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净液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66764发布日期:2021-02-05 17:02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净液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净液膜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吸收塔是实现吸收操作的设备。按气液相接触形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气体以气泡形态分散在液相中的板式塔、鼓泡吸收塔、搅拌鼓泡吸收塔;第二类是液体以液滴状分散在气相中的喷射器、文氏管、喷雾塔;第三类为液体以膜状运动与气相进行接触的填料吸收塔和降膜吸收塔。塔内气液两相的流动方式可以逆流也可并流。通常采用逆流操作,吸收剂以塔顶加入自上而下流动,与从下向上流动的气体接触,吸收了吸收质的液体从塔底排出,净化后的气体从塔顶排出。
[0003]
目前,在工业生产中,有类似气动液膜、旋汇耦合器技术,气动液膜技术适用于小机组、低烟气量的脱硫系统,局限性大;旋汇耦合器技术在脱硫塔内起到降温和气流均布作用,有一定脱硫效果但除尘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超净液膜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气动液膜技术的脱硫系统局限性大以及除尘效果差的问题。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
一种超净液膜装置,所述超净液膜装置布置在吸收塔内部位置,所述超净液膜装置包括位于底部的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的上方设置有格栅平台,所述格栅平台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液膜筒,所述液膜筒的内底部位置设置有持液槽,所述液膜筒内部位于持液槽上方的位置设置有呈伞形的分离层,所述液膜筒的内部上方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泛水圆环,相邻的两个泛水圆环间隔0.05-0.1m,所述液膜筒的顶部位置安装有密封盖板。
[0007]
优选的,所述分离层通过加强筋安装在液膜筒的筒壁上。
[0008]
优选的,所述吸收塔内设有多层喷淋层,所述超净液膜装置安装于喷淋层的下方位置。
[0009]
优选的,所述吸收塔内设有多层喷淋层,所述超净液膜装置安装于多层喷淋层的中间位置。
[0010]
优选的,所述吸收塔内设有多层喷淋层,所述超净液膜装置安装于喷淋层的上方位置。
[0011]
优选的,所述分离层的顶角为100
°-
120
°

[0012]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件包括至少一层布置在吸收塔内横断面上的支撑横梁及至少二层布置在塔内壁上的支撑环板,所述密封盖板设置在支撑环板上方位置。
[0013]
优选的,所述液膜层的高度为0.8-2.5m.
[0014]
优选的,所述液膜筒为圆筒形结构,其直径为0.3-1.6m。
[0015]
优选的,所述液膜筒为多边形筒状结构,多边形对角线长度为0.3-1.6m。
[0016]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7]
(1)本实用新型具有明显的除尘、脱硫效果。含有大量颗粒物及二氧化硫等烟气穿越液膜装置时必将100%与浆液接触,完成一个冲刷、洗涤过程,气流得到均布并加速,与上方或下方喷淋而来的浆液在筒内形成一个自然的搅拌混合体,由于浆液中含有一定量的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等物质),该混合过程,使烟气中污染物与浆液完全接触、吸收,不留死角,且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撞击筒壁及泛水圆环。由于筒壁有大量水膜,尤其是筒壁的水膜被具有一定流速的烟气带至上方的泛水环处时,形成更厚的水膜,使得废气中的颗粒物和酸性物质随着气流在旋转上升过程中撞击筒壁及泛水圆环处的水膜时,更容易被水膜给粘附吸收。
[0018]
(2)本实用新型具有明显节能效果。烟气经过本装置后,液气混合更均匀,反应更充分,提高了液气反应效率,减少了吸收液的用量,可将液气比控制在4以下,可减少喷淋层布置或投运数量,也即减少了循环泵数量,循环泵都是大功率高能耗设备,而本泡沫层装置本身属于固定装置无能耗,减少循环泵的数量,就可大大减少系统投资及运行成本,节能效果明显。
[0019]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本泡沫层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设备占用空间小,可以在绝大部分现有吸收塔内安装;现场拼装方便,可新装也可在现有塔内加装,不影响其它运行设备;无需提供额外,动力,无消耗品。
[0020]
(4)本实用新型使用寿命长,终身免维护。本泡沫层装置使用寿命与吸收塔同步,本身磨损小、耐腐蚀、不堵塞,无后续维护保养、费用。
附图说明
[002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超净液膜装置的安装结构图;
[0023]
图2为本实用新型超净液膜装置的俯视图;
[0024]
图3为本实用新型超净液膜装置的剖面视图;
[0025]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超净液膜装置的安装结构图;
[0026]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超净液膜装置的安装结构图。
[0027]
其中:
[0028]
1、烟气进口;2、吸收塔;3、超净液膜装置;4、喷淋层;5、高效除雾器;6、烟气出口;7、循环泵;8、液膜筒;9、持液槽;10、分离层;11、加强筋;12、筒壁;13、泛水圆环;14、支撑部件;15、格栅平台;16、密封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0]
实施例一、
[0031]
参阅图1-图3,一种超净液膜装置3,所述超净液膜装置3布置在吸收塔2内部位置,所述超净液膜装置3包括位于底部的支撑部件14,所述支撑部件14的上方设置有格栅平台15,格栅平台15不但可以支撑上方部件的重量,而且还有助于气流均布,所述格栅平台15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液膜筒8,所述液膜筒8的内底部位置设置有持液槽9,其中,持液槽9深度为0.32m、宽度为0.28m,所述液膜筒8内部位于持液槽9上方的位置设置有呈伞形的分离层10,所述液膜筒8的内部上方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泛水圆环13,相邻的两个泛水圆环13间隔0.1m,所述液膜筒8的顶部位置安装有密封盖板16,相邻的液膜筒8的外部之间采用密封盖16进行密封。
[0032]
具体地,所述分离层10通过加强筋11安装在液膜筒8的筒壁12上,用于对分离层10进行固定,使得其结构稳固。
[0033]
具体地,所述吸收塔2内设有多层喷淋层4,所述超净液膜装置3安装于喷淋层4的下方位置。
[0034]
具体地,所述分离层10的顶角为110
°

[0035]
具体地,所述支撑部件14包括至少一层布置在吸收塔2内横断面上的支撑横梁及至少二层布置在塔内壁上的支撑环板,所述密封盖板16设置在支撑环板上方位置,其中,支撑环板固定安装于吸收塔2内壁位置,用于对密封盖板16起到支撑的作用。
[0036]
具体地,所述液膜层的高度为2.2m.
[0037]
具体地,所述液膜筒8为圆筒形结构,其直径为1.6m。
[0038]
工作原理:
[0039]
含有大量颗粒物及二氧化硫等锅炉烟气从烟气进口1进入吸收塔2并穿越超净液膜装置3及喷淋层4,在循环泵7的作用下,完成一个冲刷、洗涤过程,气流得到均布并加速,与上方或下方喷淋而来的浆液在筒内形成一个自然的搅拌混合体,由于浆液中含有一定量的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等物质),该混合过程,使烟气中污染物与浆液完全接触、吸收,不留死角。烟气继续上升通过高效除雾器5继续得到均布,并经板式带勾除雾层、桶式自旋流器层将把雾滴及浆液粘结在板壁,再通过间隔冲洗水将板壁残留物冲洗干净,经处理后的烟气可达到超净排放标准通过烟气出口6排入大气。
[0040]
实施例二、
[0041]
如图2-4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吸收塔2内设有多层喷淋层4,所述超净液膜装置3安装于多层喷淋层4的中间位置,液膜筒8为正多边形筒状结构,其多边形对角线的距离为1.6m。
[0042]
实施例三、
[0043]
如图2、3、5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两个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吸收塔2内设有多层喷淋层4,所述超净液膜装置3安装于喷淋层4的上方位置。
[004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