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动簸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83887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机动簸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簸箕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机动簸箕。
背景技术
簸箕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用具,在选种、除去粮中的砂和草时,就经常用簸 箕。但目前的簸箕均有人工操作,费时费力,劳动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省时省力、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 效率的一种机动簸箕。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一种机动簸箕,由簸箕本体 和机架构成,其特征在于在簸箕本体的后端底部设有凸耳,在凸耳上设有纵向条形孔,在纵 向条形孔内设有滚轴,滚轴的两端通过支撑板固定在机架上,在机架的中部固定上电机,在 簸箕本体的前端底部设有固定的弧形臂,在机架的前端上部设有凸轮,凸轮的转动轴通过 相对应的支撑板固定在机架上,凸轮触及弧形臂,凸轮的带轮与电机的主动带轮通过传动 带连接传动。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凸耳设左、右两个,所述的弧形臂设在簸 箕本体的底壁前侧中部;所述的簸箕本体的宽度为100-200cm,长度为60-90cm ;簸箕本体 的前端高于簸箕本体的后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使用的簸箕相比,由于采用了机动,且增大了 簸箕的容量,所以,不仅结构简单,而且省时省力、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局剖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簸箕本体的仰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2制作本实用新型。该一种机动簸箕,由簸箕本体1和机架2构成,其特 征在于在簸箕本体1的后端底部设有凸耳3,在凸耳3上设有纵向条形孔4,在纵向条形孔4 内设有滚轴5,滚轴5的两端通过支撑板6固定在机架2上,在机架2的中部固定上电机7, 在簸箕本体1的前端底部设有固定的弧形臂8,在机架2的前端上部设有凸轮9,凸轮9的 转动轴10通过相对应的支撑板11固定在机架2上,凸轮9触及弧形臂8,凸轮9的带轮12 与电机7的主动带轮13通过传动带14连接传动。所述的凸耳3设左、右两个,所述的弧形臂8设在簸箕本体1的底壁前侧中部;所 述的簸箕本体1的宽度为100-200cm,长度为60-90cm ;所述的簸箕本体1的前端高于簸箕 本体1的后端,当凸轮9不向前作用弧形臂8时,靠簸箕本体1及内部物体的重量而后退回位。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要用簸箕筛选的物体放入簸箕内,启动电机,可带动凸轮9 转动,凸轮9则有规律的推动簸箕本体1,这种推动,使簸箕本体1产生了向前上方送的运 动,以及靠自重回位的运动,从而产生像人工一样的簸动。
权利要求1.一种机动簸箕,由簸箕本体(1)和机架(2)构成,其特征在于在簸箕本体(1)的后端 底部设有凸耳(3),在凸耳(3)上设有纵向条形孔(4),在纵向条形孔(4)内设有滚轴(5), 滚轴(5)的两端通过支撑板(6)固定在机架(2)上,在机架(2)的中部固定上电机(7),在 簸箕本体(1)的前端底部设有固定的弧形臂(8),在机架(2)的前端上部设有凸轮(9),凸 轮(9)的转动轴(10)通过相对应的支撑板(11)固定在机架(2)上,凸轮(9)触及弧形臂 (8),凸轮(9)的带轮(12)与电机(7)的主动带轮(13)通过传动带(14)连接传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耳(3)设左、右两个, 所述的弧形臂⑶设在簸箕本体(1)的底壁前侧中部;所述的簸箕本体(1)的宽度为 100-200cm,长度为 60-90c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动簸箕,由簸箕本体(1)和机架(2)构成,其特征在于在簸箕本体(1)的后端底部设有凸耳(3),在凸耳(3)上设有纵向条形孔(4),在纵向条形孔(4)内设有滚轴(5),在机架(2)的中部固定上电机(7),在簸箕体(1)的前端底部设有固定的弧形臂(8),机架(2)前端上部的凸轮(9)触及弧形臂(8),凸轮(9)的带轮(12)与电机(7)的主动带轮(13)通过传动带(14)连接传动。该机动簸箕,由于采用了机动,且增大了簸箕的容量,所以,不仅结构简单,而且省时省力、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可广泛用于农业生产中的选种、除去粮中的砂和草等领域。
文档编号B07B13/14GK201783468SQ20102024241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30日
发明者王连海 申请人:王连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