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池各单元间过滤网反冲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19412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池各单元间过滤网反冲洗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池,尤其涉及污水处理池各单元间过滤网的反冲洗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体的提高,对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污染治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城市污染得到有效的治理的情况下,农村的污染问题,尤其是农村生活污水问题,日益凸显。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是新农村建设方针中“村容整洁”的具体要求。
[0003]由于农村住宅分布相对分散无序、地势地形多变等自身的特点,多采用小范围集中,大范围呈多点分布的污水处理模式,工艺上通常是厌氧与生态处理相结合,如厌氧+人工湿地、厌氧+生物滤池等。
[0004]厌氧池通常有多个单元,跟据出水水质的要求,通常会在各单元间过水管进口处配设不同规格的过滤网。过滤网堵塞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常规的拆卸清理方法处理起来又脏又累,工作强度和难度又较大。而现有的反冲洗结构普遍存在结构复杂,造价较高的不足等问题。因此,目前仍需寻求一种简单方便的方法处理过滤网堵塞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且操作便捷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池各单元间过滤网反冲洗结构。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池各单元间过滤网反冲洗结构,包括处理池、清水池及连接管,前述连接管的进水端通到前述的处理池,出水端通到前述的清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的进水端设有一过滤网,中部或出水端设有一阀门,并且,所述连接管位于过滤网和阀门之间分支向外延伸设置有一与皮搋子适配以增压的支管。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阀门为一球阀或蝶阀。
[0008]所述支管的外端能拆卸地设有一堵头。平时,用堵头堵住,以免杂物进入,反冲洗时,可以拆卸下来。
[0009]进一步,所述的连接管贯穿设置于处理池和清水池之间的墙壁上。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连接管堵塞时,将阀门关闭,利用皮搋子给支管加压,然后将过滤网上的堵塞物冲开,堵塞物就脱离过滤网,完成反冲洗功能,重新使用时,将阀门开启即可,整体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且操作便捷,利于在农村中得到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池各单元间过滤网反冲洗结构包括处理池1、清水池2及连接管3,连接管3贯穿设置于处理池I和清水池2之间的墙壁7上,连接管3的进水端通到处理池1,出水端通到清水池2,连接管3的进水端设有一过滤网4,出水端设有一阀门5,本实施例中的阀门5为一蝶阀。
[0014]连接管3位于过滤网4和阀门5之间分支向外延伸设置有一支管6,该支管6的外端口与皮搋子适配可以实现增压。
[0015]支管6的外端能拆卸地设有一堵头(图中无显示)。平时,用堵头堵住,以免杂物进入,反冲洗时,可以拆卸下来。
[0016]堵塞时,将阀门5关闭,取下堵头,利用皮搋子给支管6加压,然后将过滤网4上的堵塞物冲开,堵塞物就脱离过滤网4,完成反冲洗功能,重新使用时,将阀门5开启,盖上堵头即可。整体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容易实现且操作便捷,利于在农村中得到推广应用。
【主权项】
1.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池各单元间过滤网反冲洗结构,包括处理池、清水池及连接管,前述连接管的进水端通到前述的处理池,出水端通到前述的清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的进水端设有一过滤网,中部或出水端设有一阀门,并且,所述连接管位于过滤网和阀门之间分支向外延伸设置有一与皮搋子适配以增压的支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池各单元间过滤网反冲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门为一球阀或蝶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池各单元间过滤网反冲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的外端能拆卸地设有一堵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池各单元间过滤网反冲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管贯穿设置于处理池和清水池之间的墙壁上。
【专利摘要】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池各单元间过滤网反冲洗结构,包括处理池、清水池及连接管,前述连接管的进水端通到前述的处理池,出水端通到前述的清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的进水端设有一过滤网,中部或出水端设有一阀门,并且,所述连接管位于过滤网和阀门之间分支向外延伸设置有一与皮搋子适配以增压的支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连接管堵塞时,将阀门关闭,利用皮搋子给支管加压,然后将过滤网上的堵塞物冲开,堵塞物就脱离过滤网,完成反冲洗功能,重新使用时,将阀门开启即可,整体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且操作便捷,利于在农村中得到推广应用。
【IPC分类】B01D29/03, B01D29/68
【公开号】CN204671960
【申请号】CN201520342636
【发明人】孙燕萍, 罗安程, 梁志伟, 钟亮, 徐天予
【申请人】浙江大学
【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