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搅拌超声水浴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956499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磁搅拌超声水浴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浴装置,具体是一种电磁搅拌超声水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化工、制药领域,一些化学反应需要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尤其是对于对温度特别敏感的化学反应,更需严格控制其反应温度。水浴槽是在小型精细化工生产中常用的温度控制装置,目前企业一般是采用自制热水槽,通过蒸汽加热或者电加热来升温,通过补加凉水来降温的控制温度的方式来保证所需的反应温度。在有些试验中,试验材料往往需要在超声水浴的同时不断搅拌。搅拌器和传统磁搅拌装置只能对单一样品进行搅拌处理,这大大的限制了超声水浴装置对试验材料处理效率的提升。磁搅拌是通过磁场方向的改变来驱动永磁搅拌子的旋转实现对试验材料进行搅拌的一种装置。磁搅拌装置可以对试验材料进行密闭条件下的搅拌,在防止挥发、无菌搅拌等方面的试验中有着巨大的优势。但是传统磁搅拌装置是通过直流电机带动永磁铁转动,形成一个以某一点为圆心的转动磁场,从而驱动处在该圆心处的永磁搅拌子随磁场旋转。因此,一个磁搅拌装置往往只能对单一的永磁搅拌子进行驱动,处理单一样品,这就影响了对试验材料搅拌处理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搅拌超声水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种电磁搅拌超声水浴装置,包括水浴锅、加热控制部、制冷控制部、超声发生控制器和电磁搅拌控制器,所述水浴锅为长方体结构,水浴锅内设置有水浴槽、水浴槽盖和筛网,筛网位于水浴槽的底部,并将水浴槽水浸区域分成两部分,筛网上部为水浴功能区,下部为控温区;水浴槽最低端设有出水管和阀门;所述控温区设置有加热棒以及冷却盘管,加热棒自水浴槽的底部竖直向上布置,加热棒在水浴槽的底部布置多个,加热棒通过第一管线与设置在水浴槽外的加热控制部相连;冷却盘管横向布置在水浴槽内,并位于加热棒的上方,冷却盘管为中空的冷却盘管,中空的冷却盘管内充满制冷剂;所述冷却盘管在竖直方向上自上而下设置多个,冷却盘管通过第二管线与设置在水浴槽外的制冷控制部相连;所述水浴槽的内壁设置超声换能器,超声换能器和超声发生控制器相连;水浴槽的外侧围绕水浴槽侧壁设有矩形电磁铁,矩形电磁铁电连接有电磁搅拌控制器,矩形电磁铁的下表面与的水浴槽内的筛网上表面水平;所述矩形电磁铁包括矩形铁芯,矩形铁芯由多个回字形的硅铁片叠加而成,回字形硅铁片由四个矩形硅铁片围成,矩形铁芯内侧的四个角分别设有四个穿线槽,相邻的两个穿线槽之间设置缠绕线圈的绕线板。
[0006]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控制部、制冷控制部、超声发生控制器和电磁搅拌控制器均位于水浴锅左侧。
[0007]进一步的,所述水浴锅、水浴槽和筛网均为不锈钢材质。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水浴锅、水浴槽和筛网均为不锈钢材质,最大限度降低它们对磁场的影响;制冷控制部工作时,制冷剂,如氟利昂流经冷却盘管,与外界的水产生热交换,制造制冷效果,从而使与冷却盘管接触的水浴槽内的水降温;工作时,水浴槽下部的水最先被加热,在某一时刻,水浴槽下部的水温高于上部的水温,根据水的冷热对流作用,热水上行,冷水下沉,冷热水迅速混合,温度达到一致;另一方面,当水浴槽内的温度高于预期温度需要降温时,制冷控制部工作,制冷剂流经冷却盘管,从而使水浴槽内的水温下降;水浴槽上部的水最先被冷却,在某一时刻,水浴槽上部的水温高于下部的水温,根据水的冷热对流作用,冷水下沉,热水上行,冷热水迅速混合,温度达到一致;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水浴和磁搅拌功能分开控制,相互独立,可随机组合;本实用新型中的电磁搅拌装置同时对多份样品进行搅拌,极大地提高了搅拌处理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电磁搅拌超声水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电磁搅拌超声水浴装置中矩形铁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2]请参阅图1-2,一种电磁搅拌超声水浴装置,包括水浴锅1、加热控制部2、制冷控制部3、超声发生控制器41和电磁搅拌控制器55,所述水浴锅I为长方体结构,水浴锅I内设置有水浴槽11、水浴槽盖13和筛网12,筛网12位于水浴槽I的底部,并将水浴槽I水浸区域分成两部分,筛网12上部为水浴功能区,下部为控温区;水浴槽11最低端设有出水管14和阀门15 ;所述控温区设置有加热棒21以及冷却盘管31,加热棒21自水浴槽11的底部竖直向上布置,加热棒21在水浴槽11的底部布置多个,以提高加热效率,加热棒21通过第一管线22与设置在水浴槽11外的加热控制部2相连;加热控制部2工作时,使加热棒21发热,从而使与加热棒21接触的水浴槽11内的水升温;冷却盘管31横向布置在水浴槽11内,并位于加热棒21的上方,冷却盘管31为中空的冷却盘管,中空的冷却盘管内充满制冷剂,如氟利昂;所述冷却盘管31在竖直方向上自上而下设置多个,以提高制冷效率,冷却盘管31通过第二管线32与设置在水浴槽11外的制冷控制部3相连;制冷控制部3工作时,制冷剂,如氟利昂流经冷却盘管,与外界的水产生热交换,制造制冷效果,从而使与冷却盘管31接触的水浴槽11内的水降温;工作时,水浴槽11下部的水最先被加热,在某一时刻,水浴槽11下部的水温高于上部的水温,根据水的冷热对流作用,热水上行,冷水下沉,冷热水迅速混合,温度达到一致;另一方面,当水浴槽11内的温度高于预期温度需要降温时,制冷控制部3工作,制冷剂流经冷却盘管31,从而使水浴槽11内的水温下降;水浴槽11上部的水最先被冷却,在某一时刻,水浴槽11上部的水温高于下部的水温,根据水的冷热对流作用,冷水下沉,热水上行,冷热水迅速混合,温度达到一致;所述水浴槽I的内壁设置超声换能器4,超声换能器4和超声发生控制器41相连,超声换能器4负责将超声发生控制器41传输过来的电能转化为超声波能;水浴槽11的外侧围绕水浴槽11侧壁设有矩形电磁铁5,矩形电磁铁5电连接有电磁搅拌控制器55,矩形电磁铁5的下表面与的水浴槽11内的筛网12上表面水平;所述矩形电磁铁5包括矩形铁芯51,矩形铁芯51由多个回字形的硅铁片叠加而成,回字形硅铁片由四个矩形硅铁片围成,矩形铁芯内侧的四个角分别设有四个穿线槽52,相邻的两个穿线槽52之间设置缠绕线圈53的绕线板54,相对绕线板54上的两个线圈53为一组,因此在矩形铁芯51上形成两组线圈53,并且,每一个线圈组中两个线圈53的一端互相连接,而且这两个线圈53缠绕方向一致,具有同样的电流方向,如此,这每个线圈组和矩形铁芯51就组成了一个磁场封闭的电磁铁,整个矩形电磁铁5相当于两个磁场方向垂直的电磁铁,线圈53在缠绕矩形铁芯51时,要保持绕线方向与所在绕线板54的边平行;在为上述其中一个线圈组中通入一定方向的直流电后,在该组线圈53上形成磁场,所形成的磁场沿着矩形铁芯51未通电的两边传递接通,并在所围成的区域内形成匀强磁场;所以,相对于开放的电磁铁,这种封闭的电磁铁可以避免漏磁;当电流通向另外一组线圈组时,磁场方向即发生90度旋转,如此循环,形成旋转磁场,以驱动永磁搅拌子的转动,永磁搅拌子就是外面设置有保护层的永磁磁铁,呈棒状,使用时直接放入需要搅拌的容器内,再把该容器放入所述的水浴槽11内的筛网12上,在磁场的驱动下,搅拌子旋转,从而达到搅拌的效果。
[0013]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主权项】
1.一种电磁搅拌超声水浴装置,包括水浴锅、加热控制部、制冷控制部、超声发生控制器和电磁搅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浴锅为长方体结构,水浴锅内设置有水浴槽、水浴槽盖和筛网,筛网位于水浴槽的底部,并将水浴槽水浸区域分成两部分,筛网上部为水浴功能区,下部为控温区;水浴槽最低端设有出水管和阀门;所述控温区设置有加热棒以及冷却盘管,加热棒自水浴槽的底部竖直向上布置,加热棒在水浴槽的底部布置多个,加热棒通过第一管线与设置在水浴槽外的加热控制部相连;冷却盘管横向布置在水浴槽内,并位于加热棒的上方,冷却盘管为中空的冷却盘管,中空的冷却盘管内充满制冷剂;所述冷却盘管在竖直方向上自上而下设置多个,冷却盘管通过第二管线与设置在水浴槽外的制冷控制部相连;所述水浴槽的内壁设置超声换能器,超声换能器和超声发生控制器相连;水浴槽的外侧围绕水浴槽侧壁设有矩形电磁铁,矩形电磁铁电连接有电磁搅拌控制器,矩形电磁铁的下表面与的水浴槽内的筛网上表面水平;所述矩形电磁铁包括矩形铁芯,矩形铁芯由多个回字形的硅铁片叠加而成,回字形硅铁片由四个矩形硅铁片围成,矩形铁芯内侧的四个角分别设有四个穿线槽,相邻的两个穿线槽之间设有缠绕线圈的绕线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搅拌超声水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控制部、制冷控制部、超声发生控制器和电磁搅拌控制器均位于水浴锅左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搅拌超声水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浴锅、水浴槽和筛网均为不锈钢材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搅拌超声水浴装置,包括水浴锅、加热控制部、制冷控制部、超声发生控制器和电磁搅拌控制器,所述水浴锅为长方体结构,水浴锅内设置有水浴槽、水浴槽盖和筛网,筛网位于水浴槽的底部,并将水浴槽水浸区域分成两部分,筛网上部为水浴功能区,下部为控温区;水浴槽最低端设有出水管和阀门;所述控温区设置有加热棒以及冷却盘管,加热棒自水浴槽的底部竖直向上布置,由诸如金属这样的导热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水浴和磁搅拌功能分开控制,相互独立,可随机组合,电磁搅拌装置极大地提高了搅拌处理的效率,同时温度控制精准,提高了实验的质量和速度。
【IPC分类】B01L7/02, B01F15/06, B01F13/10
【公开号】CN204865730
【申请号】CN201520423723
【发明人】李婧, 任元龙
【申请人】宁波大学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