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搅拌站沥青烟气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67242发布日期:2021-02-05 17:05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沥青搅拌站沥青烟气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沥青搅拌站沥青烟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交通道路的日益发展,对沥青混合料路面铺设需求不断增加:沥青搅拌站是生产沥青混合料的成套设备,沥青罐在储存加热与主楼搅拌放料时,不断有沥青烟气产生;沥青烟中含有多种有机物,如苯并芘、苯并蔥、咔唑等多种多环芳烃类物质,且大多是致癌或强致癌物质,对人伤害较大:随着国家对环境标准要求不断的提高,并出台了更加严苛的验收标准,因此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降低或减少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的沥青烟和粉尘,并使其达到大气标准和健康需求是当前沥青搅拌设备首要面对的课题。传统的沥青烟气处理设备通过对沥青烟气进行燃烧、过滤再排放,排出的废气温度高,长期高温对后续的过滤设备使用寿命造成影响,并且沥青烟气不可再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沥青搅拌站沥青烟气处理系统,其能循环回收沥青油,节约了资源;在较低温度下对沥青烟气进行分解与吸附,有效处理掉沥青烟气中的绝大多数有害成分,使排放的气体符合环保的排放标准,同时避免了烟气燃烧产生过高的温度减短设备的使用寿命。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一种沥青搅拌站沥青烟气处理系统,包括壳体以及在壳体内依次密闭连通设置的冷凝器组件、第一级活性炭吸附组件、uv光解组件、第二级活性炭吸附组件,还包括烟气收集管道和风机,所述烟气收集管道的出气端连通所述冷凝器组件的进气端,所述风机的进风端连接所述第二级活性炭吸附组件的出气端;所述冷凝器组件的底部设置有接油盘,所述接油盘上设有排油管,所述排油管贯穿所述冷凝器组件的底部。
[0006]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7]
进一步,所述风机的出风端设有烟囱,所述烟囱竖向设置,所述烟囱的一端与所述风机的出风端密闭连接,所述烟囱的另一端开口。
[0008]
进一步,所述烟气收集管道至少为两条,一条所述烟气收集管道连通沥青搅拌站主楼接料通道的烟气,另一条所述烟气收集管道连接沥青搅拌站沥青罐透气口,且连接所述沥青搅拌站沥青罐透气口的所述烟气收集管道上设有气阀。
[0009]
进一步,所述烟气收集管道与所述冷凝器组件之间还设有烟气沉淀箱,所述烟气沉淀箱的底部高于所述接油盘的顶部,且所述烟气沉淀箱的底部向所述接油盘的顶部倾斜。
[0010]
进一步,所述冷凝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水冷冷凝器,所述水冷冷凝器包括连接管以及多个并排设置的冷凝水管,所述冷凝水管垂直烟气流向设置,相邻的所
述冷凝水管通过所述连接管进行密闭连接形成水路;所述水冷冷凝器上设有入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入水口以及所述出水口贯穿所述壳体。
[0011]
进一步,所述冷凝水管为翅片管。
[0012]
进一步,所述水冷冷凝器至少为两组,两组所述水冷冷凝器沿烟气流向依次排布。
[0013]
进一步,所述第一级活性炭吸附组件以及所述第二级活性炭吸附组件分别包括横向平行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多层活性炭滤网,相邻所述活性炭滤网之间通过连接板密闭连接;所述第一级活性炭吸附组件以及所述第二级活性炭吸附组件的进气端与出气端分别与所述活性炭滤网的两面连通。
[0014]
进一步,所述uv光解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多个uv灯管,多个所述uv灯管均匀排布。
[0015]
进一步,所述处理系统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分别控制所述冷凝器组件的水路循环、所述uv光解组件的通断、所述风机运转。
[001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沥青烟气处理系统,其能通过冷凝回收沥青烟气中的部分沥青油,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在较低温度下通过紫外线对烟气进行分解,以及在紫外线分解的前后工序进行两重活性炭吸附,能处理掉沥青烟气中的绝大多数有害成分,使排放的气体符合环保的排放标准,同时避免了烟气燃烧产生过高的温度减短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结构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冷凝器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活性炭吸附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0]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1]
1、壳体,2、烟气收集管道,201、气阀,3、烟气沉淀箱,4、冷凝器组件,401、接油盘,402、排油管,403、入水口,404、出水口,405、排油阀,406、冷凝水管,407、连接管,5、第一级活性炭吸附组件,501、活性炭滤网,502、连接板,6、uv光解组件,7、第二级活性炭吸附组件,8、风机,9、烟囱,10、引风罩,11、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3]
如图1所示的一种沥青搅拌站沥青烟气处理系统,包括壳体1以及在壳体1内依次密闭连通设置的冷凝器组件4、第一级活性炭吸附组件5、uv光解组件6、第二级活性炭吸附组件7,还包括烟气收集管道2和风机8,所述烟气收集管道2的出气端连通所述冷凝器组件4的进气端,所述风机8的进风端连接所述第二级活性炭吸附组件7的出气端;由于第二级活性炭吸附组件7的出气端与风机8的进风端的尺寸差异较大,在第二级活性炭吸附组件7的出气端与风机8的进风端之间设置一个密闭的引风罩10进行过渡。所述冷凝器组件4的底部设置有接油盘401,所述接油盘401上设有排油管402,所述排油管402贯穿所述冷凝器组件4的底部。该设置用于将沥青烟气中冷凝后滴落的沥青油进行收集,并通过排油管402排出设
备外进行回收利用,节约了资源。排油管402上还设有排油阀405,用于控制排油管402向处理系统外排出沥青油。
[0024]
风机8为烟气收集管道2收集的沥青烟气提供吸力,以引导沥青烟气的流向;通过冷凝器组件4,将沥青烟气进行冷却,气体中的部分油性成分在温度降低后冷凝滴落到底部的接油盘401内,通过排油管402排出进行回收再利用;冷却后的沥青烟气经过第一级活性炭吸附组件5,可吸附大部分有害气体,余下的不能被吸附的气体再经过uv光解组件6,uv光解组件6利用紫外线分解原理,采用紫外线来激发气体的氧化以及光辐射结合处理烟气,具体的,高能紫外线光束照射有机废气,快速裂解废气的分子键,瞬间打开和改变其分子结构,产生一系列光解裂变反应,使有机废气降解转变为低分子化学物,如二氧化碳和水分子等物质。经过uv光解组件6光解后的气体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和水,可能还夹杂很少一部分有机废气。uv光解后的气体再经过第二级活性炭吸附组件7进行再次吸附,基本上能将气体中混杂的有机废气滤除掉,再次过滤的气体能达到环保的排放标准,通过风机8的吸力排出处理系统,即完成沥青烟气的处理流程。
[0025]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26]
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机8的出风端设有烟囱9,所述烟囱9竖向设置,所述烟囱9的一端与所述风机8的出风端密闭连接,所述烟囱9的另一端开口。烟囱9的设置增加了处理后的沥青烟气的排放高度,防止排出的气体对设备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同时确保气体的平稳流动。
[0027]
本实施例中,所述烟气收集管道2至少为两条,一条所述烟气收集管道2连通沥青搅拌站主楼接料通道的烟气,另一条所述烟气收集管道2连接沥青搅拌站沥青罐透气口,且连接所述沥青搅拌站沥青罐透气口的所述烟气收集管道2上设有气阀201。烟气收集管道2平时主要用于收集当沥青搅拌站主楼在搅拌过程中产生的高温沥青烟气,在对车载沥青罐进行卸料时,会有沥青烟气随着卸料逸出,此时开启气阀201,打开另一条烟气收集管道2,通过风机8的吸力将沥青罐透气口的沥青烟气吸入本实用新型的沥青烟气处理系统进行净化,防止卸料过程中造成的环境问题。同时,将主楼烟气、沥青罐烟气集合在一起处理节约了成本。
[0028]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烟气收集管道2与所述冷凝器组件4之间还设有烟气沉淀箱3,所述烟气沉淀箱3的底部高于所述接油盘401的顶部,且所述烟气沉淀箱3的底部向所述接油盘401的顶部倾斜。烟气沉淀箱3的底部高于接油盘401且倾斜设置,可使沉淀到烟气沉淀箱3底部的沥青油流到接油盘401内,便于沥青油回收利用。沥青搅拌站的高温沥青烟气进入烟气沉淀箱3后,其内的部分固体物以及油滴进行沉淀,可对沥青烟气进行初步净化;烟气沉淀箱3上靠近进气端的侧壁可设置为斜面,斜面的下部朝向冷凝器组件4的方向,如此设置使沉淀的固体物以及油滴沿该侧壁流到烟气沉淀箱3的底部后依然保留朝着接油盘401方向的流向,利于沥青油的收集。
[0029]
如图1~2所示,所述冷凝器组件4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部的水冷冷凝器,所述水冷冷凝器包括连接管407以及多个并排设置的冷凝水管406,高温烟气在风机8的吸力作用下穿过冷凝水管406之间的间隙,所述冷凝水管406垂直烟气流向设置,可使冷凝水管406更好地与高温烟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相邻的所述冷凝水管406通过所述连接管407进行密闭连接形成水路;所述水冷冷凝器上设有入水口403以及出水口404,所述入水口403以及所述
出水口404贯穿所述壳体1。水冷冷凝器采用下进上出的方式,入水口403设置在壳体1下部,出水口404设置在壳体1上部,可提高高温烟气的热交换效率;下方的冷凝水管406温度低于上方的冷凝水管406温度,利于冷凝后的油滴向下滴落。
[0030]
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凝水管406为翅片管。翅片管是在水管的外壁上设置若干个环状的金属翅片,以增加冷凝水管406与高温烟气的接触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
[0031]
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冷冷凝器至少为两组,两组所述水冷冷凝器沿烟气流向依次排布,以增强高温烟气的降温效果。
[0032]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级活性炭吸附组件5以及所述第二级活性炭吸附组件7分别包括横向平行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的多层活性炭滤网501,相邻所述活性炭滤网501之间通过连接板502密闭连接,所述连接板502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1上;所述第一级活性炭吸附组件5以及所述第二级活性炭吸附组件7的进气端与出气端分别与所述活性炭滤网501的两面连通,在风机8的吸力作用下,流过所述第一级活性炭吸附组件5以及所述第二级活性炭吸附组件7的气体只能从活性炭滤网501的一面流向另一面,具体的,沥青烟气只能从所述第一级活性炭吸附组件5以及所述第二级活性炭吸附组件7的进气端流向出气端。所述第一级活性炭吸附组件5以及所述第二级活性炭吸附组件7的基本结构相同,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不同层数的活性炭滤网501。活性炭滤网501可采用抽拉式结构,因活性炭为消耗品,可定期打开壳体1更换活性炭滤网501或者活性炭滤网501内的活性炭。
[0033]
本实施例中,所述uv光解组件6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多个uv灯管,多个所述uv灯管均匀排布。根据壳体1的截面积以及经过的沥青烟气量来设置uv灯管的数量,以使最终排放的气体达到环保标准为准。
[0034]
冷凝器组件4的水路中还设有水泵,冷凝器组件4的出水口404和/或进水口连接水泵,水泵用于控制冷凝器组件4的水路循环。
[0035]
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系统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连接冷凝器组件4的水泵、uv光解组件6、风机8,用于分别控制所述冷凝器组件4的水路循环、所述uv光解组件6的通断、所述风机8运转。
[0036]
为了便于后续拆洗以及维修,壳体1可设置为分段式,相邻段壳体1之间通过法兰等连接件进行密闭连接,每一部分组件对应一段壳体1,在拆卸一个组件时,拆卸掉该组件对应的壳体1与相邻壳体1之间的连接,即可将该组件整体取下。第一级活性炭吸附组件5、uv光解组件6、第二级活性炭吸附组件7上还设有门,可在不拆卸壳体1的时候打开门对其进行维修、保养。本实施例还设有机架11,风机8以及壳体1安装在机架11上,根据需要的高度可设置风机8的安装高度。
[0037]
工作原理:
[0038]
风机8为烟气收集管道2收集的沥青烟气提供吸力,以引导沥青烟气的流向;沥青搅拌站的高温沥青烟气进入烟气沉淀箱3后,其内的部分固体物以及油滴进行沉淀,可对沥青烟气进行初步净化;然后通过冷凝器组件4,将沥青烟气进行冷却,气体中的部分油性成分在温度降低后冷凝滴落到底部的接油盘401内,通过排油管402排出进行回收再利用;冷却后的沥青烟气经过第一级活性炭吸附组件5,可吸附大部分有害气体,余下的未被吸附的气体再经过uv光解组件6,uv光解组件6利用紫外线分解原理,采用紫外线来激发气体的氧化以及光辐射结合处理烟气,具体的,高能紫外线光束照射有机废气,快速裂解废气的分子
键,瞬间打开和改变其分子结构,产生一系列光解裂变反应,使有机废气降解转变为低分子化学物,如二氧化碳和水分子等物质。经过uv光解组件6光解后的气体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和水,可能还夹杂很少一部分有机废气。uv光解后的气体再经过第二级活性炭吸附组件7进行再次吸附,基本上能将气体中混杂的有机废气滤除掉,再次过滤的气体能达到环保的排放标准,通过风机8的吸力排出处理系统,即完成沥青烟气的处理流程。
[0039]
本实用新型的沥青烟气处理系统,其能通过冷凝回收沥青烟气中的部分沥青油,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在较低温度下通过紫外线对烟气进行分解,以及在紫外线分解的前后工序进行两重活性炭吸附,能处理掉沥青烟气中的绝大多数有害成分,使排放的气体符合环保的排放标准,同时冷凝步骤避免了传统处理方式的烟气燃烧产生过高的温度减短设备使用寿命的问题。
[004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