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声波振动筛,具体是一种超声波振动筛。
背景技术:
在电池负极材料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通过筛分测试的方法来筛选物料,但由于微细物料容易发生聚团,手筛或传统的机械筛分总是面临着筛分效率低的问题;另外,使用传统的振筛机进行筛分时会产生较大噪音;不利于电池负极材料的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声波振动筛,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声波振动筛,包括底座、支撑板和筛网;所述底座顶部设有弹簧,弹簧的顶部连接有横杆,横杆的中部设有振动器,横杆上部设有支撑杆,横杆两侧的底座上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支撑杆的顶部,支撑板的两端设有立柱,立柱外侧通过连接件连接有第二套筒,第二套筒内侧设有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发生器设置在第二套筒的中部;所述连接件由第一连杆、挡块、凹槽和第二连杆组成,第一连杆设置在第二套筒内侧,第一连杆上设有挡块,挡块中心设有凹槽,第二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立柱上,第二连杆的另一端放置在挡块内的凹槽中;所述支撑板上部设有筛网,筛网共有四个,依次设置在支撑板上部,筛网的底部设有漏料管,漏料管的底部设有排料管,排料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第二套筒的外部设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的顶部设有罩壳,罩壳的中部设有填料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填料装置由软板、输料管、填料仓、铰链和填料仓盖组成,软板设置在立柱上部,软板的中心设有输料管,输料管的顶部设有填料仓,填料仓的顶部设有填料仓盖,填料仓盖的一端通过铰链连接在填料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套筒和罩壳的内壁上均设有吸音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功能齐全,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该超声波振动筛通过超声波振动对电池负极材料进行筛选,提高了电池负极材料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并避免了微细物料聚团现象的发生;第一套筒和罩壳的内壁上均设有吸音板,能防止第一套筒内的超声波发生泄露,防止超声波污染环境;通过弹簧支撑和振动器振动,提高了物料的生产质量;第二套筒与立柱之间设有连接件,能防止振动器失控时使过滤网倾斜或侧翻;降低了意外事件发生造成的损害。
附图说明
图1为超声波振动筛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超声波振动筛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超声波振动筛中填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控制面板,3-支撑杆,4-支撑板,5-第一套筒,6-连接件,7-超声波发生器,8-第二套筒,9-罩壳,10-填料装置,11-立柱,12-筛网,13-漏料管,14-排料管,15-电磁阀,16-振动器,17-横杆,18-弹簧,19-第一连杆,20-挡块,21-凹槽,22-第二连杆,23-软板,24-输料管,25-填料仓,26-铰链,27-填料仓盖,28-吸音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超声波振动筛,包括底座1、支撑板4和筛网12;所述底座1顶部设有弹簧18,弹簧18的顶部连接有横杆17,横杆17的中部设有振动器16,横杆17上部设有支撑杆3,横杆17两侧的底座1上设有控制面板2,弹簧18用于支撑横杆17,振动器16用于带动横杆17振动,控制面板2用于控制整个装置的运行;所述支撑板4设置在支撑杆3的顶部,支撑板4的两端设有立柱11,立柱11外侧通过连接件6连接有第二套筒8,第二套筒8内侧设有超声波发生器7,超声波发生器7设置在第二套筒8的中部,超声波发生器7用于产生超声波用于对电池负极材料进行筛选;所述连接件6由第一连杆19、挡块20、凹槽21和第二连杆22组成,第一连杆19设置在第二套筒8内侧,第一连杆19上设有挡块20,挡块20中心设有凹槽21,第二连杆2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立柱11上,第二连杆22的另一端放置在挡块20内的凹槽21中,连接件6能防止支撑板4过度振动造成立柱11侧歪;所述支撑板4上部设有筛网12,筛网12共有四个,依次设置在支撑板4上部,筛网12的底部设有漏料管13,漏料管13的底部设有排料管14,排料管14上设有电磁阀15,筛网12用于筛选物料,漏料管13用于收集物料,并通过排料管14排出,电磁阀15用于控制排料进度;所述第二套筒8的外部设有第一套筒5,第一套筒5的顶部设有罩壳9,罩壳9的中部设有填料装置10,填料装置10用于添加物料;所述填料装置10由软板23、输料管24、填料仓25、铰链26和填料仓盖27组成,软板23设置在立柱11上部,软板23的中心设有输料管24,输料管24的顶部设有填料仓25,填料仓25的顶部设有填料仓盖27,填料仓盖27的一端通过铰链26连接在填料仓25上,填料仓25和输料管24用于输送物料,填料仓盖27用于防止超声波外泄,污染环境;所述第一套筒5和罩壳9的内壁上均设有吸音板28,用于吸取第一套筒5内的超声波。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