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区药品分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8388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病区药品分拣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病区药品分拣机,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病区药品分拣机。



背景技术:

在大中型医院里,病区的数量都在几十个,每个病区的病人数量又有几十个;每天给病人配药,分拣,送到不同的病房,是一种非常繁琐,而且对质量要求很高的工作;不允许出丝毫差错。传统的人工分拣,不仅需要医护人员严肃认真,而且需要极大的耐心;实际中很难同时保证效率和准确率。因此,设计一种智能的分拣系统,不仅能做到准确高效,而且能将人工成本降低;对医院来说非常有意义。

目前市场上也有这样的分拣机,但是体积大,灵活度低。不利于医院的部署。因而小型化,高灵活度,也是对此类分拣机设计优劣的重要评价标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病区药品分拣机,以利于各病区快速准确分拣本区病人需要的药品,分拣过程不需要人工参与,节省人力成本;同时,兼顾了灵活性和小型化的要求,做到了模块化,医院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数量的子模块,自由组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病区药品分拣机,所述分拣机包括多个子模块,所述子模块包括机架和传动系统,所述传动系统包括设置在机架两侧的第一辊筒支架,固定在第一辊筒支架上的第一辊筒,套装在第一辊筒上的传送带;所述子模块中设有两组传动系统,分别位于机架的前端和后端;两组传动系统之间设有第二辊筒;所述第二辊筒两侧设有第二齿轮;第一辊筒两侧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中间下部设有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通过齿轮支架固定在机架两侧;机架上还设有主支架,所述主支架通过分布在机架两侧的四根支撑杆部署在传送带上方;所述主支架包括三根第一横杆和两根第二横杆;所述主支架中部两侧均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顶端固定有第二辊筒支架;所述第二辊筒固定在第二辊筒支架上;所述两根第二横杆中部分别设有第一摄像机和第二摄像机。

所述主支架为金属材质。

所述第二齿轮最大半径小于第二辊筒。

分拣机子模块中设有电控系统,包括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的视频输入端连接第一摄像机和第二摄像机;所述主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连接两个气缸和蜂鸣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计了一种病区药品分拣机,利于各病区快速准确分拣本区病人需要的药品,分拣过程不需要人工参与,节省人力成本;同时,兼顾了灵活性和小型化的要求,做到了模块化,医院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数量的子模块,自由组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分拣机中分拣机子模块的侧视图;

图2为本分拣机中分拣机子模块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本分拣机中电控系统的结构框图。

其中: 1.机架;    2.第一辊筒支架;

3.第一辊筒;   4.传送带;

5.第一摄像机; 6.气缸;

7.活塞杆; 8. 第二摄像机;

9.支撑杆; 10.主支架;

101.第一横杆;  102.第二横杆;

11.第一齿轮; 12.第二齿轮;

13.齿轮支架; 14. 储药箱;

15.第三齿轮; 16.第二辊筒;

17.第二辊筒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病区药品分拣机,所述分拣机包括多个子模块,所述子模块包括机架1和传动系统,所述传动系统包括设置在机架1两侧的第一辊筒支架2,固定在第一辊筒支架2上的第一辊筒3,套装在第一辊筒3上的传送带4;所述子模块中设有两组传动系统,分别位于机架1的前端和后端;两组传动系统之间设有第二辊筒16;所述第二辊筒16两侧设有第二齿轮12;第一辊筒3两侧设有第一齿轮11;所述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2中间下部设有与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12啮合的第三齿轮15;所述第三齿轮通过齿轮支架13固定在机架1两侧;机架1上还设有主支架10,所述主支架10通过分布在机架1两侧的四根支撑杆9部署在传送带4上方;如图2所示,所述主支架10包括三根第一横杆101和两根第二横杆102;所述主支架10中部两侧均设有气缸6,所述气缸6的活塞杆7顶端固定有第二辊筒支架17;所述第二辊筒16固定在第二辊筒支架17上;所述两根第二横杆102中部分别设有第一摄像机5和第二摄像机8。

所述主支架10为金属材质。

第一齿轮11最大半径小于第一辊筒3;所述第二齿轮12最大半径小于第二辊筒16。

所述分拣机子模块中设有电控系统,包括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的视频输入端连接第一摄像机5和第二摄像机8;所述主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连接两个气缸6和蜂鸣器。

实施例一:

医院根据病区的实际情况部署本系统。例如某个病区有60个床位,安排三位护士分别为不同病人送药品。该病区选择三台子模块,依次首尾相连,组成串行的系统。

系统开机前,在第二辊筒16下方放置储药箱14,并为每个子模块上的主控制器设置特征信息编码。不同的主控制器对应不同的特征信息编码;主控制器可以分析出某个特定格式的特征信息编码是否与自己的特征信息编码相对应。

药房送至病区的药品包装上,均贴有不同的标签,每个标签都对应该药品特有的特征信息编码。

系统开机后,传动系统驱动第一辊筒3转动,第一辊筒3一方面带动传送带4转动;另一方面第一齿轮11通过第二齿轮12带动第二辊筒16转动。药品标签向上放在第一台设备上,药品跟随传送带前行,行至第一摄像机5下方时,第一摄像机5拍摄到标签并将图像上传主控制器分析。主控制器从图像中提取到标签携带的信息,进一步从该信息中提取特征信息编码并进行判断。如果判断该信息特征编码与本机设定值相对应,主控制器控制气缸活塞杆7向上收缩,带动第二辊筒16向上抬升,从而在两组传动系统之间出现一个孔洞,药品行至此位置,会从孔洞掉落到储药箱14中。活塞杆7抬升的同时,第二摄像机8开启,并在三秒内,每隔一秒向主控制器发送一张照片,主控制器分析图片,如未发现有药品,说明药品已经掉入储药箱14;如发现药品,说明药品并未掉入储药箱,此时主控制器控制蜂鸣器发出声音,提醒医师注意。所有药品分拣完毕后,每个子模块的主控制器将本机对应的药品列表和数量上传服务器,并与提交给药房的药品明细做对比,查看是否有错误。如无错误,负责发放药品的医师分别到对应的子模块下方,取出储药箱,即可拿到各自的病房分发给患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