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密封的检验试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60429发布日期:2021-09-15 08:46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密封的检验试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试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密封的检验试管。
2.

背景技术:

3.检验科是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其每天承担包括病房、门诊、急诊、体检以及科研的各种标本进行检测,具体是通过取自人体的标本进行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遗传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等方面的检验,为预防、诊断、治疗人体疾病和评估人体健康提供信息。试管是检验科常用的用于存放标本的仪器,用于采集血样标本的试管往往是直接配设有试管塞,从而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而用于采集尿液、前列腺液和痰液等标本的试管为了方便取样,往往是开口式的,不便于密封,这便导致通过试管转移标本的过程中可能发生泄漏或污染,从而会造成检验结果不准确,影响临床诊断。
4.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
5.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密封的检验试管,其能够在试管采集到标本后方便进行密封,从而避免标本泄漏和污染。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8.一种便于密封的检验试管,其中,包括:试管本体;挡环,其设置在所述试管本体的孔腔的上部;连接环,其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试管本体的孔口;引导管,其上端与所述连接环的下端连接,且该引导管的下端位于所述挡环的上方;操纵杆,其下部活动穿过所述连接环和所述引导管;密封塞,其设置在所述操纵杆的下端,所述操纵杆能够控制该密封塞堵住所述引导管的下端,且所述操纵杆也能够控制该密封塞向下脱离所述引导管的下端;以及限位杆,其设置在所述密封塞的底部,所述密封塞向下脱离所述引导管的下端后能够通过该限位杆托在所述挡环上。
9.进一步优化的,所述连接环的上端设置有一个上大下小的锥形外漏斗。
10.再进一步优化的,所述引导管的上端与所述连接环的下端通过一个上大下小的锥形内漏斗进行连接。
11.再进一步优化的,所述连接环为橡胶环,其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套设在所述试管本体的孔口。
12.再进一步优化的,所述密封塞与所述引导管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13.再进一步优化的,所述操纵杆的上端设置有操纵手柄。
14.再进一步优化的,所述密封塞的上部呈上小下大的锥形状。
15.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塞脱离引导管的下端后,在重力的作用会向下掉落至与挡环对应的位置,试管本体便通过挡环托住限位杆来对密封塞进行限位,此时引导管的下端便处于打开状态且操纵杆的上端保持露出在试管本体之外,从而不影响标本进入到试管本体内,且在收集到标本后,通过操纵杆便能控制密封塞重新封堵住引导管的下端,从而实现对
试管本体的密封,有效避免标本发生泄漏和污染,在需要对标本进行检验时,把连接环从试管本体的孔口拆下来,便能通过操纵杆对连接环、引导管、密封塞进行移除,不影响检验过程,其使用方便,并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17.【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于密封的检验试管的轴向剖视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便于密封的检验试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便于密封的检验试管省略去试管本体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附图中,1

试管本体、2

挡环、3

连接环、4

锥形外漏斗、5

引导管、6

锥形内漏斗、7

操纵杆、8

操纵手柄、9

密封塞、10

限位杆。
22.【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4.如图 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密封的检验试管,该便于密封的检验试管包括试管本体1、挡环2、连接环3、引导管5、操纵杆7、密封塞9以及限位杆10。如图1和图2所示,试管本体1的孔腔的下端封闭且上端开口,其可以采用常规的试管。如图1和图3所示,挡环2为一圆环,其设置在试管本体1的孔腔的上部,挡环2的高度一般设置为大于试管本体1总高度的三分之二。挡环2相当于凸设在试管本体1的孔腔的内壁上的一圈台阶。
25.如图1和图3所示,连接环3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设置在试管本体1的孔口,可选的,连接环3的上端设置有一个上大下小的锥形外漏斗4,通过锥形外漏斗4能够增大开口,以方便接取标本。引导管5为一圆管,引导管5的上端与连接环3的下端连接,且引导管5的下端位于挡环2的上方,从而使引导管5高于挡环2。标本从连接环3落入后,先经过引导管5,再落入到试管本体1内。可选的,引导管5的上端与连接环3的下端通过一个上大下小的锥形内漏斗6进行连接,从而方便把标本导入到引导管5,也在安装连接环3时,能够通过锥形内漏斗6的导向使得安装更加方便。优选地,连接环3为橡胶环,其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套设在试管本体1的孔口,从而可以通过插拔的方式安装和拆下连接环3,使用比较方便。当然,连接环3也可以是与试管本体1的孔口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配合,具体是连接环3设置有外螺纹,而试管本体1的孔口设置有对应的内螺纹。
26.如图1和图3所示,操纵杆7的下部活动穿过连接环3和引导管5,从而使得操纵杆7能够升降和转动,操纵杆7小于引导管5,操纵杆7不会阻挡标本从引导管5经过,操纵杆7可以为圆杆,其直径小于引导管5的管孔直径的一半。可选的,操纵杆7的上端设置有操纵手柄8,从而方便用手操作操纵杆7。密封塞9设置在操纵杆7的下端,操纵杆7能够控制密封塞9堵住引导管5的下端,且操纵杆7也能够控制密封塞9向下脱离引导管5的下端。可选的,密封塞9的上部呈上小下大的锥形状,从而在需要密封塞9封堵引导管5时便于把密封塞9导入到引导管5的下端,且在密封塞9向下脱离引导管5后,标本从引导管5落下时也不易残留在密封塞9上。可选的,密封塞9与引导管5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具体可以是密封塞9设置有外螺纹,引导管5的下端设置有对应的内螺纹,通过转动操纵杆7来带动密封塞9转动,便能控制密封塞9堵住或打开引导管5的下端。当然,也可以使密封塞9为橡胶塞,且密封塞9与引导管5的下端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进行插拔连接。
27.如图1和图3所示,限位杆10设置在密封塞9的底部,密封塞9向下脱离引导管5的下端后能够通过限位杆10托在挡环2上,限位杆10不能通过挡环2,从而通过挡环2对密封塞9进行限位,避免密封塞9直接坠落到试管本体1的底部,也使得操纵杆7和手柄8能够保持高于连接环3和锥形外漏斗4,既不影响收集标本,也能够方便操作操纵杆7。
28.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塞9脱离引导管5的下端后,在重力的作用会向下掉落至与挡环2对应的位置,试管本体1便通过挡环2托住限位杆10来对密封塞9进行限位,此时引导管5的下端便处于打开状态且操纵杆7的上端保持露出在试管本体1之外,从而不影响标本进入到试管本体1内,且在收集到标本后,通过操纵杆7便能控制密封塞9重新封堵住引导管5的下端,从而实现对试管本体1的密封,有效避免标本发生泄漏和污染,在需要对标本进行检验时,把连接环3从试管本体1的孔口拆下来,便能通过操纵杆7对连接环3、引导管5、密封塞9等部件进行移除,不影响检验过程,其使用方便,并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9.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