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彩盒表面荧光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172988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彩盒表面荧光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荧光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彩盒表面荧光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彩盒是指用卡纸和微细瓦楞纸板这两种材料制成的折叠纸盒和微细瓦楞纸盒。生产纸盒的企业称为彩盒印刷包装厂,简称为彩盒厂。一般作为中档的包装方法使用,介于内包装与外箱包装之间。彩盒一般由若干颜色搭配而成,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官,使购买者和使用者对商品的整体外观和颜色等细节有一点了解。特别适合于购买前不能拆箱的商品。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食品、饮料、酒类、茶品、卷烟、医药、保健品、化妆品、小家电、服装、玩具、体育用品等行业和产品包装配套等行业,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行业。现有的彩盒不方便进行荧光处理,荧光处理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方便控制从动轮与传输带实现旋转,可以将待处理的彩盒放置在传输带上,从而方便对彩盒进行传输运动;荧光液喷射机可以通过喷射管与喷射针方便对彩盒进行荧光喷射处理,旋管的旋转可以控制喷射针沿着喷射管实现移动,从而方便使喷射针对准彩盒,方便对彩盒进行荧光喷射处理的彩盒表面荧光处理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种彩盒表面焚光处理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为杆状结构,第一支撑杆呈竖直布置,第一支撑杆的端部设有从动轮,从动轮通过第一连接轴与第一支撑杆的端部连接;底板上设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为杆状结构,第二支撑杆呈竖直布置,第二支撑杆的端部设有主动轮,主动轮通过第二连接轴与第二支撑杆的端部连接;从动轮与主动轮之间通过传输带连接;底板上设有支撑管,支撑管为管状结构,支撑管呈竖直布置,支撑管插接有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的形状大小相同,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为管状结构,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呈水平布置,支撑管的端部设有荧光液喷射机,焚光液喷射机设有喷射管,喷射管为管状结构,喷射管呈水平布置,喷射管设有控制阀,喷射管内插接有喷射针,喷射针呈水平布置,喷射针为针状结构,喷射管的端部设有旋管,旋管与喷射管的端部通过卡扣连接,旋管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喷射针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喷射针与旋管通过螺纹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的端部设有导料板,导料板与主动轮对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呈竖直布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导料板的上端与主动轮对接,导料板的下端为自由端。
[0009]进一步地,所述导料板为弧面形状。
[0010]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可以将主动轮与驱动电机连接,通过驱动电机可以控制主动轮实现旋转,从而方便控制从动轮与传输带实现旋转,可以将待处理的彩盒放置在传输带上,从而方便对彩盒进行传输运动;荧光液喷射机可以通过喷射管与喷射针方便对彩盒进行荧光喷射处理,旋管的旋转可以控制喷射针沿着喷射管实现移动,从而方便使喷射针对准彩盒,方便对彩盒进行荧光喷射处理。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标记说明:
[0013]底板11、第一支撑杆12、从动轮13、第一连接轴14、第二支撑杆15、主动轮16、第二连接轴17、传输带18、支撑杆19、导料板20、支撑管21、第一套管22、第二套管23、荧光液喷射机24、喷射管25、控制阀26、喷射针27、旋管28。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彩盒表面荧光处理装置,包括底板11,底板11上设有第一支撑杆12,第一支撑杆12为杆状结构,第一支撑杆12呈竖直布置,第一支撑杆12的端部设有从动轮13,从动轮13通过第一连接轴14与第一支撑杆12的端部连接;底板11上设有第二支撑杆15,第二支撑杆15为杆状结构,第二支撑杆15呈竖直布置,第二支撑杆15的端部设有主动轮16,主动轮16通过第二连接轴17与第二支撑杆15的端部连接;从动轮13与主动轮16之间通过传输带18连接;底板11上设有支撑管21,支撑管21为管状结构,支撑管21呈竖直布置,支撑管21插接有第一套管22与第二套管23,第一套管22与第二套管23的形状大小相同,第一套管22与第二套管23为管状结构,第一套管22与第二套管23呈水平布置,支撑管21的端部设有荧光液喷射机24,荧光液喷射机24设有喷射管25,喷射管25为管状结构,喷射管25呈水平布置,喷射管25设有控制阀26,喷射管25内插接有喷射针27,喷射针27呈水平布置,喷射针27为针状结构,喷射管25的端部设有旋管28,旋管28与喷射管25的端部通过卡扣连接,旋管28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喷射针27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喷射针27与旋管28通过螺纹连接;底板11上设有支撑杆19,支撑杆19的端部设有导料板20,导料板20与主动轮16对接,支撑杆19呈竖直布置,导料板20的上端与主动轮16对接,导料板20的下端为自由端,导料板20为弧面形状。
[0016]本实用新型彩盒表面荧光处理装置,可以将主动轮16与驱动电机连接,通过驱动电机可以控制主动轮16实现旋转,从而方便控制从动轮13与传输带18实现旋转,可以将待处理的彩盒放置在传输带18上,从而方便对彩盒进行传输运动;荧光液喷射机24可以通过喷射管25与喷射针27方便对彩盒进行荧光喷射处理,旋管28的旋转可以控制喷射针27沿着喷射管25实现移动,从而方便使喷射针27对准彩盒,方便对彩盒进行荧光喷射处理。
[0017]其中,底板11上设有支撑杆19,支撑杆19的端部设有导料板20,导料板20与主动轮16对接,支撑杆19呈竖直布置,导料板20的上端与主动轮16对接,导料板20的下端为自由端,导料板20为弧面形状,所以通过导料板20可以使荧光处理后的彩盒更加方便地传输。
[001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彩盒表面荧光处理装置,包括底板(11),其特征在于:底板(11)上设有第一支撑杆(12),第一支撑杆(12)为杆状结构,第一支撑杆(12)呈竖直布置,第一支撑杆(12)的端部设有从动轮(13),从动轮(13)通过第一连接轴(14)与第一支撑杆(12)的端部连接;底板(11)上设有第二支撑杆(15),第二支撑杆(15)为杆状结构,第二支撑杆(15)呈竖直布置,第二支撑杆(15)的端部设有主动轮(16),主动轮(16)通过第二连接轴(17)与第二支撑杆(15)的端部连接;从动轮(13)与主动轮(16)之间通过传输带(18)连接;底板(11)上设有支撑管(21),支撑管(21)为管状结构,支撑管(21)呈竖直布置,支撑管(21)插接有第一套管(22)与第二套管(23),第一套管(22)与第二套管(23)的形状大小相同,第一套管(22)与第二套管(23)为管状结构,第一套管(22)与第二套管(23)呈水平布置,支撑管(21)的端部设有荧光液喷射机(24),荧光液喷射机(24)设有喷射管(25),喷射管(25)为管状结构,喷射管(25)呈水平布置,喷射管(25)设有控制阀(26),喷射管(25)内插接有喷射针(27),喷射针(27)呈水平布置,喷射针(27)为针状结构,喷射管(25)的端部设有旋管(28),旋管(28)与喷射管(25)的端部通过卡扣连接,旋管(28)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喷射针(27)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喷射针(27)与旋管(28)通过螺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盒表面荧光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底板(11)上设有支撑杆(19 ),支撑杆(19 )的端部设有导料板(20 ),导料板(20 )与主动轮(16 )对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彩盒表面荧光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杆(19)呈竖直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彩盒表面荧光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导料板(20)的上端与主动轮(16)对接,导料板(20)的下端为自由端。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彩盒表面荧光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导料板(20)为弧面形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彩盒表面荧光处理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从动轮与主动轮,从动轮与主动轮之间通过传输带连接;底板上设有支撑管,支撑管的端部设有荧光液喷射机,荧光液喷射机设有喷射管,喷射管设有控制阀,喷射管内插接有喷射针,喷射管的端部设有旋管,旋管与喷射管的端部通过卡扣连接,喷射针与旋管通过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方便控制从动轮与传输带实现旋转,可以将待处理的彩盒放置在传输带上,从而方便对彩盒进行传输运动;荧光液喷射机可以通过喷射管与喷射针方便对彩盒进行荧光喷射处理,旋管的旋转可以控制喷射针沿着喷射管实现移动,从而方便使喷射针对准彩盒,方便对彩盒进行荧光喷射处理。
【IPC分类】B05B13/02, B05B13/04
【公开号】CN204842050
【申请号】CN201520606568
【发明人】孟俊, 仇鹏, 蒋绕琦, 许立, 李立东, 王新宝, 蒋敏裕, 祁开勇
【申请人】南京俊鹏彩色包装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