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螺旋花键调相位角的摇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25228发布日期:2021-02-03 17:27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螺旋花键调相位角的摇振设备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摇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螺旋花键调相位角的摇振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现在市面上流行的调节偏心块相位角的方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在两组偏心块组件上各安装有一个伺服电机来调整,但是高端的伺服电机对控制要求较高,控制系统比较复杂,一旦控制系统一处细微处发生问题,一般电工处理起来比较麻烦,也容易受电磁波的干扰。另一种是通过机械调整的方式来调节偏心块的相位角,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一种无后座力摇振装置及振幅调节方法],申请号201810370815.7公开了一种振幅可调的高速摇振箱装置及振幅调节方法,该装置利用一对过桥齿轮将两对左齿轮和两对右齿轮连接在一起,从而达到减少伺服电机的使用并简化其控制系统的目的。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该高速摇振箱装置通过一对过桥齿轮在四对齿轮之间进行传动,由于过桥齿轮的运动频率高,与四对齿轮之间的接触面积大,同时过桥齿轮一般比较小,容易损坏,所以针对过桥齿轮的维护频率非常高,实际上并不能有效达到降低整体装置维护成本的目的。此外,对各右齿轮(包括右上齿轮、右下齿轮)所在的传动轴,需要在其两端分别安装电磁离合器,那么控制系统也就相应需要增加对离合器的控制,增加了摇振装置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螺旋花键调相位角的摇振设备,通过设置螺旋花键组件,解决传统调节相位角的调节结构复杂的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5]
一种利用螺旋花键调相位角的摇振设备,所述摇振设备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偏心块组件和第二偏心块组件;第一偏心块组件上连接有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偏心块组件运作;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上安装有用来传输驱动力的第一传动组件;第一传动组件用来驱动所述第二偏心块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安装有螺旋花键组件;螺旋花键组件用来调节所述第二偏心块组件的相位角。
[0006]
优选地,所述螺旋花键组件包括螺旋花键螺母和花键主轴;花键主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偏心块组件;螺旋花键螺母套装在所述花键主轴上,所述花键主轴表面设置有螺旋区域,所述螺旋花键螺母的轴向移动转换为所述花键主轴的旋转运动。
[0007]
优选地,所述螺旋花键螺母的内壁设置有外螺纹槽,所述花键主轴的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槽相配合的内螺纹槽。
[0008]
优选地,所述摇振设备还包括运行时位置固定不动的第二电机;所述螺旋花键螺母内安装有第一螺纹件,第一螺纹件与所述螺旋花键螺母内侧之间连接有第一推拉轴承;所述第二电机的第二电机轴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螺纹件配合的第二螺纹件;所述第二电机轴转动时带动所述螺旋花键螺母轴向移动。
[0009]
优选地,所述第一螺纹件为内螺纹;所述第一螺纹件上设有第一轴承槽;所述第一推拉轴承位于所述第一轴承槽内;所述第一螺纹件上成型有压盖;压盖贴合所述螺旋花键螺母一侧。
[0010]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还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所述从动轮啮合所述主动轮;所述螺旋花键螺母开设有直键槽;所述从动轮上设有与所述直键槽相配合的直键。
[0011]
优选地,所述摇振设备还包括芯架;芯架上设有通孔;通孔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和所述第二固定座相配合形成容纳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和所述螺旋花键组件的密封腔。
[0012]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有第二电机座,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第二电机座。
[0013]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平行联轴器;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均为减速电机;第一平行联轴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一偏心块组件。
[0014]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0015]
1、本发明通过螺旋花键组件来调整偏心块组件的相位角,零件都集成在螺旋花键螺母内,使得螺旋花键组件的体积占用比较少,对于空间宝贵的造纸厂来说是不可多得的优势。此外,螺旋花键组件调节偏心块的操作简单。本发明可以在机器运行中对第二偏心块组件进行调节,避免机器停止运行带来的损失。
[0016]
2、本发明采用第二电机即减速电机来驱动螺旋花键组件的方式,实现摇振的自动化操作。减速电机转速低,扭矩大,占用体积少,经济耐用,价格较低、操作控制简单、不易损坏和不受电磁干扰的优势,可以满足广大经济型的客户需求。
[0017]
3、本发明在螺纹花键螺母内设置了第一螺纹件和第一推拉轴承进行模块化集成,可以直接安装或者拆卸,方便维修和更换。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实施例一中带有螺旋花键组件的摇振结构示意图一。
[0019]
图2是实施例一中带有螺旋花键组件的摇振结构示意图二。
[0020]
图3是实施例一中第二电机和螺旋花键组件连接的剖视图。
[0021]
图4是图3中a处放大图。
[0022]
图5是实施例一中螺旋花键组件爆炸图。
[0023]
附图标记:1、第一偏心块组件;2、第二偏心块组件;3、第一驱动组件;31、第一电机;32、第一平行联轴器;4、第一传动组件;41、第二平行联轴器;42、主动轮;43、从动轮;5、螺旋花键组件;51、螺旋花键螺母;511、第一螺纹件;5111、第一轴承槽;5112、压盖;512、第一推拉轴承;513、直键槽;52、花键主轴;6、第二电机;61、第二电机座;62、第二电机轴;63、第二螺纹件;7、芯架;72、第一固定座;73、第二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
如图1-5所示,一种利用螺旋花键调相位角的摇振设备,摇振设备连接胸辊,摇振
设备可以利用轴向力振动胸辊,以此来带动套在胸辊上的网布振动,利用物理作用把纸浆均匀分布,改善成纸匀度提高物理指标。
[0026]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摇振设备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偏心块组件1和第二偏心块组件2。第一偏心块组件1和第二偏心块组件2均包括两个上下相对设置的偏心块。这样在运行时,上下相对设置的偏心块可以抵消上下偏心力。第一偏心块组件1和第二偏心块组件2均配置有一对齿轮,位于偏心块两侧,两件齿轮上下分布设置并咬合联动。当第一偏心块组件1和第二偏心块组件2的相位角是对称一致的,整个摇振就处于平衡稳定状态,这个时候摇振产生的振幅为零。当第一偏心块组件1和第二偏心块组件2的偏心块的相位角错开时,平衡被打破。整个摇振在轴向离心力的作用下,产生有规律的轴向振幅运行。这种结构无反作用力,不会对地基产生破坏力,只需要提供承载摇振本身重量的平台即可,不用额外加固安装,可以安装于离地面较高位置。详细原理可见发表于2015年2月15日的中国期刊论文[网部摇振装置的结构特点及性能分析]。
[0027]
第一偏心块组件1上连接有第一驱动组件3,第一驱动组件3包括第一平行联轴器32和第一电机31。第一平行联轴器32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偏心块组件1和第一电机31。第一电机31通过第一平行联轴器32驱动所述第一偏心块组件1运行。
[0028]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上安装有用来传输驱动力的第一传动组件4;第一传动组件4用来驱动所述第二偏心块组件2;所述第一传动组件4安装有螺旋花键组件5;螺旋花键组件5用来调节所述第二偏心块组件2的相位角。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组件4包括第二平行联轴器41;第二平行联轴器41连接所述第二偏心块组件2;所述螺旋花键组件5包括螺旋花键螺母51和花键主轴52;花键主轴5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平行联轴器41;螺旋花键螺母51套装在所述花键主轴52上;所述花键主轴52表面设置有螺旋区域,所述螺旋花键螺母51的内壁设置有外螺纹槽,所述花键主轴52的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槽相配合的内螺纹槽。所述螺旋花键螺母51的轴向移动转换为所述花键主轴52的旋转运动。传统机械调整相位角的方式结构复杂,体积大。相比之下,螺旋花键组件5的结构简单,零件都集成在螺旋花键螺母51内,大大减少了调节相位角装置的体积,而且操作方便,便于维修,对于空间宝贵的造纸厂来说是不可多得的优势。
[0029]
如图3和图4所示,进一步地,所述螺旋花键螺母51内安装有第一螺纹件511,所述第一螺纹件511为内螺纹;所述第一螺纹件511上设有第一轴承槽5111;第一螺纹件511与所述螺旋花键螺母51内侧之间连接有第一推拉轴承512;第一推拉轴承512的外圈紧密贴合螺旋花键螺母51的内侧。所述第一螺纹件511上成型有压盖5112;压盖5112贴合所述螺旋花键螺母51一侧。本实施例的第一螺纹件511与第一推拉轴承512为模块化设计,安装时比较紧,安装后需要借助工具才能拆下,比较方便。
[0030]
为了实现摇振设备的自动化运行。本实施例的摇振还包括第二电机6;所述第二电机6的第二电机轴62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螺纹件511配合的第二螺纹件63;第二螺纹件63为外螺纹;所述第二电机轴62转动时带动所述螺旋花键螺母51轴向移动;第二电机6运转时,第二电机6的位置固定不动。这样第二电机6的第二电机轴62运转时,第二电机6可以通过第二螺纹件63与第一螺纹件511螺纹连接的关系,带动螺旋花键螺母51轴向移动。第二电机6正转时,螺旋花键螺母51向前移动,由此带动花键主轴52正转;第二电机6反转时,螺旋花键螺母51向后移动,由此带动花键主轴52反转。螺旋花键螺母51轴向移动使得花键主轴
52发生转动的原理是现有技术,故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0031]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将第一驱动组件3产生的驱动力传输给第二偏心块组件2。所述第一传动组件4还包括主动轮42和从动轮43;所述主动轮42连接固定连接第一电机31的第一电机轴。所述从动轮43啮合所述主动轮42;所述螺旋花键螺母51开设有直键槽513;所述从动轮43上设有与所述直键槽513相配合的直键。这样从动轮43与螺旋花键螺母51硬性连接,防止运行过程中从动轮43与螺旋花键螺母51相对转动,影响摇振的运行,此外这样可以更好的传输驱动力。在螺旋花键螺母51不受轴向力的时候,螺旋花键螺母51带动花键主轴52与从动轮43同速转动。在螺旋花键螺母51与从动轮43同速转动时,螺旋花键螺母51可以顺着直键槽513移动。直键槽513限制了螺旋花键螺母51可以轴向移动的范围。
[0032]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所述摇振还包括芯架7;芯架7上设有通孔;通孔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固定座72和第二固定座73;所述第一固定座72和所述第二固定座73相配合形成容纳所述第一传动组件4和所述螺旋花键组件5的密封腔。密封腔起到了防尘的作用,有助于延长第一传动组件4和螺旋花键组件5的使用寿命。
[0033]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座72上设有第二电机座61,所述第二电机6固定连接第二电机座61。这样将第二电机6牢牢的固定在摇振上,防止第二电机6运行时位置会发生移动,以便更好的带动螺旋花键螺母51轴向移动。
[0034]
进一步地,第一电机31和所述第二电机6均为减速电机。减速电机转速低,扭矩大,非常适合作为摇振运行时的驱动力。
[0035]
本方案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0036]
当摇振开始运行时,第一电机31开始转动。第一电机31通过第一平行联轴器32使第一偏心块组件1运行起来。同时主动轮42和从动轮43一并在开始转动;从动轮43带动螺旋花键螺母51转动;螺旋花键螺母51带动花键主轴52转动;花键主轴52通过第二平行联轴器41使第二偏心块组件2运行。第二电机6未运行时,第一偏心块组件1和第二偏心块组件2的相位角一致。
[0037]
当第二电机6开始运行,其第二电机轴62正转时,螺旋花键螺母51向前移动,由此带动花键主轴52旋转,花键主轴52旋转方向与从动轮43的转动方向一致。这样螺旋花键螺母51加快了花键主轴52的转动速度,进而加快了第二偏心块组件2中偏心块的转动速度,使得所述偏心块的相位角增大。这样就使得连接花键主轴52的第二偏心块组件2的相位角与第一偏心块组件1的相位角不同,这样打破了原本同样状态的偏心块组件之间的平衡,产生了相位差。整个摇振开始进行有规律的轴向振幅运行。若此时第二电机6停止运行,花键主轴52的转速与第一电机31的转速保持一致。但是第一偏心块组件1和第二偏心块组件2之间的相位差保持不变。这样整个摇振持续进行有规律的轴向振幅运行。当相位差为180
°
,摇振产生最大方向摇振力和最大的振幅。
[0038]
进一步地,当第二电机轴62反转时,螺旋花键螺母51向后移动,由此带动花键主轴52旋转,花键主轴52旋转方向与从动轮43的转动方向相反。这样螺旋花键螺母51减缓了花键主轴52的转动速度,进而减缓了第二偏心块组件2中偏心块的转动速度,使得第二偏心块组件2的偏心块的相位角减小。此时整个摇振的摇振力减弱。
[0039]
实施例二:
[0040]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其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推拉轴承的外圈
是与螺旋花键螺母的内侧焊接的,第一推拉轴承的内圈与第一螺纹件是焊接的。当第一推拉轴承的位置位于第一螺纹件的后端时,第一螺纹件的螺纹位置不做限制,既可设计成外螺纹,也可以设计成内螺纹。
[0041]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