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自清洁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74352发布日期:2021-04-06 12:20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式自清洁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立式自清洁搅拌机。



背景技术:

搅拌机是把水泥、砂石骨料和水混合并拌制成混凝土混合料的机械,主要由拌筒、加料和卸料机构、供水系统、原动机、传动机构、机架和支承装置等组成,现有技术中,一般分为自落式搅拌机、强制式搅拌机及连续式混凝土搅拌机等。

目前,现有技术中专利公开号为cn107756637a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建筑用立式搅拌机,机架上端设有搅拌桶,搅拌桶底部设有安装若干滚动体的滚动槽,滚动槽上端设有内部连接若干齿轮ⅲ的齿轮ⅰ,齿轮ⅲ与齿轮ⅰ内啮合,齿轮ⅲ上设有安装若干搅拌叶片的搅拌轴,齿轮ⅲ一侧设有齿轮ⅱ,齿轮ⅱ与若干齿轮ⅲ均外啮合,齿轮ⅱ连接于传动轴上,传动轴外侧焊接螺旋叶片,使得混凝土搅拌效率高,搅拌更均匀。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在使用时,会残留大量的物料粘在搅拌桶内壁上,不方便进行清洗,从而使得搅拌机内囤积较多的混合料残留物,而使用传统的手工清洁方式难以进行快速有效的清洁,并且清洁时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增加工作负担,从而影响搅拌机的再次使用,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自清洁搅拌机,增加了混凝土搅拌机的自清洁功能,方便对搅拌机内部进行清理,避免传统人工清洁方式难以进行快速有效的清洁从而耗费大量人力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了搅拌机的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式自清洁搅拌机包括机架、固定于机架上的筒体和搅拌机构,筒体上部安装顶板,顶板上设有进料口,搅拌机构包括位于筒体上的电机、固定连接在电机上的搅拌轴以及安装在搅拌轴上的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底部形成有呈漏斗状的漏斗部,所述漏斗部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漏斗部内活动连接有沿其内侧壁转动的清洗刷,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驱动清洁刷转动的控制结构,所述控制结构包括活动杆与抵接板,所述搅拌轴内部设置有通孔,所述活动杆升降连接于通孔内,所述抵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活动杆下部侧壁,另一端穿设于通孔外并卡接于清洗刷的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漏斗部内部连接有清洗刷,搅拌轴内设置通孔,活动杆在通孔内可上下移动,活动杆下端连接抵接板,抵接板连接清洗刷,清洗刷随活动杆转动而周向转动,活动杆上端通过固定结构连接在搅拌轴上,从而保持抵接板与清洗刷的稳定连接,清洗刷随搅拌轴旋转而沿漏斗部内侧壁旋转刷洗内侧壁,实现自清洁的效果,操作简便且效果显著。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活动杆通过固定结构固定,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横板与定位槽,所述横板活动连接于搅拌轴上,所述活动杆的侧壁上开设定位槽,所述搅拌轴的侧壁上开设连通于通孔顶部的容纳槽,且所述容纳槽位于顶板的上部,当抵接板下部与清洗刷卡接,所述活动杆移动至定位槽位于容纳槽内,并且定位槽与横板对应处,横板移动插接于定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轴上设置活动的横板,活动杆侧壁开设定位槽,搅拌轴侧壁开设连通于通孔顶部的容纳槽,当活动杆向下移动至定位槽位于容纳槽内,并且定位槽与横板对应处,横板便移动插接定位槽,固定活动杆,并且此时活动杆下部侧壁连接的抵接板刚好卡接于清洗刷侧壁,便于清洗刷随活动杆周向转动,结构简单合理。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配合槽,所述配合槽开设于活动杆上且位于定位槽下方,当抵接板下部悬空,所述活动杆移动至配合槽位于容纳槽内,且与横板对应处,所述横板移动插接于配合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槽下面设置配合槽,当活动杆向上移动至配合槽位于容纳槽内,并且配合槽与横板对应处,横板边移动插接配合槽,固定活动杆,并且此时活动杆下端连接的抵接板呈悬空状态,不影响搅拌机正常工作,并且可以起到搅拌轴的作用,结构简单合理。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搅拌轴的侧壁上开设连通于通孔底部的移动槽,所述清洗刷上固定有抵接于漏斗部内侧壁的刷毛,所述清洗刷靠近抵接板的侧壁开设抵接槽,所述抵接板一端连接于活动杆下部侧壁,另一端倾斜穿设于移动槽的外部并卡接于所述抵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洗刷上设置有抵接于漏斗部内侧壁的刷毛用于清洁,搅拌轴侧壁连通于通孔底部开设移动槽,连接于活动杆下部侧壁的抵接板可在移动槽内上下移动,移动槽为抵接板提供了移动空间,清洗刷靠近抵接板的一侧壁开设抵接槽,抵接板可向下移动至抵接于抵接槽,使得抵接板与清洗刷卡接固定,从而便于清洗刷随搅拌轴转动实现清洗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清洗刷通过滑动结构连接于漏斗部,所述滑动结构包括转动块与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开设于漏斗部的内侧壁,所述转动块连接于清洗刷的顶端且容纳于转动槽内,所述转动槽沿竖直方向相对延伸开设位于倾斜侧壁内部的固定槽,所述转动块沿竖直方向相对延伸安装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容纳于所述固定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洗刷顶端连接转动块,转动块容纳在开设于漏斗部内侧壁的转动槽内,清洗刷随着转动块沿转动槽转动,清洗刷上的刷毛随转动清洗漏斗部内侧壁,并且转动块上下延伸设置固定块,固定块在固定槽内滑动,既不影响转动块滑动,又可限位转动块使其不会随意偏离转动槽,保证清洗刷的正常工作,结构合理。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横板通过活动结构连接于搅拌轴,所述活动结构包括滑动块与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分别开设于容纳槽两侧壁,所述滑动块分别固定连接于横板的两侧且活动连接于对应的滑动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板两侧分别设置滑动块,两个滑动块在对应的滑动槽内滑动从而带动横板朝活动杆方向水平移动,两侧都设置有滑动块,使横板与容纳槽的侧壁连接相对稳定,结构合理。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动杆顶部固定连接有操作杆,所述操作杆穿设于容纳槽的外部,操作杆的两侧壁紧贴于容纳槽的两侧壁;所述筒体的侧壁上固定有爬梯,所述爬梯位于靠近容纳槽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动杆顶部设置有操作杆可以方便工人控制活动杆的升降,操作杆两侧壁紧贴于容纳槽两侧壁,限位活动杆使其不得随意转动,避免定位槽与配合槽的位置改变,从而影响横板的插接;筒体侧壁固定有爬梯,便于工人爬上筒体顶部使用操作杆。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顶板上设置有支架,所述电机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操作杆位于支架内侧并可周向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板上设置有支撑电机的支架,使搅拌轴可延伸至顶板上方,给搅拌轴腾出空间开设容纳槽,便于通过横板分别和定位槽及配合槽的插接,实现活动杆在竖直方向上相对搅拌轴的升降和定位,操作杆设置于支架内侧并可周向转动,从而避免操作杆随搅拌轴转动时与支架碰撞,结构美观合理。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进料口处转动连接有盖合于进料口的顶盖;所述出料口盖合有底盖,所述底盖的一侧转动连接于所述出料口的侧壁,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料口设置活动盖合的顶盖,在不工作时可防止灰尘或杂物落入筒体内,出料口设置活动盖合的底盖,出料时打开底盖正常出料,出料口另一侧设置螺栓,搅拌机工作时,底盖盖合并且用螺栓固定,保证搅拌机正常工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搅拌机侧壁设置清洁刷以及控制结构,通过人工控制实现搅拌机的自清洁功能,方便对搅拌机内部进行清理,避免传统人工清洁方式难以进行快速有效的清洁从而耗费大量人力的问题;

2.横板既可以与定位槽插接,使清洗刷通过抵接板与抵接槽卡接而伴随搅拌轴周向转动清洗侧壁,达到自清洁的效果;又可以与配合槽插接,使抵接板与抵接槽分离,抵接板从而伴随搅拌轴转动搅拌物料,起到另一个搅拌轴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凸显的本实施例的底盖与漏斗部连接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的活动杆、抵接板和清洗刷配合连接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横板的滑动块与滑动槽配合连接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2、筒体;3、顶板;4、进料口;5、顶盖;6、漏斗部;8、底盖;9、螺栓;10、滑动结构;11、清洗刷;12、固定槽;13、固定块;14、搅拌机构;15、支架;16、控制结构;17、通孔;18、移动槽;19、固定结构;20、活动结构;21、容纳槽;22、操作杆;23、爬梯;101、转动块;102、转动槽;111、刷毛;112、抵接槽;141、电机;142、搅拌轴;143、叶片;151、底板;152、四棱柱;161、活动杆;162、抵接板;191、横板;192、定位槽;193、配合槽;201、滑动块;202、滑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立式自清洁搅拌机,包括机架1和固定于机架1上的筒体2,筒体2的顶部安装顶板3,顶板3上设置有进料口4,进料口4处转动连接有盖合于进料口4的顶盖5,搅拌机进料时打开顶盖5进料,搅拌机工作时盖合顶盖5,防止杂物入内。

如图2所示,筒体2的底部形成有呈漏斗状的漏斗部6,漏斗部6的底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盖合有底盖8,底盖8的一侧转动连接于出料口的侧壁,另一侧通过螺栓9固定连接,搅拌机出料时打开底盖8出料,搅拌机工作时盖合底盖8并用螺栓9固定,保证搅拌机正常工作。

如图3所示,漏斗部6内通过滑动结构10连接有清洗刷11,清洗刷11靠近漏斗部6内侧壁的一侧固定有刷毛111,刷毛111可摩擦漏斗部6内侧壁实现清洁作用,滑动结构10包括转动块101与转动槽102,转动槽102呈环状并周向开设于漏斗部6的内侧壁,转动块101连接于清洁刷的顶端侧壁且容纳于转动槽102内,当转动块101沿转动槽102周向转动,带动清洗刷11周向滑动,在清洗刷11转动过程中刷毛111抵接于漏斗部6内侧壁产生摩擦,从而起到清洁混合料残留物的效果;转动槽102位于漏斗部6内侧的侧壁上沿竖直方向相对延伸开设固定槽12,转动块101沿竖直方向相对延伸安装固定块13,固定块13容纳于固定槽12内,固定块13沿固定槽12滑动,既不影响转动块101滑动又限制转动块101的位置使其保持在漏斗部6的侧壁内的稳定连接,从而使避免清洗刷11在漏斗部6上安装不稳定的问题。

如图3所示,筒体2的内部安装搅拌机构14,搅拌机构14包括电机141、搅拌轴142和叶片143,顶板3上固定有支架15,支架15由底板151和四根四棱柱152组成,且四根四棱柱152等间隔等间距固定于底板151的底部,电机141固定在底板151上,搅拌轴142固定连接在电机141下部且竖直向下延伸穿设于筒体2内部,若干叶片143周向间隔固定于搅拌轴142侧壁,电机141驱动搅拌轴142转动,搅拌轴142带动叶片143旋转并均匀搅拌物料。

如图3所示,搅拌轴142上设置有驱动清洁刷转动的控制结构16,控制结构16包括活动杆161与抵接板162,搅拌轴142内部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通孔17,搅拌轴142的侧壁上开设连通于通孔17底部的移动槽18,抵接板16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活动杆161下部侧壁,另一端向下倾斜设置并穿设于通孔17外,活动杆161在通孔17内可上下移动,此时抵接板162在移动槽18内滑动,清洗刷11靠近抵接板162的侧壁开设抵接槽112,抵接板162穿设于通孔17外的一端可在向下移动过程中插接于抵接槽112内,清洗刷11通过抵接板162和抵接槽112的卡接配合实现与活动杆161的连接,从而使清洗刷11可以随搅拌轴142周向转动清洁漏斗部6内侧壁。

如图1、4所示,活动杆161通过固定结构19固定于搅拌轴142上,固定结构19包括横板191,横板191通过活动结构20连接于搅拌轴142,活动结构20包括滑动块201与滑动槽202,容纳槽21两侧壁上朝向活动杆161的方向水平开设滑动槽202,横板191的两侧分别固定两个滑动块201,并且两个滑动块201各自容纳于对应的滑动槽202内,当滑动块201沿滑动槽202移动时,横板191可在顶板3上朝向靠近活动杆161的方向做稳定的水平滑动,并且支架15的四根四棱柱152位于横板191外侧,不影响横板191的转动过程。

如3、5所示,固定结构19还包括开设于活动杆161侧壁上的定位槽192,搅拌轴142的侧壁上开设连通于通孔17顶部的容纳槽21,且容纳槽21位于顶板3的上方,活动杆161向下移动,使定位槽192位于与容纳槽21对应处时,横板191与定位槽192相对,控制横板191移动至插接于定位槽192,此时,清洗刷11通过抵接板162与抵接槽112卡接配合而连接于活动杆161,活动杆161通过横板191与定位槽192的插接而连接于搅拌轴142,从而使清洗刷11可随搅拌轴142转动实现清洁功能。

如图3、5所示,固定结构19还包括配合槽193,活动杆161的侧壁上开设位于定位槽192正下方的配合槽193,当活动杆161向上移动至配合槽193位于容纳槽21内,并且配合槽193与横板191对应处时,活动杆161向上移动,使配合槽193位于与容纳槽21对应处时,横板191与配合槽193相对,控制横板191移动至插接配合槽193,此时抵接板162下部悬空,活动杆161通过横板191与配合槽193插接而连接于搅拌轴142,使得抵接板162可随搅拌轴142转动,起到均匀搅拌的作用。

如图1、5所示,活动杆161顶部固定连接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操作杆22,操作杆22穿设于容纳槽21的外部,操作杆22的两侧壁紧贴于容纳槽21的两侧壁,使得活动杆161被限位,从而不可随意转动,避免配合槽193与容纳槽21在搅拌轴142转动过程中错开,而影响后续定位槽192与横板191的插接问题,所述操作杆22位于支架15内侧并可周向转动,使得操作杆22随搅拌轴142转动过程中不会与四根四棱柱152碰撞,既便于工人操作又保证施工安全,筒体2靠近容纳槽21的一侧固定有爬梯23,工人可沿爬梯23爬至顶板3操作。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当清洁搅拌机时,首先打开底盖8观察抵接板162的位置,然后启动电机141对抵接板162的位置进行调整,当抵接板162转动至朝向爬梯23一侧时停止电机141,随后观察清洁刷与抵接板162的位置,用手拨动清洁刷使其与抵接板162处于同一竖直水平面内相对应的位置,然后顺爬梯23爬至顶板3处,用一只手握住操作杆22并向下移动至定位槽192、容纳槽21与横板191在水平方向上一一对应时,用另一只手推动横板191至插接于定位槽192,此时抵接板162稳定卡接于抵接槽112,打开电机141,清洁刷随搅拌轴142周向转动,刷毛111抵接于漏斗部6侧壁摩擦转动清洁。

另外,抵接板162还可在搅拌机工作时作为另一搅拌轴142使用,首先顺爬梯23爬至顶板3处,然后启动电机141,当容纳槽21转动至开口朝向爬梯23时停止电机141,随后用一只手握住操作杆22并向上移动,使活动杆161向上移动至配合槽193、容纳槽21与横板191在水平方向上一一对应时,用另一只手推动横板191至插接于容纳槽21,此时抵接板162下部与抵接槽112分离从而呈悬空状态,再次打开电机141,搅拌轴142带动抵接板162转动从而辅助搅拌物料。由此,一方面,当抵接板162与抵接槽112卡接时,抵接板162可带动清洁刷实现清洁漏斗部6内侧壁的效果,另一方面,当抵接板162与抵接槽112分离时,抵接板162又可辅助搅拌物料,结构利用率高。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