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微生物检测用土样筛分装置

文档序号:28222743发布日期:2021-12-29 10:26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壤微生物检测用土样筛分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微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壤微生物检测用土样筛分装置。


背景技术:

2.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严格意义上应包括细菌、古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其个体微小,一般以微米或毫微米来计算,通常1克土壤中有几亿到几百亿个,其种类和数量随成土环境及其土层深度的不同而变化。它们在土壤中进行氧化、硝化、氨化、固氮、硫化等过程,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养分的转化,通过检测土壤中整个微生物的群落、种群、数量或其中的一些特殊种群状态,可以的得到自然或生态系统的微小变化。
3.现有的土样筛分装置在筛分是无法对较大块无法过筛要求的土样颗粒进行研磨从而对达到过筛要求对的土样颗粒进行检测,从而导致检测结果产生偏差,无法得出较准确对的检测结果,同时现有的土样筛分装置只能将混有石块、枝干、杂草等杂质在内的土样一起过筛,无法将石块、枝干等杂质现从土样中分离出,从而导致土样的流失,影响实验结果,且现有的土样筛分装置无法对筛网进行清扫会导致筛网堵塞无法将土样有效筛分出,导致实验数据差生偏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土壤微生物检测用土样筛分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壤微生物检测用土样筛分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细筛板和粗筛板,所述细筛板位于粗筛板的下方,所述细筛板和粗筛板的两端均延伸至罐体的外部,所述细筛板和粗筛板位于罐体外部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条,第二齿条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细筛板和粗筛板位于罐体外部且远离第二齿条的一端下表面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罐体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导杆和两个第一齿条,且两个导杆和两个第一齿条均位于细筛板和粗筛板的上方,两个所述导杆和两个第一齿条共同滑动套接两个有毛刷,两个所述毛刷内部均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罐体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有两个研磨辊,两个所述研磨辊均位于靠近罐体顶部的一端,两个所述研磨辊的一侧转动轴杆均延伸至罐体的外部并分别固定套接有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罐体的两侧外壁均固连接有两个滑杆,所述罐体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位于第二电机的上方,所述第二电机两侧的驱动端均固定连接有半齿轮,所述罐体靠近顶端处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吸风端固定连接有吸料管,且风机的出风端固定连接有排料管,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进料斗,且罐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7.所述细筛板和粗筛板两侧的罐体侧壁开设有排渣口。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9.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齿条和半齿轮间歇性相互啮合,所述第一齿条和齿轮相互啮合。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端与主动齿轮固定连接。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3.所述滑块滑动套接于滑杆的外表面,所述滑杆的外表面滑动套接有弹簧,且弹簧位于滑块与罐体之间。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5.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且弹簧远离滑块的一端与罐体的侧壁固定连接。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7.所述吸料管远离风机的一端贯穿罐体的侧壁,且吸料管位于细筛板的两侧,所述排料管远离风机的一端贯穿罐体的侧壁,且排料管位于靠近罐体顶部的一端。
18.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1、该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研磨辊的设置可较大颗粒的土样进行研磨细化,提高土样的过筛率,使土样更易通过细筛板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20.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电机、粗筛板、细筛板、风机、第三电机、毛刷的设置,可对研磨后的土样进行粗筛和细筛,降低筛分后土样的含杂率,同时毛刷可对筛板进行来回扫动防止筛孔堵塞,也可清除筛出的杂质,且风机可将无法过细筛的土样颗粒抽送到研磨处进行二次研磨过筛,使土样几乎可全部过筛,从而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土壤微生物检测用土样筛分装置的主剖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土壤微生物检测用土样筛分装置的侧剖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土壤微生物检测用土样筛分装置的研磨辊局部结构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土壤微生物检测用土样筛分装置局部大样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土壤微生物检测用土样筛分装置的研磨辊局部结构图。
26.图例说明:
27.1、罐体;2、细筛;3、滑块;4、滑杆;5、粗筛;6、导杆;7、研磨辊;8、进料斗;9、主动齿轮;10、第一电机;11、毛刷;12、第一齿条;13、第二齿条;14、第二电机;15、半齿轮;16、出料口;17、排渣口;18、吸料管;19、风机;20、排料管;21、从动齿轮;22、弹簧;23、第三电机;24、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参照图1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土壤微生物检测用土样筛分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细筛板2和粗筛板5,细筛板2位于粗筛板5的下方,细筛板2和粗筛板5的两端均延伸至罐体1的外部,细筛板2和粗筛板5位于罐体1外部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条13,第二齿条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3,细筛板2和粗筛板5位于罐体1外部且远离第二齿条13的一端下表面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块3,罐体1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导杆6和两个第一齿条12,且两个导杆6和两个第一齿条12均位于细筛板2和粗筛板5的上方,两个导杆6和两个第一齿条12共同滑动套接两个有毛刷11,两个毛刷11内部均设有第三电机23,第三电机23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齿轮24,罐体1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有两个研磨辊7,两个研磨辊7均位于靠近罐体1顶部的一端,两个研磨辊7的一侧转动轴杆均延伸至罐体1的外部并分别固定套接有主动齿轮9和从动齿轮21,罐体1的两侧外壁均固连接有两个滑杆4,罐体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0和第二电机14,第一电机10位于第二电机14的上方,第二电机14两侧的驱动端均固定连接有半齿轮15,罐体1靠近顶端处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风机19,风机19的吸风端固定连接有吸料管18,且风机19的出风端固定连接有排料管20,罐体1的顶部设有进料斗8,且罐体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16。
31.细筛板2和粗筛板5两侧的罐体1侧壁开设有排渣口17的设置,可将细筛板2和粗筛板5筛出的杂质通过排渣口17排出罐体1。
32.主动齿轮9和从动齿轮21相互啮合,第二齿条13和半齿轮15间歇性相互啮合,第一齿条12和齿轮24相互啮合的设置,通过主动齿轮9和从动齿轮21实现两个研磨辊7进行相对运动对土样进行研磨,通过第二齿条13和半齿轮15的间歇性啮合实现细筛板2和粗筛板5的移动,通过第一齿条12和齿轮24的啮合可实现毛刷11对筛板的清扫。
33.第一电机10的驱动端与主动齿轮9固定连接的设置,可通过第一电机10的转动实现主动轮的转动。
34.滑块3滑动套接于滑杆4的外表面,滑杆4的外表面滑动套接有弹簧22,且弹簧22位于滑块3与罐体1之间的设置便于使筛板更稳定的来回移动。
35.弹簧22的一端与滑块3固定连接,且弹簧22远离滑块3的一端与罐体1的侧壁固定连接的设置,便于滑块3更稳定的滑动,筛板更好的对土样进行筛分。
36.吸料管18远离风机19的一端贯穿罐体1的侧壁,且吸料管18位于细筛板2的两侧,
排料管20远离风机19的一端贯穿罐体1的侧壁,且排料管20位于靠近罐体1顶部的一端的设置,便于对因颗粒较大无法过筛板的土样进行二次研磨筛分。
37.工作原理:使用时,启动第一电机10、第二电机14、第三电机23,将土样通过进料斗8送进罐体1,通过第一电机10带动研磨辊7对土样进行研磨,之后土样落到粗筛板5上,通过第二电机14带动半齿轮15的转动实现粗筛板5的晃动对土样进行筛分,之后土样落到细筛板2上,细筛板2在第二电机14带动半齿轮15的转动实现细筛板2的晃动对土样进行较精细的筛分,同时第三电机23带动毛刷11对筛板进行来回扫动,对无法过筛的土样通过风机19将其抽送到研磨辊7处进行二次研磨筛分,最后通过毛刷11将筛出的杂质从排渣口17扫除罐体1,筛分出的土样样品通过出料口16流出罐体1。
3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