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椰果果粒的乳酸菌饮料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24545发布日期:2022-09-06 20:18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含有椰果果粒的乳酸菌饮料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2.乳酸菌饮料是指以乳或乳制品为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制得的乳液中加入水,以及食糖或甜味剂、酸味剂、果汁、茶、咖啡、植物提取液等的一种或几种调制而成的饮料,根据其是否经过杀菌处理而区分为非活菌型和活菌型,由于含有椰果果粒的乳酸菌饮料在生产时椰果果粒容易沉淀至设备底部,因此需要对乳酸菌饮料进行搅拌,但是由于活菌型乳酸菌和非活菌型乳酸菌两者存放的环境温度不同,现有的搅拌装置只能单一的对非活菌型或活菌型乳酸饮料进行搅拌,功能较为单一。
3.专利授权号为cn215428343u提出了一种含有椰果果粒的乳酸菌饮料搅拌装置,可以同时搅拌非活菌型和活菌型乳酸菌饮料,但是该装置在搅拌完活菌型乳酸菌饮料后没有进行杀菌操作,搅拌筒内会残留乳酸菌,影响非活菌型乳酸菌饮料的搅拌。
4.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椰果果粒的乳酸菌饮料搅拌装置,其具有可以消除搅拌筒内残留的乳酸菌的特点。
6.(2)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含有椰果果粒的乳酸菌饮料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筒,所述搅拌筒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搅拌筒表面穿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转轴穿设在第一轴承中,所述第一转轴下端固定连接有主搅拌轴,所述搅拌筒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侧面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穿设在搅拌筒表面,所述搅拌筒内部开设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中设置有冷却液,所述搅拌筒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制冷器。
8.使用本技术方案的含有椰果果粒的乳酸菌饮料搅拌装置时,通过控制开关控制臭氧发生器运作,产生臭氧,并通过进气管进入搅拌筒内部,在臭氧的作用下,可以杀除搅拌筒内部的乳酸菌,避免搅拌筒内部残余的乳酸菌对非活菌型乳酸菌饮料产生影响。
9.进一步地,所述主搅拌轴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内部固定连接有抽液泵,所述抽液泵侧面固定连接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左端穿设在冷却腔中,所述导液管穿设在制冷器表面,所述导液管右端穿设在冷却腔中。
10.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筒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中穿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下端固定连接有副搅拌轴,所述第二转轴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第一转轴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共有两组,并且分别与主动齿轮相啮合。
11.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筒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表面设置有阀门,所述搅拌筒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液口。
12.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筒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搅拌筒下端设置有底板,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在底板上表面。
13.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筒内部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搅拌筒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内部设置有微处理器。
14.(3)有益效果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1、该含有椰果果粒的乳酸菌饮料搅拌装置,通过设置臭氧发生器,当搅拌完活菌型乳酸菌饮料后,人们需要搅拌非活菌型乳酸菌饮料时,人们通过控制开关控制臭氧发生器运作,产生臭氧,并通过进气管进入搅拌筒内部,在臭氧的作用下,可以杀除搅拌筒内部的乳酸菌,避免搅拌筒内部残余的乳酸菌对非活菌型乳酸菌饮料产生影响,从而方便对非活菌型乳酸菌饮料进行搅拌;
17.2、该含有椰果果粒的乳酸菌饮料搅拌装置,通过设置冷却腔,冷却腔中的冷却液可以对搅拌筒进行降温,同时通过设置制冷器和抽液泵,人们通过控制开关控制抽液泵运作,将冷却液从一侧的导液管中抽出并通过制冷器进行制冷降温,降温后的冷却液通过另一侧导液管重新进入冷却腔中,使得冷却腔中的冷却液能够循环流动制冷,从而保证搅拌筒能够始终保持在低温环境下,方便对活菌型乳酸菌饮料进行搅拌;
18.3、该含有椰果果粒的乳酸菌饮料搅拌装置,通过设置电机,当人们需要对乳酸菌饮料进行搅拌时,人们只需要通过控制开关控制电机运作,从而带动主搅拌轴和主动齿轮转动,在主动齿轮分别和两组从动齿轮的啮合作用下,从而带动两组副搅拌轴进行转动,在主搅拌轴和副搅拌轴的共同搅拌下,使得乳酸菌饮料能够搅拌得更加充分,提高了搅拌效率。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搅拌筒俯视结构示意图。
23.附图中的标记为:
24.1、搅拌筒;2、第一固定架;3、电机;4、第一转轴;5、第一轴承;6、主搅拌轴;7、制冷器;8、第二固定架;9、抽液泵;10、导液管;11、冷却腔;12、臭氧发生器;13、进气管;14、第二轴承;15、第二转轴;16、副搅拌轴;17、主动齿轮;18、从动齿轮;19、出液管;20、阀门;21、支撑座;22、底板;23、进液口;24、控制开关;25、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
型,显然,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样式。
26.实施例:
27.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含有椰果果粒的乳酸菌饮料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筒1,搅拌筒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架2,第一固定架2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3,电机3输出轴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4,搅拌筒1表面穿设有第一轴承5,第一转轴4穿设在第一轴承5中,第一转轴4下端固定连接有主搅拌轴6,搅拌筒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臭氧发生器12,臭氧发生器12侧面固定连接有进气管13,进气管13穿设在搅拌筒1表面,搅拌筒1内部开设有冷却腔11,冷却腔11中设置有冷却液,搅拌筒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制冷器7。
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臭氧发生器12,当人们需要搅拌非活菌型乳酸菌饮料时,人们通过控制开关24控制臭氧发生器12运作,产生臭氧,并通过进气管13进入搅拌筒1内部,在臭氧的作用下,杀除搅拌筒1内部的乳酸菌,从而方便对非活菌型乳酸菌饮料进行搅拌。
30.具体的,主搅拌轴6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架8,第二固定架8内部固定连接有抽液泵9,抽液泵9侧面固定连接有导液管10,导液管10左端穿设在冷却腔11中,导液管10穿设在制冷器7表面,导液管10右端穿设在冷却腔11中。
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冷却腔11,冷却腔11中的冷却液可以对搅拌筒1进行降温,同时通过设置制冷器7和抽液泵9,通过控制开关24控制抽液泵9运作,将冷却液从一侧的导液管10中抽出并通过制冷器7进行制冷降温,降温后的冷却液通过另一侧导液管10重新进入冷却腔11中,使冷却腔11中的冷却液能够循环流动制冷。
32.具体的,搅拌筒1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14,第二轴承14中穿设有第二转轴15,第二转轴15下端固定连接有副搅拌轴16,第二转轴15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18,第一转轴4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17,从动齿轮18共有两组,并且分别与主动齿轮17相啮合。
3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开关24控制电机3运作,带动主搅拌轴6和主动齿轮17转动,在主动齿轮17分别和两组从动齿轮18的啮合作用下,带动两组副搅拌轴16进行转动,在主搅拌轴6和副搅拌轴16的共同搅拌下,即可对乳酸菌饮料充分搅拌。
34.具体的,搅拌筒1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出液管19,出液管19表面设置有阀门20,搅拌筒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液口23。
35.具体的,搅拌筒1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座21,搅拌筒1下端设置有底板22,支撑座21固定连接在底板22上表面。
36.具体的,搅拌筒1内部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25,搅拌筒1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24,控制开关24内部设置有微处理器。
3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38.在使用时,当人们需要对活菌型乳酸菌饮料进行搅拌时,人们通过控制开关24控制抽液泵9运作,将冷却液从一侧的导液管10中抽出并通过制冷器7进行制冷降温,降温后的冷却液通过另一侧导液管10重新进入冷却腔11中,使冷却腔11中的冷却液能够循环流动制冷,保证搅拌筒1能够始终保持在低温环境下,然后人们通过控制开关24控制电机3运作,
带动主搅拌轴6和主动齿轮17转动,在主动齿轮17分别和两组从动齿轮18的啮合作用下,带动两组副搅拌轴16进行转动,在主搅拌轴6和副搅拌轴16的共同作用下,对活菌型乳酸菌饮料进行搅拌,搅拌完成后通过出液管19排出;当需要对非活菌型乳酸菌饮料进行搅拌时,人们首先清洗搅拌筒1,并通过控制开关24控制臭氧发生器12运作,产生的臭氧通过进气管13进入搅拌筒1内部,将搅拌筒1内部残余的乳酸菌杀除,然后人们即可将非活菌型乳酸菌饮料倒入搅拌筒1中进行搅拌。
39.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