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材药液过滤配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36723发布日期:2022-02-09 14:03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材药液过滤配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药剂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材药液过滤配制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中药口服液的生产过程中,药材提取后需要依次通过酒精醇沉、过滤和配制,现有的上清液过滤大都是通过多层滤筒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滤渣沉积在滤筒内清洗困难,药液直接对滤网进行冲击,容易造成堵塞导致滤网使用寿命不高,配制过程中需要对药液进行混合,目前单纯的通过搅拌装置进行混合导致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之不足,而提供一种中药材药液过滤配制系统。
4.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清液过滤装置、配制罐和配制液储罐,上清液过滤装置包括外桶、桶盖和内桶,外桶下部为锥形,且在锥形底部开有排渣口,外桶顶部为开口,桶盖盖在外桶上,内桶通过固定架同轴固定在外桶内,内桶与外桶之间形成沉淀区,且在沉淀区上部设有环形滤网;内桶底部为开口,且在开口部设有过滤膜,内桶顶部设有向上凸起的半球形导流板,且在半球形导流板上设有与内桶相通的排气管,桶盖上设有与半球形导流板同轴布置的上清液进液管,内桶下部设有一端伸出到外桶外部的滤液排放管;
5.配制罐包括配制罐体、搅拌电机、搅拌轴、循环泵和冷凝器,配制罐体上设有中空夹套,配制罐体顶部设有滤液进料管,且滤液进料管的进料口通过三通管一分为二,三通管的其中一个进料口通过管道与滤液排放管的出料口相通,三通管的另一进料口通过管道与配制液储罐的出料口相通,
6.配制罐体底部设有配制液出料管,滤液进料管的管壁上设有循环出料口,配制液出料管的管壁上设有循环进料口,滤液进料管的循环出料口和配制液出料管的循环进料口之间通过循环泵相通,搅拌轴上设有搅拌叶片,搅拌电机安装在配制罐体顶部,并通过搅拌轴带动搅拌叶片在配制罐体内转动;配制罐体顶部开有出气口,冷凝器安装在配制罐体顶部,冷凝器的进气口与配制罐体的出气口相通。
7.环形滤网为内环高外环低的锥台形,环形滤网的内环和外环上均设有安装板,并通过两个安装板围合呈顶部开口的过滤槽,环形滤网外环的安装板顶部设有一圈限位凸台,外桶顶部开有与限位凸台配合使用的凹槽,内桶上设有一圈与环形滤网内环的安装板相配合的托架,环形滤网可拆卸放置在沉淀区内,并通过桶盖压紧;过滤槽内设有控制上清液进液管开启和关闭的浮球阀。
8.桶盖的上清液进液管出口端设有均流孔板。
9.桶盖通过一组螺杆可拆卸安装在外桶上,桶盖上开有排气管避让孔,排气管一端伸出到桶盖外。
10.位于配制罐体内一端的滤液进料管上设有莲蓬头。
11.循环泵安装在配制罐体顶部,中空夹套内设有分别连通配制液出料管的循环进料口与循环泵进水口的循环管道,循环泵的出水口与滤液进料管的循环出料口相通。
12.配制罐体下部为顶部宽底部窄的锥形,配制液出料管位于锥形底部。
13.配制罐体上设有用于检测药液温度的温度探头;靠近下部的配制罐体侧壁上设有取样阀。
14.本实用新型优点是:上清液先通过均流孔板和半球形导流板分散到沉淀区内的环形滤网上进行一次过滤,然后在沉淀区下部进行沉淀后通过过滤膜渗透到内桶进行二次过滤,过滤膜受到药液冲击小,延长使用寿命;配制过程中,药液在搅拌同时通过循环泵对配制罐体内的药液进行上下循环,极大的提高了药液配制效率。
15.附 图 说 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上清液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配制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清液过滤装置、配制罐和配制液储罐80,上清液过滤装置包括外桶20、桶盖21和内桶22,外桶20下部为锥形,且在锥形底部开有排渣口,外桶20顶部为开口,桶盖21盖在外桶20上,内桶22通过固定架同轴固定在外桶20内,内桶22与外桶20之间形成沉淀区25,且在沉淀区25上部设有环形滤网26;内桶22底部为开口,且在开口部设有过滤膜30,内桶22顶部设有向上凸起的半球形导流板31,且在半球形导流板31上设有与内桶22相通的排气管32,桶盖21上设有与半球形导流板31同轴布置的上清液进液管,内桶22下部设有一端伸出到外桶20外部的滤液排放管33;
20.配制罐包括配制罐体50、搅拌电机51、搅拌轴52、循环泵53和冷凝器54,配制罐体50上设有中空夹套55,配制罐体50顶部设有滤液进料管60,且滤液进料管60的进料口通过三通管61一分为二,三通管61的其中一个进料口通过管道与滤液排放管33的出料口相通,三通管61的另一进料口通过管道与配制液储罐80的出料口相通,
21.配制罐体50底部设有配制液出料管62,滤液进料管60的管壁上设有循环出料口,配制液出料管62的管壁上设有循环进料口,滤液进料管60的循环出料口和配制液出料管62的循环进料口之间通过循环泵53相通,搅拌轴52上设有搅拌叶片,搅拌电机51安装在配制罐体50顶部,并通过搅拌轴52带动搅拌叶片在配制罐体50内转动;配制罐体50顶部开有出气口,冷凝器54安装在配制罐体50顶部,冷凝器54的进气口与配制罐体50的出气口相通。
22.环形滤网26为内环高外环低的锥台形,环形滤网26的内环和外环上均设有安装板35,并通过两个安装板35围合呈顶部开口的过滤槽,环形滤网26外环的安装板35顶部设有一圈限位凸台,外桶20顶部开有与限位凸台配合使用的凹槽,内桶22上设有一圈与环形滤网26内环的安装板35相配合的托架37,环形滤网26可拆卸放置在沉淀区25内,并通过桶盖21压紧;过滤槽内设有控制上清液进液管开启和关闭的浮球阀38。
23.桶盖21的上清液进液管出口端设有均流孔板39。
24.桶盖21通过一组螺杆可拆卸安装在外桶20上,桶盖21上开有排气管避让孔,排气管32一端伸出到桶盖21外。
25.位于配制罐体50内一端的滤液进料管60上设有莲蓬头65。
26.循环泵53安装在配制罐体50顶部,中空夹套55内设有分别连通配制液出料管62的循环进料口与循环泵53进水口的循环管道66,循环泵53的出水口与滤液进料管60的循环出料口相通。
27.配制罐体50下部为顶部宽底部窄的锥形,配制液出料管62位于锥形底部。
28.配制罐体50上设有用于检测药液温度的温度探头67;靠近下部的配制罐体50侧壁上设有取样阀68。
29.工作方式及原理:上清液从均流孔板39落下,并通过半球形导流板31进行分散到环形滤网26上进行一次过滤,过滤后的药液落到沉淀区25下部,药液会在沉淀区25下部进行沉淀,当药液高度超过过滤膜30的时候,药液从过滤膜30渗透到内桶22内进行二次过滤, 由于药液是从下向上渗透,导致过滤膜30受到药液冲击力小,使用寿命长,环形滤网26为活动放置在沉淀区25内,方便取出进行清洁,由于滤液排放管33位于过滤膜30上方,使得内桶22内的药液不会排放干净,当需要对过滤膜30进行清洁的时候,打开外桶20底部的排渣口,位于沉淀区25内的药液和药渣从排渣口排放,对沉淀区25底部的进行冲洗,同时内桶22内的药液回流对过滤膜30进行反向冲洗。浮球阀38用于控制过滤槽内的液位,当环形滤网26上的药渣达到一定程度,使得环形滤网26出现堵塞后,过滤槽内的液位升高,此时浮球阀38控制桶盖21上的上清液进液管关闭,及时对环形滤网26进行清洁。
30.过滤后的滤液和配制液分别通过三通管61从滤液进料管60进入到配制罐体50内,搅拌叶片转动使配制罐体50内的药液流动起来,配制前期中空夹套55内注入加热介质,对配制罐体50内的药液进行加热,循环泵53开启,把配制罐体50内底部的药液抽入到配制罐体50内上方,提高药液混合效率,等到混合均匀后,对中空夹套55内的加热介质进行排放,然后注入冷却介质,用于对配制罐体50内的药液进行降温,加热过程中配制罐体50内产生的蒸汽通过冷凝器54冷凝回流,避免浪费。
31.莲蓬头65把从滤液进料管60流出的药液分散到配制罐体50内的液面上,并随着配制罐体50内液面的流动快速的混合到药液中。
32.循环管道66位于中空夹套55内,药液在被循环泵53输送的时候,中空夹套55内的介质能够快速的对输送的药液进行热交换。
33.取样阀68便于工作人员在配制过程中对药液进行取样检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