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过滤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95990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过滤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涉及生物安全,即微生物或有害粒子会通过气体传播的实验室、生产车间、实验动物房、医院负压隔离区,以及工业化学品生产及存放区域送、排风系统的过滤,防止微生物或有害粒子随空气外泄的产品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生物安全实验室、生物安全车间、传染病医院等机构工作过程中会产生有害的生物因子,这些生物因子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因此这些区域的空气不通过处理,排放到大气中,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甚至威胁人或动物的生命健康。因此,必须经过高效过滤器过滤后才能安全排放。《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l9489-2008)中明确规定,应可以在原位对排风高效过滤器进行消毒灭菌和检漏。而现有的技术是采用袋进袋出过滤设备和生物安全更换过滤装置,这些设备具有如下缺点:
[0003]1、均采用密封的塑料袋,把要更换的过滤器从箱体内拿出来,用塑封剪刀密封后再行处理,安装新过滤器时同样要撕开原有被剪断塑封的袋子,安装过滤器后,用同样的方法拿出旧塑料袋进行处理,这样就要求操作人员非常仔细,一旦操作失误,袋子破裂,有害粒子将随气溶胶溢出,将无法挽回,同时每次更换时,袋子都要从一个沟槽倒入另外一个沟槽,在这个操作过程中,存在微生物泄露的因素,这样操作繁琐,效率底下,并存在泄露的因素。
[0004]2、生物安全更换过滤装置虽然具有原位消毒的措施,但仅针对通风管道和箱体部分的消毒,忽视压差检测等附属管道的消毒,存在消毒不完全而造成微生物泄露的因素,尤其是压差计需要校验和更换时,无法避免压差计管道内的微生物泄露。
[0005]3、现有设备虽然有在线监测装置,但未安装PAO注入后的均匀装置,PAO无法均匀的分布在高效过滤器表面,因此也无法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
[0006]4、现有设备虽然有原位消毒措施,但无法对消毒过程进行监控,设备出现异常情况时,无法完全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所有参数都达到消毒所需的要求。
[0007]5、现有设备是一个整体的箱体,箱体内部采用隔板隔成若干个通道,受加工、安装、运输不便的限制,不能安装过多的过滤器,处理能力有限,不适合大风量场合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8]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高效过滤箱的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包括多个过滤单元,每个过滤单元,可通过处理风量的大小和使用功能的不同,按需组合,解决了加工、安装和运输不便的问题,并可通过多单元组合,以达到大风量处理能力的要求。为了确保PAO发尘的均匀,本过滤单元专门设计了 PAO均匀单元,以确保过滤单元完整性测试的准确性。本过滤单元设计了压差计安装管道消毒接口和消毒剂循环管道,并在过滤单元内部安装了专用的传感器,以确保在整个消毒过程中,每个参数都达到消毒所需的数值,确保过滤单元彻底消毒,从而取消了塑料袋,简化了更换操作的过程,避免了更换过程中的生物安全事故风险。
[0009]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过滤箱,包括进风管道与出风管道,上述进风管道与出风管道上设置有消毒口,其特殊之处在于:上述进风管道与出风管道之间至少设置有一组过滤装置;上述过滤装置沿空气流向依次设置有初效过滤单元、中效过滤单元、高效过滤单元组;
[0010]上述高效过滤单元组包括第一高效过滤单元与第二高效过滤单元;
[0011]上述中效过滤单元与第一高效过滤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一 PAO均流单元;
[0012]上述第一高效过滤单元与第二高效过滤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二PAO均流单元;
[0013]上述第一高效过滤单元与第二高效过滤单元上分别设置有用于PAO浓度进行监测的上游检测口与PAO取样口 ;
[0014]上述初效过滤单元、中效过滤单元、高效过滤单元组均设置有用于判断过滤器是否堵塞或泄露的压力表;
[0015]上述出风管道上设置有湿度探头与甲醛浓度探头。
[0016]上述压力表两侧还分别设置有用于对压力检测附属管道消毒的压力表消毒口;
[0017]上述消毒口及压力表消毒口的接口上设置有可在消毒过程中快速连接的球阀及凸轮锁紧快速接头。
[001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在对高效过滤箱通风管道消毒的同时对压力检测附属管道进行消毒,并在消毒过程中对各项参数进行监测,已确保消毒完全,能够有效的提高消毒效果,降低因消毒不全面而产生的安全隐患。
[0019]本实用新型过滤装置包括多个过滤单元,每个过滤单元,可通过处理风量的大小和使用功能的不同,按需组合,解决了加工、安装和运输不便的问题,并可通过多单元组合,以达到大风量处理能力的要求。
[0020]为了确保PAO发尘的均匀,本实用新型过滤单元专门设计了PAO均匀单元,以确保过滤单元完整性测试的准确性。
[0021]本实用新型过滤单元设计了压差计安装管道消毒接口和消毒剂循环管道,并在过滤单元内部安装了专用的传感器,以确保在整个消毒过程中,每个参数都达到消毒所需的数值,确保过滤单元彻底消毒,从而取消了塑料袋,简化了更换操作的过程,避免了更换过程中的生物安全事故风险。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不意图;
[0023]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0024]图3为本实用新型扫描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实用新型均流单元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实用均流单元俯视图;
[0027]其中:1-进风管道;2-初效过滤单元;3-中效过滤单元;4-PA0发尘口;5-均流单元;6-PA0上游取样口 ;7_高效过滤单元组;8-PA0下游检测口;9-自动扫描装置伺服电机连接口; 10-湿度探头;11-甲醛浓度探头;12-消毒剂出口; 13-出风管道;14-压差计低压侧阀门;15 -消毒剂循环阀门;16 -消毒剂出口阀门;17 -消毒剂出口; 18 -压力表;19 -消毒剂注入口;20-消毒剂注入口阀门;21-压差计高压侧阀门;22-高效过滤器压差检测装置;23-中效过滤器压差检测装置;24-初效过滤器压差检测装置;25-消毒剂注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参见图1-3,一种高效过滤箱,包括进风管道I与出风管道13,进风管道I与出风管道13上设置有消毒口,进风管道I与出风管道13之间至少设置有一组过滤装置;过滤装置沿空气流向依次设置有初效过滤单元2、中效过滤单元3、高效过滤单元组7 ;高效过滤单元组7包括第一高效过滤单元与第二高效过滤单元;中效过滤单元3与第一高效过滤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一 PAO均流单元;第一高效过滤单元与第二高效过滤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二 PAO均流单元;第一高效过滤单元与第二高效过滤单元上分别设置有用于PAO浓度进行监测的上游检测口与PAO取样口 6;初效过滤单元2、中效过滤单元3、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