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多筒除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30008发布日期:2021-02-03 18:07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式多筒除污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污器,特别涉及一种旋转式多筒除污器。


背景技术:

[0002]
除污器是一种水处理过滤装置,作为水处理过程中的最后一道屏障,承担着保障排水符合标准要求的重任。目前所使用的水处理过滤装置,污水直接与过滤网高速接触,对过滤网的冲击力量很大,容易导致过滤网损坏,另外过滤出来的残留污物,如果不及时清理会堵塞过滤网,而清理残留污物时必须停机操作,给生产带来了极大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旋转式多筒除污器。
[0004]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
一种旋转式多筒除污器,其特征是:包括上筒体和下筒体,所述上筒体设有排水口,所述下筒体设有进水口,所述上筒体内设有二级过滤装置,所述下筒体设有一级过滤网;所述二级过滤装置包括若干圈下端开口的过滤筒,所述每一圈的过滤筒为偶数并且均布,每一圈的过滤筒都有一个位于同一条半径上;所述过滤筒的上下端分别通过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连接在一起;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中心都开有圆孔,在所述上筒体上端设有电动减速机,所述电动减速机与plc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电动减速机输出端朝下并连接转轴,所述转轴穿过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的圆孔后固定连接一根排污总管,所述排污总管设有与过滤筒的圈数相同的排污分管,每根排污分管的上口与过滤筒的下口接触;所述下筒体下端设有排污管,所述排污总管的下端与排污管的上端轴转连接。
[0006]
所述上筒体和下筒体都设有检修孔。
[0007]
所述进水口和排水口的轴心线在下筒体的同一个纵剖面内。
[0008]
所述过滤筒共有三圈,每圈12个。
[0009]
所述下筒体设有手动排污管。
[0010]
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均设有若干凹槽,所述过滤筒的上下端分别卡在凹槽内,其中,下固定板的凹槽中心部位开有通孔。
[0011]
所述一级过滤网为倒圆锥形,并且位于进水口上方。
[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
污水经过一级过滤网过滤后从过滤筒线段进入过滤筒,此时水流速已经减缓,可以减少对过滤筒的冲击,延长过滤筒的使用寿命;其次,经过转轴的转动,每一次总有三个过滤筒的下口被堵上,这样,污水就进不到这三个过滤筒内,相反,从其他过滤筒进来的污水反而会从外到内进入这三个过滤筒内,对过滤筒内的杂质进行反冲洗,将其从排污分管进入排污总管,再从排污管排出,排污过程中不用停机,大大延长了设备的使用效率,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0014]
本实用新型清理污物方便,流通面积大,便于人工清理,过滤网不会受到高压力水
流的冲撞,极大地保护了滤网的安全实用性,同时也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在水质较差的环境条件下,更能显现出该设备的优越性与可靠性,该设备适用于电厂循环水、大型供热管网循环水及钢铁厂、空调循环水系统。
附图说明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上固定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图3中a-a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为下固定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
图6为图5中b-b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2]
图7为过滤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
图中,1上筒体,2下筒体,3进水口,4排水口,5电动减速机,6检修孔,7手动排污管,8排污管,9一级过滤网,10排污总管,11排污分管,12上固定板,13下固定板,14过滤筒,15通孔,16圆孔,17凹槽,18转轴,19塑料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7所示,该种旋转式多筒除污器,包括上筒体1和下筒体2,上筒体1和下筒体2同轴心,上筒体1和下筒体2上分别设置一个检修孔6,上筒体1设有排水口4,下筒体2设有进水口3,进水口34和排水口的轴心线分别位于经过上筒体1和下筒体2的轴心线的两条平行线上,下筒体2下端安装排污管8和手动排污管7,在下筒体2内安装一个一级过滤网9,一级过滤网9位于进水口3上方,并且为倒圆锥形。
[0025]
在上筒体1内安装二级过滤装置,二级过滤装置的结构为:一块上固定板12和一块下固定板13,上固定板12和上筒体1之间、下固定板13和上筒体1之间都能紧密接触,上固定板12的下表面有三圈凹槽17,每圈12个(也可以是其它偶数,比如10/14/16/18等,但必须是偶数),并且每圈的凹槽17位置相同,就是说,如图 所示,每条直径上有六个凹槽17,两个半径上各三个,同样,下固定板13的上表面上也有这样同样数量同样位置的凹槽17,但下固定板13上的凹槽17的中间部位是通孔15,上固定板12和下固定板13对应的两个凹槽17之间插一个过滤筒14,过滤筒14下端开口,上端封口,上固定板12和下固定板13的中心部位都开一个圆孔16。上固定板12和下固定板13可以通过安装板和螺栓等于上筒体1安装到一起。
[0026]
在上筒体1上端外侧安装一个电动减速机5,电动减速机5和plc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电动减速机5的输出端朝下,其输出端固定连接一根转轴18,转轴18向下穿过上筒体1和两个圆孔16后,固定连接一根排污总管10,排污总管10与圆孔16接触,但没必要密封,排污总管10向下穿过一级过滤网9后,其下端与排污管8轴转连接,排污总管10分接出三根排污分管11,这三根排污分管11最好在一个平面内,并且每一根排污分管11的上口对应于一圈过滤筒14,plc控制系统控制电动减速机5在停顿一定时间后转动一定角度(此实施例为30
°
),然后带动排污总管10和排污分管11一起转动,每停顿一次,三根排污分管11的上口总能堵住一个过滤筒14的下口,当然这个封堵并不是密封,也不需要密封,当然了为了使之更
好的接触,可以再排污分管11的上端套一个塑料圈19。
[0027]
工作过程如下:污水从下筒体2的进水口3进入下筒体2,向上高速通过一级过滤网9,然后通过通孔15经过各个过滤筒14的下口进入过滤筒14内,然后经过过滤再从排水口4排出,经过被堵住的过滤筒14处时,部分被过滤的水反冲进这三个过滤筒14内,对过滤筒14内的残留污物进行反冲洗,并带着这些残留污物顺着排污分管11进入排污总管10,然后再从排污管8排出;经过一级过滤网9过滤出的残留污物则通过手动排污管7排出。
[0028]
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