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颗粒生产加工用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12995发布日期:2021-03-09 21:20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质颗粒生产加工用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颗粒生产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颗粒生产加工用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2.生物质颗粒是由秸秆、稻草、稻壳、花生壳、玉米芯、油茶壳、棉籽壳等经过加工产生的块状环保新能源,生物质颗粒的直径一般为6-10毫米,生物质颗粒作为一种新型的颗粒燃料以其特有的优势赢得了广泛的认可,与传统的燃料相比,不仅具有经济优势也具有环保效益,完全符合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由于形状为颗粒,压缩了体积,节省了储存空间,也便于运输,减少了运输成本,其次,燃烧效益高,易于燃尽,残留的碳量少,与煤相比,挥发份含量高燃点低,易点燃,密度提高,能量密度大,燃烧持续时间大幅增加,可以直接在燃煤锅炉上应用。
3.在生物质颗粒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粉尘,粉尘对使用者的身体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同时粉尘聚集的过多,容易发生粉尘爆炸,会带来很大的生产隐患,然而传统生物质颗粒生产加工用除尘装置的除尘效果差,导致粉尘无法完全处理去除,未净化完全的气体直接排放,会给环境带来极大的污染。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生物质颗粒生产加工用除尘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质颗粒生产加工用除尘装置,解决了传统生物质颗粒生产加工用除尘装置除尘效果差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生物质颗粒生产加工用除尘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顶部左侧的中心处连通有进气管,所述机箱顶部的右侧栓接有水箱,所述水箱顶部的右侧连通有进水管,所述机箱内腔底部的左侧栓接有蓄水池,所述机箱顶部背面中心处的左侧栓接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进水口连通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远离循环泵的一端贯穿机箱并向下延伸至蓄水池的内腔,所述循环泵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远离循环泵贯穿至水箱的内腔,所述机箱内腔顶部和底部的左侧均栓接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左侧的中心处与机箱内腔左侧的底部均栓接有第二隔板,且第二隔板的顶部栓接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有出风管,且出风管贯穿第一隔板并向右侧延伸,所述机箱右侧的顶部连通有出气管,所述机箱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喷淋机构,所述机箱内腔右侧的底部栓接有固定座,所述机箱内腔顶部的右侧和固定座顶部的左侧从左至右依次嵌设有第一过滤网和活性炭吸附网,所述机箱内腔顶部的右侧和固定座顶部的右侧均栓接有排气扇,所述排气扇位于活性炭吸附网的右侧。
7.优选的,所述喷淋机构包括抽水泵、第三管道、第四管道、三通管、第一输水管、五通管、连通管、喷头和第二输水管,所述机箱顶部的中心处栓接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有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远离抽水泵的一端与贯穿至水箱的内腔,所述抽水泵
的出水口连通有第四管道,所述第四管道远离抽水泵的一端贯穿机箱并连通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右端连通有第一输水管,所述三通管的底端连通有第二输水管,所述第一输水管和第二输水管的底部均连通有五通管,所述五通管的四周均连通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底部连通有喷头。
8.优选的,所述机箱正面顶部的右侧栓接有控制器,所述机箱内腔顶部的右侧和固定座顶部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导流块,且导流块相向的一侧呈内侧倾斜状。
9.优选的,所述蓄水池内腔两侧的顶部均嵌设有第二过滤网,所述机箱内腔左侧的顶部与第一隔板左侧的顶部均嵌设有第三过滤网。
10.优选的,所述机箱内腔左侧的顶部和第一隔板左侧的顶部从上至下均依次栓接有导流板,且导流板呈交错式分布。
11.优选的,所述第一管道的表面栓接有第一固定件,且第一固定件的左侧与第一隔板的右侧栓接,所述第二管道的表面栓接有第二固定件,且第二固定件的底部与机箱的顶部栓接,所述第一输水管的表面栓接第三固定件,且第三固定件的顶部与机箱内腔的顶部栓接。
12.优选的,所述机箱底部的四周均栓接有万向轮,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均连通有阀门。
1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生物质颗粒生产加工用除尘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质颗粒生产加工用除尘装置,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三过滤网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含尘气体中的较大杂质进行过滤,通过抽水泵、第三管道、第四管道、三通管、第一输水管、五通管、连通管、喷头和第二输水管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吸入的含尘气体进行全方位水淋沉降,同时两组喷头有高度差,从而对不同高度的含尘气体同时喷水降尘,可使净水喷洒更均匀,覆盖面积更大,提高了装置的除尘效果,通过第一过滤网和活性炭吸附网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水淋沉降之后的气体进行最后的过滤吸附,增强了装置的除尘效果,使含尘气体得到完全净化,解决了传统生物质颗粒生产加工用除尘装置除尘效果差的问题。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抽水泵、第三管道、第四管道、三通管、第一输水管、五通管、连通管、喷头和第二输水管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不同高度的粉尘进行同时水淋沉降,使净水喷洒的更加均匀,提高了装置的除尘效果,通过控制器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装置内的电器元件进行控制,通过导流块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将排气扇排出的空气进行导流,使净化后的空气经由出气管快速的排出,通过第二过滤网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废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防止废水中的杂质直接进入蓄水池污染池水,通过第三过滤网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含尘气体中的较大杂质进行过滤,通过导流板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污染的气体进行导流,同时对含尘气体内的大颗粒杂质进行阻挡,通过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和第三固定件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一输水管进行固定,提高了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一输水管的稳定性,防止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一输水管在对水进行传送时发生晃动,通过万向轮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装置进行移动,提高了装置的灵活性,通过阀门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进气管和出气管的开关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生物质颗粒生产加工用除尘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所示一种生物质颗粒生产加工用除尘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19.图3为图2所示五通管、连通管和喷头的结构仰视图;
20.图4为图2所示排气扇的结构左视图。
21.图中标号:1、机箱;2、进气管;3、水箱;4、蓄水池;5、循环泵;6、第一管道;7、第二管道;8、风机;9、喷淋机构;91、抽水泵;92、第三管道;93、第四管道;94、三通管;95、第一输水管;96、五通管;97、连通管;98、喷头;99、第二输水管;10、出气管;11、活性炭吸附网;12、排气扇;13、固定座;14、第一过滤网;15、第二过滤网;16、第三过滤网;17、第一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3.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生物质颗粒生产加工用除尘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一种生物质颗粒生产加工用除尘装置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图2所示五通管、连通管和喷头的结构仰视图;图4为图2所示排气扇的结构左视图,一种生物质颗粒生产加工用除尘装置,包括机箱1,所述机箱1顶部左侧的中心处连通有进气管2,所述机箱1顶部的右侧栓接有水箱3,所述水箱3顶部的右侧连通有进水管,所述机箱1内腔底部的左侧栓接有蓄水池4,所述机箱1顶部背面中心处的左侧栓接有循环泵5,所述循环泵5的进水口连通有第一管道6,所述第一管道6远离循环泵5的一端贯穿机箱1并向下延伸至蓄水池4的内腔,所述循环泵5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二管道7,所述第二管道7远离循环泵5贯穿至水箱3的内腔,所述机箱1内腔顶部和底部的左侧均栓接有第一隔板17,所述第一隔板17左侧的中心处与机箱1内腔左侧的底部均栓接有第二隔板,且第二隔板的顶部栓接有风机8,所述风机8的出风口连通有出风管,且出风管贯穿第一隔板17并向右侧延伸,所述机箱1右侧的顶部连通有出气管10,所述机箱1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喷淋机构9,所述机箱1内腔右侧的底部栓接有固定座13,所述机箱1内腔顶部的右侧和固定座13顶部的左侧从左至右依次嵌设有第一过滤网14和活性炭吸附网11,所述机箱1内腔顶部的右侧和固定座13顶部的右侧均栓接有排气扇12,所述排气扇12位于活性炭吸附网11的右侧。
24.所述喷淋机构9包括抽水泵91、第三管道92、第四管道93、三通管94、第一输水管95、五通管96、连通管97、喷头98和第二输水管99,所述机箱1顶部的中心处栓接有抽水泵91,所述抽水泵91的进水口连通有第三管道92,所述第三管道92远离抽水泵91的一端与贯穿至水箱3的内腔,所述抽水泵91的出水口连通有第四管道93,所述第四管道93远离抽水泵91的一端贯穿机箱1并连通有三通管94,所述三通管94的右端连通有第一输水管95,所述三通管94的底端连通有第二输水管99,所述第一输水管95和第二输水管99的底部均连通有五通管96,所述五通管96的四周均连通有连通管97,所述连通管97的底部连通有喷头98,通过抽水泵91、第三管道92、第四管道93、三通管94、第一输水管95、五通管96、连通管97、喷头98和第二输水管99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不同高度的粉尘进行同时水淋沉降,使净水喷洒的更加均匀,提高了装置的除尘效果。
25.所述机箱1正面顶部的右侧栓接有控制器,所述机箱1内腔顶部的右侧和固定座13顶部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导流块,且导流块相向的一侧呈内侧倾斜状,通过控制器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装置内的电器元件进行控制,通过导流块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将排气扇12排出的空气进行导流,使净化后的空气经由出气管10快速的排出。
26.所述蓄水池4内腔两侧的顶部均嵌设有第二过滤网15,所述机箱1内腔左侧的顶部与第一隔板17左侧的顶部均嵌设有第三过滤网16,通过第二过滤网15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废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防止废水中的杂质直接进入蓄水池4污染池水,通过第三过滤网16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含尘气体中的较大杂质进行过滤。
27.所述机箱1内腔左侧的顶部和第一隔板17左侧的顶部从上至下均依次栓接有导流板,且导流板呈交错式分布,通过导流板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污染的气体进行导流,同时对含尘气体内的大颗粒杂质进行阻挡。
28.所述第一管道6的表面栓接有第一固定件,且第一固定件的左侧与第一隔板17的右侧栓接,所述第二管道7的表面栓接有第二固定件,且第二固定件的底部与机箱1的顶部栓接,所述第一输水管95的表面栓接第三固定件,且第三固定件的顶部与机箱1内腔的顶部栓接,通过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和第三固定件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第一管道6、第二管道7和第一输水管95进行固定,提高了第一管道6、第二管道7和第一输水管95的稳定性,防止第一管道6、第二管道7和第一输水管95在对水进行传送时发生晃动。
29.所述机箱1底部的四周均栓接有万向轮,所述进气管2和出气管10均连通有阀门,通过万向轮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装置进行移动,提高了装置的灵活性,通过阀门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进气管2和出气管10的开关进行控制。
3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生物质颗粒生产加工用除尘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31.在使用时,使用者通过控制器控制风机8、抽水泵91、循环泵5和排气扇12开启,此时含尘气体经由进气管2进入机箱1内,此时风机8对含尘气体进行牵引,含尘气体经由导流板的导流下流动至第三过滤网16的表面,此时第三过滤网16对含尘气体内的大颗粒杂质进行初级过滤,随后风机8将经过第一次过滤之后的含尘气体经由出风管传送至第一隔板17的右侧,随后抽水泵91通过第三管道92将水箱3中的水传送至第四管道93中,同时水从第四管道93流入三通管94内,随后三通管94将水分别传送至第一输水管95和第二输水管99内,此时第一输水管95和第二输水管99将水经由五通管96传送至连通管97内,最后连通管97将水从喷头98内喷出,对含尘气体进行水淋降尘,同时废水在经过第二过滤网15的过滤之后落入蓄水池4中,再经由循环泵5注入水箱3中,从而对水进行循环再利用,此时排气扇12对气体进行牵引,随后第一过滤网14和活性炭吸附网11将气体中的悬浮颗粒和刺激性气味进行过滤和吸附,最后排气扇12将净化完全的气体经由出气管10排出机箱1。
3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生物质颗粒生产加工用除尘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3.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三过滤网16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含尘气体中的较大杂质进行过滤,通过抽水泵91、第三管道92、第四管道93、三通管94、第一输水管95、五通管96、连通管97、喷头98和第二输水管99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吸入的含尘气体进行全方位水淋沉降,同时两组喷头98有高度差,从而对不同高度的含尘气体同时喷水降尘,可使净水喷洒更均匀,覆盖面积更大,提高了装置的除尘效果,通过第一过滤网14和活性炭吸附网11的配合,便于
使用者对水淋沉降之后的气体进行最后的过滤吸附,增强了装置的除尘效果,使含尘气体得到完全净化,解决了传统生物质颗粒生产加工用除尘装置除尘效果差的问题。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