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黄连颗粒混合制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82501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黄连颗粒混合制粒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黄连颗粒混合制粒机,属于药品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制粒是把粉末、熔融液、水溶液等状态的物料加工制成具有一定形状与大小粒状物的操作。制粒作为粒子的加工过程,几乎与所有的固体制剂相关。制粒的目的有:1、改善流动性;2、防止备成分的离析;3、防止粉尘飞扬及器壁上的粘附;4、调整堆密度、改善溶解性能;5、改善片剂生产中压力的均匀传递;6、便于服用,携带方便,提高商品价值等。
[0003]目前双黄连颗粒制粒时,容易混合不均勾,水分也不易控制,影响药品质量。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黄连颗粒混合制粒机,设置了一个水分测试仪,可以随时检测制粒时粒子的水分,同时还设有多种形状的搅拌桨,使得制粒过程中混合均勾,提尚药品质量。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6]—种双黄连颗粒混合制粒机,包括:料筒、制粒刀、叶片搅拌桨、矩形搅拌桨、圆弧搅拌桨、电机、出料口、搅拌轴、水分测试仪,进料口 ;料筒顶部设有进料口,料筒顶部内部侧面设有制粒刀和水分测试仪,料筒底部设有电机,电机和搅拌轴连接,搅拌轴从上至下设有叶片搅拌桨、矩形搅拌桨和圆弧搅拌桨,料筒靠近底部的外侧面设有出料口。
[000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药物原辅料从进料口进入料筒,开启电机使得叶片搅拌桨、矩形搅拌桨和圆弧搅拌桨搅拌原辅料,再启动制粒刀进行制粒,水分测试仪随时测定制粒时的水分,制粒结束后药品从出料口放出。
[0008]由于双黄连颗粒的原料和辅料的特性,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结构尤其适应双黄连颗粒的制粒过程。
[000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双黄连颗粒混合制粒机,设置了一个水分测试仪,可以随时检测制粒时粒子的水分,同时还设有多种形状的搅拌桨,使得制粒过程中混合均匀,提高药品质量。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附图标记:料筒1、制粒刀2、叶片搅拌桨3、矩形搅拌桨4、圆弧搅拌桨5、电机6、出料口 7、搅拌轴8、水分测试仪9,进料口 1。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3]实施例1:
[0014]—种双黄连颗粒混合制粒机,包括:料筒1、制粒刀2、叶片搅拌桨3、矩形搅拌桨4、圆弧搅拌桨5、电机6、出料口 7、搅拌轴8、水分测试仪9,进料口 1 ;料筒I顶部设有进料口10,料筒I顶部内部侧面设有制粒刀2和水分测试仪9,料筒I底部设有电机6,电机和搅拌轴8连接,搅拌轴8从上至下设有叶片搅拌桨3、矩形搅拌桨4和圆弧搅拌桨5,料筒I靠近底部的外侧面设有出料口 7。
[0015]实施例2:
[001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药物原辅料从进料口 10进入料筒1,开启电机6使得叶片搅拌桨3、矩形搅拌桨4和圆弧搅拌桨5搅拌原辅料,再启动制粒刀2进行制粒,水分测试仪9随时测定制粒时的水分,制粒结束后药品从出料口 7放出。
[0017]其余同实施例1。
【主权项】
1.一种双黄连颗粒混合制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料筒(I)、制粒刀(2)、叶片搅拌桨(3)、矩形搅拌桨(4)、圆弧搅拌桨(5)、电机(6)、出料口( 7)、搅拌轴(8)、水分测试仪(9),进料口( 10 );料筒(I)顶部设有进料口( 10 ),料筒(I)顶部内部侧面设有制粒刀(2 )和水分测试仪(9 ),料筒(I)底部设有电机(6 ),电机和搅拌轴(8 )连接,搅拌轴(8 )从上至下设有叶片搅拌桨(3 )、矩形搅拌桨(4 )和圆弧搅拌桨(5 ),料筒(I)靠近底部的外侧面设有出料口(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黄连颗粒混合制粒机,包括:料筒、制粒刀、叶片搅拌桨、矩形搅拌桨、圆弧搅拌桨、电机、出料口、搅拌轴、水分测试仪,进料口;设置了一个水分测试仪,可以随时检测制粒时粒子的水分,同时还设有多种形状的搅拌桨,使得制粒过程中混合均匀,提高药品质量。
【IPC分类】A61J3/00, B01J2/10
【公开号】CN204891796
【申请号】CN201520591871
【发明人】王涛, 万欢
【申请人】南昌理工学院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8月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