连接;所述第二刀体610-2的转刀孔611上设置有螺纹槽614;所述第一刀体610-1连接电机轴800一侧设有限位台612,限位台612上设置有与电机轴800上限位销配合的限位槽613;所述第一刀体610-1、第二刀体610-2侧面均设有刀片620。螺纹槽614与门400内侧的弹性密封圈410匹配,当关闭门400时,对转刀组600的位置限位,防止转刀意外蹿出。

第一刀体610-1、第二刀体610-2间通过螺栓或定位销紧密固定,方便更换刀体;刀片620的边均为切割面,在某个切割面磨损时可以旋出螺钉,旋转刀片620,替换切割面,增加刀片620的使用寿命。

参见图3至图5,研磨腔体200内壁设有相邻的第一切割楞700和第二切割楞701,第一切割楞700、第二切割楞701伸入研磨腔,突出于研磨腔体200内壁,切割楞的数量为两片或多片。

当切割研磨仪工作时,研磨腔体200内壁设有相邻的第一切割楞700和第二切割楞701,第一切割楞700、第二切割楞701伸入研磨腔与转刀组600上的刀片620,连续对样品进行切割,切割式研磨仪的转刀组600刀体的数量和切割楞的数量均可根据切割样品软硬度调整。连续切割的方法,减小了电机负荷,提高了切割强度和效率。

参见图6,切割研磨仪还配备旋出转刀组600的独立配件转刀拔出工装630,当需要取下转刀组600时,打开切割研磨仪的门400,将转刀拔出工装630插入转刀孔611内,当转刀拔出工装630位置到位后,由电机制动带动电机轴800旋转,带动拔出工装630旋转,使转刀组600缓慢旋出,操作安全便捷。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