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滤筒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18117发布日期:2021-08-17 13:54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滤筒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复合滤筒除尘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大气污染粉尘治理绝大部分是针对在矿山开采、破碎、筛分、运输等环节产生的长期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细小颗粒,即生产性粉尘。生产性粉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是造成尘肺病等职业病的主要根源。

在除尘技术中一般将75μm以下的颗粒视为主要处理目标。并且10μm以下的可吸入性粉尘由于其重量轻、长期悬浮的特点是粉尘治理的难点。根据粉尘产生性质主要分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两种。目前主要有负压式干法收尘系统和喷水式湿法抑尘系统两种治理方法。针对有组织排放,容易控制产尘点,形成负压管网,因此针对有组织排放适合负压式干法收尘系统。

目前,干法收尘主要是由布袋除尘器作为主机,滤筒除尘器是干法过滤式除尘器其中的一个分支,是以容积式过滤机理为基础,研发的一种将滤料预制成筒状作为过滤单元的脉冲喷吹型除尘器,现有的滤筒除尘器除尘效果不好,清灰效果差,能耗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复合滤筒除尘器,使其能够克服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滤筒除尘器。解决了常规滤筒除尘器除尘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滤筒除尘器,包括:

上箱体,所述上箱体底部开口且其一侧设置有出风口,所述上箱体的箱顶面在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位置设置有进风口一;

下箱体,所述下箱体两端开口且其顶部开口端与所述上箱体的底部固定并连通,所述下箱体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侧面设置有进风口二,所述下箱体的底部开口端与倒锥形的灰斗固定并连通,在所述上箱体与所述下箱体共同限定的内部空间内纵置有一隔板以将其分为粗滤室和精滤室,所述精滤室位于所述出风口一侧,所述粗滤室与所述精滤室通过所述灰斗连通,所述粗滤室内部设置有与所述进风口一相对的挡尘板,所述精滤室内部均匀纵置有多根两端开口的滤筒;

脉冲清灰装置,所述脉冲清灰装置包括电磁脉冲阀和喷吹管,所述喷吹管位于所述精滤室内部且其侧壁上均布有多个喷吹口,所述喷吹口位于所述滤筒上方并与其位置对应,所述喷吹管的输入端与固定在所述下箱体外侧壁上的所述电磁脉冲阀的输出端连通。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复合滤筒除尘器,通过设置粗滤室以及精滤室,进入除尘器的气体先经过粗滤室进行粗过滤,由于进入精滤室的气体颗粒物浓度减少,一方面保证精滤室能够有效地进行精滤,提高其过滤效果,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延长滤筒的使用寿命;由于设置有脉冲清灰装置,其清灰效果好,气流经过该设备时的的阻力低,整体能耗低。

优选的,在所述上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检修口一。该设置便于后期对滤筒的更换与维护。

优选的,在所述灰斗远离所述下箱体的一端安装有卸灰阀,在所述灰斗的侧壁上设置有检修口二。该设置便于从灰斗处收集滤后的固体颗粒,并且能够实时观察灰斗内部的工作状况。

优选的,在所述下箱体的外侧壁上均布固定有用于支撑整个滤筒除尘器的支腿。该设置便于对整个滤筒除尘器的支撑和固定。

优选的,在所述上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护栏,在所述下箱体靠近所述电磁脉冲阀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平台以及所述护栏。该设置便于操作者在设备上观察和检修。

优选的,所述电磁脉冲阀为直角式电磁脉冲阀。该设置能够使得电磁脉冲阀能够直接连接喷吹管,安装简单。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复合滤筒除尘器。可以实现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复合滤筒除尘器,通过设置粗滤室以及精滤室,进入除尘器的气体先经过粗滤室进行粗过滤,并且气体在经过粗过滤后能均匀平稳的进入到精滤室进行精滤,由于进入精滤室的气体颗粒物浓度减少,一方面保证精滤室能够有效地进行精滤,提高其过滤效果,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延长滤筒的使用寿命;由于设置有脉冲清灰装置,其清灰效果好,气流经过该设备时的的阻力低,整体能耗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是一种复合滤筒除尘器的主视图;

图2附图是一种复合滤筒除尘器的侧视图;

图3附图是一种复合滤筒除尘器的俯视图。

在图中:

01为上箱体、010为出风口、011为进风口一、012为检修口一、02为下箱体、020为进风口二、03为灰斗、030为检修口二、04为隔板、05为挡尘板、06为滤筒、07为脉冲清灰装置、070为电磁脉冲阀、071为喷吹管、08为卸灰阀、09为支腿、10为护栏、11为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滤筒除尘器,通过设置粗滤室以及精滤室,进入除尘器的气体先经过粗滤室进行粗过滤,并且气体在经过粗过滤后能均匀平稳的进入到精滤室进行精滤,由于进入精滤室的气体颗粒物浓度减少,一方面保证精滤室能够有效地进行精滤,提高其过滤效果,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延长滤筒06的使用寿命;由于设置有脉冲清灰装置07,其清灰效果好,气流经过该设备时的的阻力低,整体能耗低。

实施例

参见附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整体和部分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具体公开了一种复合滤筒除尘器,包括:

上箱体01,上箱体01为一矩形箱体,上箱体01的底部开口且其一侧设置有矩形的出风口010,上箱体01的箱顶面在远离出风口010的位置设置有圆形的进风口一011;

下箱体02,下箱体02为与矩形箱体,下箱体02两端开口且其顶部开口端与上箱体01的底部通过螺栓密封固定并连通,下箱体02远离出风口010的侧面设置有圆形的进风口二020,下箱体02的底部开口端与倒锥形的灰斗03通过螺栓密封固定并连通,在上箱体01与下箱体02共同限定的内部空间内纵置有一隔板04以将其分为粗滤室和精滤室,精滤室位于出风口010一侧,粗滤室与精滤室通过灰斗03连通,粗滤室内部设置有与进风口一011相对的挡尘板05,精滤室内部均匀纵置有多根两端开口的柱形的滤筒06;

脉冲清灰装置07,脉冲清灰装置07包括电磁脉冲阀070和喷吹管071,喷吹管071位于精滤室内部且其侧壁上均布有多个喷吹口,喷吹口位于滤筒06上方并与其位置对应,喷吹管071的输入端与固定在下箱体02外侧壁上的电磁脉冲阀070的输出端连通。

进一步具体的,在上箱体01的顶部设置有检修口一012。

进一步具体的,在灰斗03远离下箱体02的一端安装有卸灰阀08,在灰斗03的侧壁上设置有检修口二030。

进一步具体的,在下箱体02的外侧壁上均布固定有用于支撑整个滤筒除尘器的支腿09。

进一步具体的,在上箱体01的顶部设置有护栏10,在下箱体02靠近电磁脉冲阀07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平台11以及护栏10。

进一步具体的,电磁脉冲阀070为直角式电磁脉冲阀。

该滤筒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含尘气体首先分别从进风口一011和进风口二020进入到粗滤室中,由于粗滤室的面积大于进风口一011和进风口二020的面积,所以,进入到粗滤室的含尘气体流速降低,由于在粗滤室中设置有挡尘板05,挡尘板05的导流作用使得含尘气体改变流动方向,增加其互相碰撞的几率,使得其凝结并进行沉降,以此实现粗滤室的粗滤;粗滤室与精滤室通过灰斗03连通,粗滤沉降后的颗粒物会沉降至灰斗03中,粗滤后的含尘气体颗粒物含量降低,经过粗滤后的含尘气体进入到精滤室中,并通过滤筒06进行颗粒物过滤,由于在滤筒06的上方设置有喷吹管071,喷吹管071与电磁脉冲阀070连通,所以,吸附在滤筒06侧壁上的颗粒物会被向下吹至灰斗03中,保证滤筒06能够保持高效率的吸附过滤作用,从精滤室经过精滤后的洁净气体从出风口010处排出。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