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出料的搅拌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57920发布日期:2021-02-18 20:40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出料的搅拌釜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出料的搅拌釜。


背景技术:

[0002]
涂料作为现代化工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基于一定条件在物体表面形成薄膜而起保护、装饰或其他特殊功能(绝缘、防锈、防霉、耐热等)。涂料一般含有四种基本成分,即:成膜物质(树脂、乳液)、颜料(包括体质颜料)、溶剂和添加剂(助剂),成分的种类和配比是决定涂料性能的重要因素,而涂料的加工还涉及到是否混合均匀,涂料混合的均匀程度也是决定其性能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大部分涂料加工厂是将涂料的各种配料成分加入搅拌料锅中,利用高搅机(即分散机)进行搅拌加工,现有与高搅机配合使用的搅拌料锅是一个顶端敞口设置的空心圆柱体,为了方便将搅拌好的涂料取出来,在加班料锅侧面靠近底部的一端设置一个出料管,但由于涂料一般都为较浓稠的液体状,流动性较差,当料锅中剩下的涂料不多时,工作人员需要利用支撑架将料锅的一边支撑起来,利用涂料的重力使涂料流向出料管,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搅拌料锅具有一定的重量,为了防止因控制不好而导致搅拌料锅侧翻,一般需要两个人配合才能完成,如此一来,放料工作变得复杂,且还浪费了不必要的人力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方案提供一种便于出料的搅拌釜,通过在搅拌料锅上设置升降装置,实现釜体的一端轻松升降,便于涂料顺利流至出料管处,本技术方案控制简单,不需要多人操作,且能有效防止釜体侧翻。
[0004]
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
一种便于出料的搅拌釜,包括设置有出料管的釜体,出料管设置于釜体靠近底部的一端,出料管上设置有阀门开关,釜体底部设置有滑轮,用于方便移动釜体;还包括升降装置;所述釜体为顶部开设有搅拌口的圆柱体结构,三个或以上所述滑轮绕所述釜体底部边缘等距设置,且至少一个滑轮与所述釜体通过所述升降装置连接;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弹簧和沿所述釜体底部径向设置的力臂框架;升降弹簧的数量、型号、长度等,可以根据实际所需克服的压力以及实际所需上升的高度来确定;所述力臂框架上力臂和下力臂,所述力臂框架的一端设置有转轴,上力臂和下力臂通过转轴铰接;所述力臂框架的另一端设置有承力座,承力座处于上力臂和下力臂之间,上力臂、下力臂和承力座三者配合,构成一个弹簧仓,弹簧仓的作用是保护升降弹簧不因受压过度而失效,所述升降弹簧设置于弹簧仓中,升降弹簧的顶部与上力臂固定连接,升降弹簧的底部与下力臂固定连接,当升降装置处于复原状态时,上力臂与下力臂相互平行,升降弹簧处于不完全压缩状态,当升降装置处于伸展状态时,上力臂与下力臂以转轴为顶点构成一定夹角;所述力臂框架的上力臂与所述釜体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力臂框架设置承力座一端的下力臂与滑轮固定连接。
[0006]
所述力臂框架设置承力座的一端设置有复原装置;复原装置包括螺栓和复原转
盘,复原转盘底部设置有施压柱,施压柱的轴心上设置有螺旋槽;所述承力座与所述下力臂一体设置,所述上力臂上、承力座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穿螺孔;螺栓的一端插入承力座,与承力座固定连接,螺栓的另一端穿过穿螺孔后插入施压柱的螺旋槽中。
[0007]
所述复原装置中,复原转盘为“十”字结构或“一”字结构,基于杠杆原理,即使力气较小下单女员工,也可以借助扳手等工具卡主复原转盘轻松转动;另外为了减小扭矩对施压柱的影响,优选的,施压柱为等边六棱柱结构。
[0008]
所述釜体底部设置有三个滑轮,其中一个滑轮与所述釜体通过升降装置连接,且该滑轮与所述出料管分别处于所述釜体同一条直径的两端。三个滑轮在釜体底部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采用最少的滑轮满足稳定支撑釜体的条件,当升降装置工作时,连接升降装置的滑轮为主,另外两个滑轮为辅,确保釜体重心稳定,不侧翻。
[0009]
釜体自身重量一般在110kg~160kg,基于釜体的重量和预估釜体中剩余涂料重量,优选的,所述升降弹簧为承重压力在150kg~250kg之间的压缩弹簧。
[0010]
基于杠杆原理,为了使弹簧能轻松支撑起釜体,优选的,所述升降弹簧靠近所述力臂框架设置承力座的一端设置。
[0011]
在通过用高搅机搅拌涂料时,高搅机的搅拌盘会产生较大的离心率,为了使搅拌料锅不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移动,优选的,所述滑轮上设置有锁轮装置,用于借助地面的摩擦力来克服离心力。
[0012]
釜体重量和体型较大,且侧面为弧面,不方便借力控制釜体的移动方向,优选的,所述釜体侧面还设置有推杆,用于借力移动釜体。
[0013]
为了方便清理釜体内部,优选的,所述釜体顶部设置有锅盖,锅盖上设置有把手,所述搅拌口设置于锅盖上。
[0014]
本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
[0015]
本技术方案通过在釜体底部设置升降装置,利用釜体内部涂料的增减,实现搅拌料锅的自动升降,省去了人力搬动搅拌料锅的麻烦,且升降装置结构严谨,不会因为上升过度而导致搅拌料锅侧翻,利用升降弹簧的结构优势,在上升过程中适当弯曲,满足釜体底部的运动轨迹,升降装置中设置了弹簧仓,当釜体内部涂料较多时,承力座起到主要支撑作用,避免升降弹簧因受力过度而失效;升降装置上还设置了复原装置,使釜体即使在全空状态也能水平放置,且在釜体自身重力的辅助下,不需要用太大的力气便可通过复原装置将搅拌料锅放平,综上所述,本技术方案使用简单,成本低,且使放料工作变得简单。
附图说明
[0016]
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和下文具体描述在结合以下附图阅读时变得更清楚,其中: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21]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2]
图中:
[0023]
1、出料管;2、釜体;3、阀门开关;4、滑轮;5、升降装置;5.1、升降弹簧;5.2、力臂框
架;5.2.1、上力臂;5.2.2、下力臂;5.2.3、转轴;5.2.4、承力座;6、弹簧仓;7、复原装置;7.1、复原盘;7.2、螺栓;7.3、施压柱;7.3.1、螺旋槽;8、锁轮装置;9、推杆;10、锅盖;11、把手;12、穿螺孔;13、搅拌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5]
实施例1
[0026]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出料的搅拌釜,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本的实施方案,包括设置有出料管1的釜体2,出料管1上设置有阀门开关3,釜体2底部设置有滑轮4,釜体2为顶部开设有搅拌口13的圆柱体结构,三个或以上滑轮4绕釜体2底部边缘等距设置,且至少一个滑轮4与釜体2通过升降装置5连接;还包括有升降装置5;升降装置5包括升降弹簧5.1和沿釜体2底部径向设置的力臂框架5.2;力臂框架5.2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上力臂5.2.1和下力臂5.2.2,力臂框架5.2的一端设置有转轴5.2.3,上力臂5.2.1和下力臂5.2.2通过转轴5.2.3铰接;力臂框架5.2的另一端设置有承力座5.2.4,承力座5.2.4处于上力臂5.2.1和下力臂5.2.2之间,上力臂5.2.1、下力臂5.2.2和承力座5.2.4三者配合,构成一个弹簧仓6, 升降弹簧5.1设置于弹簧仓6中,升降弹簧5.1的顶部与上力臂5.2.1固定连接,升降弹簧5.1的底部与下力臂5.2.2固定连接;力臂框架5.2的上力臂5.2.1与釜体2底部固定连接,力臂框架5.2设置承力座5.2.4一端的下力臂5.2.2与滑轮4固定连接。
[0027]
本技术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当釜体2中装有大量涂料时,釜体2底部的滑轮4,平分釜体2与涂料加在一起的重量,当滑轮4平分到的重量大于升降弹簧5.1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时,升降装置5处于复原状态,即上力臂5.2.1与下力臂5.2.2处于相互平行状态,此时,承力座5.2.4作为主要支撑件,升降弹簧5.1受弹簧沧的保护处于不完全压缩状态;放料过程中,随着釜体2内部的涂料不断减少,当滑轮4评分的重力小于升降弹簧5.1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时,釜体2在升降装置5的作用下缓慢倾斜,釜体2中的涂料随着釜体2的倾斜顺利流向出料管1;当向,釜体2中加料时,随着釜体2中材料的不断增加,升降弹簧5.1被缓慢压缩,直到釜体2被放平,承力座5.2.4作为主要支撑件,由此实现了搅拌料锅的自动升降,进一步避免了人力搬动,且升降装置5结构严谨,避免釜体2因上升过高而发生侧翻。
[0028]
实施例2
[0029]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出料的搅拌釜,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即实施例1中,升降弹簧5.1为承重压力在150kg~250kg之间的压缩弹簧,且升降弹簧5.1靠近力臂框架5.2设置承力座5.2.4的一端设置;力臂框架5.2设置承力座5.2.4的一端设置有复原装置7,复原装置7包括螺栓7.2和复原转盘,复原转盘底部设置有施压柱7.3,施压柱7.3的轴心上设置有螺旋槽7.3.1;复原装置7中,复原转盘为“十”字结构或“一”字结构,施压柱7.3为等边六棱柱结构;承力座5.2.4与下力臂5.2.2一体设置,上力臂5.2.1上、承力座5.2.4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穿螺孔12,螺栓7.2的一端插入承力座5.2.4,与承力座5.2.4固定连接,螺栓7.2的另一端穿过穿螺孔12后插入施压柱7.3的螺旋槽7.3.1中;釜体2底部设置有三个滑轮4,其中一个滑轮4与釜体2通过升降装置5连接,且该滑轮4与出料管1分别处于釜体2同一条直径的两端;滑轮4上设置有锁轮装置8;釜体2侧面还设置有推杆9,釜体2顶部
设置有锅盖10,锅盖10上设置有把手11,搅拌口13设置于锅盖10上。
[0030]
本技术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搅拌料锅的自生重量一般为110kg~160kg,由此可见一个滑轮4至少平分36.7kg~53.3kg的重量,选用承重压力在150kg~250kg之间的压缩弹簧,符合实际运用所需的压缩弹簧承重大小,且升降弹簧5.1靠近力臂框架5.2设置承力座5.2.4的一端设置,实现带料支撑釜体2的同时,方便轻松复原,所述复原即为将上力臂5.2.1与下力臂5.2.2还原到平行状态;复原装置7可以使釜体2中没有涂料时也能放平,同时还可通过复原装置7控制釜体2的倾斜角度,操作简单轻松,即使女员工也可以使用,复原盘7.1的结构便于利用杠杆原理借助外部工具,三个滑轮4在釜体2底部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采用最少的滑轮4满足稳定支撑釜体2的条件,当升降装置5工作时,连接升降装置5的滑轮4为主,另外两个滑轮4为辅,确保釜体2重心稳定,不侧翻,锁轮装置8用于限制搅拌料机移动,在搅拌过程中,以及投料、放料的过程中都需要利用锁轮装置8限制搅拌机移动;推杆9用于借力控制搅拌料机的移动方向,锅盖10的设置是为了便于查看涂料的搅拌情况以及便于清理釜体2内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