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压浸膜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02251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式压浸膜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立式压浸膜滤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立式压浸膜滤系统如图1所示,多采用在铅垂的压力容器I内部上下端部分别安装带有与膜元件5端头形状一致的固定孔的端板2,即端板2将膜元件5固定住,所述端板2使压力容器I内部被分割为位于上下端部的两个端部腔和位于中间部位的中间腔,两个端部腔和中间腔相互独立,并且两个端部腔外部设有端部进出水口 3,中间腔外部设置一个中部进出水口 4,具有端部进水和中部进水两种进水方式。当采用端部进水时,水箱底端容积利用效率过低,且水头损失过大,导致能量流失,资源浪费,并且下端腔水箱底部容易造成死角,不利于系统清洗工作。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进水时不容易造成死角、容积利用率比较高、方便系统进行清洗、节省能源的立式压浸膜滤系统。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式压浸膜滤系统,包括压力容器和位于所述压力容器内的上端板,所述上端板将所述压力容器分为上部腔和下部腔,所述上部腔上部和所述下部腔的下部分别设置有端部进出水口,所述下部腔的上部设置有中部进出水口,所述上端板上设置有至少五个膜元件,所述各膜元件铅垂设置于所述下部腔内,所述膜元件顶端与所述端板连接并与所述上部腔连通,每个所述膜元件下部均连接有进出水支管,所有的进出水支管均与所述端部进出水口连通。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式压浸膜滤系统还可以是:
[0006]所述端部进出水口上可拆卸连接有外部进出水管,所有的所述进出水支管均与所述外部进出水管连通。
[0007]所述外部进出水管端部连接设置有内部进出水总管,所述内部进出水总管与所有的所述进出水支管均连通,所述内部进出水总管横向延伸设置于所述下部腔内。
[0008]所述外部进出水管后部与所述内部进出水总管前端密封连接。
[0009]所述外部进出水管与所述内部进出水总管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0010]所述外部进出水管与所述端部进出水口之间通过压盖可拆卸固定。
[0011]所述外部进出水管与所述端部进出水口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层,所述外部进出水管与端部进出水口和所述压盖之间通过密封垫层密封固定。
[0012]所述压力容器壁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位于下部的端部进出水口上方,所述进气口内密封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所述膜元件连通。
[00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式压浸膜滤系统,包括压力容器和位于所述压力容器内的上端板,所述上端板将所述压力容器分为上部腔和下部腔,所述上部腔上部和所述下部腔的下部分别设置有端部进出水口,所述下部腔的上部设置有中部进出水口,所述上端板上设置有至少五个膜元件,所述各膜元件铅垂设置于所述下部腔内,所述膜元件顶端与所述端板连接并与所述上部腔连通,每个所述膜元件下部均连接有进出水支管,所有的进出水支管均与所述端部进出水口连通。这样,当采用内压全流过滤或内压错流过滤时,进出水支管为进水管,即过滤前的水从进出水支管进入过滤系统内,直接送入每个膜元件内进行过滤,这样针对性更强,进水直接作用在膜元件上,而且作用比较均匀,因此解决了下部腔内进水时容易造成死角,过滤效率不高的问题,而且容积利用率比较高,能量流失少,水头损失降低。而在反洗时,进出水支管作为反洗出水口,反洗后的污水将直接通过进出水支管排出端部进出水口外,这样,清洗更加方便。而当采用外压全流过滤时,进出水支管为出水口和反洗的进水口,这样,出水和进水更加有针对性,排放更加畅通,避免了进水和排水的死角,避免能量流失和水头损失过大,有效节省能源,更有利于清洗膜元件,进而方便清洗整个膜滤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进水时不容易造成死角、容积利用率比较高、方便系统进行清洗、节省能源。
【附图说明】
[0014]图1现有技术的立式压浸膜滤系统整体示意图。
[0015]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立式压浸膜滤系统整体剖视图。
[0016]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立式压浸膜滤系统下部局部放大图。
[0017]图号说明
[0018]I…压力容器2…上端板3…端部进出水口
[0019]4…中部进出水口5…膜元件6…进出水支管
[0020]7…外部进出水管8…内部进出水总管 9…密封圈
[0021]10…压盖11…密封垫层12…进气口
[0022]13…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的图2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式压浸膜滤系统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式压浸膜滤系统,请参考图2至图3,包括压力容器I和位于所述压力容器I内的上端板2,所述上端板2将所述压力容器I分为上部腔和下部腔,所述上部腔上部和所述下部腔的下部分别设置有端部进出水口 3,所述下部腔的上部设置有中部进出水口 4,所述上端板2上设置有至少五个膜元件5,所述各膜元件5铅垂设置于所述下部腔内,所述膜元件5顶端与所述端板连接并与所述上部腔连通,每个所述膜元件5下部均连接有进出水支管6,所有的进出水支管6均与所述端部进出水口 3连通。这样,当采用内压全流过滤或内压错流过滤时,进出水支管6为进水管,即过滤前的水从进出水支管6进入过滤系统内,直接送入每个膜元件5内进行过滤,这样针对性更强,进水直接作用在膜元件5上,而且作用比较均匀,因此解决了下部腔内进水时容易造成死角,过滤效率不高的问题,而且容积利用率比较高,能量流失少,水头损失降低。而在反洗时,进出水支管6作为反洗出水口,反洗后的污水将直接通过进出水支管6排出端部进出水口 3外,这样,清洗更加方便。而当采用外压全流过滤时,进出水支管6为出水口和反洗的进水口,这样,出水和进水更加有针对性,排放更加畅通,避免了进水和排水的死角,避免能量流失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