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霾增氧过滤窗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295782阅读:来源:国知局
正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0048] 图3是图1中斜孔挡板7和镶嵌在其上半部位的水箱3a的正面示意图;
[0049] 图4是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1的居民住宅安装一对或多对过滤窗,实现室内空 气的对流和净化的示意图;
[0050] 图5是本发明一个较佳抽气窗结构(液雾层排在外侧,方便接受光照)的示意图;
[0051] 图6是使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3的工厂烟画废气终端净化系统。
[0052] 附图标记:
[0053] 1---第一过滤网
[0054] la---第二过滤网
[00巧]2---通气筛
[0056] 3---毒性吸收液
[0057] 4---喷雾网
[0058] 5---反瓣网
[0059] 6---第一斜孔挡板
[0060] 7---第二斜孔挡板
[0061] 8---抽水泉
[0062] 8a---抽水泉入水管道
[0063] 8b---抽水泉出水管道
[0064] 9---抽气扇
[00巧]10---驱动马达
[0066] 11---维修窗口
[0067] 12---传动及变速装置
[0068] 13a---螺旋盖
[0069] 13b---第二螺旋盖
[0070] 14---水槽
[0071] 21---锥形孔
[0072] 2a---框架
[0073] 3a---水箱
[0074] 41~43---吸气窗
[00巧]44---抽气窗
[0076] 411---邸室位置
[0077] 412---客厅位置
[0078] 413---厨房位置
[0079] 60---烟画
[0080] 61~63---抽气窗
【具体实施方式】
[0081] 请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所描述的装置是一个内含多层网格的透明的扁平四方体 箱式结构,该箱体的外壳由框架2a组成。按照由右侧的污染空气到左侧的清洁空气的净化 方向观察,在框架2a组成的箱体内包括本发明主要的组成部分为;粉尘过滤层,液雾吸收 层,液雾阻挡层和气液驱动层。
[0082] 如图1所示,粉尘过滤层由贴合在一起的第一过滤网1和通气筛2组成。第一过 滤网1作为第一步的粉尘过滤介质,可W用密布孔隙(100目左右)的塑料薄膜制作,通过 物理过滤和静电吸附的方式阻挡颗粒直径在100微米W上的可见的粉尘。为了调整实际的 孔隙尺寸,可W采用一个硬质边框作为支撑体并在其上设置叠加的两层W上多孔薄膜,通 过调整两层薄膜的孔隙叠加错位关系,可W减小孔隙尺寸,降低目数要求,从而降低加工成 本。
[0083] 通气筛2是排布有若干锥形孔21的硬质塑料或玻璃外壁。如图2 (1)所示,锥形孔 21的孔径为50到1毫米左右,送种进气方向的周径大于出气方向的内径的锥形孔21设计, 是为了进入本装置中的空气在经过粉尘过滤层的初步过滤之后,进入后级液雾吸收层时形 成微弱的吹力,从而使液雾吸收层中的吸收液3形成液雾有帮助。另外,锥形孔21进气方 向的较小内径可W减缓吸收液3由于蒸发而逐渐流失的速度。
[0084] 在粉尘过滤层中,第一过滤网1的有网孔的区域面积须较通气筛2有孔洞的区域 大,送样可W覆盖所有的空气入口。此外,第一过滤网1的边框可W从通气筛2的表面的卡 槽里插入或抽出,送样方便更换或清洗第一过滤网1。
[0085] 在经过粉尘过滤层之后,经过初级过滤后的空气接着进入液雾吸收层。该液雾吸 收层包括设置在装置顶部水箱3a内的毒性吸收液3、若干交替排列的喷雾网4和反瓣网5 设置在通气筛2的出风口一侧,还包括设置在一过滤窗底部的水槽14。图1中画了两层喷 雾网4和一层夹在中间的反瓣网5。
[0086] 如图2似所示,其中的喷雾网4是纵横交错的连通的水管组成的网格状结构,各 个水管之间的间隙为5-50mm左右,在每根水管顺风方向的一面密布很小的圆形孔洞(直径 小于10mm)。喷雾网4的上侧边与水箱3a连接,液体3可W从该连接处进入喷雾网4的管 道网络。
[0087] 如图2 (3)所示,反瓣网5是一个布满圆孔的透明平板,孔径可W在0. 1到40mm左 右。在此同时利用喷射和瓣射的双重作用,会使得毒性吸收液3形成比较均匀的水雾或水 滴。
[008引如果使用地区的空气污染非常严重,可W适当增加喷雾网4和反瓣网5交替排列 的层数。
[0089] 本实施例中,所示的13a和13b分别是设置在箱体顶部和底部的两个螺旋盖,其中 设置在箱体顶部的螺旋盖13a是本实施例中水箱3a的进水口,设置在箱体底部的螺旋盖 13b是本实施例中水箱3a的出水口。螺旋盖13a和13b是加注新鲜毒性吸收液3和回收饱 和液的入口和出口。
[0090] 在使用本装置之前,需要打开进水口螺旋盖13a,将毒性吸收液3注入到顶部的水 箱3曰,然后扭紧螺旋盖13a使其密封,工作时,水箱3a中的毒性吸收液3会在重力、液压 (抽水泉8产生)和气体偏压(抽气扇9抽离箱体内的空气,减低了箱体内部的气压。送 会产生吸出液体、靠液体来填充空间的趋势,和用吸管吸可乐是一个原理。)的综合作用 下,会持续从喷雾网4的孔洞喷出并打击面对面的反瓣网5表面。比方说,本装置采用微藻 (microalgae)和水作为毒性吸收液3时,几乎所有的空气污染物都会溶解于水雾中,然后 经过如下几个典型的化学和生物反应过程得到净化:
[0091] ?、巧十///)-wr十M);
[0092] .胖十化.0 …-wr>.汹:餐
[0093] 款),'f林:……苗kS巧
[0094] SiO: +!-r+NO、……皆出…> 況 * ' +WL
[0095] a); + //;()十'、巧…--适郎巧十
[0096]总的说来,污染空气中的酸性气体N化和SOy等与水和氧离子(源自污染物莫氧或 氧气)等结合形成酸性溶液,酸性溶液会把微小的粉尘PM10、PM2. 5等降解为矿物质盐,送 些矿物质盐解离在水中变成植物可吸收的矿物质离子如娃离子,巧离子等。由于微藻多是 单细胞水生植物,氮酸盐或其他一些溶解的无机盐或有机盐多数又成为微藻生长的肥料养 分,反而能够促进微藻的生长,并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0097]另外,毒性吸收液3也可W使用非生物水剂,比如使用水、芳香剂、杀菌剂、防冻剂 (antifreezer)和光致氧化催化剂(photocatalyticoxidant)等混合调制。
[0098] 在由液雾吸收层完成有毒气体和颗粒物的吸收之后,接下来的空气再进入液雾阻 挡层,液雾阻挡层是由至少两层有一定间隙的斜孔挡板6、7 (本实施例为两层斜孔挡板6、 7)组成。如图2(4)所示,斜孔挡板6和7有一定厚度,各自的圆柱形斜孔相对向下倾斜,并 错位排列的孔洞既能形成气体通路,又能回流大部分泄露的液雾,同样能够减缓毒性吸收 液3蒸发流失的速度。
[0099]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喷雾网4、反瓣网5和斜孔挡板6只需要固定在装置 的中部,其底部可W不需要与本装置的底部框架2a的底部接触。框架2a除了左右两个表面 (一面镶嵌通气筛2并固定连接,另一面镶嵌抽气扇9并固定连接),其余部位是密封的。
[0100] 通过上述介绍,可W了解到,进入本装置的空气流通过程是:
[0101] 室外的待净化空气一第一过滤网1 一通气筛2
[0102] 一喷雾网4 一反瓣网5
[0103] 一斜孔挡板6 -斜孔挡板6和斜孔挡板7的间隙一斜孔挡板7
[0104] 一框架2a的内腔一抽气扇9 一室内
[0105] 接下来再介绍本发明装置的驱动部分。在由框架2a组成的箱体内,还包括一个气 液驱动层,该气液驱动层由抽水泉8 (比如常见的微型或小型离必抽水泉),抽气扇9、驱动 马达10和传动及变速装置12组成。抽水泉8和抽气扇9通过12与驱动马达10联动。抽 水泉8和抽气扇9也可W用各自独立的两个驱动马达驱动。传动及变速装置12可W用皮 带轮、皮带、传动链或变速齿轮组成。比如,抽水泉8的转动轴上套接的齿轮如果比驱动马 达10转动轴上齿轮直径大(也即是齿数多),抽水泉8就会比驱动马达10转得慢,送样毒 性吸收液3就会循环得慢些,让液雾有更多的时间来清洗空气。抽气扇9如果直径较大,郝 么它的转速就不能过快,否则会把液雾吸出腔体。图示还包括一个可开关的维修窗口 11。 抽水泉8把汇集于箱体底部的液体通过管道8a和管道8b抽回到顶部的水箱中,能够持续 不断的循环带动毒性吸收液3形成液雾。抽气扇9能够将清洗后的含氧的清洁气体抽出整 个装置。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