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滤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05941阅读:597来源:国知局
空气净化滤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滤芯,包括底部骨架层、熔喷无纺布层、静电吸附层、吸附层及顶部骨架层,所述熔喷无纺布层、静电吸附层、吸附层及顶部骨架层依次设置在底部骨架层上。本发明中空气净化滤芯具有优秀的过滤效果,过滤功能全面,且制备成本大大降低,可大大减轻消费者的负担。
【专利说明】
空气净化滤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滤芯。
【背景技术】
[0002]现有市场上的空气净化滤芯在生产成本方面呈现两极分化现象。价格较低的滤芯具备基本灰尘过滤功能,但对除菌、微尘的过滤效果较差;功能较全面的滤芯由于其生产成本较高,造成售价偏高,给消费者带来很多的困扰。保证过滤功能全面的前提下制备较低成本的滤芯,从而减轻消费者负担成为本行业值得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滤芯,其具有优秀的过滤效果,过滤功能全面,且制备成本大大降低,可大大减轻消费者的负担。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种空气净化滤芯,包括底部骨架层、熔喷无纺布层、静电吸附层、吸附层及顶部骨架层,所述熔喷无纺布层、静电吸附层、吸附层及顶部骨架层依次设置在底部骨架层上。
[0006]优选的,所述底部骨架层为长纤维无纺布,所述底部骨架层的克重为15_25g/m2,其厚度为0.10-0.15_。
[0007]优选的,所述熔喷无纺布层的克重为15-28g/m2,其厚度为0.15-0.2mm。
[0008]优选的,所述静电吸附层的克重为60-70g/m2,其厚度为0.15-0.2mm。
[0009]优选的,所述顶部骨架层由PET材质制得,所述顶部骨架层的克重为60-70g/m2,其厚度为 0.15-0.2mm。
[0010]优选的,所述吸附层的克重为80-350g/m2,其厚度为0.35-0.75mm。
[0011 ]优选的,所述吸附层包括活性炭层。
[0012]优选的,所述吸附层还包括一层纤维层,所述活性炭层复合在纤维层上。
[0013]优选的,所述吸附层还包括两层纤维层,所述活性炭层复合在两层纤维层之间。
[0014]优选的,所述活性炭层由椰壳活性炭制得,所述活性炭层目数为20-80目。
[0015]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中,底部骨架层和顶部骨架层保证了滤芯整体结构稳定性的同时,底部骨架层和顶部骨架层也具有一定的过滤效果;熔喷无纺布层形成粗效过滤层,可以实现大颗粒粉尘的过滤;静电吸附层可以对粉尘等带电颗粒形成有效吸附;吸附层可以实现对有味、有毒及各种有害气体的分解和吸附,进而提供更加全面的过滤效果;本发明中滤芯结构简单,不需要复杂机械进行生产,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实施例1中空气净化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实施例2中空气净化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I为底部骨架层、2为熔喷无纺布层、3为静电吸附层、4为吸附层、41为纤维层、42为活性炭层、5为顶部骨架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实施例1
[002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空气净化滤芯包括底部骨架层1、熔喷无纺布层2、静电吸附层3、吸附层4及顶部骨架层5,熔喷无纺布层2、静电吸附层3、吸附层4及顶部骨架层5依次设置在底部骨架层I上。
[0022]本实施方式中,底部骨架层I采用长纤维无纺布,底部骨架层I的克重为15g/m2,其厚度为0.10mm。长纤维无纺布由纤维丝热粘合制成,所述纤维丝为重量份数55%的芯和45 %的外皮组成的皮包芯结构,外皮由聚丙烯和二氧化钛熔融制得,芯为PET熔融制得,所述纤维丝通过热粘合制成长纤维无纺布。长纤维无纺布经电晕放电处理,具有静电吸附作用,具有一定的过滤作用。
[0023]恪喷无纺布层2的克重为15g/m2,其厚度为0.15mm。恪喷无纺布层2选用抗菌型恪喷无纺布,具有一定的杀菌效果,进一步提升空气过滤的有效性。
[0024]静电吸附层3的克重为70g/m2,其厚度为0.2_。静电吸附层3由静电过滤棉和负离子纤维复合制得,实现了粉尘等带电颗粒的吸附,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的同时,可以改善空气质量,促进人类呼吸系统肺部吸氧量的增加,以及促进人体血液中含氧量的增加。
[0025]吸附层4的克重为80g/m2,其厚度为0.35mm。吸附层4包括一层纤维层41和活性炭层42。活性炭层42复合在纤维层41上。纤维层41采用无纺布材质。活性炭层42由椰壳活性炭制得,活性炭层42目数为20-60目,碘值为800—1800mg/g;四氯化碳吸附率(CTC)为40 % 一110%;比表面积590?1800m2/g。椰壳活性炭能够吸附空气中的有味、有毒及各种有害气体,特别是对空气中的甲醛、苯系物、TV0C、一氧化碳、氨气、臭氧、氯气等有独特的吸附净化及催化的能力,可以进一步提升过滤效果。
[0026]顶部骨架层5的克重为70g/m2,其厚度为0.2mm。顶部骨架层5选用抗菌阻燃PET材质,其具有良好的支撑性的同时,兼具杀菌和阻燃的特性,阻燃性可以为其使用提供更好的安全保证。
[0027]对获得的滤芯进行检测,其在300m3/h的风量条件下,对PM2.5的一次性过滤效率高达93.2%,阻力仅为35Pa。安装于汽车空调上进行测试,对0.3μπι以上微粒的过滤效率高达 85 %。
[0028]实施例2
[0029]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空气净化滤芯包括底部骨架层1、熔喷无纺布层2、静电吸附层3、吸附层4及顶部骨架层5,熔喷无纺布层2、静电吸附层3、吸附层4及顶部骨架层5依次设置在底部骨架层I上。
[0030]本实施方式中,底部骨架层I为长纤维无纺布,底部骨架层I的克重为25g/m2,其厚度为0.15mm。长纤维无纺布由纤维丝热粘合制成,所述纤维丝为重量份数55%的芯和45%的外皮组成的皮包芯结构,外皮由聚乙烯和碳酸钙熔融制得,芯为PET熔融制得,所述纤维丝通过热粘合制成长纤维无纺布。长纤维无纺布经电晕放电处理,具有静电吸附作用,具有一定的过滤作用。
[0031]熔喷无纺布层2的克重为28g/m2,其厚度为0.2mm。熔喷无纺布层2选用抗菌型熔喷无纺布,具有一定的杀菌效果,保证空气过滤的有效性。
[0032]静电吸附层3的克重为70g/m2,其厚度为0.15mm。静电吸附层3由静电过滤棉制得,实现了粉尘等带电颗粒的吸附,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
[0033]吸附层4的克重为350g/m2,其厚度为0.75mm。吸附层4包括两层纤维层41和活性炭层42,活性炭层42复合在两层纤维层41之间。纤维层41采用棉质纤维层。活性炭层42由椰壳活性炭制得,活性炭层42目数为40-80目,碘值为800—1800mg/g;四氯化碳吸附率(CTC)为40%—110% ;比表面积590?1800m2/g。椰壳活性炭能够吸附空气中的有味、有毒及各种有害气体,特别是对空气中的甲醛、苯系物、TV0C、一氧化碳、氨气、臭氧、氯气等有独特的吸附净化及催化的能力,可以进一步提升过滤效果。
[0034]顶部骨架层5的克重为60g/m2,其厚度为0.15mm。顶部骨架层5选用抗菌阻燃PET材质,其具有良好的支撑性的同时,兼具杀菌和阻燃的特性,阻燃性可以为其使用提供更好的安全保证。
[0035]对获得的滤芯进行检测,其在300m3/h的风量条件下,对PM2.5的一次性过滤效率高达93.2%,阻力仅为38Pa。安装于汽车空调上进行测试,对0.3μπι以上微粒的过滤效率高达 85 %。
[0036]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空气净化滤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骨架层、熔喷无纺布层、静电吸附层、吸附层及顶部骨架层,所述熔喷无纺布层、静电吸附层、吸附层及顶部骨架层依次设置在底部骨架层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骨架层为长纤维无纺布,所述底部骨架层的克重为15_25g/m2,其厚度为0.10-0.15_。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熔喷无纺布层的克重为15-28g/m,其厚度为0.15-0.2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吸附层的克重为60-70g/rrf,其厚度为 0.15-0.2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骨架层由PET材质制得,所述顶部骨架层的克重为60_70g/m2,其厚度为0.15-0.2_。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层的克重为80-350g/m,其厚度为0.35-0.75mm。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净化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层包括活性炭层。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净化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层还包括一层纤维层,所述活性炭层复合在纤维层上。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净化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层还包括两层纤维层,所述活性炭层复合在两层纤维层之间。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净化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层由椰壳活性炭制得,所述活性炭层目数为20-80目。
【文档编号】A61L9/014GK106076011SQ201610581852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7月21日 公开号201610581852.3, CN 106076011 A, CN 106076011A, CN 201610581852, CN-A-106076011, CN106076011 A, CN106076011A, CN201610581852, CN201610581852.3
【发明人】陈映飞
【申请人】陈映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