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多级过滤一体式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84588发布日期:2021-01-23 09:11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多级过滤一体式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多级过滤一体式净水器。


背景技术:

[0002]
一体化净水器集絮凝、沉淀、排污、反冲洗、集水过滤等工艺中的精华之大成,无需人员操作而能达到单体全自动运行的系列净水装置,是实现水厂自动化管理的重要单元,再配以自动加药装置及消毒设备,即可成为一个具有全套功能的净水工作站。
[0003]
一体化净水器的过滤部分多为一筒状结构,筒状结构内腔分层铺设有滤料,污水在从过滤部分的上端口向下流动的过程中,杂质被过滤在滤料内,从而使得过滤装置下端口流出净化的污水。但是,常用的一体化净水器受限于外罐体的高度,其内部滤罐的高度一般较小,使得滤料层的总厚度有限,对污水的过滤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多级过滤一体式净水器,解决了现有一体化净水器中滤罐内滤料层过滤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多级过滤一体式净水器,包括外罐体以及置于所述外罐体内腔中部的滤罐,所述滤罐为圆柱形状,且滤罐的内腔设置有截面呈扇形的第一过滤腔、第二过滤腔和第三过滤腔,所述第一过滤腔、第二过滤腔和第三过滤腔内壁的靠近顶端和靠近底端处分别固定连接有滤板,且第一过滤腔、第二过滤腔和第三过滤腔内分别充填有滤料层,所述第一过滤腔的顶端开口处连接有进水端盖,所述第一过滤腔内腔的底端与所述第二过滤腔内腔的底端连通,所述第二过滤腔内腔的顶端与所述第三过滤腔内腔的顶端连通,所述第三过滤腔的底端开口处连接有排水槽,所述进水端盖的侧壁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底端与所述第二过滤腔内腔的底端之间连接有第二阀件,所述连接管的靠近顶端处与所述第二过滤腔内腔的顶端之间连接有第一阀件。
[0006]
优选的,所述排水槽的底端连接有反冲漏斗,所述反冲漏斗为锥台形状。
[0007]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腔内腔顶部的所述滤板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过滤腔和第三过滤腔内腔顶部的所述滤板的高度。
[0008]
优选的,所述第一阀件和第二阀件为电磁阀。
[0009]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腔内腔底部的所述滤板与所述第二过滤腔内腔底部的所述滤板齐平,所述第二过滤腔内腔顶部的所述滤板与所述第三过滤腔内腔顶部的所述滤板齐平。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1]
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滤罐在对污水进行过滤时,污水先由进水端盖进入第一过滤腔,然后依次经过第二过滤腔和第三过滤腔,经过三级过滤后的污水由排水槽排至外罐体内,增加了污水经过过滤层的路径长度,从而大大改善了对污水的过滤效果。
[0012]
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阀件、第二阀件和连接管的组合运用,能够依次对每个过滤腔进行反冲洗,提高了分级过滤装置的反冲洗效果。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
图中:1-外罐体;2-滤罐;21-第一过滤腔;22-第二过滤腔;23-第三过滤腔;3-滤板;4-排水槽;5-反冲漏斗;6-进水端盖;7-连接管;8-第一阀件;9-第二阀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9]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多级过滤一体式净水器,包括外罐体1以及置于外罐体1内腔中部的滤罐2,其特征在于:滤罐2为圆柱形状,且滤罐2的内腔设置有截面呈扇形的第一过滤腔21、第二过滤腔22和第三过滤腔23,第一过滤腔21、第二过滤腔22和第三过滤腔23内壁的靠近顶端和靠近底端处分别固定连接有滤板3,且第一过滤腔21、第二过滤腔22和第三过滤腔23内分别充填有滤料层,第一过滤腔21的顶端开口处连接有进水端盖6,第一过滤腔21内腔的底端与第二过滤腔22内腔的底端连通,第二过滤腔22内腔的顶端与第三过滤腔23内腔的顶端连通,第三过滤腔23的底端开口处连接有排水槽4,进水端盖6的侧壁连接有连接管7,连接管7的底端与第二过滤腔22内腔的底端之间连接有第二阀件9,连接管7的靠近顶端处与第二过滤腔22内腔的顶端之间连接有第一阀件8。
[0020]
综上,使用时,在对污水进行过滤时,使第一阀件8和第二阀件9处于关闭状态;污水先由进水端盖6进入第一过滤腔21内,经过第一过滤腔21过滤后的污水再依次进入第二过滤腔22和第三过滤腔23进行过滤,最后经过三级过滤的污水由排水槽4排入外罐体1内;当三个过滤腔内的滤料层吸附过多的杂质增加过水阻力时,进行反冲洗,先打开第一阀件8并关闭第二阀件9,反冲洗水流经排水槽4进入第三过滤腔23,达到对第三过滤腔23内滤料进行反冲洗的效果;此时第二过滤腔22和第三过滤腔23内腔的顶端通过连接管7与进水端盖6连通,使得大部分夹杂有从第三过滤腔23内滤料反冲洗出来杂质的水流经第一阀件8和连接管7进入进水端盖6内进一步排出,其中一小部分水流依次经过第二过滤腔22和第一过滤腔21进入进水端盖6内随之进一步排出;观察出水的浊度,当排出水流变清澈后,关闭第一阀件8,同时打开第二阀件9,从而使得反冲洗水流全部经过第二过滤腔22,对其滤料层中夹杂的杂质进行反冲洗,其中大部分含有杂质的水流经第二阀件9和连接管7进入进水端盖6内并进一步排出,小部分反冲洗水流经过第一过滤腔21进入进水端盖6内随之进一步排出,观察排出水流的浊度,当排出水流变清澈后,保持第一阀件8和第二阀件9同时处于关闭
状态,此时反冲洗水流将全部经第一过滤腔21进入进水端盖6内,并进一步排出,从而达到对第一过滤腔21内过滤层进行彻底冲洗的效果。
[0021]
本实施例中,排水槽4的底端连接有反冲漏斗5,反冲漏斗5为锥台形状;使得使用时,便于反冲洗时将水流经反冲漏斗5导入排水槽4中,并使得水流进入滤罐2内对过滤层进行反冲洗。
[0022]
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滤腔21内腔顶部的滤板3的高度高于第二过滤腔22和第三过滤腔23内腔顶部的滤板3的高度。
[0023]
本实施例中,第一阀件8和第二阀件9为电磁阀。
[0024]
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滤腔21内腔底部的滤板3与第二过滤腔22内腔底部的滤板3齐平,第二过滤腔22内腔顶部的滤板3与第三过滤腔23内腔顶部的滤板3齐平。
[0025]
工作原理:在对污水进行过滤时,使第一阀件8和第二阀件9处于关闭状态;污水先由进水端盖6进入第一过滤腔21内,经过第一过滤腔21过滤后的污水再依次进入第二过滤腔22和第三过滤腔23进行过滤,最后经过三级过滤的污水由排水槽4和反冲漏斗5排入外罐体1内;当三个过滤腔内的滤料层吸附过多的杂质增加过水阻力时,进行反冲洗,先打开第一阀件8并保持第二阀件9处于关闭状态,反冲洗水流经反冲漏斗5、排水槽4进入第三过滤腔23,达到对第三过滤腔23内滤料层进行反冲洗的效果;此时第二过滤腔22和第三过滤腔23内腔的顶端通过连接管7与进水端盖6连通,使得大部分夹杂有从第三过滤腔23内滤料层反冲洗出来杂质的水流经第一阀件8和连接管7进入进水端盖6内进一步排出,其中一小部分水流依次经过第二过滤腔22和第一过滤腔21进入进水端盖6内随之进一步排出;观察出水的浊度,当排出水流变清澈后,关闭第一阀件8,同时打开第二阀件9,从而使得反冲洗水流全部经过第二过滤腔22,对其滤料层中夹杂的杂质进行反冲洗,其中大部分含有杂质的水流经第二阀件9和连接管7进入进水端盖6内并进一步排出,一小部分反冲洗水流经过第一过滤腔21进入进水端盖6内随之进一步排出,观察排出水流的浊度,当排出水流变清澈后,保持第一阀件8和第二阀件9同时处于关闭状态,此时反冲洗水流将全部经第一过滤腔21进入进水端盖6内,并进一步排出,从而达到对第一过滤腔21内过滤层进行彻底冲洗的效果。
[0026]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27]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