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称重分选计量流水线的次品自动剔除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5841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称重分选计量流水线的次品自动剔除台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剔除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称重分选计量流水线的次品自动剔除台。



背景技术:

流水线又称为装配线,一种工业上的生产方式,指每一个生产单位只专注处理某一个片段的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及产量;按照流水线的输送方式大体可以分为:皮带流水装配线、板链线、倍速链、插件线、网带线、悬挂线及滚筒流水线这七类流水线。一般包括牵引件、承载构件、驱动装置、涨紧装置、改向装置和支承件等组成。

在称重分选计量流水线中常常会用到剔除台,用于将不合格重量的物料进行剔除,常用的剔除台工作效率不高,不能满足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称重分选计量流水线的次品自动剔除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称重分选计量流水线的次品自动剔除台,包括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的上部传送带层进料端部上方悬挂设置有红外感应装置,所述红外感应装置的出料侧紧靠设置有剔除结构,所述剔除结构通过支架架设于传送机构的上部传动带层上方,所述剔除结构包括电控液压伸缩杆和次品收纳袋,所述电控液压伸缩杆的端部装设有推头,所述电控液压伸缩杆的对向装设有次品收纳袋,所述次品收纳袋的开口倾斜设置,所述次品收纳袋的袋底为柔性材料制成且放置于下部的电子称重机器上部,所述电子称重机器的外部装设有控制器和指示灯,所述控制器的数据输入端与电子称重机器的数据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指令输出端与指示灯的启闭控制端连接,所述红外感应装置的数据输出端和电控液压伸缩杆的控制端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红外感应装置为反射型红外感应器。

优选地,所述推头与产品接触的受力面开设有中间凹陷的槽口。

优选地,所述推头与次品收纳袋的内壁均衬设有柔性垫层。

优选地,所述次品收纳袋的开口底端通过转动轴与支架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红外感应装置进行产品位置的定位,工作效率高,采用带有凹槽和垫层的推头与次品收纳袋配合,使得产品的剔除更加精准,且不会对产品造成损伤,采用称重结构与指示灯配合进行次品收纳与否的检测,工作效率更高,使用更加的智能,满足了使用的需要,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称重分选计量流水线的次品自动剔除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称重分选计量流水线的次品自动剔除台的剔除结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称重分选计量流水线的次品自动剔除台的推头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传送机构、2红外感应装置、3剔除结构、31电控液压伸缩杆、32次品收纳袋、4支架、5推头、6电子称重机器、7控制器、8指示灯、9柔性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用于称重分选计量流水线的次品自动剔除台,包括传送机构1、红外感应装置2、剔除结构3、电控液压伸缩杆31、次品收纳袋32、支架4、推头5、电子称重机器6、控制器7、指示灯8和柔性垫层9,传送机构1的上部传送带层进料端部上方悬挂设置有红外感应装置2,红外感应装置2为反射型红外感应器,红外感应装置2的出料侧紧靠设置有剔除结构3,剔除结构3通过支架4架设于传送机构1的上部传动带层上方,剔除结构3包括电控液压伸缩杆31和次品收纳袋32,电控液压伸缩杆31的端部装设有推头5,推头5与产品接触的受力面开设有中间凹陷的槽口,具有限位作用,防止产品被推动发生偏差,电控液压伸缩杆31的对向装设有次品收纳袋32,推头5与次品收纳袋32的内壁均衬设有柔性垫层9,次品收纳袋32的开口倾斜设置,次品收纳袋32的开口底端通过转动轴与支架4活动连接,方便进行调整开口方向,次品收纳袋32的袋底为柔性材料制成且放置于下部的电子称重机器6上部,电子称重机器6的外部装设有控制器7和指示灯8,控制器7的数据输入端与电子称重机器6的数据输出端连接,控制器7的指令输出端与指示灯8的启闭控制端连接,红外感应装置2的数据输出端和电控液压伸缩杆31的控制端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7连接。

工作时,当收到剔除指令后,控制器7实时的收取红外感应装置2的检测结果,当产品经过时,红外感应装置2将信息反馈至控制器7,控制器7控制电控液压伸缩杆31伸出,用推头5将产品推入次品收纳袋32,控制器7监控次品收纳袋32下部的电子称重机器6称重,重量增加时,将指令反馈至控制器7,控制器7控制指示灯8闪烁,可设定为2s,提醒工作人员剔除成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