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的粉尘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26366发布日期:2021-06-18 20:16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的粉尘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粉尘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节能的粉尘过滤系统。



背景技术:

工业粉尘通常指含尘的工业废气或产生于固体物料加工过程中的粉碎、筛分、输送、爆破等机械过程,或产生于燃烧、高温熔融和化学反应等过程。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环境测控优化研究中心根据多年来粉尘治理的工程经验得出前者粉尘含有粒度大、化学成分与原固体物质相同的粉尘,而后者含有粒度小、化学性质与生成它的物质有别的烟尘,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和燃烧技术可以减少颗粒物的产生。

但是传统的粉尘处理装置粉尘处理的并不彻底,进而需要通过多次过滤方可处理干净,这样不仅效率低同时能耗高。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的粉尘过滤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的粉尘过滤系统,包括第一过滤罐、第二过滤罐、冷凝罐和第三过滤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罐、第二过滤罐、冷凝罐和所述第三过滤罐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所述第一过滤罐与所述第二过滤罐之间设置有第一导气管,所述第二过滤罐与所述冷凝罐之间设置有连管,所述冷凝罐与所述第三过滤罐之间设置有第二导气管,所述第一过滤罐内部中心设置有过滤网筒,所述过滤网筒将所述第一过滤罐内部中心分为导气腔和过滤腔的内外两个部分,所述第二过滤罐内部盛装有过滤液,所述冷凝罐内部设置有多排冷凝管,所述第三过滤罐内部中心设置有热交换机和过滤芯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罐内部顶部设置有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导气腔内部相通,所述过滤网筒底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罐内侧壁之间设置有阻气板将所述导气腔底部封闭,所述第一过滤罐内部底部设置有第一抽气扇,所述过滤网筒顶端设置有导气盖,所述导气盖将所述过滤腔顶端封闭。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过滤罐内部设置有第一注气管,所述第一注气管插入端连通有多孔出气管,所述第一注气管顶端与所述第二过滤罐顶端设置的第一抽气泵排气端相连通,所述第一导气管一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罐底端设置的第一出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导气管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抽气泵进气端相连通,所述连管与所述第二过滤罐顶端设置的第二出气口相连通,所述连管另一端与所述冷凝罐顶部设置的第二抽气泵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冷凝罐内部设置有第二注气管并与所述第二抽气泵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导气管一端与所述冷凝罐内部相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过滤罐底部设置的第二进气口相对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过滤罐内底部设置有进气腔,所述进气腔内部设置有第二抽气扇,所述第三过滤罐顶端设置有第三出气口,所述第三过滤罐内部于所述第三出气口处设置有第三抽气扇。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芯组由所述第一过滤芯、第二过滤芯和第三过滤芯组合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芯、第二过滤芯和所述第三过滤芯依次设置为初级过滤芯、中级过滤芯和高级过滤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过滤罐顶端的一侧设置有进液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过滤罐底端的一侧设置有出液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节能的粉尘过滤系统使用时工厂内部粉尘于第一进气口进入第一过滤罐内部,通过过滤网筒将大颗粒粉尘阻隔于外部,达到初步过滤的效果,较少第二过滤罐内部过滤压力,同时第二过滤罐可将空气内部可溶性粉尘做进一步的处理,并将内部空气排至冷凝罐内部,通过冷凝操作可将第二过滤罐内部处理出的夹带有水分的粉尘冷凝,受重力影响而堆积在罐底,进而减少第三过滤罐内部的过滤压力,同时第三过滤罐内部的过滤芯组能够处理掉空气中粒径较小的颗粒,使粉尘过滤效果更加明显,同时采取分级过滤的操作,不仅能够逐步提升过滤效果,同时也能够大大减少能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节能的粉尘过滤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节能的粉尘过滤系统的过滤芯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过滤罐;2、第二过滤罐;3、第三过滤罐;4、第一进气口;5、过滤网筒;6、导气腔;7、过滤腔;8、导气盖;9、阻气板;10、第一抽气扇;11、第一出气口;12、第一导气管;13、第一抽气泵;14、第一注气管;15、多孔出气管;16、第二出气口;17、第二导气管;18、第二进气口;19、进气腔;20、第二抽气扇;21、热交换机;22、过滤芯组;23、第三抽气扇;24、第三出气口;25、第一过滤芯;26、第二过滤芯;27、第三过滤芯;28、进液口;29、出液口;30、连管;31、第二抽气泵;32、冷凝罐;33、第二注气管;34、冷凝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顶部”、“底部”、“一侧”、“另一侧”、“前面”、“后面”、“中间部位”、“内部”、“顶端”、“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节能的粉尘过滤系统,包括第一过滤罐1、第二过滤罐2、冷凝罐32和第三过滤罐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罐1、第二过滤罐2、冷凝罐32和所述第三过滤罐3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所述第一过滤罐1与所述第二过滤罐2之间设置有第一导气管12,所述第二过滤罐2与所述冷凝罐32之间设置有连管30,所述冷凝罐32与所述第三过滤罐3之间设置有第二导气管17,所述第一过滤罐1内部中心设置有过滤网筒5,所述过滤网筒5将所述第一过滤罐1内部中心分为导气腔6和过滤腔7的内外两个部分,所述第二过滤罐2内部盛装有过滤液,所述冷凝罐32内部设置有多排冷凝管34,所述第三过滤罐3内部中心设置有热交换机21和过滤芯组22。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方案,所述第一过滤罐1内部顶部设置有第一进气口4,所述第一进气口4与所述导气腔6内部相通,所述过滤网筒5底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罐1内侧壁之间设置有阻气板9将所述导气腔6底部封闭,所述第一过滤罐1内部底部设置有第一抽气扇10,所述过滤网筒5顶端设置有导气盖8,所述导气盖8将所述过滤腔7顶端封闭。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方案,所述第二过滤罐2内部设置有第一注气管14,所述第一注气管14插入端连通有多孔出气管15,所述第一注气管14顶端与所述第二过滤罐2顶端设置的第一抽气泵13排气端相连通,所述第一导气管12一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罐1底端设置的第一出气口11相连通,所述第一导气管12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抽气泵13进气端相连通,所述连管30与所述第二过滤罐2顶端设置的第二出气口16相连通,所述连管30另一端与所述冷凝罐32顶部设置的第二抽气泵31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冷凝罐32内部设置有第二注气管33并与所述第二抽气泵33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导气管17一端与所述冷凝罐32内部相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过滤罐3底部设置的第二进气口18相对接。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方案,所述第三过滤罐3内底部设置有进气腔19,所述进气腔19内部设置有第二抽气扇20,所述第三过滤罐3顶端设置有第三出气口24,所述第三过滤罐3内部于所述第三出气口24处设置有第三抽气扇23。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方案,所述过滤芯组22由所述第一过滤芯25、第二过滤芯26和第三过滤芯27组合构成。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方案,所述第一过滤芯25、第二过滤芯26和所述第三过滤芯依次设置为初级过滤芯、中级过滤芯和高级过滤芯,能够有效过滤掉空气中pm2.5级别的粉尘。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方案,所述第二过滤罐2顶端的一侧设置有进液口28,用于更换内部过滤液。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方案,所述第二过滤罐2底端的一侧设置有出液口29。

在具体应用时,使用时工厂内部粉尘于第一进气口4进入第一过滤罐1内部,通过过滤网筒5将大颗粒粉尘阻隔于外部,达到初步过滤的效果,较少第二过滤罐2内部过滤压力,同时第二过滤罐2可将空气内部可溶性粉尘做进一步的处理,并将内部空气排至冷凝罐32内部,通过冷凝操作可将第二过滤罐2内部处理出的夹带有水分的粉尘冷凝,受重力影响而堆积在罐底,进而减少第三过滤罐3内部的过滤压力,同时第三过滤罐3内部的过滤芯组22能够处理掉空气中粒径较小的颗粒,使粉尘过滤效果更加明显,同时采取分级过滤的操作,不仅能够逐步提升过滤效果,同时也能够大大减少能耗。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