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型开放空间大气修复方法

文档序号:8451414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慧型开放空间大气修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慧型开放空间大气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对开放空间大气污染的治理,严格来说还没有针对性的修复方法,仅仅依靠植物、微生物、水体和土壤等自然吸收分解。而对于室内空气净化,目前已经开发出一些卓有成效的控制技术,如广泛采用吸附法、过虑法、喷淋吸收法等,近年来形成的新控制技术有催化分解法、臭氧分解法、等离子体分解法等,相应的净化设备有吸附床、固定床、流化床、催化床、超重力床、旋转床以及撞击流等床层形式。上述方法和床层各有优点,分别适合不同场合空气处理,但这些方法均存在以下缺陷:空气净化技术或装置普遍功能单一,未能互相取长补短做整合,因此未能发挥最佳净化效果,具体表现为:
1、常规的活性炭吸附技术阻力大压降高,特别是在液相吸收吸附过程阻力更大,吸附剂易饱和,更换或再生频繁,运行费用高;暂时未见可用于大气修复;
2、等离子、紫外催化分解、臭氧分解设备工作过程会产生臭氧,尽管对分解污染物有帮助,但没有消除其产生的臭氧的措施,反令空气污染加剧,无催化剂或采用功能单一的催化剂,影响处理效果,几乎不具有大气修复的可行性;
3、吸收法因气液接触效果影响对空气处理效率还不够理想,仅能除去空气中部分污染物和颗粒物,对于PM2.5以下超细颗粒物去除效果差,存在工艺复杂、投资、运行费用大等问题,因此往往只限用于恶劣空气的应急喷淋净化;
4、常规植物净化速度慢,如用有超同化的功能的植物虽可增强净化效果,但对付恶劣空气无明显效果。至于微生物净化大气多见于废气处理,对于开发空间微生物净化空气污染的研宄和产品则更是凤毛麟角。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广泛适用的、能处理多种污染成分的智慧型开放空间大气修复方法,通过内部巧妙布置和生物、材料选择使它同时具有植物吸收、水吸收、微生物分解、催化分解等功能,实现互相取长补短,具有重大创新性的复合型、协同型技术,其整体修复效果较之任何单一治理技术都要明显提高,具有减少人工喷水施肥养护、操作简便、营造优美景观等优点。
[0004]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智慧型开放空间大气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选择一块面积为100m2以上的地块,在地块上按照外矮内高、外疏内密、多常绿少落叶的原则种植植物,先植树,后种花草和铺设草坪;
b、在地块内每隔5-8m布设高度不低于6m的喷淋管,喷淋管的顶端设置喷淋扇面角度为90-150。的喷头;
C、在地块的表面铺设具有高效吸附、催化分解空气中污染物功能的负载有催化剂的复合材料;
d、在地块的表面喷洒具有净化空气功能的生物酶制剂,以及在地块的表面种植大型真菌,完成整个大气修复工程的建设。
[0005]所述具有净化空气功能的生物酶制剂为本领域常用的生物酶制剂,如催化酶、分解酶或吸附酶等,不属于本发明的改进点。所述大型真菌为蘑菇等大型真菌。
[0006]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地块为连片地块、不规则形状地块、非完全连片地块、架空层或大型楼宇的楼顶;地块由外到内分别种植花草、灌木和乔木。
[0007]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种植的植物选用能高效吸收当地主要大气污染物的以土著植物为主的植物。如:在so2&度偏高的地域,种植的植物选用细叶榕或竹节树。在受PM2.5、VOC和(V污染的地域,由外到内种植吊兰、虎尾兰、竹节树和细叶榕;在交通车辆废气、装修废气以及焚烧垃圾废气影响的地域,由外到内依次种植常春藤、吊兰、虎尾兰、七里香、毛竹和细叶榕。
[0008]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喷头采用细液滴喷头;喷淋水选用雨水、中水或富含C、N、P的污水,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养分,减少施肥;当采用污水喷淋时地块下面1-1Om处须铺设防渗膜。
[0009]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在地块内或地块外面配置面积不少于10m2的水塘,用于汇集喷淋水。
[0010]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在水塘旁边设置一台以上的水泵,水泵的总流量=地块的面积*特大暴雨量/24,水泵抽取水塘的水通过水管进入各喷淋管进行喷淋;水泵所采用的电力为太阳能或风能发电;水泵的开启方式为:采用在线空气质量检测仪器检测空气的实时数据,对比设定值,自动控制水泵的开启;或者,通过物联网为外界获悉实时检测值,操作人员远程控制水泵的开关。
[0011]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所述复合材料包括沸石、硅藻土、膨润土、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海泡石和火山石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催化剂为金属无机盐和/或金属氧化物,所述金属无机盐包括Fe、Co、Mn、Mo的无机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金属氧化物包括Fe、Co、Mn、Mo的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0012]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负载有催化剂的复合材料的铺设厚度为l-10mm。
[0013]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当地块有构筑物时,在构筑物表面喷涂具有催化分解污染物功能的催化涂料。所述具有催化分解污染物功能的催化涂料为本领域常用的催化涂料,如添加有二氧化钛的涂料等,不属于本发明的改进点。
[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d中,当地块有构筑物时,在构筑物表面喷涂负载具有净化空气功能的生物酶的涂料。所述负载具有净化空气功能的生物酶的涂料为本领域常用的涂料,如负载催化酶、分解酶或吸附酶的涂料等,不属于本发明的改进点。
[0015]本发明还可以种植多种经济植物,并在水塘养殖鱼虾贝类等,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00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一种广泛适用的、能处理多种污染成分的智慧型开放空间大气修复方法,通过内部巧妙布置和生物、材料选择使它同时具有植物吸收、水吸收、微生物分解、催化分解等功能,实现互相取长补短,具有重大创新性的复合型、协同型技术,其整体修复效果较之任何单一治理技术都要明显提高,具有减少人工喷水施肥养护、操作简便、营造优美景观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发明应用例I的平面布置图.附图标记为:1一地块、2—植物、3—水塘、4一水泵、5—喷淋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0019]实施例1
一种智慧型开放空间大气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选择一块面积为100m2的地块1,在地块I上按照外矮内高、外疏内密、多常绿少落叶的原则种植植物2,先植树,后种花草和铺设草坪;
b、在地块I内每隔5m布设高度为6m的喷淋管5,喷淋管5的顶端设置喷淋扇面角度为90°的喷头;
c、在地块I的表面铺设具有高效吸附、催化分解空气中污染物功能的负载有催化剂的复合材料;
d、在地块I的表面喷洒具有净化空气功能的生物酶制剂,以及在地块I的表面种植大型真菌,完成整个大气修复工程的建设。
[0020]所述步骤a中,地块I为连片地块;地块I由外到内分别种植花草、灌木和乔木。
[0021]所述步骤a中,种植的植物2选用能高效吸收当地主要大气污染物的以土著植物为主的植物2。如:在交通车辆废气、装修废气以及焚烧垃圾废气影响的地域,由外到内依次种植常春藤、吊兰、虎尾兰、七里香、毛竹和细叶榕。
[0022]所述步骤b中,喷头采用细液滴喷头;喷淋水选用富含C、N、P的污水,以提供植物2生长所需养分,减少施肥;当采用污水喷淋时地块I下面5m处须铺设防渗膜。
[0023]所述步骤b中,在地块I内配置面积为300m2的水塘3,用于汇集喷淋水。
[0024]所述步骤b中,在水塘3旁边设置一台水泵4,水泵4的总流量=地块I的面积*特大暴雨量/24,水泵4抽取水塘3的水通过水管进入各喷淋管5进行喷淋;水泵4所采用的电力为太阳能;水泵4的开启方式为:采用在线空气质量检测仪器检测空气的实时数据,对比设定值,自动控制水泵4的开启。
[0025]所述步骤c中,所述复合材料为沸石,所述催化剂为Mn的氧化物。
[0026]所述步骤c中,负载有催化剂的复合材料的铺设厚度为1mm。
[0027]实施例2
一种智慧型开放空间大气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选择一块面积为2000m2的地块1,在地块I上按照外矮内高、外疏内密、多常绿少落叶的原则种植植物2,先植树,后种花草和铺设草坪;
b、在地块I内每隔6m布设高度不低于7m的喷淋管5,喷淋管5的顶端设置喷淋扇面角度为120°的喷头;
c、在地块I的表面铺设具有高效吸附、催化分解空气中污染物功能的负载有催化剂的复合材料;
d、在地块I的表面喷洒具有净化空气功能的生物酶制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