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纶溶剂的添加剂投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60393发布日期:2022-07-06 01:41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氨纶溶剂的添加剂投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氨纶添加剂混合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氨纶溶剂的添加剂投送装置。


背景技术:

2.氨纶纺织原料中中需要加入多种添加剂,而添加剂多为粉末状物质,一般添加剂都是袋装,氨纶原料的溶剂总量大,需要的添加剂也需求较多,目前添加剂投料时,都是将一袋一袋的粉末状的添加剂投入到溶剂中,然后进行搅拌,可是这样的添加方式,投入溶剂中时,非常容易形成结块,不利于添加剂的均匀分散,这种结块也难以在溶剂中散开,导致溶剂混合很久后,还是难以完全均匀,溶剂中会有添加剂的小块,这些结块会对输送泵造成破坏。
3.并且现在添加剂投料,每次投入不同添加剂的时候,都是一种一种的添加剂不断投入,投入完成后更换不同种类的添加剂,再次按量投入,不利于添加剂物料的混合均匀,需要更长的搅拌混合才能达到使用要求,耗时多,在溶剂中混合粉末状的添加剂也比较难以搅拌均匀。
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氨纶溶剂的添加剂投送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氨纶溶剂的添加剂投送装置,能够将所有粉末状的添加剂,预先混合后并进行均匀搅拌,更容易将所有的添加剂预先混合均匀,然后再分步骤少量的依次将均匀的添加剂混入溶剂中,使得溶剂与添加剂搅拌的阻力更小,而且不易结块,使得添加剂在溶剂中更容易均匀混合。
6.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氨纶溶剂的添加剂投送装置,包括:
7.溶液罐,为存放溶液的反应罐体,其顶部设置了溶液电机,内部设置了搅拌桨,所述搅拌桨连接在溶液电机的驱动轴上;
8.投料仓,为漏斗状结构,其顶部开设了进料口,顶部中心处还设置了投料电机,内部设置了粉末搅拌叶,所述投料仓设置在溶液罐的上方,所述投料仓底部与溶液罐之间通过管道连接;
9.输送泵,其进水口连接在所述溶液罐底部的出液管道上,其出水口与外接的生产管道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投料仓底部与溶液罐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还设置了进料阀。
11.进一步地,所述粉末搅拌叶为螺旋提升叶片。
12.进一步地,所述溶液罐和投料仓上电机的转动轴都竖直设置,且所述搅拌桨的转动轴线与溶液罐内的竖直轴线相同,所述粉末搅拌叶的转动轴线与投料仓的竖直轴线重合。
13.进一步地,所述投料仓和进料口为上大下小的漏斗状结构,所述进料口的顶部开
口朝外倾斜设置。
14.进一步地,所述投料仓的内腔顶部和溶液罐的内腔顶部之间还密封连接了除尘管,所述除尘管上还设置了阀门和风机。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溶液罐上方加装容纳粉末添加剂的投料仓,便于将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全部粉末添加剂预先混合均匀,使较多不同种类粉末不必在溶液中进行混合了,只需要将混合均匀的粉末状添加剂在溶液中搅拌溶解即可;
16.2、本装置因为是预先将袋装的添加剂投放在投料仓内,而不是整袋倒入溶液罐,因此可以通过进料阀控制添加剂粉末进入溶液的速度和流量,从而能够将添加剂粉末少量的多次添加,并将溶液罐内的溶剂不断搅拌,使粉末状添加剂更加均匀的在溶剂中溶解,混合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17.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9.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0.1-溶液罐,11-溶液电机,12-搅拌桨,13-进料阀,14-输液管,2-投料仓,21-投料电机,22-粉末搅拌叶,23-进料口,24-除尘管,3-输送泵。
具体实施方式
21.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氨纶溶剂的添加剂投送装置,包括:
22.溶液罐(1),为存放溶液的反应罐体,其顶部设置了溶液电机(11),内部设置了搅拌桨12,所述搅拌桨12连接在溶液电机11的驱动轴上;
23.投料仓2,为漏斗状结构,其顶部开设了进料口23,顶部中心处还设置了投料电机21,内部设置了粉末搅拌叶22,所述投料仓2设置在溶液罐1的上方,所述投料仓2底部与溶液罐1之间通过管道连接;
24.输送泵3,其进水口连接在所述溶液罐1底部的出液管道上,其出水口与外接的生产管道连接,能够将所有粉末状的添加剂,预先混合后并进行均匀搅拌,更容易将所有的添加剂预先混合均匀,然后再分步骤少量的依次将均匀的添加剂混入溶剂中,使得溶剂与添加剂搅拌的阻力更小,而且不易结块,使得添加剂在溶剂中更容易均匀混合。
25.其中,投料仓2底部与溶液罐1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还设置了进料阀13,通过进料阀13控制添加剂的流速,使得添加速度可控,避免添加剂遇到溶剂量太大而导致结块;
26.粉末搅拌叶22为螺旋提升叶片,使得粉末状的添加剂能够不断的上升分散搅拌,使底部的粉末和上方的粉末混合搅拌均匀;
27.溶液罐1和投料仓2上电机的转动轴都竖直设置,且所述搅拌桨12的转动轴线与溶液罐1内的竖直轴线相同,所述粉末搅拌叶22的转动轴线与投料仓2的竖直轴线重合,确保溶液罐1和投料仓2内的搅拌能够更加均匀;
28.投料仓2和进料口23为上大下小的漏斗状结构,所述进料口23的顶部开口朝外倾斜设置,便于对投料仓2内进行投放袋装的粉末添加剂;
29.所述投料仓2的内腔顶部和溶液罐1的内腔顶部之间还密封连接了除尘管24,所述除尘管24上还设置了阀门和风机,便于对投料仓内的扬尘进行吸取,便于对投料仓2进行除尘,当粉末搅拌叶22不断将粉末添加剂扬起时,将灰尘吸走,避免灰尘扬起飘散。
3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
3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氨纶溶剂的添加剂投送装置,本实用新型所遇到的技术问题是:1、现在氨纶溶液中添加剂的投放,都是计算好总量,在投放时,袋装的粉末一次全部倒入溶剂中,因为每袋粉末量较多,一次投入一袋,难以立刻搅拌分散,粉末很容易出现结块;2、不同的粉末不断的投入在溶液罐1中,不同的添加剂也很难相互混合均匀,导致溶液中各种添加剂在不同局部浓度较高,在其他局部位置浓度偏低,需要搅拌非常久的时间,才能稍稍提高一些混合均匀度。
32.实现了的技术效果为: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溶液罐1上方加装容纳粉末添加剂的投料仓2,便于将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全部粉末添加剂预先混合均匀,使较多不同种类粉末不必在溶液中进行混合了,只需要将混合均匀的粉末状添加剂在溶液中搅拌溶解即可;
33.2、本装置因为是预先将袋装的添加剂投放在投料仓2内,而不是整袋倒入溶液罐1,因此可以通过进料阀13控制添加剂粉末进入溶液的速度和流量,从而能够将添加剂粉末少量的多次添加,并将溶液罐1内的溶剂不断搅拌,使粉末状添加剂更加均匀的在溶剂中溶解,混合效果更好,而粉末和粉末和搅拌远比在溶液中搅拌粉末更容易混合均匀。
3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35.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36.本实用新型在制作时,先制作常规的反应釜作为溶液罐1,溶液罐1顶部设置溶液电机11,溶液电机11的转动轴向下竖直设置,并且转动轴上安装一个常规的搅拌桨12,溶液罐1底部出口连接一个输送泵3,输送泵3作为液体输送装置,在输送泵3和溶液罐1之间也增设球阀控制溶液罐1内的溶液是否流出;溶液罐1顶部还要连接一个输液管14,是用于单独向溶液罐1内送入溶剂的,与粉末的添加剂分开投送,并且输液管14上时与外部的溶剂输送管道连接,输液管14上需要单独设置控制阀门。
37.然后还要在溶液罐1顶部连接进料管道,并且在溶液罐1的进料管道上安装进料阀13;
38.再在溶液罐1上方制作漏斗状的投料仓2,投料仓2为上大下小的圆锥状结构,投料仓2顶部封闭,并且投料仓2封闭的顶部上开设一个小的进料口23,进料口23也是漏斗状结构,并且进料口23上设置橡胶塞作为密封盖;
39.投料仓2顶部也要设置投料电机21,投料电机21的驱动轴也是竖直向下伸入在投料仓2内部,投料电机21的驱动轴上安装了粉末搅拌叶22,粉末搅拌叶22是螺旋提升机的叶片,可以将底部固体粉末不断的向上输送,并且粉末搅拌叶22是封闭安装在投料仓2内部的;
40.投料仓2底部的出口连接在安装了进料阀13的进料管道上,从而实现了投料仓2与溶液罐1的密封连通。
4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在溶液罐1中送入溶剂,是通过溶液罐1原本的输液管14进行输送溶剂,送入定量的溶剂后,关闭输液管14,然后将比例匹配的袋装添加剂都通过进料
口23倒入投料仓2内,将所有种类的比例合适的粉末状添加剂投入投料仓2内后,用橡胶塞封闭塞住进料口23,然后开启投料电机21,粉末搅拌叶22开始转动,不断的将投料仓2底部的添加剂粉末向上搅动输送,当粉末输送至粉末搅拌叶22上端时,没有承接物,就会向四周下方散落回投料仓2底部的添加剂堆积锥体,然后不断的向上输送,不断的掉落散开,使得多种粉末状的添加剂很快搅拌均匀的,此时的添加剂还是固体粉末状,因为粉末状相互混合阻力不大,更容易搅拌均匀,控制粉末搅拌叶22持续搅拌;
42.并且同时开启溶液电机11,控制搅拌桨12将溶剂搅动,使溶剂转动;
43.然后开启进料阀13,搅拌均匀的混合添加剂粉末向下落入溶液罐1,通过进料阀13控制粉末流量,尽量均匀,确保流速不可过快,如果速度过快可以间歇性开启进料阀13,流量较小的添加剂粉末不断的向下落在溶液罐1内被搅动的溶剂上方,此时粉末状的添加剂不断的被搅动的溶剂溶解混合,能够更迅速更均匀的混合在溶剂内,形成有效反应,并且添加剂不控制流量散落投入溶液罐1内的,添加剂粉末不易结块,搅拌更省力,搅拌更加均匀。
44.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