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布置多个布袋的高效式布袋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83593发布日期:2022-02-08 11:31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布置多个布袋的高效式布袋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布袋除尘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布置多个布袋的高效式布袋除尘器。


背景技术:

2.目前,现有的布袋除尘器,被大量应用在工业除尘,烟囱除尘等场所,在线工作时,在抽风机的作用下,灰尘进入灰斗后,被吸附在滤布袋外表面,在清洗布袋表面的灰尘时,由脉冲喷吹管间歇喷吹,灰尘落到灰斗底部,经回转阀排出收积。
3.现有的布袋除尘器内部都设置有多个布袋,每个布袋仅设置有单层,若布袋孔径过大则会导致对灰尘过滤效果不佳,若布袋孔径过小,则会存在灰尘堵塞布袋的问题,需要频繁的对布袋进行清理。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可布置多个布袋的高效式布袋除尘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布置多个布袋的高效式布袋除尘器,通过设置有内网筒、中网筒和外网筒,三者的外部均套置有布袋,并使从外至内布袋的孔径依次减小,多个布袋的设置,能够获得更加良好的除尘效果,也可以避免小孔径的布袋被过快的堵塞,提高了布袋除尘器的除尘效果,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布置多个布袋的高效式布袋除尘器,包括除尘筒和横板,所述横板横向固定在除尘筒的内部上方,且横板的表面开设有通口,通口为多个且均匀的分布在横板表面;
6.所述通口外圈的横板下方环绕固定有内网筒,内网筒外圈的横板下方环绕固定有中网筒,且中网筒外圈的横板下方环绕固定有外网筒,内网筒、中网筒和外网筒的外圈均套置有布袋,所述外网筒的底部横向固定有环板,环板的两侧上方均安装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贯穿至环板下方,且电动推杆的底部安装有平行于环板的升降板,升降板的上方固定有锥形挡板,锥形挡板通过环板上开设的贯穿口贯穿至上方,且锥形挡板抵触在内网筒、中网筒和外网筒的底部,横板上方的除尘筒内部横向设置有气管,气管的底部连接有脉冲阀,脉冲阀为多个,且脉冲阀位于通口的正上方。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内网筒、中网筒和外网筒的底部开口设置为锥形形状,且锥形挡板的上方表面紧密的贴紧在内网筒、中网筒和外网筒的底部。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锥形挡板通过支杆支撑固定在升降板的顶部,且支杆设置有多个。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除尘筒的底部设置有蝶阀,且蝶阀与除尘筒的底部连通。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脉冲阀、蝶阀和电动推杆均通过导线与外部控制设备电性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本实用新型的可布置多个布袋的高效式布袋除尘器,通过设置有内网筒、中网筒和外网筒,三者的外部均套置有布袋,并使从外至内布袋的孔径依次减小,多个布袋的设置,能够获得更加良好的除尘效果,也可以避免小孔径的布袋被过快的堵塞,提高了布袋除尘器的除尘效果。
13.2.本实用新型的可布置多个布袋的高效式布袋除尘器,通过使内网筒、中网筒和外网筒的底部开口设置为锥形形状,且锥形挡板的上方表面紧密的贴紧在内网筒、中网筒和外网筒的底部,使锥形挡板的上方表面铁密贴紧在内网筒、中网筒和外网筒的底部,可以保证除尘时布袋内部的密封性,避免尾气未通过布袋过滤就进入至布袋内侧。
附图说明
14.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布置多个布袋的高效式布袋除尘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布置多个布袋的高效式布袋除尘器的布袋安装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布置多个布袋的高效式布袋除尘器的内网筒、中网筒和外网筒分布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除尘筒;2、横板;3、气管;4、脉冲阀;5、环板;6、蝶阀;7、通口;8、内网筒;9、中网筒;10、外网筒;11、电动推杆;12、贯穿口;13、升降板;14、锥形挡板;15、支杆;16、布袋。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用电器的型号仅供参考。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更换功能相同的不同型号用电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2.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布置多个布袋的高效式布袋除尘器,包括除尘筒1和横板2,所述横板2横向固定在除尘筒1的内部上方,且横板2的表面开设有通口7,通口7为多个且均匀的分布在横板2表面;
23.所述通口7外圈的横板2下方环绕固定有内网筒8,内网筒8外圈的横板2下方环绕固定有中网筒9,且中网筒9外圈的横板2下方环绕固定有外网筒10,内网筒8、中网筒9和外网筒10的外圈均套置有布袋16,所述外网筒10的底部横向固定有环板5,环板5的两侧上方均安装有电动推杆11,电动推杆11贯穿至环板5下方,且电动推杆11的底部安装有平行于环板5的升降板13,升降板13的上方固定有锥形挡板14,锥形挡板14通过环板5上开设的贯穿
口12贯穿至上方,且锥形挡板14抵触在内网筒8、中网筒9和外网筒10的底部,横板2上方的除尘筒1内部横向设置有气管3,气管3的底部连接有脉冲阀4,脉冲阀4为多个,且脉冲阀4位于通口7的正上方。
24.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2和图3)通过设置有内网筒8、中网筒9和外网筒10,三者的外部均套置有布袋16,并使从外至内布袋16的孔径依次减小,多个布袋16的设置,能够获得更加良好的除尘效果,也可以避免小孔径的布袋16被过快的堵塞,提高了布袋除尘器的除尘效果。
25.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内网筒8、中网筒9和外网筒10的底部开口设置为锥形形状,且锥形挡板14的上方表面紧密的贴紧在内网筒8、中网筒9和外网筒10的底部,通过使内网筒8、中网筒9和外网筒10的底部开口设置为锥形形状,且锥形挡板14的上方表面紧密的贴紧在内网筒8、中网筒9和外网筒10的底部,使锥形挡板14的上方表面铁密贴紧在内网筒8、中网筒9和外网筒10的底部,可以保证除尘时布袋16内部的密封性,避免尾气未通过布袋16过滤就进入至布袋16内侧。
26.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锥形挡板14通过支杆15支撑固定在升降板13的顶部,且支杆15设置有多个,通过支杆15实现对锥形挡板14的稳定支撑。
27.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除尘筒1的底部设置有蝶阀6,且蝶阀6与除尘筒1的底部连通,通过蝶阀6实现对除尘筒1内部灰尘的排出。
28.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脉冲阀4、蝶阀6和电动推杆11均通过导线与外部控制设备电性连接,通过外部控制设备实现对脉冲阀4、蝶阀6和电动推杆11的控制。
29.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布置多个布袋的高效式布袋除尘器,包括除尘筒1、横板2、气管3、脉冲阀4、环板5、蝶阀6、通口7、内网筒8、中网筒9、外网筒10、电动推杆11、贯穿口12、升降板13、锥形挡板14、支杆15、布袋16,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在本装置空闲处,将上述中所有电器件,其指代动力元件、电器件以及适配的监控电脑和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具体连接手段,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器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再对电气控制做说明,工作时,使除尘筒1的左侧下方连接至进气管3道,除尘筒1的右侧上方连接至出气管3道,使气管3连接至高压气源,在进行除尘工作时,尾气进入至除尘筒1内部,向上方流动的过程中,从外向内依次的经过布袋16,在孔径逐渐减小的布袋16作用下,使尾气中的灰尘比较充分的过滤去,然后经过通口7进入横板2上方的除尘筒1内,最后从右侧排出,在需要清理布袋16上吸附的灰尘时,先启动电动推杆11使其带动升降板13和锥形挡板14下降高度,锥形挡板14的表面与内网筒8、中网筒9和外网筒10的底部分离,可以使布袋16的底部通过贯穿口12与下方外部连通,然后启动脉冲阀4,使其向布袋16内部通入脉冲高压气体,能够将布袋16外表面的灰尘振落,并落向下方,最终从贯穿口12排出,锥形设置的锥形挡板14对灰尘具有较好的导向作用,使振落的灰尘方便的排下,清理完毕后再次使电动推杆11带动升降板13和锥形挡板14上升高度,可以使锥形挡板14再次抵触在内网筒8、中网筒9和外网筒10的底部,实现布袋16底部的密封,可以继续使用其进行除尘工作,从布袋16上清理下的灰尘可以从蝶阀6排出至除尘筒1外部。
3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
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1.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