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脑机箱的空气过滤装置及电脑机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49885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脑机箱的空气过滤装置及电脑机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过滤、除尘净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脑机箱的空气过滤装置及电脑机箱。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室内环境的好坏更是和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为了改善室内环境,市场上有许多室内空气净化器,但是这些空气净化器结构复杂、成本较高、额外占用室内空间,同时空气过滤效果差强人意。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03857576U的中国专利还公开一种“用于电脑机箱的外挂式空气净化器”,其将过滤网、HEPA网等装载于电脑机箱防尘网外以达到净化进入机箱内部的空气、减少机箱内部的积灰的有益效果。然而此外挂式空气净化器未解决如何固定该多层滤网的问题,同时该外挂式空气净化器主要净化机箱内部的空气,对室内气体的净化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解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易于安装且可改善室内环境的用于电脑机箱的空气过滤装置。
[000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用于电脑机箱的空气过滤装置,其包括格栅前盖、具有与格栅前盖相对应的内凹格栅部的后盖;所述格栅前盖与内凹格栅部固定连接;过滤组件设置于格栅前盖与内凹格栅部之间;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中部形成与格栅前盖相对应的通孔,所述支架顶面开设有卡槽,后盖可插接于该卡槽内。
[0006]进一步地,当后盖插接于卡槽时,所述后盖上端部部分突出于卡槽。
[0007]进一步地,所述格栅前盖外周沿形成定位槽,所述内凹格栅部外周沿向内凸出形成有与定位槽相对应的凸台;或所述格栅前盖外周沿向外凸出形成有凸台,所述后盖上形成有与所述凸台相对应的定位槽。
[0008]进一步地,所述内凹格栅部外周沿还设置有热熔线。
[0009]进一步地,所述热熔线通过超声波加热融化将内凹格栅部与格栅前盖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粗效过滤网、纤维滤膜以及活性炭。
[0011]进一步地,所述纤维滤膜为由静电纺丝法制备的直径为40-2000纳米的纤维构成。
[0012]进一步地,还包括风扇,所述风扇设置于支架上,且与格栅前盖相对设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风扇四周还镶嵌有LED灯。
[0014]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电脑机箱,其包括上述空气过滤装置。
[0015]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1、将空气过滤装置集成于电脑机箱中,使得机箱具有过滤室内空气的功能。
[0017]2、通过结构设计使得空气过滤装置体积小,安装、拆卸以及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发明一种用于电脑机箱的空气过滤装置的爆炸图。
[0019]图2是本发明一种用于电脑机箱的空气过滤装置与机箱骨架连接示意图。
[0020]图3是本发明一种用于电脑机箱的空气过滤装置的前盖示意图。
[0021]图4是本发明一种用于电脑机箱的空气过滤装置的后盖示意图。
[0022]图5是本发明一种用于电脑机箱的空气过滤装置的支架前视图。
[0023]图6是本发明一种用于电脑机箱的空气过滤装置的支架后视图。
[0024]图7是本发明一种用于电脑机箱的空气过滤装置的风扇示意图。
[0025]图中:1-前盖,2-过滤膜,3-后盖,4-支架,5-骨架,6-框架,1-1-定位槽,3-1-热恪线,3-2-凸台,4_1_固定孔,4-2-卡槽,4_3_气流通道,4-4-配合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构造。参见图1-6。
[0027]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电脑机箱的空气过滤装置,如图1所示,其包括栅格前盖1、具有与栅格前盖I对应的内凹栅格部3-3的后盖3、支架4、以及过滤组件2。
[0028]支架4中部形成与栅格前盖I相对应的通孔4-3,支架4顶面还开设有卡槽4_2。栅格前盖I可与内凹栅格部3-3固定连接,过滤组件2则被设置于栅格前盖I与内凹栅格部3-3之间。固定有栅格前盖I与过滤组件2的后盖3可以插接于卡槽4-2中。空气由支架通孔一侧穿过过滤组件2后,该空气被过滤。
[0029]采用插接方式将后盖与支架固定,使得本申请的过滤组件可以很方便的更换和维护。
[0030]更进一步地,当后盖插接于卡槽4-2时,后盖上端部部分突出于卡槽4-2。此时,使用者可以直接手工将后盖拔出,拆下栅格前盖后即可更换过滤组件2。使用更加方便。
[0031]为了便于固定栅格前盖I与后盖3,可在格栅前盖I外周沿形成定位槽1-1,在内凹格栅部外周沿向内凸出形成有与定位槽1-1相对应的凸台3-2 ;或在格栅前盖外周沿向外凸出形成有凸台,在后盖上形成有与所述凸台相对应的定位槽。通过定位槽与凸台的配合使得二者周向定位。
[0032]更进一步地,在内凹格栅部外周沿还设置有热熔线3-1,采用超声波加热的方式将热熔线3-1熔化后使得前盖与后盖固定。超声波加热可以防止过滤组件损坏,提高过滤寿命,且采用超声波粘合的固紧方式,固紧方式简单、高效。
[0033]本发明中,过滤组件2包括粗效过滤网、纤维滤膜以及活性炭。粗效过滤网过滤粒径较大的颗粒,防止大颗粒对纤维滤膜造成损害,纤维滤膜可以高效过滤0.3um左右粒径的颗粒。
[0034]本申请的纤维滤膜优选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的直径为40-2000纳米的超细纤维。静电纺丝是指在溶液或熔体供料端的喷头和接收装置间施加高压电场,使带有电荷的溶液或被极化的熔体在电场力作用下形成泰勒锥,继而克服表面张力形成射流,然后在运动过程中急剧细化,最终在接收装置上获得超细细微的工艺。其具体工艺可参考申请号为 CN201110240911.8、CN201310593700.1、CN201210370948.7、CN201310636940.5、CN201310430188.9等专利申请文件。
[0035]本发明还包括风扇,所述风扇设置于支架上,且与格栅前盖相对设置。所述风扇四周还镶嵌有LED灯。当光线穿过纳米级过滤膜时容易发生衍射效应,提高装置的美观性,同时还能保证装置的防伪性。
[003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脑机箱,其包括上述空气过滤装置。
[0037]本发明用于电脑机箱的空气过滤装置的安装方式如下:
[0038]将过滤组件放置于内凹栅格部3-3内,将格栅前盖I镶嵌于后盖2的内凹栅格部中,通过定位槽1-2与凸台3-2定位,采用超声波粘合的方式将热熔线3-1熔化使得前盖与后盖粘合牢固,用螺栓通过支架4上的固定孔4-1将支架4和风扇6 —同固定在电脑机箱的骨架5上,保证风扇框架的四个面和支架的配合面4-4贴紧,最后将后盖卡在支架的卡槽
4-2 中。
[0039]本发明用于电脑机箱的空气过滤装置的使用情况如下:
[0040]开启风扇,室内的空气则通过气流通道4-3进入,当气流经过过滤组件2的时候,空气中粒径大于5um的颗粒将被粗效过滤网拦截,经过粗效过滤网过滤后的气流经过纤维滤膜时,它对空气中粒径大于0.3um的颗粒拦截效率高达99.75%,经过粗效过滤网和纤维滤膜过滤后的气流经过活性炭时,它能有效去除空气中的异味,然后经过净化后的气流进入机箱内部,再从机箱的后面的风扇进入到室内,从而达到净化室内空气的效果。
[0041]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用于电脑机箱的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格栅前盖、具有与格栅前盖相对应的内凹格栅部的后盖;所述格栅前盖与内凹格栅部固定连接;过滤组件设置于格栅前盖与内凹格栅部之间;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中部形成与格栅前盖相对应的通孔,所述支架顶面开设有卡槽,后盖可插接于该卡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后盖插接于卡槽时,所述后盖上端部部分突出于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前盖外周沿形成定位槽,所述内凹格栅部外周沿向内凸出形成有与定位槽相对应的凸台;或所述格栅前盖外周沿向外凸出形成有凸台,所述后盖上形成有与所述凸台相对应的定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格栅部外周沿还设置有热熔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线通过超声波加热融化将内凹格栅部与格栅前盖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粗效过滤网、纤维滤膜以及活性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滤膜为由静电纺丝法制备的直径为40-2000纳米的纤维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扇,所述风扇设置于支架上,且与格栅前盖相对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四周还镶嵌有LED灯。
10.一种电脑机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过滤装置。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脑机箱的空气过滤装置,其包括格栅前盖、具有与格栅前盖相对应的内凹格栅部的后盖;所述格栅前盖与内凹格栅部固定连接;过滤组件设置于格栅前盖与内凹格栅部之间;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中部形成与格栅前盖相对应的通孔,所述支架顶面开设有卡槽,后盖可插接于该卡槽内。本发明将空气过滤装置集成于电脑机箱中,使得机箱具有过滤室内空气的功能。
【IPC分类】G06F1-18, B01D53-02, B01D46-00
【公开号】CN104667649
【申请号】CN201510067899
【发明人】杨卫民, 陈明钟, 陈承涛, 秦柳
【申请人】宁波格林美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