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信息传输识别系统

文档序号:26732095发布日期:2021-09-22 21:49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信息传输识别系统

1.本发明涉及物联网信息传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信息传输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信息、通信、识别、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物联网逐渐融入了各种各业,以实现万物相连,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做到人、机、物的互联互通。具体是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需要的相关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以尽可能地实现智能化信息的实时、准确地传送,以便信息交流、分享,实现工业利益的最大化。
3.本发明基于上述技术问题实际的需求,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信息传输识别系统,能够将物联网的信息准确的传输并进行识别,从而更好地实现工业生产中信息的传输和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信息传输识别系统,能够将物联网的信息准确的传输并进行识别,从而更好地实现工业生产中信息的传输和应用,进而实现工业利益的最大化。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信息传输识别系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本体;所述主体内设置有处理器、信号收发模块、电源;所述电源为电池,特别是充电电池,以向处理器和信号收发器等用电部件进行供电;所述信号收发模块通无线信号与后台服务器连接;所述识别本体包括识别传感器,所述识别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转速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等。
6.优选的,所述主体内设置有反应腔;所述反应腔上部设置有注料口,下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注料口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出料口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均为电磁阀。
7.优选的,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均与处理器连接。
8.优选的,所述反应腔的腔壁采用合金钢制成,并在内壁上设置有内层,所述内层为陶瓷或者玻璃,所述内层的厚度h为0.25

0.65mm;所述内层的表面粗糙度ra为0.01

0.04微米;特别的,为了更好地利于反应腔内的液态反应物的反应,并保证反应腔的使用寿命,所述内层的厚度h和表面粗糙度ra之间满足h
·
ra大于等于0.003小于等于0.02。
9.优选的,所述反应腔内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热丝,所述电热丝设置在所述内层中。所述加热装置与处理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反应腔的上部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反应腔内的转轴连接,并带动转轴转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和转轴通过变速箱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平行;特别的,所述输出轴与转轴同轴设置。
12.优选的,所述转轴上设置有搅拌叶片。
13.优选的,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转速传感器,用以采集转轴的转速n,其单位为转/分钟。
14.优选的,所述转轴上设置有振动机构,使叶片在搅拌的同时能够振动,从而能够更好地对反应物进行搅拌,以利于反应的进行。
15.优选的,所述振动机构为包括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的振动频率为f,单位为hz。所述振动电机通过变频器与电源连接;所振动电机和变频器均与处理器连接。
16.优选的,所述反应腔的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反应腔内的液态反应物的量(可以是质量m,单位是吨;也可以是体积v,单位是立方米,本发明中液态反应物的体积v取值为1.2

2.5立方米);所述压力传感器和电机均与处理器连接。
17.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转速、振动电机的振动频率与反应腔内的液态反应物的量正相关,反应腔内的液态反应物越多,电机的转速和振动电机的频率越大。
18.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转速n与反应腔内的液态反应物的体积v满足以下关系:n=α
·
π
·
v2;其中,α为转速系数,取值范围为8.35

15.4;π为圆周率。
19.优选的,所述振动电机的振动频率f与反应腔内的液态反应物的体积v满足以下关系:f=β
·
π
·
v2·
(ra/h);其中,β为振动频率系数,取值范围为11.3

18.6;π为圆周率;ra内层的表面粗糙度;h为内层的厚度。
20.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反应腔内部,用以采集反应腔的温度t1,单位为摄氏度;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反应腔外部,用以采集周围环境的温度t2(单位为摄氏度)和湿度信息。
21.优选的,所述处理器通过信号收发模块/物联网将反应腔内的温度、液态反应物的量、转轴的转速、反应腔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信息传输至后台服务器或者云端。
22.优选的,所述处理器与后台服务器(或者云端)进行信息传输交互时,需要先进行识别验证,以确认身份。
23.优选的,所述的识别验证通过加密算法实现;所述的加密算法为des加密算法、rsa加密算法、idea加密算法等中的一种。
24.优选的,所述主体还包括防护罩和支架,所述本体的表面套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一侧连接有支架,且支架的数量为两组,所述防护罩的一侧设置有散热机构,两组所述支架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一滑轨和移动横板,两组所述支架相互靠近的一侧连接有移动横板,所述移动横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且第一滑块的数量为四个,且每两个第一滑块为一组。
25.优选的,两组所述第一滑块的一侧连接有螺纹套,且两组螺纹套的内部螺纹相反,两组所述螺纹套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支撑杆,两组所述支撑杆的一侧连接有万向轮,两组所
述螺纹套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侧连接有转杆,所述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减震机构。
26.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防护网和散热孔,所述本体的一侧连接有散热支架,所述散热支架的表面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的两侧连接有连接板,两组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弹簧,两组所述第一弹簧相互靠近的一侧连接有连接块,两组所述转杆相互靠近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侧连接有散热风扇。
27.优选的,两组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连接有防护网。
28.优选的,所述转杆的表面套接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的材质为橡胶,且表面均匀开设有防滑纹。
29.优选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板和第二滑轨,所述本体的一侧连接有减震板,所述减震板的两侧连接有伸缩板,所述减震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二滑轨。
30.优选的,两组所述伸缩板的表面套接有收缩板,两组所述收缩板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两组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滑块,两组所述第二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弹簧,两组所述第二滑块滑动安装于第二滑轨内部。
31.优选的,所述收缩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三滑轨,且第三滑轨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第三滑轨相互靠近的一侧滑动安装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的一侧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滑块的一侧连接于伸缩板上。
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的基于物联网的信息传输识别系统,通过物联网与后台服务器(或者云端)连接时,需要先进行识别验证,所述的识别验证通过加密算法实现;所述的加密算法为des加密算法、rsa加密算法、idea加密算法等中的一种,能够极大地提高信息传输识别的安全性。
33.2、本发明的基于物联网的信息传输识别系统,通过在反应腔内部设置内层,并设置所述内层的厚度h和表面粗糙度ra的范围和之间满足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利于反应腔内的液态反应物的反应,并保证反应腔的使用寿命。
34.3、本发明的基于物联网的信息传输识别系统,通过设置所述电机的转速n与反应腔内的液态反应物的体积v满足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利于液态反应物的反应,提高反应速率。
35.4、本发明的基于物联网的信息传输识别系统,通过设置所述振动电机的振动频率f与反应腔内的液态反应物的体积v、内层的表面粗糙度、厚度之间满足的关系,在提高反应腔内液态反应物的反应速率的同时,并保证反应腔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36.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37.图2为本发明的散热结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38.图3为本发明的移动机构结构侧视示意图。
39.图4为本发明的减震机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40.图中:100、主体;110、本体;111、防护罩;112、支架;200、散热机构;210、防护网;211、散热孔;212、散热支架;213、第一弹簧;214、连接块;215、散热风扇;216、第一连接杆;
217、连接板;300、移动机构;310、第一滑轨;311、第一滑块;312、移动横板;313、防滑套;314、转杆;315、万向轮;316、支撑杆;317、丝杆;318、螺纹套;400、减震机构;410、减震板;411、第二滑轨;412、第二弹簧;413、伸缩板;414、收缩板;415、第二滑块;416、第三滑轨;417、第三弹簧;418、第三滑块;419、第二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2.实施例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信息传输识别系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本体;所述主体内设置有处理器、信号收发模块、电源;所述电源为电池,特别是充电电池,以向处理器和信号收发器等用电部件进行供电;所述信号收发模块通无线信号与后台服务器连接;所述识别本体包括识别传感器,所述识别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转速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等。
43.所述主体内设置有反应腔;所述反应腔上部设置有注料口,下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注料口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出料口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均为电磁阀。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均与处理器连接。
44.所述反应腔的腔壁采用合金钢制成,并在内壁上设置有内层,所述内层为陶瓷或者玻璃,所述内层的厚度h为0.25

0.65mm;所述内层的表面粗糙度ra为0.01

0.04微米;特别的,为了更好地利于反应腔内的液态反应物的反应,并保证反应腔的使用寿命,所述内层的厚度h和表面粗糙度ra之间满足h
·
ra大于等于0.003小于等于0.02。与传统的反应容器相比,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反应腔内的液态反应物的反应速率提高了15

22%,反应腔的使用寿命提高了22.5

28.6%。
45.所述反应腔内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热丝,所述电热丝设置在所述内层中。所述加热装置与处理器连接。
46.所述反应腔的上部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反应腔内的转轴连接,并带动转轴转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和转轴通过变速箱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平行;特别的,所述输出轴与转轴同轴设置。所述转轴上设置有搅拌叶片。
47.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转速传感器,用以采集转轴的转速n,其单位为转/分钟。所述转轴上设置有振动机构,使叶片在搅拌的同时能够振动,从而能够更好地对反应物进行搅拌,以利于反应的进行。
48.所述振动机构为包括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的振动频率为f,单位为hz。所述振动电机通过变频器与电源连接;所振动电机和变频器均与处理器连接。
49.所述反应腔的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反应腔内的液态反应物的量(可以是质量,也可以是体积);所述压力传感器和电机均与处理器连接。
50.所述电机的转速、振动电机的振动频率与反应腔内的液态反应物的量正相关,反应腔内的液态反应物越多,电机的转速和振动电机的频率越大。
51.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反应腔内部,用以采集反应腔的温度t1,单位为摄氏度;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反应腔外部,用以采集周围环境的温度t2(单位为摄氏度)和湿度信息。
52.所述处理器通过信号收发模块/物联网将反应腔内的温度、液态反应物的量、转轴的转速、反应腔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信息传输至后台服务器或者云端。
53.所述处理器与后台服务器(或者云端)进行信息传输交互时,需要先进行识别验证,以确认身份。所述的识别验证通过加密算法实现;所述的加密算法为des加密算法、rsa加密算法、idea加密算法等中的一种。
54.实施例2请参阅图1

4,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信息传输识别系统,包括主体100,主体100包括本体110、防护罩111和支架112,本体110的表面套接有防护罩111,防护罩1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112,且支架112的数量为两组,防护罩111的一侧设置有散热机构200,两组支架112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移动机构300,移动机构300包括第一滑轨310和移动横板312,两组支架112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横板312,移动横板312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轨310,第一滑轨310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311,且第一滑块311的数量为四个,且每两个第一滑块311为一组,两组第一滑块3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套318,且两组螺纹套318的内部螺纹相反,两组螺纹套318的一侧皆活动连接有支撑杆316,两组支撑杆3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万向轮315,两组螺纹套318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杆317,丝杆3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杆314,本体110的一侧设置有减震机构400,当装置使用时,工作人员可通过旋转转杆314带动丝杆317旋转,此时可通过丝杆317表面螺纹连接的两组螺纹套318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此时可将支撑杆316伸直,将万向轮315与地面紧密贴合,可推动装置使装置移动。
55.所述散热机构200包括防护网210和散热孔211,本体1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散热支架212,散热支架212的表面开设有散热孔211,散热孔211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17,两组连接板2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13,两组第一弹簧213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14,两组转杆314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16,第一连接杆2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215,当装置工作时,可通过启动散热风扇215对装置内部热量进行排出,同时,可通过第一弹簧213的弹性势能使装置进行降噪,防止发出过大的噪音影响工作人员工作。
56.所述两组连接板2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网210,当散热风扇215在工作时可通过防护网210对异物进行阻隔,防止衣物进入散热风扇215内对散热风扇215的散热工作产生影响,提升了使用的安全性。
57.所述转杆314的表面套接有防滑套313,防滑套313的材质为橡胶,且表面均匀开设有防滑纹,当工作人员旋转转杆314时,可通经握住防滑套313增加手部与装置之间的摩擦,防止手滑,提升了使用的安全性。
58.所述减震机构400包括减震板410和第二滑轨411,本体1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减震板410,减震板410的两侧皆连接有伸缩板413,减震板4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轨411,两组伸缩板413的表面套接有收缩板414,两组收缩板414的表面皆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
419,两组第二连接杆419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滑块415,两组第二滑块415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412,两组第二滑块415滑动安装于第二滑轨411内部,当装置在使用时产生的抖动可通过下压减震板410使两组第二滑块415在第二滑轨411中滑动,同时通过第二弹簧412的弹性势能进行复位。
59.所述收缩板414的内部开设有第三滑轨416,且第三滑轨416的数量为两组,两组第三滑轨416相互靠近的一侧滑动安装有第三滑块418,第三滑块4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417,第三滑块418的一侧固定连接于伸缩板413上;在使用,产生的摇晃可通过第三弹簧417进行缓冲,同时向上复位一侧固定连接的第三滑块418在第三滑轨416中滑动,降低抖动,提升了安全性。
60.实施例3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利于液态反应物的反应,提高反应速率,所述电机的转速n与反应腔内的液态反应物的体积v满足以下关系:n=α
·
π
·
v2;其中,α为转速系数,取值范围为8.35

15.4;π为圆周率。
61.为了在提高反应腔内液态反应物的反应速率的同时,并保证反应腔的使用寿命,所述振动电机的振动频率f与反应腔内的液态反应物的体积v满足以下关系:f=β
·
π
·
v2·
(ra/h);其中,β为振动频率系数,取值范围为11.3

18.6;π为圆周率;ra内层的表面粗糙度;h为内层的厚度。
62.与传统的液态反应物的反应容器相比,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反应腔内的液态反应物的反应速率提高了18.8

24.2%,反应腔的使用寿命提高了15.6.5

23.4%。
63.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物联网进行信息的传输识别,其安全性大大提高,并能够实时采集到液态反应物在反应腔内的实时数据,并根据数据进行调整。
64.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