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及纳米气泡的产生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172358发布日期:2021-12-24 23:5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多级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在壳体(1)内腔内间隔设置有两块以上的孔板,将壳体(1)内腔分隔成三个以上的腔室,分别是高压腔室(5)、一个以上的中压腔室(6)及低压腔室(7),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气液进口(3)与气液出口(4),所述气液进口(3)与高压腔室(5)连通,所述气液出口(4)与低压腔室(7)连通,在高压腔室(5)、中压腔室(6)内分别设置有叶轮组件,所述叶轮组件均设置在传动轴(2)上,所述传动轴(2)的一端伸出壳体(1)之外并由驱动源驱动转动,在中压腔室(6)、低压腔室(7)内分别设置有若干喷嘴,若干喷嘴设置在相应的孔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板设置有两块,分别为一级孔板(8)、二级孔板(9),所述壳体(1)内腔由一级孔板(8)、二级孔板(9)分隔成高压腔室(5)、中压腔室(6)及低压腔室(7),设置在中压腔室(6)内的喷嘴为一级喷嘴(10)、低压腔室(7)内的喷嘴为二级喷嘴(11),一级喷嘴(10)、二级喷嘴(11)分别设置在一级孔板(8)、二级孔板(9)上,所述叶轮组件设置有两个,分别为位于高压腔室(5)内的一级叶轮组件、位于中压腔室(6)内的二级叶轮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级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2)与壳体(1)之间通过机械密封密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级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叶轮组件包括一级叶轮(12)及一级导流罩(14),所述二级叶轮组件包括二级叶轮(13)及二级导流罩(15)。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级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传动轴(2)、叶轮组件同轴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级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喷嘴以传动轴(2)为中心,周向均布在相应的孔板上。7.一种如权利要求2

6所述的一种多级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纳米气泡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启动设备后,驱动源驱动传动轴(2)带动一级叶轮(12)、二级叶轮开始高速旋转,来自储液装置的气体、液体通过一级叶轮组件的离心力作用下,经气液进口(3)进入到高压腔室(5)中;步骤2:步骤1中进入到高压腔室(5)中的气体、液体经一级叶轮组件的产生高压动能在高压腔室(5)中形成高压涡流、湍流,气体、液体产生强烈的液冲压力,流速增加,通过一级孔板(8)、一级喷嘴(10)喷射进入中压腔室(6)形成的微小气泡快速增加;步骤3:步骤2中的微小气泡进入到中压腔室(6)后,气、液两相流相应的速度和压力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再经过二级叶轮(13)、二级导流罩(15)继续增压以获得高速喷射流,从而确保气、液两相流的高速运动,使其液体流动中形成更多强烈的微气泡,再经由二级孔板(9)、二级喷嘴(11)分流到低压腔室(7)中去;步骤4:当微气泡进入到低压腔室(7)时压力突然降低,导致其液体流动中形成的微气泡的压缩、膨胀、坍塌,从而形成纳米气泡,经由出液口排出或循环到系统中去。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纳米气泡生成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多级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及纳米气泡的产生方法;在壳体内腔内间隔设置有两块以上的孔板,将壳体内腔分隔成高压腔室、一个以上的中压腔室及低压腔室,壳体上设置有与高压腔室连通的气液进口、与低压腔室连通的气液出口,在高压腔室、中压腔室内分别设置有叶轮组件,叶轮组件设置在传动轴上,在中压腔室、低压腔室内分别设置有若干喷嘴,若干喷嘴设置在相应的孔板上;本发明的气体、液体由一级组合单元在高压腔室中产生涡流和湍流,气、液两相液流进入到中压区域,在中压区域经组合单元以增加传导及激发气体、流体纳米气泡的形成,使其液体内部释放出强大的能量,更有效地提升液体形成气泡的能力。气泡的能力。气泡的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杨学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西菱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1
技术公布日:2021/12/2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