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净化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31977发布日期:2021-09-22 21:49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净化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污水净化处理是一种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由城市排水管网汇集并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产生的污水通常直接通过水管排放,排放出的污水中所含污染物主要是一些油脂、毛发,尤其是厨余垃圾中混合的食物残渣等固体污染物。
3.目前,人们通常会在水管的入水口处安装滤网对污水中的固体污染物进行过滤,使过固体污染物聚集在滤网上。为了减少固体污染物出现发臭的情况,需要定期对滤网上的固体污染物进行清理。
4.上述方案中的滤网分离出固体污染物后,固体污染物内残留的污水一般较多,容易导致细菌滋生和固体污染物发臭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减少污水在固体污染物中的残留,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污水净化处理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和设于处理箱内的滤板,滤板上设有滤孔,处理箱的顶部呈开口设置,处理箱内设有空腔,滤板将空腔分隔为固体腔和污水腔,固体腔位于污水腔的上方,固体腔内设有刮除件,刮除件包括与滤板上端面抵接的刮板,处理箱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与固体腔连通的刮除口,刮除口的底部设有收集盒,收集盒的上端开设有收集口,收集口与刮除口抵接,收集盒靠近处理箱的一侧侧壁上设有与污水腔连通的排水孔,收集盒的上方设有伸缩气缸,伸缩气缸上连接有与收集口配合的压板,处理箱上设有与污水腔连通的排水管。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处理箱的设置便于将污水排入固体腔后通过滤板进行过滤,固体污染物留存在滤板上,污水进入污水腔后经排水管排出,固体腔内的刮板便于将滤板上的固体污染物刮除,并通过刮除口排出到收集盒内,经伸缩气缸作用使压板反复对收集盒内的固体污染物进行挤压,将固体污染物中残留的污水压出后经排水孔排入到污水腔内,从而减少了污水在固体污染物中的残留。
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收集盒的底部设置有热风机,热风机的出风口朝向收集盒设置。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风机的设置能够通过出风口将热风吹到收集盒的底部,从而对收集盒进行加热,使得收集盒内的固体污染物受热将残留的污水蒸发出去,进一步减少了污水在固体污染物中的残留。
1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滤板倾斜设置,滤板较高处的上端面与刮除口的底部平齐。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设置的滤板,能够减少污水在滤板上的留存,从而在
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固体污染物中污水的残留。
12.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处理箱上设有连接口,连接口在刮除口相邻的两侧侧壁上均有设置,连接口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延伸至滤板的端部,连接口与滤板平行,连接口内穿设有刮杆,刮杆的一端位于固体腔内,刮杆的另一端位于固体腔外,刮杆位于固体腔内的一端与刮板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口的设置,便于通过刮杆控制刮板在连接口的两端之间移动,从而将滤板上的固体污染物刮除。
14.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刮杆的截面呈圆形设置。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柱形的刮杆使得刮杆不仅能够在连接口的两端之间移动,也能在连接口内转动,从而便于转动刮板将滤板远离刮除口一端的固体污染物刮除。
16.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刮杆上设有螺纹,刮杆与刮板螺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刮杆与刮板螺接,从而便于拆卸和安装刮除件。
1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刮杆位于固体腔外的一端上设有防滑套。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套的设置能够增大使用时人手与刮杆之间的摩擦阻力,从而便于使用。
2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收集盒的底部设有支撑杆。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的设置能够为收集盒提供支撑,从而减少了挤压固体污染物时,收集盒受损的可能。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23.收集盒的设置便于对滤板上的固体污染物进行收集,从而能够使伸缩气缸带动压板对收集盒内的固体污染物进行挤压,进而将固体污染物中残留的污水压出;
24.收集盒底部的热风机便于对收集盒内的固体污染物进行加热,能够使固体污染物中残留的污水蒸发出去,从而减少了固体污染物中污水的残留;
25.滤板倾斜设置能够减少污水在滤板上的留存,从而减少了污水在固体污染物中的残留。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用于表示连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刮除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1、处理箱;11、空腔;111、固体腔;112、污水腔;12、滤板;121、滤孔;13、刮除口;14、清理口;15、连接口;16、排水管;17、盖板;171、螺栓;172、限位块;2、刮除件;21、刮板;22、刮杆;221、螺纹;222、防滑套;3、收集盒;31、收集口;32、支撑杆;33、排水孔;4、伸缩气缸;41、压板;5、热风机;51、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一种污水净化处理装
置,包括处理箱1和设于处理箱1内的滤板12,滤板12上设有滤孔121。处理箱1顶部呈开口设置,处理箱1内设有空腔11,滤板12将空腔11分隔为固体腔111和污水腔112,固体腔111位于污水腔112的上方,处理箱1的底部设有与污水腔112连通的排水管16。
32.固体腔111内设有刮除件2,刮除件2包括与滤板12上端面抵接的刮板21。
33.如图1、2所示,处理箱1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刮除口13,处理箱1上与刮除口13相对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清理口14,处理箱1上设有连接口15,连接口15在刮除口13相邻的两侧侧壁上均有设置,连接口15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延伸至滤板12的端部。
34.刮除口13、清理口14和连接口15的底部均铰接有盖板17,刮除口13、清理口14和连接口15的上方均设有限位块172,限位块172上穿设有螺栓171,螺栓171穿过限位块172后螺接于处理箱1上,限位块172的设置便于将盖板17抵紧在处理箱1上。盖板17的设置便于封堵刮除口13、清理口14和连接口15,减少污水外溢的可能。
35.滤板12倾斜设置,滤板12较高处的上端面与刮除口13的底部平齐,滤板12较低处的上端面与清理口14的底部平齐,滤板12较高处两侧的上端面与连接口15平齐。倾斜设置的滤板12,能够减少污水在滤板12上的留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固体污染物中污水的残留。
36.刮除口13的底部设有收集盒3,收集盒3的上端开设有收集口31,收集口31与刮除口13抵接,收集盒3靠近处理箱1的一侧侧壁上设有与污水腔112连通的排水孔33。收集盒3的上方设有伸缩气缸4,伸缩气缸4上连接有与收集口31配合的压板41。
37.处理箱1的设置便于将污水排入固体腔111后通过滤板12进行过滤,固体污染物留存在滤板12上,污水进入污水腔112后经排水管16排出,固体腔111内的刮板21便于将滤板12上的固体污染物刮除,并通过刮除口13排出到收集盒3内,经伸缩气缸4作用使压板41反复对收集盒3内的固体污染物进行挤压,将固体污染物中残留的污水压出后经排水孔33排入到污水腔112内,从而减少了污水在固体污染物中的残留。
38.收集盒3的底部设置有热风机5,热风机5的出风口51朝向收集盒3的底部设置。热风机5的设置能够通过出风口51将热风吹到收集盒3的底部,从而对收集盒3进行加热,使得收集盒3内的固体污染物受热将残留的污水蒸发出去,进而减少污水在固体污染物中的残留。
39.收集盒3的底部设有支撑杆32,支撑杆32的设置能够为收集盒3提供支撑,从而减少了挤压固体污染物时,收集盒3受损的可能。
40.如图1、3所示,两个连接口15内均穿设有刮杆22,刮杆22的一端位于固体腔111内,刮杆22的另一端位于固体腔111外,刮杆22位于固体腔111内的一端与刮板21连接。当需要刮除固体污染物时,打开盖板17,通过刮杆22控制刮板21在连接口15的两端之间移动,从而将滤板12上的固体污染物刮除。
41.刮杆22的截面呈圆形,刮杆22的外壁上设有螺纹221,刮杆22与刮板21上的螺孔螺接。刮杆22呈圆柱形设置使得刮杆22不仅能够在连接口15的两端之间移动,也能在连接口15内沿刮杆22的轴线转动,从而便于转动刮板21将滤板12远离刮除口13一端的固体污染物刮除。刮杆22与刮板21螺接,便于拆卸和安装刮除件2。
42.刮杆22位于固体腔111外的一端上设有防滑套222,防滑套222的设置能够增大使用时人手与刮杆22之间的摩擦阻力,便于使用时操作。
43.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先将污水倒入处理箱1,污水经滤板12的过滤,固体污染物留存在滤板12上,过滤后的污水进入污水腔112后经排水管16排出。再转动处理箱1上的限位块172,打开刮除口13和连接口15处的盖板17。通过刮杆22控制刮板21在连接口15的两端之间移动,将滤板12上的固体污染物从刮除口13。固体污染物进入收集盒3内后,通过伸缩气缸4驱动压板41反复对收集盒3内的固体污染物进行挤压,将固体污染物中残留的污水压出后经排水孔33排入到污水腔112内。再通过收集盒3底部的热风机5朝向收集盒3吹风,对收集盒3进行加热,使收集盒3内的固体污染物受热将残留的污水蒸发出去,进而减少污水在固体污染物中的残留。
44.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减少污水在固体污染物中的残留的优点。
45.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