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土化合物的沉淀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48668发布日期:2021-01-15 12:44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稀土化合物的沉淀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稀土资源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稀土化合物的沉淀系统。



背景技术:

钕铁硼废料综合回收稀土资源过程中,经过分离工序制得的单一氯化稀土溶液,需要将其变为固体化合物。稀土沉淀主要是草酸沉淀、碳酸氢铵沉淀和碳酸钠沉淀等几种方法。由于草酸沉淀成本高,碳酸氢铵沉淀废水中存在氨氮高,碳酸钠沉淀存在水量大,工艺复杂等问题,根据这些情况,技术人员做了大量工作,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技术探索,同时也有很多新的技术研究报道,比如连续沉淀及终点控制、水循环使用等等,但这些工艺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同样存在质量稳定性一般,氯根难于控制,水量使用大,反应容易形成乳状物,过滤难操作繁琐,人为因素影响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稀土化合物的沉淀系统,质量稳定,氯根洗涤效果突出,节约用水,乳化现象得到了有效解决,操作方便,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稀土化合物的沉淀系统,包括溶解装置、沉淀装置、晶粒成型装置、静置分层装置、离心脱水装置、备水室、静置回收池和控制系统,所述溶解装置包括溶解罐和设置于所述溶解罐中的第一搅拌组件,所述溶解罐上部设置有第一离子水进口和沉淀剂加入口,所述溶解罐下部设置有第一试剂出口和第二试剂出口;所述沉淀装置包括沉淀罐和设置于所述沉淀罐中的第二搅拌组件,所述沉淀罐上部设置有试剂进口、料液进口和新晶种进口,所述沉淀罐侧面设置有沉淀料浆出口,所述沉淀罐底部设置有沉淀料浆排放口;所述晶粒成型装置包括成型罐和设置于所述成型罐中的第三搅拌组件,所述成型罐上部设置有沉淀料浆进口和试剂调节进口,所述成型罐底部设置有成型料浆出口,所述成型罐中设置有ph值监控传感器;所述静置分层装置包括静置分层罐,所述静置分层罐上部设置有成型料浆进口,所述静置分层罐侧面由上至下设置有上清母液排放口和晶种输送口,所述静置分层罐底部设置有静置分层料浆出口;所述离心脱水装置上部设置有静置分层料浆进口、第二离子水进口和离心水进口,所述离心脱水装置下部设置有第一离心水出口和第二离心水出口;所述备水室上部设置有备水进水口,所述备水室下部设置有备水出水口;所述静置回收池一侧上部设置有第一废水进口和第二废水进口,所述静置回收池另一侧上部设置有废水排放口;

所述第一离子水进口和离子水水源通过第一控制回路连接,所述第一试剂出口与所述试剂进口通过第二控制回路连接,所述第二试剂出口和所述试剂调节进口通过第三控制回路连接;所述料液进口与料液罐通过第四控制回路连接,所述新晶种进口与所述晶种输送口通过第五控制回路连接,所述沉淀料浆出口与所述沉淀料浆进口通过第六控制回路连接,所述沉淀料浆排放口与所述沉淀料浆进口通过第七控制回路连接;所述成型料浆出口与所述成型料浆进口通过第八控制回路连接;所述上清母液排放口与所述第一废水进口通过第九控制回路连接,所述静置分层料浆出口与所述静置分层料浆进口通过第十控制回路连接;所述第二离子水进口与离子水水源通过第十一控制回路连接,所述离心水进口与所述备水出水口通过第十二控制回路连接,所述第一离心水出口与所述第二废水进口通过第十三控制回路连接,所述第二离心水出口与所述备水进水口通过第十四控制回路连接;

所述第一搅拌组件、所述第二搅拌组件、所述第三搅拌组件、所述离心脱水装置、所述第一控制回路、所述第二控制回路、所述第三控制回路、所述第四控制回路、所述第五控制回路、所述第六控制回路、所述第七控制回路、所述第八控制回路、所述第九控制回路、所述第十控制回路、所述第十一控制回路、所述第十二控制回路、所述第十三控制回路、所述第十四控制回路和所述ph值监控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地面上的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所述第二平台的上表面高于所述第一平台的上表面,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电控柜和辅助柜,所述电控柜、所述晶粒成型装置、所述离心脱水装置、所述备水室和所述静置回收池均设置于地面上,所述辅助柜、所述沉淀装置和所述静置分层装置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台上,所述溶解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平台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搅拌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搅拌桨,所述第一搅拌桨设置于所述溶解罐中,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搅拌桨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回路包括第一管路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上的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控制回路包括第二管路以及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二管路上第二电磁阀和喷雾流量计;所述第三控制回路包括第三管路以及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三管路上的第三电磁阀、试剂补充箱和第四电磁阀,所述试剂补充箱出口处设置有试剂流量计;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所述第四电磁阀、所述喷雾流量计和所述试剂流量计均与所述辅助柜连接。

优选地,所述沉淀罐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沉淀罐外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第二搅拌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二搅拌桨和第一减速箱,所述第二搅拌桨设置于所述沉淀罐中,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第一减速箱与所述第二搅拌桨连接;所述第四控制回路包括第四管路和设置于所述第四管路上的第五电磁阀;所述第六控制回路包括第六管路和设置于所述第六管路上的第六电磁阀;所述第七控制回路包括第七管路和设置于所述第七管路上的第七电磁阀;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装置、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五电磁阀、所述第六电磁阀和所述第七电磁阀均与所述辅助柜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三搅拌组件包括第三电机、第三搅拌桨和第二减速箱,所述第三搅拌桨设置于所述成型罐中,所述第三电机通过所述第二减速箱与所述第三搅拌桨连接;所述第八控制回路包括第八管路以及依次设置于所述第八管路上的第八电磁阀和第一料液泵;所述第三电机、所述第八电磁阀和所述第一料液泵均与所述辅助柜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五控制回路包括第五管路以及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五管路上的第九电磁阀和第二料液泵;所述第九控制回路包括第九管路和设置于所述第九管路上的第十电磁阀;所述第十控制回路包括第十管路和设置于所述第十管路上的第十一电磁阀;所述第九电磁阀和所述第二料液泵均与所述辅助柜连接,所述第十电磁阀和所述第十一电磁阀均与所述电控柜连接。

优选地,所述离心脱水装置包括支架、离心脱水壳体、网格内胆和第四电机,所述离心脱水壳体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网格内胆设置于所述离心脱水壳体中,所述第四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网格内胆转动;所述第十一控制回路包括第十一管路和设置于所述第十一管路上的第十二电磁阀;所述第十二控制回路包括第十二管路以及依次设置于所述第十二管路上的第十三电磁阀和水泵;所述第十三控制回路包括第十三管路和设置于所述第十三管路上的第十四电磁阀;所述第十四控制回路包括第十四管路和设置于所述第十四管路上的第十五电磁阀;所述第四电机、所述水泵、所述第十二电磁阀、所述第十三电磁阀、所述第十四电磁阀和所述第十五电磁阀均与所述电控柜连接。

优选地,所述静置回收池中内壁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隔墙和多个第二隔墙,所述第一隔墙与所述静置回收池之间形成第一凹道,所述第二隔墙与所述静置回收池之间形成第二凹道,多个所述第一隔墙和多个所述第二隔墙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一凹道和多个所述第二凹道间隔设置且依次连接,所述第一隔墙的高度与所述第二隔墙的高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稀土化合物的沉淀系统,包括溶解装置、沉淀装置、晶粒成型装置、静置分层装置、离心脱水装置、备水室、静置回收池和控制系统,通过增加单独的晶粒成型工序,有利于优质的沉淀,并易于洗涤过滤,有利于产品氯根的洗涤,稳定质量;加料与晶核生长更加协调,乳化现象得到了有效解决,同时还可根据工艺要求,自动返回晶核物料;设置备水室,进行联动控制二次洗涤,节约用水,解决了洗水用量大的缺点;电控控制合理,脱水洗涤联动,操作方便;整个生产工艺连续流畅,操作更加简化,节约成本,降低了能耗,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提高,收率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稀土化合物的沉淀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稀土化合物的沉淀系统中溶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稀土化合物的沉淀系统中沉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稀土化合物的沉淀系统中晶粒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稀土化合物的沉淀系统中静置分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稀土化合物的沉淀系统中离心脱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稀土化合物的沉淀系统中备水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稀土化合物的沉淀系统中静置回收池的主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稀土化合物的沉淀系统中静置回收池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稀土化合物的沉淀系统的平台分布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稀土化合物的沉淀系统的电控分布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稀土化合物的沉淀系统中第一电机、第一料液泵和第二料液泵的电控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稀土化合物的沉淀系统中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四电机和水泵的电控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稀土化合物的沉淀系统中多个电磁阀的电控图。

附图标记说明:1、电控柜;2、辅助柜;3、溶解装置;31、溶解罐;32、第一搅拌桨;4、沉淀装置;41、沉淀罐;42、第二搅拌桨;5、晶粒成型装置;51、成型罐;52、第三搅拌桨;6、静置分层装置;61、静置分层罐;7、离心脱水装置;71、支架;72、离心脱水壳体;73、网格内胆;8、备水室;9、静置回收池;91、第一隔墙;92、第二隔墙;93、第一废水进口;94、第二废水进口;95、废水排放口;10、离子水水源;11、第一管路;12、第二管路;13、第三管路;14、第四管路;15、第五管路;16、第六管路;17、第七管路;18、第八管路;19、第九管路;20、第十管路;21、第十一管路;22、第十二管路;23、第十三管路;24、第十四管路;25、喷雾流量计;26、试剂补充箱;4-2py1、第一电磁阀;4-2py3、第二电磁阀;4-2py2、第三电磁阀;4-4py1、第四电磁阀;4-3py3、第五电磁阀;4-3py1、第六电磁阀;4-3py2、第七电磁阀;4-py2、第八电磁阀;4-5py2、第九电磁阀;4-5py3、第十电磁阀;4-5py1、第十一电磁阀;1py、第十二电磁阀;4-7py、第十三电磁阀;4-6py1、第十四电磁阀;4-6py2、第十五电磁阀;3-2m、第一电机;7-3m、第二电机;11-4m1、第三电机;18-6m、第四电机;13-4m2、第一料液泵;15-5m、第二料液泵;21-7m、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稀土化合物的沉淀系统,质量稳定,氯根洗涤效果突出,节约用水,乳化现象得到了有效解决,操作方便,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稀土化合物的沉淀系统,包括溶解装置3、沉淀装置4、晶粒成型装置5、静置分层装置6、离心脱水装置7、备水室8、静置回收池9和控制系统,溶解装置3包括溶解罐31和设置于溶解罐31中的第一搅拌组件,溶解罐31上部设置有第一离子水进口和沉淀剂加入口,溶解罐31下部设置有第一试剂出口和第二试剂出口;沉淀装置4包括沉淀罐41和设置于沉淀罐41中的第二搅拌组件,沉淀罐41上部设置有试剂进口、料液进口和新晶种进口,沉淀罐41侧面设置有沉淀料浆出口,沉淀罐41底部设置有沉淀料浆排放口;晶粒成型装置5包括成型罐51和设置于成型罐51中的第三搅拌组件,成型罐51上部设置有沉淀料浆进口和试剂调节进口,成型罐51底部设置有成型料浆出口,成型罐51中设置有ph值监控传感器;静置分层装置6包括静置分层罐61,静置分层罐61上部设置有成型料浆进口,静置分层罐61侧面由上至下设置有上清母液排放口和晶种输送口,静置分层罐61底部设置有静置分层料浆出口;离心脱水装置7上部设置有静置分层料浆进口、第二离子水进口和离心水进口,离心脱水装置7下部设置有第一离心水出口和第二离心水出口;备水室8上部设置有备水进水口,备水室8下部设置有备水出水口;静置回收池9一侧上部设置有第一废水进口93和第二废水进口94,静置回收池9另一侧上部设置有废水排放口95。

第一离子水进口和离子水水源10通过第一控制回路连接,第一试剂出口与试剂进口通过第二控制回路连接,第二试剂出口和试剂调节进口通过第三控制回路连接;料液进口与料液罐通过第四控制回路连接,新晶种进口与晶种输送口通过第五控制回路连接,沉淀料浆出口与沉淀料浆进口通过第六控制回路连接,沉淀料浆排放口与沉淀料浆进口通过第七控制回路连接;成型料浆出口与成型料浆进口通过第八控制回路连接;上清母液排放口与第一废水进口93通过第九控制回路连接,静置分层料浆出口与静置分层料浆进口通过第十控制回路连接;第二离子水进口与离子水水源10通过第十一控制回路连接,离心水进口与备水出水口通过第十二控制回路连接,第一离心水出口与第二废水进口94通过第十三控制回路连接,第二离心水出口与备水进水口通过第十四控制回路连接。第一搅拌组件、第二搅拌组件、第三搅拌组件、离心脱水装置7、第一控制回路、第二控制回路、第三控制回路、第四控制回路、第五控制回路、第六控制回路、第七控制回路、第八控制回路、第九控制回路、第十控制回路、第十一控制回路、第十二控制回路、第十三控制回路、第十四控制回路和ph值监控传感器均与控制系统连接。

工作时,开启第二搅拌组件,将料液加入到沉淀罐41,然后将配制好的沉淀剂喷洒加入到沉淀装置4中;沉淀结束,将料浆排放到晶粒成型装置5内,待成型结束,合格料液打到静置分层装置6进行分层;分层毕,将上清母液排放到静置回收池9;料浆通过第十控制回路进入离心脱水装置7,并使用备用水室洗水联动控制进行第一次洗涤,洗水进入静置回收池9;然后使用离子清水进行联动控制第二次洗涤,洗水进入备水室8,待下批洗涤使用。根据工艺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将沉淀罐41内料浆从底部全部放出,将部分静置分层装置6的料浆返回沉淀罐41做为新的晶核使用,同时,静置分层罐61从底部放空余下的料浆到离心脱水装置7。

可见,本实施例中增加了单独的晶粒成型工序,有利于优质的沉淀,并易于洗涤过滤,有利于产品氯根的洗涤,稳定质量;加料与晶核生长更加协调,乳化现象得到了有效解决,同时还可根据工艺要求,自动返回晶核物料;设置备水室8,进行联动控制二次洗涤,节约用水,解决了洗水用量大的缺点;电控控制合理,脱水洗涤联动,操作方便;整个生产工艺连续流畅,操作更加简化,节约成本,降低了能耗,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提高,收率明显提高。

如图10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地面上的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第二平台的上表面高于第一平台的上表面,控制系统包括电控柜1和辅助柜2,电控柜1、晶粒成型装置5、离心脱水装置7、备水室8和静置回收池9均设置于地面上,辅助柜2、沉淀装置4和静置分层装置6均设置于第一平台上,溶解装置3设置于第二平台上。地面、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形成三层阶梯状,使得溶解装置3、沉淀装置4、晶粒成型装置5、静置分层装置6、离心脱水装置7、备水室8和静置回收池9分布合理,并在地面上设置电控柜1,用于控制地面上的装置;在第一平台上设置辅助柜2,用于控制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上的装置,使得便于对相关装置进行控制。

如图2所示,第一搅拌组件包括第一电机3-2m和第一搅拌桨32,第一搅拌桨32设置于溶解罐31中,第一电机3-2m与第一搅拌桨32连接;第一控制回路包括第一管路11和设置于第一管路11上的第一电磁阀4-2py1,第一离子水进口和离子水水源10通过第一管路11连接;第二控制回路包括第二管路12以及依次设置于第二管路12上第二电磁阀4-2py3和喷雾流量计25,第一试剂出口与试剂进口通过第二管路12连接;第三控制回路包括第三管路13以及依次设置于第三管路13上的第三电磁阀4-2py2、试剂补充箱26和第四电磁阀4-4py1,试剂补充箱26出口处设置有试剂流量计,第二试剂出口和试剂调节进口通过第三管路13连接;第一电机3-2m、第一电磁阀4-2py1、第二电磁阀4-2py3、第三电磁阀4-2py2、第四电磁阀4-4py1、喷雾流量计25和试剂流量计均与辅助柜2连接。工作时,通过辅助柜2开启第一电磁阀4-2py1从第一离子水进口输入需要的离子水或工艺安排的清水,按照工艺配方从沉淀剂加入口加入沉淀剂,同时通过辅助柜2开启第一电机3-2m带动第一搅拌桨32对溶解罐31中的液体进行搅拌,配置成标准的沉淀剂溶液,待稀土化合物沉淀时使用。

如图3所示,沉淀罐41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沉淀料浆的温度,沉淀罐41外设置有加热装置;第二搅拌组件包括第二电机7-3m、第二搅拌桨42和第一减速箱,第二搅拌桨42设置于沉淀罐41中,第二电机7-3m通过第一减速箱与第二搅拌桨42连接;具体地,沉淀罐41是一个底部为倒锥形的柱形罐体,在沉淀罐41的中上部设置有操作平台。第四控制回路包括第四管路14和设置于第四管路14上的第五电磁阀4-3py3,料液进口与料液罐通过第四管路14连接;第六控制回路包括第六管路16和设置于第六管路16上的第六电磁阀4-3py1,沉淀料浆出口与沉淀料浆进口通过第六管路16连接;第七控制回路包括第七管路17和设置于第七管路17上的第七电磁阀4-3py2,沉淀料浆排放口与沉淀料浆进口通过第七管路17连接;温度传感器、加热装置、第二电机7-3m、第五电磁阀4-3py3、第六电磁阀4-3py1和第七电磁阀4-3py2均与辅助柜2连接。工作时,通过辅助柜2开启第五电磁阀4-3py3,使得料液从料液进口进入沉淀罐41达到规定数量,再打开第二电磁阀4-2py3加入溶解罐31中的沉淀剂溶液,经过喷雾流量计25以喷洒的方式精确加入,同时辅助柜2开启第二电机7-3m通过第一减速箱带动第二搅拌桨42对沉淀罐41中的液体进行搅拌;沉淀剂溶液加入达到规定量后,开启第六电磁阀4-3py1,通过沉淀罐41侧面出口将料浆排放到晶粒成型装置5;待生产工艺进行一定时间后,再开启第七电磁阀4-3py2,通过沉淀罐41底部出口将所有料浆全部排放到晶粒成型装置5,重新替换成新的晶种。

如图4所示,第三搅拌组件包括第三电机11-4m1、第三搅拌桨52和第二减速箱,第三搅拌桨52设置于成型罐51中,第三电机11-4m1通过第二减速箱与第三搅拌桨52连接;具体地,成型罐51是一个底部为倒锥形的柱形罐体。第八控制回路包括第八管路18以及依次设置于第八管路18上的第八电磁阀4-py2和第一料液泵13-4m2,成型料浆出口与成型料浆进口通过第八管路18连接;第三电机11-4m1、第八电磁阀4-py2和第一料液泵13-4m2均与辅助柜2连接。开启第六电磁阀4-3py1,将沉淀料浆通过沉淀料浆进口排至成型罐51中,按照工艺要求,取出部分沉淀料浆,观察沉淀情况,测试沉淀料浆的固液比及稀土在上清母液的含量,若稀土含量不符合要求或ph不够,使用试剂补充箱26进行调剂,即通过辅助柜2开启第三电磁阀4-2py2和第四电磁阀4-4py1,使得溶解罐31中沉淀剂溶液经过第三管路13并通过试剂流量计精确加入至成型罐51中,使得沉淀稀土化合物晶粒充分成长,使之符合工艺要求。具体地,当ph值<6.2~6.8时,若稀土含量>0.1g/l,试剂数量不够开启第三电磁阀4-2py2和第四电磁阀4-4py1再补入沉淀剂溶液,使之达到规定值范围,直至稀土含量<0.1g/l。

如图5所示,静置分层罐61是一个底部为倒锥形的柱形罐体,第五控制回路包括第五管路15以及依次设置于第五管路15上的第九电磁阀4-5py2和第二料液泵15-5m,新晶种进口与晶种输送口通过第五管路15连接,晶种输送口设置于静置分层罐61侧面中下部;第九控制回路包括第九管路19和设置于第九管路19上的第十电磁阀4-5py3,上清母液排放口与第一废水进口93通过第九管路19连接,上清母液排放口设置于静置分层罐61侧面中上部;第十控制回路包括第十管路20和设置于第十管路20上的第十一电磁阀4-5py1,静置分层料浆出口与静置分层料浆进口通过第十管路20连接;第九电磁阀4-5py2和第二料液泵15-5m均与辅助柜2连接,第十电磁阀4-5py3和第十一电磁阀4-5py1均与电控柜1连接。工作时,当成型罐51中的料浆达到工艺要求时,辅助柜2开启第八电磁阀4-py2和第一料液泵13-4m2使得料浆经第八管路18进入静置分层罐61,使母液废水与沉淀稀土化合物分层,当固液比达到0.1~1:1时,电控柜1开启第十电磁阀4-5py3排出上清母液至静置回收池9中,排毕,电控柜1开启第十一电磁阀4-5py1将料浆排到离心脱水装置7脱水;根据工艺要求,实时将部分料浆传输返回到沉淀罐41做为沉淀新的晶种使用,具体地,通过辅助柜2开启第九电磁阀4-5py2和第二料液泵15-5m即可。

如图6和图7所示,离心脱水装置7包括支架71、离心脱水壳体72、网格内胆73和第四电机18-6m,离心脱水壳体72设置于支架71上,网格内胆73设置于离心脱水壳体72中,第四电机18-6m用于驱动网格内胆73转动;第十一控制回路包括第十一管路21和设置于第十一管路21上的第十二电磁阀1py,第二离子水进口与离子水水源10通过第十一管路21连接;第十二控制回路包括第十二管路22以及依次设置于第十二管路22上的第十三电磁阀4-7py和水泵21-7m,离心水进口与备水出水口通过第十二管路22连接;第十三控制回路包括第十三管路23和设置于第十三管路23上的第十四电磁阀4-6py1,第一离心水出口与第二废水进口94通过第十三管路23连接;第十四控制回路包括第十四管路24和设置于第十四管路24上的第十五电磁阀4-6py2,第二离心水出口与备水进水口通过第十四管路24连接;第四电机18-6m、水泵21-7m、第十二电磁阀1py、第十三电磁阀4-7py、第十四电磁阀4-6py1和第十五电磁阀4-6py2均与电控柜1连接。工作时,电控柜1开启第十一电磁阀4-5py1使得静置分层罐61中的料浆进入网格内胆73中,在高速旋转时,将水甩出,实现物料脱水的目的。通过电控柜1开启第十三电磁阀4-7py和水泵21-7m将备水室8的水打到离心脱水装置7中,进行第一次水洗,之后开启第十四电磁阀4-6py1使得洗水从第一离心水出口流出,进入静置回收池9;第一次洗完,通过电控柜1打开第十二电磁阀1py,离子水进入离心脱水装置7,进行第二次水洗,之后开启第十五电磁阀4-6py2使得洗水从第二离心水出口进入备水室8内,供下一批次的第一次洗涤使用,进而实现节约用水。

如图8和图9所示,静置回收池9中内壁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隔墙91和多个第二隔墙92,第一隔墙91与静置回收池9之间形成第一凹道,第二隔墙92与静置回收池9之间形成第二凹道,多个第一隔墙91和多个第二隔墙92间隔设置,多个第一凹道和多个第二凹道间隔设置且依次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多个第一凹道和多个第二凹道形成多道折回式通道,洗涤废水经过多道折回式通道,能够有效地回收过滤滤出的产品,第一隔墙91的高度与第二隔墙92的高度相同。具体地,静置回收池9设置在地面下,深度为1.5米,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个第一隔墙91和一个第二隔墙92,形成依次连接的左侧第一凹道、第二凹道和右侧第一凹道,第一废水进口93和第二废水进口94设置于远离左侧第一凹道的一端,废水排放口95设置于远离右侧第一凹道的一端,通过废水排放口95送入环保车间进行综合处理。

如图12-图14所示,第一电机3-2m、第二电机7-3m和第三电机11-4m1的启动与停止,具体地,旋钮开关st/st1/st2顺时针转动,其常开点闭合,变频器接受信号工作,第一电机3-2m、第二电机7-3m和第三电机11-4m1工作;旋钮开关st/st1/st2逆时针转动,其常开点由闭合状态恢复到常开,变频器失信号,停止工作,第一电机3-2m、第二电机7-3m和第三电机11-4m1停止工作。

第一料液泵13-4m2、第二料液泵15-5m、水泵21-7m和第四电机18-6m的启动与停止,具体地,按下启动按钮sb22/sb33/sa22/sa44,中间继电器ka/ka1/ka2/ka3得电工作,自锁,其常开点ka/ka1/ka2/ka3闭合,自锁。常开电磁阀得电吸合,具体地,第十四电磁阀4-6py1、第十三电磁阀4-7py/第九电磁阀4-5py2/第十三电磁阀4-7py/第十一电磁阀4-5py1打开,同时时间继电器kt1/kt2/kt3/kt4工作,延时3s,时间继电器常开点kt1/kt2/kt3/kt4闭合,交流接触器km1/km2/km3/km4吸合,自锁。中间继电器停止工作,第一料液泵13-4m2、第二料液泵15-5m、水泵21-7m和第四电机18-6m启动,指示灯亮。按下停止按钮sb11/sb3/sa11/sa33,中间继电器ka/ka1/ka2/ka3失电断开,常开点ka/ka1/ka2/ka3由闭合状态恢复常开,常开电磁阀断电恢复常闭,具体地,第十四电磁阀4-6py1、第十三电磁阀4-7py/第九电磁阀4-5py2/第十三电磁阀4-7py/第十一电磁阀4-5py1关闭,交流接触器km1/km2/km3/km4断开,第一料液泵13-4m2、第二料液泵15-5m、水泵21-7m和第四电机18-6m停止工作,指示灯灭。

本实施例中多个电磁阀的打开与关闭,具体地,旋转按钮sa01/sa02/sa03/sa04/sa05/sa06/sa07/sa08/sa09/sa10顺时针旋转,其常开点闭合,常闭电磁阀打开,具体地,第八电磁阀4-py2/第三电磁阀4-2py2/第二电磁阀4-2py3/第五电磁阀4-3py3/第六电磁阀4-3py1/第七电磁阀4-3py2/第四电磁阀4-4py1/第十电磁阀4-5py3/第十四电磁阀4-6py1/第十五电磁阀4-6py2得电打开。旋转按钮逆时针旋转,其常开点恢复断开,常闭电磁阀断开,具体地,第八电磁阀4-py2/第三电磁阀4-2py2/第二电磁阀4-2py3/第五电磁阀4-3py3/第六电磁阀4-3py1/第七电磁阀4-3py2/第四电磁阀4-4py1/第十电磁阀4-5py3/第十四电磁阀4-6py1/第十五电磁阀4-6py2失电断开。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稀土化合物的沉淀系统的沉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由沉淀剂加入口向溶解罐31加入沉淀剂,并通过控制系统开启第一控制回路,进而通过第一离子水进口向溶解罐31中加入离子水,通过第一搅拌组件进行搅拌进而配置出沉淀剂溶液;具体地,按工艺要求配置1.3~1.8mol/l的沉淀剂溶液,控制温度25~50℃,沉淀剂为碳酸钠、草酸等,搅拌均匀待沉淀使用。

步骤二、通过控制系统开启第四控制回路,进而通过料液进口向沉淀罐41中加入料液,开启第二控制回路通过试剂进口向沉淀罐41中加入溶解装置3中的沉淀剂溶液,并通过第二搅拌组件进行搅拌;具体地,把1.0~1.5mol/l含量料液打入沉淀罐41中,达到1.5~4.0立方要求的工艺数量,保持料液温度为25~50℃,按照6~12l/hr速度加入溶解装置3中的沉淀剂溶液,沉淀剂溶液通过一个带有多个小孔的l型管的流量计,以喷雾状的形式加入,保证局部不会出现浓度过大,使得反应均匀进行。当沉淀罐41中料浆的温度小于25~50℃时,辅助柜2自动启动加热装置,使沉淀罐41中料浆的温度达到25~50℃。待加入到规定数量后,再搅拌30分钟。

步骤三、通过控制系统开启第六控制回路,进而向成型罐51中加入沉淀装置4中的料浆,并通过第三搅拌组件进行搅拌,取出部分沉淀装置4中的料浆并测试固液比及稀土在上清母液的含量,ph值监控传感器将测得的成型罐51中的ph值传送至控制系统,当ph值<6.2~6.8或稀土在上清母液的含量>0.1g/l时,控制系统开启第三控制回路,进而将溶解装置3中的沉淀剂溶液补入成型罐51中。

步骤四、通过控制系统开启第八控制回路,进而向静置分层罐61中加入晶粒成型装置5中的料浆,当固液比达到0.1~1:1时,通过控制系统开启第九控制回路将上清液排放到静置回收池9中,排放完成后,开启第十控制回路将静置分层装置6中的料浆排放到离心脱水装置7中进行脱水。

步骤五、通过控制系统开启第十二控制回路,进而将备水室8中的水加入离心脱水装置7中进行第一次洗涤,开启第十三控制回路使得洗水静置回收池9中;再开启第十一控制回路,使得离子水进入离心脱水装置7进行第二次洗涤,开启第十四控制回路使得洗水进入备水室8中,供下一批次的第一次洗涤使用;待第二次洗涤完毕,将洗涤的稀土化合物装入包装袋内。

步骤六、重复以上步骤一至步骤五的工作进行第二罐料液的沉淀工序;待48~96小时后,通过控制系统开启第七控制回路,进而将沉淀装置4中的料浆从底部全部排放到晶粒成型装置5中;开启第五控制回路,将部分静置分层装置6中的料浆返回沉淀装置4中做新的晶种,重新进行以后的沉淀操作;同时,开启第十控制回路,使得静置分层装置6从底部放空余下的料浆到离心脱水装置7,重复以上稀土化合物沉淀流程。

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