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脱硫除尘除雾方法_2

文档序号:9406158阅读:来源:国知局
环液塔底抽出线,214、并流循环液入塔线,215、循环浆液外排线,216、气体注入线,217、补水线,218、219、220为注碱线。
[0027]图中:G代表烟气,W代表补水,CL代表碱液,SF代表浆液循环物料,IA代表气体,箭头代表物料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如图1所示,一种烟气脱硫除尘除雾方法,入口烟气101在底部的烟气入口段I经塔底循环液102急冷降温后进入脱硫除尘塔2,向上依次经过并、逆流双作用脱硫吸收反应区22、并流粉尘捕捉除尘区23和聚结旋流除雾区24,净化后从塔顶烟囱3排出。
[0029]如图1所示,脱硫塔底设置循环液体区21,在塔底循环液体区21和脱硫吸收反应区22底部之间设置液体循环,该部分循环液体213从循环液体区21抽出后经并流循环液栗4升压后,由栗出口管线214进入塔内,在塔内用液体雾化器7雾化成小液滴后与烟气并流,实现与含硫烟气的接触脱硫;在并流循环液体雾化喷嘴前的管线214内送入气体216,用气体将并流循环液体雾化成小液滴。在并流循环液体栗4出口管道214上设置粉尘过滤器12,循环液过滤后进入雾化喷嘴7。
[0030]如图1所示,在塔底循环液体区21和脱硫吸收反应区22顶部和烟气入口段I之间设置液体循环,塔底循环液体211从循环液体区21抽出由逆流循环液栗5升压后,一部分循环液经栗出口管线212进入塔内脱硫反应区22上部,在塔内用液体雾化器8雾化成液滴后靠重力与烟气逆流向下流动,流动过程中与烟气接触脱硫;一部分循环液经栗出口管线102进入入口烟气段1,在入口烟气段I用液体雾化器6雾化成液滴后与烟气接触,将烟气降至饱和温度。
[0031 ] 如图1所示,碱液分两级注入,一部分碱液219在并流循环液栗4出口管线214上雾化前的位置注入,另一部分碱液220在逆流循环液栗5出口管线212上雾化前的位置注入,碱液注入后分别与循环液混合,形成脱硫反应液体,以并流和逆流两种方式实现脱硫反应。
[0032]如图1所示,烟气中的粉尘与脱硫吸收反应区22底部进入的并流循环液214雾化成的小液滴接触,被小液滴捕捉;捕捉后的粉尘与循环液体形成较大液滴,沉降到塔底的液体区21。
[0033]如图1所示,烟气经过脱硫除尘后,烟气向上再进入聚结旋流除雾区24。聚结旋流除雾区24由聚结除雾区9和旋流除雾区10串联而成。聚结旋流除雾区24下方设置聚结除雾区9,上方设置旋流分离除雾区10,烟气自下而上先经过聚结除雾区9,与亲水表面接触实现液体聚结,并沿表面材料重力向下流入塔底液体区,该区同时实现含尘液滴聚结除尘;烟气向上再进入旋流除雾区10,除去剩余液体后从烟囱排出;液体从管线11流入塔底的液体区。
[0034]如图1所示,聚结除雾区9采用聚结材料,聚结材料将塔横截面分割成众多条形或网格形烟气通道,聚结材料形成的表面竖直方向安装,与铅垂线的夹角不大于45° ?’聚结材料可以上下分层设置;各层聚结材料可以错开排列。旋流除雾区10设置在脱硫除尘塔2内,入口设在上端;烟气自上端进入旋流器,在下端进入烟囱3。烟气在聚结旋流除雾区24除去剩余液体后从烟囱3排出,从旋流除雾区24分离下来的液体从管线液体分离管11流入塔底的液体区。
[0035]如图1所示,并流捕捉除尘区23脱出的粉尘随液体进入塔底液体区21 ;在塔底随逆流循环液栗5出口管线215排出。
[0036]如图1所示,在烟气入口段2管线103和/或脱硫塔脱硫反应区22通过管线104注入臭氧,臭氧和氮化物反应实现脱硝。
[0037]如图1所示,补水217在脱硫塔塔底注入。
[0038]如图2所示,碱液218在脱硫除尘塔2塔底注入,与循环液混合。
实施例
[0039]烟气入口条件:200000Nm3/h,二氧化硫浓度1260mg/Nm3,粉尘浓度180mg/Nm3,温度230°C,压力4KPa。经过脱硫除尘后烟囱出口气体中的二氧化硫浓度52mg/Nm3,粉尘浓度
11.4mg/Nm3o脱硫效率为95.9%,除尘效率为93.7%。
[0040]烟气进入烟气入口段,在急冷液体雾化器的作用下降温至饱和温度59.8°C,其中激冷循环液流量:464000kg/h。降温后烟气进入脱硫除尘塔。脱硫塔直径:6m,在塔内,烟气从下往上,进入并逆流双作用脱硫反应区和并流捕捉区,并流采用45支液体雾化器,其中循环液流量:85000kg/h,气体流量为:2550 kg/h ;逆流液体雾化器采用三层、每层40个布置,其中逆流循环液流量:1145000kg/h。然后烟气进入聚结旋流除液区,聚结区采用条状聚结材料,交错排列,旋流除雾器采用六组多级旋流除雾器,经聚结旋流除雾区后的烟气含水几乎为零。除水后的烟气从烟囱外排。装置外排至污水处理单元的废水量17950 kg/ho新鲜碱液流量为1060 kg/h,在塔底注入。塔底循环液的PH值为7。脱硫除尘塔的补水量为:34642 kg/ho
【主权项】
1.一种烟气脱硫除尘除雾方法,其特征在于,含硫含尘的烟气经过以下过程实现净化: ①烟气在底部的烟气入口段经脱硫塔自身的循环液体或外部补充液体作为急冷液体降温后进入脱硫除尘塔,向上依次经过并、逆流双作用硫化物吸收反应区和粉尘捕捉除尘区、除雾区,净化后从塔顶烟囱排出; ②脱硫塔底设置循环液体区,在塔底循环液体区和硫化物吸收反应区底部之间设置液体循环部分,该部分循环液体在塔内用液体雾化器雾化成小液滴后与烟气并流,实现与含硫烟气的接触; ③在塔底液体区和脱硫吸收反应区顶部之间设置液体循环部分,该部分循环液体在塔内用液体雾化器雾化成液滴后靠重力与烟气逆流向下流动返回塔底液体区,流动过程中与烟气接触; ④脱硫碱液分别在并流和逆流循环液体栗出口管线上雾化前的位置与循环液混合,形成脱硫吸收反应液体,以并流和逆流两种方式实现烟气脱硫吸收反应;或者碱液在脱硫除尘塔塔底液体区注入,碱液注入后与塔底内的液体混合; ⑤烟气中的粉尘进入脱硫塔与雾化成液滴的并流和逆流循环液接触,被液滴捕捉;然后粉尘与循环液体形成较大液滴,沉降到塔底液相区; ⑥烟气完成脱硫除尘后,烟气向上再进入除雾区,除去剩余液体后从烟囱排出;液体流入塔底的液体区; ⑦捕捉下来的粉尘随液体进入塔底液体区;在塔底随部分循环液体从管线排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脱硫除尘除雾方法,其特征在于,烟气在塔内气速为2.0m/s-5m/s ;烟气在脱硫吸收反应区停留时间为3s_9s ;并流循环液体量占比不大于并流和逆流总循环液体量的20% ;塔底液体的PH值为6-9。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脱硫除尘除雾方法,其特征在于,并流和逆流循环液体栗出口后可以设计为多路并联进入脱硫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脱硫除尘除雾方法,其特征在于,除雾区由表面聚结区和旋流分离区串联而成,烟气完成脱硫除尘后进入除雾除水区;该区下方设置表面聚结除雾区,上方设置旋流分离除雾区;烟气自下而上先经过聚结除雾区,与亲水表面接触实现液体聚结,液体沿表面材料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入塔底的液体区,该区同时实现含尘液滴聚结除尘;烟气向上再进入旋流除雾区,除去剩余液体后从烟囱排出;液体从管线流入塔底的液体区。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烟气脱硫除尘除雾方法,其特征在于,聚结除尘区聚结材料将塔横截面分割成众多条形或网格形烟气通道,聚结材料形成的表面竖直方面安装,与铅垂线的夹角不大于45° ;聚结材料可以上下分层设置;各层聚结材料可以错开排列。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烟气脱硫除尘除雾方法,其特征在于,旋流除雾区并列设置多组旋流除雾器,旋流除雾器设置在脱硫塔内,入口设在上端;烟气自上端进入旋流器,在下端进入烟囱。7.如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一种烟气脱硫除尘除雾方法,其特征在于,每组旋流除雾器由山下串联的多级旋流器构成。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脱硫除尘除雾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烟气入口管道和/或脱硫塔脱硫吸收反应区注入臭氧,臭氧和氮化物反应实现脱硝。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脱硫除尘除雾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并流循环液体栗出口管道上设置粉尘过滤器,循环液过滤后进入雾化喷嘴。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脱硫除尘除雾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并流循环液体雾化喷嘴前的管线内送入气体,用气体将并流循环液体雾化成小液滴。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烟气脱硫除尘除雾的方法,脱硫介质为碱性液体;脱硫塔底液体区的液体分别在吸收反应区底部和上部循环进入脱硫塔,底部进入的循环液雾化成小液滴随烟气并流与顶部的逆流循环液同时完成硫化物吸收反应;采用碱液小液滴并流捕捉进行除尘;设置表面聚结和多级旋流器进行除雾,从而实现低能耗烟气净化。
【IPC分类】B01D45/16, B01D53/78, B01D47/06
【公开号】CN105126575
【申请号】CN201510446626
【发明人】石宝珍, 房媛媛
【申请人】青岛京润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