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滤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91743发布日期:2021-12-31 22:45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滤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滤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滤芯。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对水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净水设备得到了广泛使用,传统结构是各个滤芯分别单独设置,这就导致净水机整体体积较大,占用相当多空间,不能满足现在用户的需要,因此在净水设备中,用复合滤芯代替单独设置的滤芯越来越多,这对净化水质也起着重要作用。
3.但是,在现有的复合滤芯中,是由一种密闭分隔件将两个不同的过滤水腔分开,这样会导致密闭分隔件在多次相对转动时会损坏密封件,影响密封效果,造成两个原本独立的水腔出现通水情况,影响滤芯的过滤效果,导致复合滤芯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复合滤芯,通过将后置滤芯组件设计为一个单独且密闭的整体安装固定在滤瓶中,通水口仅与前置滤芯组件连通,将二者共同设置在一个滤瓶中形成复合滤芯,使得后置滤芯组件的密封性不会受到影响,达到复合滤芯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的效果。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复合滤芯,包括滤瓶、前置滤芯组件、后置滤芯组件;所述前置滤芯组件和后置滤芯组件设置在所述滤瓶的空腔中,所述前置滤芯组件与所述后置滤芯组件连通;所述后置滤芯组件包括套筒、底盖和后置滤芯;所述套筒和所述底盖之间密闭连接形成后置水腔,所述后置水腔与所述滤瓶的空腔不连通;所述后置滤芯设置在所述后置水腔中,所述后置滤芯与所述套筒之间形成第一后置水腔;所述套筒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前置滤芯组件安装设置在所述安装槽上。
7.本技术中前置滤芯组件和后置滤芯组件均设在所述滤瓶中,所述前置滤芯组件能够将水进行第一次过滤,所述后置滤芯组件能够将水进行第二次过滤,所述后置滤芯组件仅与所述前置滤芯组件连通,其中套筒和底盖之间密闭连接形成后置水腔,所述后置滤芯与所述套筒之间形成第一后置水腔,所述第一后置水腔不与滤瓶的空腔连通,所述后置滤芯组件作为一个单独的整体,不受滤瓶等旋转的影响,以至于能够保证后置滤芯组件的密闭性,所述安装槽用于固定所述前置滤芯组件,并且安装槽与所述前置滤芯组件相匹配,增加了安装的密闭效果,使得滤瓶中空腔的水不会流向后置滤芯组件。解决了在现有的复合滤芯中,是由一种密闭分隔件将两个不同的过滤水腔分开,这样会导致密闭分隔件在多次相对转动时会损坏密封件,影响密封效果,造成两个原本独立的水腔出现通水情况,影响滤芯的过滤效果,导致复合滤芯报废的问题。
8.可选地,所述后置滤芯为中空结构,所述后置滤芯两端抵接于所述后置滤芯组件内部,形成第二后置水腔。第一后置水腔中的水通过后置滤芯过滤至所述第二后置水腔,所
述第一后置水腔和所述第二后置水腔均设置在所述套筒和底盖之间密闭连接形成的后置水腔中。
9.可选地,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后置滤芯之间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套在所述后置滤芯上端;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支撑肋,所述支撑肋抵接在所述安装槽的底部,所述支撑架的外侧与所述套筒内侧不接触。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套筒内侧不接触形成空隙,供水流通过,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后置滤芯的顶部贴合设置,防止在不同水腔里的水互通。
10.可选地,所述安装槽上设置有对接槽,所述对接槽内设置有对接件,所述对接件与所述第二后置水腔连通;所述对接槽与所述对接件之间的对接槽底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后置水腔连通。所述对接槽和所述对接件的设置用于与所述前置滤芯组件底部相匹配密闭连通,用于通水,所述通孔使得处于所述前置滤芯组件的水流进所述后置滤芯组件内的第一后置水腔中。
11.可选地,所述底盖上设置有固定肋,所述后置滤芯套装于所述固定肋上,所述后置滤芯底部抵接于所述底盖上。所述固定肋用于固定所述后置滤芯,并且防止在不同水腔里的水互通,影响过滤效果。
12.可选地,所述底盖外侧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中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底盖与所述套筒通过所述密封圈密闭组合安装,使得后置水腔与所述滤瓶的空腔不连通,仅仅与前置滤芯组件连通,防止在不同水腔里的水互通,影响过滤效果。
13.可选地,所述前置滤芯组件由外到内依次包括前置滤芯、第一中心管、第二中心管;所述前置滤芯与所述滤瓶之间形成第一进水腔,所述前置滤芯与所述第一中心管之间形成第一出水腔,所述第一中心管与所述第二中心管之间形成第二进水腔,所述第二中心管的内腔为第二出水腔;所述第二进水腔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第二出水腔与所述对接件连通。所述第一进水腔的水通过前置滤芯的过滤进入所述第一出水腔,第二进水腔的水经过所述通孔流至所述第一后置水腔,水经过所述后置滤芯的过滤进入所述第二后置水腔,所述第二后置水腔的水依次流经所述对接件和第二出水腔。
14.可选地,所述滤瓶顶部包括密封连接的滤盖、转盘、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转盘设置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端盖设置有第一进水柱、第一出水柱、第二进水柱和第二出水柱;所述第一进水口、第一进水柱和第一进水腔互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口、第一出水柱和第一出水腔互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水口、第二进水柱和第二进水腔互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口、第二出水柱和第二出水腔互相连通。
15.可选地,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进水口分别与外置的ro反渗透膜滤芯连通。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滤芯的剖视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置滤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滤芯的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端盖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滤芯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得本技术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滤芯,包括滤瓶1、前置滤芯组件2、后置滤芯组件3;所述前置滤芯组件2和后置滤芯组件3设置在所述滤瓶1的空腔中,所述前置滤芯组件2与所述后置滤芯组件3连通;所述后置滤芯组件3包括套筒31、底盖32和后置滤芯33;所述套筒31和所述底盖32之间密闭连接形成后置水腔(图中未标出),所述后置水腔与所述滤瓶1的空腔不连通;所述后置滤芯33设置在所述后置水腔中,所述后置滤芯33与所述套筒31之间形成第一后置水腔313;所述套筒31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槽311,所述前置滤芯组件32安装设置在所述安装槽311上。
25.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后置滤芯33为中空结构,所述后置滤芯33两端抵接于所述后置滤芯组件3内部,形成第二后置水腔323。第一后置水腔313中的水通过后置滤芯33过滤至所述第二后置水腔323,所述第一后置水腔313和所述第二后置水腔323均设置在所述套筒31和底盖32之间密闭连接形成的后置水腔中。
26.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311与所述后置滤芯33之间设置有支撑架34,所述支撑架34套在所述后置滤芯33上端;所述支撑架34上设置有支341撑肋,所述支撑肋341抵接在所述安装槽311的底部,所述支撑架34的外侧与所述套筒31内侧不接触。所述支撑架34与所述套筒31内侧不接触形成空隙,供水流通过,所述支撑架34与所述后置滤芯33的顶部贴合设置,防止在不同水腔里的水互通。
27.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311上设置有对接槽35,所述对接槽35内设置有对接件36,所述对接件36与所述第二后置水腔323连通;所述对接槽35与所述对接件36之间的对接槽35底部设置有通孔356,所述通孔356与所述第一后置水腔313连通。所述对接槽35和所述对接件36的设置用于与所述前置滤芯组件2底部相匹配密闭连通,用于通水,所述通孔356使得处于所述前置滤芯组件2的水流进所述后置滤芯组件3内的第一后置水腔313中。
28.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底盖32上设置有固定肋321,所述后置滤芯33套装于所述固定肋321上,所述后置滤芯33底部抵接于所述底盖32上。所述固定肋321用于固定所述后置滤芯33,并且防止在不同水腔里的水互通,影响过滤效果。
29.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底盖32的外侧设置有环形凹槽322,所述环形凹槽322中设置有密封圈324。所述底盖32与所述套筒31通过所述密封圈324密闭组合安装,使得后置水腔与所述滤瓶1的空腔不连通,仅仅与前置滤芯组件2连通,防止在不同水腔里的水互通,影响过滤效果。
30.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和超声焊接的方式使得所述底盖与所述所述套筒之间形成密闭结构。
31.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前置滤芯组件2由外到内依次包括前置滤芯21、第一中心管22、第二中心管23;所述前置滤芯21与所述滤瓶1之间形成第一进水腔211,所述前置滤芯21与所述第一中心管22之间形成第一出水腔212,所述第一中心管22与所述第二中心管
23之间形成第二进水腔223,所述第二中心管23的内腔为第二出水腔234;所述第二进水腔223与所述通孔356连通,所述第二出水腔234与所述对接件36连通。所述第一进水腔211的水通过前置滤芯21的过滤进入所述第一出水腔212,第二进水腔234的水经过所述通孔356流至所述第一后置水腔313,水经过所述后置滤芯33的过滤进入所述第二后置水腔323,所述第二后置水腔323的水依次流经所述对接件36和第二出水腔234。
32.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滤瓶1顶部包括密封连接的滤盖13、转盘14、第一端盖11和第二端盖12,所述转盘14设置有第一进水口141、第一出水口142、第二进水口143和第二出水口144,所述第一端盖11设置有第一进水柱111、第一出水柱112、第二进水柱113和第二出水柱114;所述第一进水口141、第一进水柱111和第一进水腔211互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口142、第一出水柱112和第一出水腔212互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水口143、第二进水柱113和第二进水腔223互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口144、第二出水柱114和第二出水腔互234相连通。
33.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水口141和所述第二进水口143分别与外置的ro反渗透膜滤芯连通。
34.本技术实施例中前置滤芯组件2和后置滤芯组件3均设在所述滤瓶1中,所述前置滤芯组件2能够将水进行第一次过滤,所述后置滤芯组件3能够将水进行第二次过滤,所述后置滤芯组件3仅与所述前置滤芯组件2连通,其中套筒31和底盖32之间密闭连接形成后置水腔,所述后置滤芯33与所述套筒31之间形成第一后置水腔313,所述第一后置水腔313不与滤瓶1的空腔连通,所述后置滤芯组件3作为一个单独的整体,不受滤瓶1等旋转的影响,以至于能够保证后置滤芯组件3的密闭性,所述安装槽311用于固定所述前置滤芯组件2,并且安装槽311与所述前置滤芯组件2相匹配,增加了安装的密闭效果,使得滤瓶中空腔的水不会流向后置滤芯组件3,其中,第一次过滤的水依次流经第一进水口141、第一进水柱111、第一进水腔211、第一出水腔212、第一出水柱112和第一出水口142;第二次过滤的水依次经过所述第二进水口143、第二进水柱113、第二进水腔223、通孔356、第一后置水腔313、第二后置水腔323、对接件36、第二出水腔234、第二出水柱114和第二出水口144,第一出水口142和所述第二进水口143分别与外置的ro反渗透膜滤芯连通。解决了在现有的复合滤芯中,是由一种密闭分隔件将两个不同的过滤水腔分开,这样会导致密闭分隔件在多次相对转动时会损坏密封件,影响密封效果,造成两个原本独立的水腔出现通水情况,影响滤芯的过滤效果,导致复合滤芯报废的问题。
35.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6.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更换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37.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