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垃圾的二次破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94140发布日期:2021-02-26 23:03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垃圾的二次破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破碎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垃圾的二次破碎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破碎机设备作为矿山开采的主力设备,主要针对大小不一的物料进行破碎,破碎机设备主要有颚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冲击式破碎机、环锤式破碎机和圆锥破碎机等设 备。现如人们所用的颚式破碎机,虽然能够对物料进行破碎,但是在实际破碎时,物料很难通过一次破碎之后就满足粒度的要求,因此还需要对物料进行二次破碎。通常经过二次破碎后的物料颗粒较小,且通过皮带输送机构完成物料的转移,但由于物料从破碎机的出料口放出时具有一定的初速度,在惯性的作用下,物料到达皮带输送机构的皮带表面时会产生飞溅的现象,此时需要靠人工将溅出的物料回收到皮带输送机构上,比较麻烦。
[0003]
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2270569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破碎机的下料装置,包括有基座和设置于基座上的工作台,工作台上设有筒形壳体,筒形壳体的上下端分别设有进、出料口,筒形壳体内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上安装有多个螺旋叶片;出料口的下方设有皮带输送机构,皮带输送机构的进料端设有收集斗。
[0004]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物料从出料口落下并落入至收集斗内,但当收集斗内承接一定量的物料之后,物料继续下落至收集斗内时,同样会使物料产生飞溅,并落至皮带输送机构外,进而影响生产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建筑垃圾的二次破碎装置,具有能够减少物料下料飞溅的优点。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建筑垃圾的二次破碎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呈圆柱状且内部呈中空设置,所述机体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料件,所述机体内腔设置有破碎机构,所述机体下端固定连接有与机体内腔连通的下料通道,所述下料通道呈倾斜设置,所述下料通道内腔设置有用于控制物料下料速度的控制机构,所述下料通道下方设置有用于传送物料的传送机构。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通过一次破碎之后的物料从进料件进入机体内腔,并通过破碎机构对物料进行二次破碎,经过再次破碎后的物料颗粒体积较小,下落速度快,由此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调节控制机构,使物料的下料量可进行调节,从而使物料能够较缓的滑入下料通道,其次由于下料通道呈倾斜设置,从而相对减小物料的下滑速度,使物料落在传送机构上时的下料量相对平均,同时速度相对较缓,从而减少物料飞溅至传送机构外的现象,防止影响生产环境。
[0008]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进料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机体上端的两进料斗,所述进料斗呈倒立的棱台体,且两所述进料斗分别位于机体轴线的两侧
且连通设置。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物料进入进料斗时,由于两进料斗分布于机体轴线两侧,从而使物料能够较平均的从两侧落入机体空腔内,从而避免破碎机构出现某一端偏重超负荷,进而使破碎机构在破碎物料时能够更平衡,避免破碎机构出现损坏。
[0010]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破碎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机体内腔的转轴,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有若干转子,且若干所述转子沿转轴轴向排列设置,所述机体外部设置有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固定连接于转轴。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物料进入机体内腔时,驱动机构驱动转轴转动,从而使转子沿转轴轴线转动,并对落下的物料进行击打,物料通过若干转子的击打后,通过控制机构并滑入至下料通道内,最后落至传送机构,进而传送机构对物料进行转移。
[0012]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转子包括固定连接于转轴的圆盘,所述圆盘沿其圆周边沿固定连接有若干锤子。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物料下落至机体内腔时,圆盘转动,使锤子能够对物料进行击打,且落在圆盘上的物料由于圆盘的转动,从而能够被甩出并碰撞至机体内壁,进而使物料能够更进一步的破碎,其次相邻圆盘之间存在间隔,进而圆盘能够对落在相邻圆盘之间的物料进行打磨,使物料能够充分被破碎。
[0014]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机体外部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转轴伸出机体侧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连接有驱动皮带。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开启第一电机时,第一电机驱动第一皮带轮转动,进而驱动皮带产生移动,从而能够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并使转轴转动,进而使圆盘转动,使锤子能够对物料进行破碎。
[0016]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分别转动连接于下料通道两侧内壁的阀板,所述下料通道外壁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滑移穿设于下料通道侧壁并连接于阀板下表面,所述阀板下表面沿转动径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滑移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伸出端转动连接于连接杆。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根据物料下落的实际情况,使气缸驱动连接杆,并使连接杆推动阀板,改变两阀板的倾斜角度,从而能够改变两阀板自由端之间的距离,进而使物料能够根据两阀板之间的距离宽度来控制物料通过的下料量,当两阀板自由端越靠近时,通过的物料就越少,进而物料通过下料通道滑至传送机构上时,速度相对较慢,防止飞溅。
[0018]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下料通道底面设置有若干级阶梯,所述阶梯包括水平板以及固定连接于水平板一端的竖直板。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物料积聚在水平板上,将物料与下料通道之间的摩擦转换成物料与物料之间的摩擦,从而能够减少下料通道的磨损,进而延长下料通道的使用寿命。
[0020]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传送机构包括设置于下料通道下方的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主动辊,所述固定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从动辊,所述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连接有传送带,所述固定框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于主动辊的一端。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物料滑落至传送带上时,第二电机驱动主动辊转动,从而使传送带产生移动,进而带动从动辊转动,使传送带能够在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移动,进而传送带能够带动物料进行转移。
[0022]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框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板。
[00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防止物料滑落至传送带外部,进而避免影响生产环境。
[0024]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5]
在通过一次破碎之后的物料从进料件进入机体内腔,并通过破碎机构对物料进行二次破碎,经过再次破碎后的物料颗粒体积较小,下落速度快,由此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调节控制机构,使物料的下料量可进行调节,从而使物料能够较缓的滑入下料通道,其次由于下料通道呈倾斜设置,从而相对减小物料的下滑速度,使物料落在传送机构上时的下料量相对平均,同时速度相对较缓,从而减少物料飞溅至传送机构外的现象,防止影响生产环境。
[0026]
当物料下落至机体内腔时,圆盘转动,使锤子能够对物料进行击打,且落在圆盘上的物料由于圆盘的转动,从而能够被甩出并碰撞至机体内壁,进而使物料能够更进一步的破碎,其次相邻圆盘之间存在间隔,进而圆盘能够对落在相邻圆盘之间的物料进行打磨,使物料能够充分被破碎。
附图说明
[0027]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
图2是破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3是下料通道的剖视图。
[0030]
图4是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中,1、机体;2、进料件;3、破碎机构;4、下料通道;5、控制机构;6、传送机构;21、进料斗;31、转轴;32、转子;7、驱动机构;33、圆盘;34、锤子;71、第一电机;72、第一皮带轮;73、第二皮带轮;74、驱动皮带;51、阀板;52、气缸;53、连接杆;54、滑槽;55、滑块;8、阶梯;81、水平板;82、竖直板;61、固定框;62、主动辊;63、从动辊;64、传送带;65、第二电机;9、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3]
参照图1与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建筑垃圾的二次破碎装置,包括机体1,机体1呈圆柱状且内部呈中空设置,机体1上端焊接有进料件2,机体1内腔设置有破碎机构3,机体1下端焊接有下料通道4,下料通道4与机体1内腔连通,且下料通道4呈倾斜设置,下料通道4上端设置有用于控制物料下料速度的控制机构5,下料通道4下方设置有用于传送物料的传送机构6。
[0034]
在通过一次破碎之后的物料从进料件2进入机体1内腔,并通过破碎机构3对物料进行二次破碎,经过再次破碎后的物料颗粒体积较小,下落速度快,由此可根据实际情况通
过调节控制机构5,使物料的下料量可进行调节,从而使物料能够较缓的滑入下料通道4,其次由于下料通道4呈倾斜设置,从而相对减小物料的下滑速度,使物料落在传送机构6上时的下料量相对平均,同时速度相对较缓,从而减少物料飞溅至传送机构6外的现象,防止影响生产环境。
[0035]
参照图1与图2,进料件2包括焊接于机体1上端的两进料斗21,进料斗21呈竖直设置,进料斗21呈倒立的棱台体设置,且两进料斗21分别位于机体1轴线的两侧且相互连通设置。当物料进入进料斗21时,由于两进料斗21分布于机体1轴线两侧,从而使物料能够较平均的从两侧落入机体1空腔内,从而避免破碎机构3出现某一端偏重超负荷,进而使破碎机构3在破碎物料时能够更平衡,避免破碎机构3出现损坏。
[0036]
参照图1与图2,破碎机构3包括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机体1内腔的转轴31,且转轴31呈竖直设置,转轴31焊接有呈水平的若干转子32,若干转子32沿转轴31轴向等距排列设置,机体1外部设置有用于驱动转轴31转动的驱动机构7,驱动机构7焊接于转轴31上端。
[0037]
当物料进入机体1内腔时,驱动机构7驱动转轴31转动,从而使转子32沿转轴31轴线转动,并对落下的物料进行击打,物料通过若干转子32的击打后,通过控制机构5并滑入至下料通道4内,最后落至传送机构6,进而传送机构6对物料进行转移。
[0038]
参照图2,转子32包括焊接于转轴31的圆盘33,圆盘33呈圆形设置,且圆盘33呈水平,同时圆盘33沿其圆周边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若干锤子34,其次相邻圆盘33上的锤子34交错设置,从而使下落的物料能够充分被破碎。
[0039]
当物料下落至机体1内腔时,圆盘33转动,使锤子34能够对物料进行击打,且落在圆盘33上的物料由于圆盘33的转动,从而能够被甩出并碰撞至机体1内壁,进而使物料能够更进一步的破碎,其次相邻圆盘33之间存在间隔,进而圆盘33能够对落在相邻圆盘33之间的物料进行打磨,使物料能够充分被破碎。
[0040]
参照图1与图2,驱动机构7包括设置于机体1外部的第一电机71,第一电机71输出端方向朝上并焊接有第一皮带轮72,转轴31上端伸出机体1侧壁且焊接有第二皮带轮73,第二皮带轮73与第一皮带轮72处于同一水平面,且第一皮带轮72与第二皮带轮73之间连接有驱动皮带74。
[0041]
当开启第一电机71时,第一电机71驱动第一皮带轮72转动,进而驱动皮带74产生移动,从而能够带动第二皮带轮73转动,并使转轴31转动,进而使圆盘33转动,使锤子34能够对物料进行破碎。
[0042]
参照图3,控制机构5包括分别铰接于下料通道4两侧内壁的阀板51,阀板51沿竖直平面转动,下料通道4外壁焊接有呈倾斜的气缸52,气缸52输出端焊接有呈倾斜的连接杆53,连接杆53滑移穿设于下料通道4侧壁并连接于阀板51下表面,阀板51下表面沿转动径向开设有截面呈t形的滑槽54,滑槽54滑移连接有截面呈t形的滑块55,滑块55伸出端铰接于连接杆53。
[0043]
可根据物料下落的实际情况,使气缸52驱动连接杆53,并使连接杆53推动阀板51,改变两阀板51的倾斜角度,从而能够改变两阀板51自由端之间的距离,进而使物料能够根据两阀板51之间的距离宽度来控制物料通过的下料量,当两阀板51自由端越靠近时,通过的物料就越少,进而物料通过下料通道4滑至传送机构6上时,速度相对较慢,防止飞溅。
[0044]
参照图3,由于物料长期从下料通道4滑落会使下料通道4磨损,为了延长下料通道
4的使用寿命,下料通道4底面设置有若干级阶梯8,阶梯8包括水平板81以及焊接于水平板81一端的竖直板82,从而使物料积聚在水平板81上,将物料与下料通道4之间的摩擦转换成物料与物料之间的摩擦,从而能够减少下料通道4的磨损,进而延长下料通道4的使用寿命。
[0045]
参照图1与图4,传送机构6包括设置于下料通道4下方的固定框61,固定框61呈回字形且呈水平设置,固定框61内壁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呈水平的主动辊62,固定框61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呈水平的从动辊63,主动辊62与从动辊63之间连接有传送带64,固定框61外壁焊接有第二电机65,第二电机65输出端焊接于主动辊62的一端。
[0046]
当物料滑落至传送带64上时,第二电机65驱动主动辊62转动,从而使传送带64产生移动,进而带动从动辊63转动,使传送带64能够在主动辊62与从动辊63之间移动,进而传送带64能够带动物料进行转移。
[0047]
参照图1,为了防止物料从下料通道4滑落至传送带64上时会滑出,固定框61两侧分别焊接有呈竖直的挡板9。
[0048]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物料经过一次破碎之后,从进料斗21进入至机体1内腔,且第一电机71驱动转轴31转动,从而使锤子34能够对物料进行击打,同时圆盘33能够对物料进行打磨,从而使物料能够充分破碎,之后可根据物料的进料量来驱动连接杆53,改变两阀板51的倾斜角度,从而使两阀板51的自由端之间的距离减小,进而使物料下料量减小,使物料通过下料通道4时速度减缓,从而使物料滑落在传送带64上时,速度相对较缓,进而减少物料飞溅,之后第二电机65通过驱动主动辊62转动,从而使传送带64能够将物料进行传送转移,同时挡板9能够防止物料滑落至传送带64外部,进而防止影响生产环境。
[0049]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