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油收集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778853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废油收集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废油收集装置,它涉及废油收集技术领域;收集桶内部由过滤层、集油层和进油口组成,进油口与吸泵连接,过滤层设置于进油口的下方,过滤层包含过滤装置和吸附层,集油层设置于收集桶内部下半部分,收集桶的侧边、吸泵的下方设置有泵控制器,吸泵和泵控制器连接,收集桶的侧边还设置有开关,收集桶的底部连接有插头电源线,集油层底部设置有出油管,出油管的管口上紧密盖有管盖。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操作方便,而且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专利说明】
废油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油收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废油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废油收集装置用于收集空气压缩机的各级后处理设备的废油水混合物。废油收集器是利用油水密度不同,通过离心分离,重力分离,长期静置的原理,废油水以切线方向进入箱体上部之气液分离器内,依靠离心作用,使油水沉入桶体内,静止一段时间后进行重力分离,从玻璃视镜中可以观察到不同液面进行定期排放。然后定期分别排出进行处理再生利用,以防止含油废水污染压缩空气站的内外环境。通过这一需求,现在的废油收集装置也有很多种类,使用起来确实达到了废油回收再利用的目的,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废油收集装置结构都太复杂,使用繁锁,而且价格比较昂贵。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废油收集装置,它操作方便,而且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0004]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收集桶、过滤层、集油层、过滤装置、吸附层、栗控制器、吸栗、进油口;收集桶内部由过滤层、集油层和进油口组成,进油口与吸栗连接,过滤层设置于进油口的下方,过滤层包含过滤装置和吸附层,集油层设置于收集桶内部下半部分,收集桶的侧边、吸栗的下方设置有栗控制器,吸栗和栗控制器连接。
[0005]所述的收集桶的侧边还设置有开关,收集桶的底部连接有插头电源线。
[0006]所述的集油层底部设置有出油管,出油管的管口上紧密盖有管盖。
[0007]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操作方便,而且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9]附图标记说明:
[0010]1-收集桶;2-过滤层;3-集油层;4-过滤装置;5-吸附层;6-栗控制器;7_吸栗;8-进油口;9-开关;10-插头电源线;11-出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3]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收集桶1、过滤层2、集油层
3、过滤装置4、吸附层5、栗控制器6、吸栗7、进油口 8;收集桶I内部由过滤层2、集油层3和进油口 8组成,进油口 8与吸栗7连接,过滤层2设置于进油口 8的下方,过滤层2包含过滤装置4和吸附层5,集油层3设置于收集桶I内部下半部分,收集桶I的侧边、吸栗7的下方设置有栗控制器6,吸栗7和栗控制器6连接。
[0014]所述的收集桶I的侧边还设置有开关9,收集桶I的底部连接有插头电源线10。
[0015]所述的集油层3底部设置有出油管11,出油管11的管口上紧密盖有管盖。
[0016]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插上电源线,打开开关,栗开始工作,吸栗7将废油吸进桶内,通过进油口8流入过滤层2过滤,通过过滤装置4,将废油里的残质吸附在吸附层5上,过滤好的油将通过吸附层5上细孔流进集油层3,需要使用时可打开集油层3底部的出油管11的管盖,方便油流出使用。
[0017]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主权项】
1.废油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收集桶、过滤层、集油层、过滤装置、吸附层、栗控制器、吸栗、进油口;收集桶内部由过滤层、集油层和进油口组成,进油口与吸栗连接,过滤层设置于进油口的下方,过滤层包含过滤装置和吸附层,集油层设置于收集桶内部下半部分,收集桶的侧边、吸栗的下方设置有栗控制器,吸栗和栗控制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油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桶的侧边还设置有开关,收集桶的底部连接有插头电源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油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油层底部设置有出油管,出油管的管口上紧密盖有管盖。
【文档编号】C02F1/40GK205461147SQ201620213672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1日
【发明人】张 杰, 张亚, 成鸣军, 张建业, 范志强, 项楠, 许光明, 庞海彬, 谢同祥
【申请人】百发动力(无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