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浮物废水混合流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4197发布日期:2020-05-26 18:14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悬浮物废水混合流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浮物废水混合流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我国的水资源面临着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等多方面的问题,水体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现状,同时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我国主要的水域目前受到的主要污染威胁之一是高悬浮物问题,同时其他的特征性污染影响也较为广泛,水域治理难度较大。随着社会水质安全事件的不断爆出,我国水资源保护局势刻不容缓。

目前针对水中悬浮物常用的处理设备主要有平流式处理池、斜管式处理池和竖流式处理池。平流式处理池构造简单、操作方便,但难以处理高悬浮物浓度的废水,出水效果较差;斜管式处理池利用层流原理,将废水分割为多个稳流单元,缩短悬浮物沉降距离,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出水水质稳定,但对于较高悬浮物浓度的废水,斜管内壁沉积的大量污泥易造成斜管填料的垮塌,因此设备维护难度及成本增加;竖流式处理池效果较好,占地面积较小,排泥方便,管理简单,但由于池体具有深度要求,存在施工较为困难,造价较高等问题,且竖流式处理池对水量冲击和水温变化适应能力不强。因此,综合各种现有工艺的优缺点,研发出一种悬浮物废水混合流处理装置,以提高对高悬浮物废水的去除效果,保证出水质量,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处理设备对悬浮物废水中悬浮物处理效果较差的缺陷,提供一种悬浮物废水混合流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进水模块和处理模块。所述的进水模块包括废水收集池和污水提升泵。污水提升泵设置在废水收集池的内腔底部。所述的处理模块包括处理罐、中心进水管和多层净水斜板。所述处理罐的上部呈圆柱状,下部呈漏斗状。处理罐内腔顶部的侧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溢流口;处理罐的内腔底部设置有污泥排放口。竖直设置的中心进水管设置于处理罐上部的中心位置。中心进水管的进水口与污水提升泵连接。所述的净水斜板呈环形。多层净水斜板套置在中心进水管上,且沿竖直方向依次间隔排列。净水斜板内设置有多条倾斜流道。任意两层相邻的净水斜板之间的空隙形成变速混合区。

作为优选,中心进水管的进水口与污水提升泵之间设置有第一通断阀。

作为优选,所述的处理模块还包括格网和无动力砂滤净化区;格网铺设在处理罐内腔的顶部;格网的上方铺设有无动力砂滤净化区。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一种悬浮物废水混合流处理装置还包括反洗模块。所述的反洗模块包括曝气风机和多孔曝气管;多孔曝气管设置于最顶部的净水斜板与格网之间。多孔曝气管的进气口与曝气风机的出气口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处理模块还包括第二通断阀和气动隔膜泵。所述处理罐的污泥排放口与气动隔膜泵的输入口通过第二通断阀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处理模块还包括挡水堰板。所述的挡水堰板固定在处理罐的中部,且位于中心进水管出水口的正下方;挡水堰板的顶部设置有倾斜分水面。

作为优选,所述的无动力砂滤净化区由两层滤砂组成;两层滤砂之间通过隔网进行分隔。位于上层的滤砂的粒径小于位于下层的滤砂的粒径。

作为优选,所述气动隔膜泵的输出口与污泥外排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中设置了多层的净水斜板。相邻两个净水斜板之间形成的变速混合区能够使得废水流速再次降低;并且下一层净水斜板向上流动的废水与上一层净水斜板中凝聚变大后下沉的悬浮颗粒团在中间的变速混合区汇合,增加了扰动使得悬浮颗粒团进一步增大,从而能够使得悬浮物更加迅速、稳定的下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处理装置中净水斜板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增减设置,斜板可将废水分割为多个稳流区域进行沉降,进而增大废水处理效果及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处理装置在其斜板上方铺设有过滤砂,且过滤砂分为上、下两层,其上层铺设粗砂、下层铺设细砂,通过砂滤二次保证出水质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处理装置设置有过滤砂反洗功能,能对过滤砂实现自动定期清洗,以此保证过滤砂的长期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处理模块和反洗模块的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2所示,一种悬浮物废水混合流处理装置,包括进水模块、处理模块和反洗模块。进水模块包括废水收集池1、污水提升泵2和第一通断阀3。污水提升泵2设置在废水收集池1的内腔底部。污水提升泵2的出水口与第一通断阀3的进水口连接。处理模块包括处理罐4、中心进水管5、挡水堰板6、n层净水斜板7、m个变速混合区8、细格网9、无动力砂滤净化区10、第二通断阀13和气动隔膜泵14。n≥2,m=n-1。

处理罐4的上部呈圆柱状,下部呈漏斗状。处理罐4内腔顶部的侧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溢流口11;处理罐4的内腔底部设置有污泥排放口12。竖直设置的中心进水管5设置于处理罐4上部的中心位置。中心进水管5的进水口与进水模块中第一通断阀3的出水口连接。中心进水管5的进水口设置在处理罐4顶端的中心位置。挡水堰板6固定在处理罐4的中部,且位于中心进水管5出水口的正下方;挡水堰板6的顶部设置有倾斜分水面,能够对中心进水管5输出的废水进行分流,起到均匀分散废水,并降低废水流速的作用。

净水斜板7呈环形。n层净水斜板7套置在中心进水管5上,且沿竖直方向依次等间距排列。任意两层相邻的净水斜板7之间的空隙形成变速混合区8,下层的净水斜板中上升的细颗粒物与上层的净水斜板中下降的细颗粒物在该混合区相互碰撞、挤压,逐渐形成比重大于水的较大悬浮颗粒物,并沉降至处理罐4底部,进而实现对细小颗粒物的去除;净水斜板7内设置有多条倾斜流道。倾斜流道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相邻两层净水斜板内倾斜流道的倾斜方向相反;相邻两层净水斜板的间距为0.2m。

细格网9铺设在处理罐4内腔的顶部。细格网9的上方铺设有无动力砂滤净化区10。无动力砂滤净化区10由两层滤砂组成;两层滤砂之间通过隔网进行分隔。位于上层的滤砂的粒径小于位于下层的滤砂的粒径。处理罐4的污泥排放口12与气动隔膜泵14的输入口通过第二通断阀13连接。气动隔膜泵14的输出口与污泥外排装置连接。

反洗模块包括曝气风机15和多孔曝气管16;多孔曝气管16设置于最顶部的净水斜板7与细格网9之间。多孔曝气管16的进气口与曝气风机15的出气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该悬浮物废水混合流处理装置具有三种工作状态,分别为正常工作状态、排泥状态和反洗状态。开始运行时,悬浮物废水混合流处理装置运行在正常工作状态;处理罐4内的污泥达到预设量,或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连续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悬浮物废水混合流处理装置在保持正常工作状态的同时进入排泥状态;排泥完成后,排泥状态结束;滤砂需要冲洗时,悬浮物废水混合流处理装置进入反洗状态。

正常工作状态下,污水提升泵2启动,第一通断阀3导通,第二通断阀13,气动隔膜泵14和曝气风机15关闭;污水提升泵2通过中心进水管5将废水收集池1中的高悬浮物废水注入处理罐4中;挡水堰板6将从中心进水管5输出的废水均匀分散,并降低废水流速。此时,密度大于水的悬浮颗粒在重力作用下会下沉并聚集于污泥排放口12中,密度小于水的细微悬浮颗粒在浮力作用下会逐渐上浮,并通过净水斜板。净水斜板将向上流动的废水分割为多个倾斜的稳流区域,细微悬浮颗粒在斜板的作用下逐渐凝聚变大,形成悬浮颗粒团,而后在重力作用下逐渐下降并同样聚集于污泥排放口12中。此外,相邻两个净水斜板之间的间隙形成的变速混合区8中,使得废水流速再次降低;下一层净水斜板向上流动的废水与上一层净水斜板中凝聚变大后下沉的悬浮颗粒团在中间的变速混合区8汇合,增加了扰动使得悬浮颗粒团进一步增大,从而使得悬浮物更加迅速、稳定的下沉。因此,多层式净水斜板和由此产生的多个变速混合区8大大提高了净水效果,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向上流动的废水在经过多次反复的净水斜板处理后,透过细格网进入无动力砂滤净化区10;无动力砂滤净化区10内的滤砂对废水进行二次过滤,以此保证高悬浮物废水处理后的出水质量。经过无动力砂滤净化区10过滤后的净化水通过处理罐4顶部的溢流口11排出。本实用新型利用层流原理,缩短悬浮物的沉降距离,减少处理时间,进而提高了处理效率。

排泥状态下,第二通断阀13及气动隔膜泵14启动,通过气动隔膜泵14将污泥排放口12处汇聚的污泥向外排出,并对污泥做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反洗状态下,污水提升泵2及第一通断阀3关闭,进水停止,曝气风机15启动,多孔曝气管16开始曝气,通过气泡扰动对砂滤净化区内的粗砂、细砂进行清洗,使得砂滤净化区内

排出砂滤区内的过滤污染物。在持续曝气5分钟后,启动第二通断阀13,气动隔膜泵14,对底部进行排泥排水,砂滤区内的污染物脱离滤砂后随污水逐渐下降,并在重力作用下沉降至泥斗后随泥水一起排出。持续曝气并逐渐排出泥水,待污水液面降至低于多孔曝气管16时,曝气风机15关闭,多孔曝气管16停止曝气,第二通断阀13,气动隔膜泵14关闭,停止排泥,过滤砂反洗结束,重新启动污水提升泵2、第一通断阀3,进入正常产水状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