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片羽毛片多参数集成自动分等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5687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片羽毛片多参数集成自动分等级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羽毛球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多片羽毛片多参数集成自动分等级机。



背景技术:

在竞技体育领域,羽毛球运动是一种普及面很广的群众性体育运动。羽毛球是进行该项运动的必要器材,羽毛球主要是由球头和16根羽毛配合扎线及粘合剂制作而成,制作工艺流程大致分为选毛、制作球头、扎线、滚胶、测试等几大工艺。其中,与羽毛相关的工艺占整体羽毛球工艺的50%以上。在选毛工艺阶段中,由于羽毛是取自禽类,乃天然所生,每根羽毛必然存在不同的弯度和拱度。若不根据弯度和拱度对羽毛进行分拣,而将不同弯度或者拱度的羽毛制成的羽毛球,击打使用时羽毛球飞行不稳定,无法正常使用。因此,制作羽毛球必须根据羽毛的拱度和弯度对羽毛进行分拣。

公开号为cn20557080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羽毛球羽毛片电脑控制视觉检测自动分拣设备,它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前后依次设有震动盘组、羽毛球羽毛检测输送系统、羽毛投递分选机,所述羽毛球羽毛检测输送系统上设有羽毛球羽毛检测专用夹具,所述羽毛球羽毛检测专用夹具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抬升器,所述抬升器上设有抬升板,所述抬升板上设有夹持器,所述抬升板上设有供夹持器驱动的推动器,所述推动器上设有推动杆,所述夹持器包括相互抵触的第一夹片组、第二夹片组,所述羽毛球羽毛检测输送系统依次包括首段输送带、中段输送带、尾段输送带,所述中段输送带包括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所述羽毛球羽毛检测专用夹具设置在中段输送带上,所述第一输送带位于第二输送带上方,所述第一夹片组固定连接在推动杆上,所述第二夹片组固定连接在抬升板上,所述抬升板底部设有夹持器底部抵触有支撑板,所述抬升板远离夹持器一侧设有供支撑板滑动的第一伸缩器,所述中段输送带靠近首段输送带一端设有稳定器,所述稳定器包括底座、第二伸缩器、定位压板,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在中段输送带上,所述定位压板通过第二伸缩器与底座连接,所述第二伸缩器供定位压板向抬升板推动,所述定位压板与中段输送带之间设有供羽毛通过的间隙。

这种自动分拣设备将羽毛抬升并通过摄像机拍摄羽毛的影像进行检测,但是只能够拍摄到羽毛的一面来判断羽毛的好坏,但是现在需要分选出同一颜色相近的的羽毛,从而在同一羽毛球上的羽毛整体更加的一致,提高羽毛球的美观度,而现有的设备无法对羽毛进行翻转以检测另一面的颜色,都是通过人工翻转,非常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片羽毛片多参数集成自动分等级机,具有翻转羽毛以进行检测羽毛正反面质量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片羽毛片多参数集成自动分等级机,包括中控台电脑以及依次连接的振动盘组、羽毛检测输送系统、羽毛投递分选机;

所述羽毛检测输送系统包括羽毛正面检测段、羽毛反面检测段和设置在羽毛正面检测段和羽毛反面检测段之间的翻转机构;

所述羽毛正面检测段包括第一输送段和羽毛正面摄像头,所述羽毛正面摄像头的镜头竖直朝下并设置在第一输送段的上方,所述羽毛正面摄像头与中控台电脑连接;

所述羽毛反面检测段包括第二输送段和羽毛反面摄像头,所述羽毛反面摄像头的镜头竖直朝下并设置在第二输送段的上方,所述羽毛反面摄像头与中控台电脑连接;

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设置有与第一输送段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上转动连接有翻转轴,所述翻转轴内设置有用于带动羽毛翻转的翻转孔,所述翻转轴的一端延伸出安装孔并套设有齿轮,所述安装块上设置有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齿轮转动180°的齿条;所述翻转轴的长度小于羽毛的长度,并且第一输送段、第二输送段分别靠近翻转轴的两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羽毛由振动盘组内进行振动筛选而传输到第一输送段上,羽毛在第一输送段上由羽毛正面摄像头对羽毛的正面情况进行图片采集并反馈至中控台电脑进行参数对比,然后有第一输送段持续对羽毛进行输送,羽毛被第一输送段输入到翻转轴的翻转孔内,此时的羽毛杆处于穿出翻转孔外至第二输送段上、羽毛部分在翻转孔内,驱动气缸开始驱动齿条移动,由齿条的移动带动翻转轴旋转180°,从而由翻转轴带动羽毛翻转180°使羽毛的反面朝上,第二输送段开始工作通过羽毛杆将羽毛从翻转孔中拉出并在第二输送段继续输送,羽毛反面摄像头对羽毛的方面情况进行图片采集并反馈至中控台电脑进行参数对比,之后羽毛通过第二输送段被继续输送至羽毛投递分选机,投递分选机根据羽毛正面摄像头和反面羽毛摄像头的反馈由中控台电脑控制羽毛投递分选机接收羽毛而将其分类储存,非常的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块上设置有用于压齿条的压轮,所述齿条的两侧受压轮和齿轮的夹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轮能够将齿条稳定的压在齿轮上,从而在驱动气缸能够稳定的通过齿条驱动齿轮转动,进而能够使羽毛能够稳定的得到翻转;同时,压轮抵在齿条背离齿轮的一侧,使得齿条的两侧受力平衡而使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去除了径向应力,使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不易弯曲而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压轮的周缘设置有供齿条嵌入的限位环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环槽能够供齿条嵌入,从而使得齿条在沿着压轮切线方向移动时,限位环槽能够限制齿条不易晃动,使齿条能够稳定的齿轮接触,从而使齿条能够稳定的驱动齿轮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翻转孔朝向第一输送段的一端设置有扩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羽毛从第一输送段输入到翻转孔的过程中产生偏移时,扩口能够将进入翻转孔的面积增大,进而使羽毛能够顺利的进入到翻转孔内,而不易出现羽毛卡在翻转轴外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羽毛正面检测段与振动盘组之间设置有羽毛初筛检测段;

所述羽毛初筛检测段包括第三输送段、用于检测羽毛质量的拍照摄像头、用于排出不合格羽毛的羽毛选择闸门;所述第三输送段的一端与振动盘组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输送段连接,所述拍照摄像头设置在第三输送段的上方并与中控台电脑连接,并且所述拍照摄像头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羽毛选择闸门设置在第三输送段与第一输送段之间并与中控台电脑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拍照摄像头能够将羽毛是否有折痕、是否有多根羽毛重叠在一起、羽毛的方向是否是羽毛杆朝向输送方向的照片反馈至中控台电脑内进行比较和处理,从而由中控台电脑产生反馈信号至羽毛选择闸门,由羽毛选择闸门将有折痕的或多根羽毛重叠在一起的或羽毛的羽毛杆与输送方向相反的羽毛从第三输送段的输出端漏出,从而使上述这些羽毛无法输送至第一输送段上,从而使第一输送段能够节省时间去判断其他羽毛的颜色或等级,以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向下倾斜设置的拍照摄像头能够更加准确的拍出羽毛的折痕,从而减少误判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羽毛选择闸门包括固定板、第一气缸、导向块和连接板;

所述固定板固定在第一输送段下方并靠近第三输送段的一端,所述第一气缸固定连接在固定板上并且活塞杆朝上,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导向块的下端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块朝向第三输送段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滑道,所述连接板设置为两个并分别固定在导向块沿羽毛输送方向的两侧;

所述导向块的上侧靠近第三输送段的一端的高度低于另一侧高度;

所述导向块的上侧靠近第三输送段的一端逐渐向另一端收缩形成等腰梯形;

当允许羽毛进入到第一输送段时,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收缩,所述导向块的上侧与第三输送段齐平;

当不允许羽毛进入到第一输送段时,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所述导向块的弧形滑道与第三输送段齐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拍照摄像头检测到有折痕的或多根羽毛重叠在一起的或羽毛的羽毛杆与输送方向相反的羽毛出现时,由中控台电脑发出信号驱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伸出,连接块在活塞杆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从而驱动导向块向上移动使弧形滑道与第三输送带对应,当第三输送带输送羽毛至输出端时,羽毛能够顺着弧形滑道向下漏出而实现对羽毛的排料,从而使羽毛不会进入到第一输送段上,从而使第一输送段能够节省时间去判断其他羽毛的颜色或等级,以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输送段与羽毛投递分拣机之间设置有第四输送段,所述第二输送段与第四输送段上设置有羽毛选择闸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羽毛正面摄像头和羽毛反面摄像头选筛选出需要送入到羽毛投递分选机内的羽毛,而不需要的羽毛便通过的羽毛选择闸门向下漏出即可,非常的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段设置有挡料机构;

所述挡料机构包括安装座、第二气缸、挡料块;所述安装座固定于第一输送段上,所述第二气缸与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朝下并与挡料块固定连接;

当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时,所述挡料块截住羽毛在第一输送段上移动;

所述第二输送段、第四输送段上均设置有相同的挡料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第二气缸驱动挡料块向下移动,进而将羽毛截住,从而使羽毛能够在第一输送段、第二输送段上停止,进而能够空出时间供羽毛正面摄像头和羽毛反面摄像头对羽毛的照片进行采集,有效减少羽毛漏拍的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羽毛投递分选机包括分选机本体,所述分选机本体上转动连接有单层转盘,所述单层转盘的下侧套设有外齿轮,所述分选机本体上固定连接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转子上固定连接有与外齿轮啮合的驱动齿轮,所述单层转盘的外缘圆周阵列有若干供羽毛输出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靠近第四输送段一端的槽口宽度大于第四输送段的宽度,所述分选机本体上还设置有若干吹气管,所述分选机本体沿单层转盘的外周设置有若干与吹气管相匹配的导向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步进电机通过驱动齿轮驱动外齿轮转动进而带动单层转盘转动,使单层转盘在转动的过程中更加的稳定;同时,放置槽的槽口宽度大于第四输送段宽度,第四输送段与放置槽呈同轴同向没有角度,从而使羽毛从第四输送段进入到放置槽内更加顺利平稳,使羽毛能够快速的进入放置槽内,提高羽毛的传输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输送段包括沿羽毛输送方向设置的第三输送段一和第三输送段二,所述拍照摄像头设置在第三输送段二上方;

所述第三输送段一的进料端设置有用于控制振动盘组工作的感应器一;所述第三输送段一的出料端设置有感应器二,所述第三输送段二的进料端设置有感应器三;所述感应器一、感应器二、感应器三均用于感应其下方是否有羽毛;

所述第三输送段一同时受控于感应器二、感应器三工作;

当感应器二、感应器三同时被触发时,所述第三输送段一停止工作;

当感应器一感应到羽毛时,所述振动盘组停止工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感应器三感应到第三输送段二上有羽毛时,并且第二感应器也感应到有羽毛时,其第三输送段一停止工作,从而使第三输送段一上的羽毛不会继续输送至第三输送段二上与前序的羽毛重叠,进而减少了羽毛排出的几率,使第三输送段二上的羽毛能够进入到后续步骤中进行筛选,提高工作效率;当感应器一上感应到有羽毛时,其振动盘组停止工作,使振动盘组上的羽毛不会继续输送至第三输送段一上与前序的羽毛重叠,进而减少了羽毛到第三输送段之后就直接排除的几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羽毛正面检测段对羽毛正面颜色进行采集,通过翻转机构对羽毛进行翻转,然后由羽毛反面检测段对羽毛反面颜色进行采集,从而达到对羽毛翻转以进行筛选,减少人工操作;

羽毛初筛检测段能够将羽毛方向不正确、重叠的羽毛、有折痕的羽毛漏出,从而提高羽毛整体分拣效率;

感应器一、感应器二、感应器三的设置能够有效减小羽毛重叠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振动盘组、羽毛检测输送系统与羽毛投递分选机之间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第一输送段、翻转机构、第二输送段之间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第三输送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羽毛正面检测段、翻转机构、羽毛反面检测机构的爆炸视图;

图5是图4中a部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中第一输送段上羽毛选择闸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羽毛正面摄像头和羽毛反面摄像头的位置示意图;

图9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第四输送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机架与中控台电脑之间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1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投递分选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b部的放大图;

图13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步进电机、外齿轮、分选机本体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c部的放大图。

图中,1、机架;11、中控台电脑;12、振动盘组;13、羽毛投递分选机;131、分选机本体;1311、单层转盘;1312、外齿轮;1313、步进电机;1314、驱动齿轮;1315、放置槽;1316、吹气管;1317、导向管;2、羽毛正面检测段;21、第一输送段;22、羽毛正面摄像头;3、翻转机构;31、安装块;311、安装孔;32、翻转轴;321、翻转孔;322、扩口;323、齿轮;33、驱动气缸;331、齿条;34、压轮;341、限位环槽;4、羽毛反面检测段;41、第二输送段;42、羽毛反面摄像头;5、羽毛初筛检测段;51、第三输送段;511、第三输送段一;5111、感应器一;5112、感应器二;512、第三输送段二;5121、感应器三;52、拍照摄像头;521、支架;53、羽毛选择闸门;531、固定板;532、第一气缸;5321、连接块;533、导向块;5331、弧形滑道;534、连接板;6、第四输送段;61、感应器四;62、感应器五;7、挡料机构;71、安装座;72、第二气缸;73、挡料块;8、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多片羽毛片多参数集成自动分等级机,如图1所示,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中控台电脑11,以及按照羽毛输送方向依次连接的振动盘组12、羽毛初筛检测段5、羽毛检测输送系统、第四输送段6和羽毛投递分选机13。

如图2、3和7所示,羽毛初筛检测段5包括连接在振动盘组12的羽毛输出口的第三输送段51,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输送段51包括由左至右依次连接的第三输送段一511、第三输送段二512,在第三输送段二512上设置有支架521,在支架52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拍照摄像头52,该拍照摄像头52向下倾斜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该拍照摄像头52呈45°,其拍照摄像头52能够对第三输送段二512上经过的羽毛进行拍摄,并将拍摄的图像传输至中控台电脑11内进行判断,拍照摄像头52主要采集羽毛是否有多根重叠或羽毛是否有折痕或者羽毛的朝向是否正确。在第三输送段二512与羽毛检测输送系统之间设置有羽毛选择闸门53,该羽毛选择闸门53包括固定连接在羽毛检测输送系统下侧的固定板531、固定连接在固定板531上并且活塞杆朝上的第一气缸532、在第一气缸532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的连接块5321、与连接块5321固定连接的导向块533、以及固定在导线块沿羽毛输送方向两侧的连接板534,其连接块5321连接在导向块533的下端,在导向块533朝向第三输送段二512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滑道5331(如图7所示),导向块533的上侧面靠近第三输送段二512的一端的高度低于另一侧的高度。从而在第一气缸532接收到中控台电脑11的信号要漏出从第三输送段二512传来的羽毛时,第一气缸532的活塞杆伸出,由连接块5321带动导向块533向上移动,进而使羽毛能够顺着弧形滑道5331滑出;而在没有得到中控台电脑11的反馈信号时,其导向块533的上侧能够供羽毛正常输送。为了使羽毛经过导向块533输送至羽毛检测输送系统中能够处于居中位置,其导向块533的上侧面有靠近第三输送段二512的一端逐渐向另一端收缩形成等腰梯形,在羽毛经过导向块533上侧面时,由连接板534的引导能够将羽毛向中心位置引导,进而使羽毛能够在经过导向块533之后而输送至羽毛检测输送系统的居中位置。

如图3所示,在第三输送段一511的进料端设置有感应器一5111、出料端设置有感应器二5112,在第三输送段二512的进料端设置有感应器三5121,感应器一5111、感应器二5112、感应器三5121均是用来感应其正下方是否有羽毛。并且第三输送段一511同时受控于感应器二5112和感应器三5121工作,当感应器二5112和感应器三5121同时被触发时,第三输送段一511停止工作,其他状态下第三输送段一511均正常工作;振动盘组12受控于感应器一5111工作,当感应器一5111被触发时,振动盘组12停止工作,其他状态下振动盘组12正常工作。

如图2和4所示,羽毛检测输送系统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连接的羽毛正面检测段2、翻转机构3、羽毛反面检测段4。

如图4和7所示,羽毛正面检测段2包括第一输送段21和架设在第一输送段21上的羽毛正面摄像头22(如图8所示),该羽毛正面摄像头22的镜头垂直于第一输送段21,并且羽毛正面摄像头22所采集的图像传输至中控台电脑11。在第一输送段21上还设置有一个挡料机构7,该挡料机构7包括固定在第一输送段21上的安装座71、固定在安装座71上并且活塞杆竖直朝下的第二气缸72、与第二气缸72活塞杆固定连接的挡料块73。当羽毛正面摄像头22需要进行拍照时,其第二气缸72驱动挡料块73向下移动至与第一输送段21抵触,从而使羽毛被挡料块73挡住而无法随第一输送段21移动而刚好位于羽毛正面摄像头22的下方,此时羽毛正面摄像头22能够对羽毛进行稳定的采集图像并传输至中控台电脑11。

如图4和8所示,羽毛反面检测段4包括第二输送段41和架设在第二输送段41上的羽毛反面摄像头42,该羽毛反面摄像头42的镜头垂直于第二输送段41,并且羽毛反面摄像头42所采集的图像传输至中控台电脑11。在第二输送段41上还设置有与第一输送段21上相同的挡料机构7。当羽毛反面摄像头42需要进行拍照时,其第二气缸72驱动挡料块73向下移动至与第二输送段41抵触,从而使羽毛被挡料块73挡住而无法随第二输送段41移动而刚好位于羽毛反面摄像头42的下方,此时羽毛反面摄像头42能够对羽毛进行稳定的采集图像并传输至中控台电脑11。

如图4、5和6所示,翻转机构3包括设置在第一输送段21与第二输送段41之间的安装块31,该安装块31固定在机架1上,在安装块31与第一输送段21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安装孔311,在安装孔311上转动连接有翻转轴32,在翻转轴32内沿轴线方向开设有翻转孔321,该翻转孔321的孔壁朝向第一输送段21的一端设置有扩口322,翻转轴32朝向第二输送段41的一端延伸出安装孔311并套设有一个齿轮323,在安装块31上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气缸33,驱动气缸33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一个与活塞杆轴线平行的齿条331,该齿条331与齿轮323啮合。为了使齿条331与齿轮323稳定的啮合在一起,在安装块31上还设置有一个压轮34,齿条331刚好被压轮34与齿轮323夹持住,并且在压轮34的周缘开设有与齿条331厚度相同的限位环槽341,其齿条331背离齿轮323的一侧嵌设在限位环槽341内。驱动气缸33的活塞杆的伸出、收缩能够驱动齿轮323旋转180°或反向旋转180°。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成四个翻转轴32,因此每个翻转轴32上的齿轮323均相互啮合,从而通过一个驱动气缸33便能够同时驱动四个翻转轴32转动。

如图2和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输送段21和第二输送段41紧靠在翻转轴32的两端,并且翻转轴32的长度为羽毛中羽毛部分的长度,使羽毛的羽毛杆能够伸出而处于第二输送段41上,进而在需要将羽毛从翻转孔321中取出时,由第二输送段41的移动带动羽毛的羽毛杆而将整个羽毛拉到第二输送段41上继续输送。

如图2和7所示,当第一气缸532的活塞杆处于收缩状态时,即羽毛能够稳定的从第三输送段二512输送至第一输送段21时,其导向块533上侧靠近第三输送段二512的一端的高度低于第三输送段二512的高度,导向块533另一侧的高度高于第一输送段21的高度。

如图2所示,在第二输送段41与第四输送段6之间设置有与第三输送段二512与第一输送段21之间相同的羽毛选择闸门53。

如图2和9所示,在第四输送段6同样设置有与上述相同的挡料机构7,并且在第四输送段6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上设置有感应器四61、感应器五62。感应器四61、感应器五62均是用来感应其正下方是否有羽毛。并且第二输送段41同时受控于感应器四61、感应器五62工作。当感应器四61、感应器五62同时被触发时,第二输送段41停止工作,其他状态下第二输送段41均正常工作。

第一输送段21、第二输送段41、第三输送段一511、第三输送段二512、第四输送段6均是由伺服电机8驱动的传送带。

如图12和14所示,羽毛投递分选机13包括分选机本体131(如图13所示),在分选机本体131上转动连接有圆环状的单层转盘1311,在单层转盘1311的下侧套设有一个外齿轮1312,在分选机本体131上固定连接有一个步进电机1313,在步进电机1313的转子上固定连接有一个驱动齿轮1314,该驱动齿轮1314与外齿轮1313啮合。在单层转盘1311上侧的外缘圆周阵列有若干供羽毛插入的放置槽1315,该放置槽1315朝向第四输送段6的一端的槽口宽度大于第四输送段6的宽度,并且放置槽1315与第四输送段6连接的一端与第四输送段6平行,放置槽1315靠近单层转盘1311圆心的一端逐渐收缩;在分选机本体131上位于单层转盘1311的内环位置设置有与放置槽1315对应的吹气管1316,该吹气管1316的出风口倾斜向下对准放置槽1315并沿着单层转盘1311的径向向外,分选机本体131位于单层转盘1311的外周设置有若干个与吹气管1316一一对应的导向管1317,该导向管1317的一端设置在放置槽1315的槽口位置,另一端向下倾斜呈20-60°。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四个放置槽1315为一组。每一次单层转盘1311的转动均使一组放置槽1315进行替换。

具体实施过程:本过程以一条输送路径进行说明。

开始工作时,振动盘组12内的羽毛在振动的作用下被输送至第三输送段一511的进料口位置,然后由第三输送段一511将其输送至第三输送段二512上,当羽毛到达第三输送段二512上时,45°倾斜的拍照摄像头52对羽毛进行拍照,并且将照片传输至中控台电脑11,在这个步骤中,主要是用于判断羽毛是否有重叠或羽毛的羽毛杆方向是否朝向输送方向或羽毛上有无折痕。

当羽毛有多根重叠或羽毛杆方向与输送方向不一致或羽毛有折痕时,中控台电脑11发出信号使第一气缸532工作,第一气缸532的活塞杆伸出,连接块5321在活塞杆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从而驱动导向块533向上移动使弧形滑道5331与第三输送段二512对应,当第三输送段二512送羽毛至输出端时,羽毛能够顺着弧形滑道5331向下漏出而实现对羽毛的排料,从而使羽毛不会进入到第一输送段21上。

当没有多根羽毛重叠或羽毛杆方向与输送方向一致或羽毛无折痕时,第一气缸532不工作,其羽毛能够在第三输送段二512的作用下顺利的从导向块533的上侧通过进入到第一输送段21上,并且由于导向块533的上侧面为等腰梯形,因此输送至第一输送段21的羽毛能够被输送到第一输送段21靠近中间的位置;羽毛进入到第一输送段21之后,第二气缸72驱动挡料块73向下移动至与第一输送段21抵触,从而使羽毛被挡料块73挡住而无法随第一输送段21移动而刚好位于羽毛正面摄像头22的下方,此时羽毛正面摄像头22能够对羽毛进行稳定的采集图像并传输至中控台电脑11;拍照之后第二气缸72驱动挡料块73向上移动,羽毛被第一输送段21输送至翻转轴32的翻转孔321内,其羽毛的羽毛杆前端穿出翻转孔321至第二输送段41上,而羽毛的羽毛部分在翻转孔321内,然后驱动气缸33的活塞杆向外伸出,从而驱动齿条331移动,齿条331的移动便能够驱动齿轮323转动,齿轮323的转动便带动翻转轴32转动,当翻转轴32转动180°之后停止,此时的羽毛被翻转过来使羽毛的反面朝上,然后第二输送段41转动,从而通过羽毛杆将羽毛从翻转孔321中带出至第二输送段41上;同样的,第二输送段41上也通过第二气缸72与挡料块73的配合将羽毛挡住,从而使羽毛被挡料块73挡住而无法随第二输送段41移动而刚好位于羽毛反面摄像头42的下方,此时羽毛反面摄像头42能够对羽毛进行稳定的采集图像并传输至中控台电脑11;当羽毛的正面或反面图像被判断不需要进入到下一工序时,其第二输送段41输出端的羽毛选择闸门53接收到中控台电脑11的反馈信号,从而通过导向块533向上移动将羽毛向下漏出而不会进入到下一工序。羽毛被允许进入到下一工序时,其第二输送段41输出端位置的导向块533不动作,使羽毛能够顺利的从导向块533上侧通过进入到第四输送段6上。由第四输送段6将羽毛输送至羽毛投递分选机13内进行分类储存,其储存的方式为,第四输送段6上的羽毛被直接从出料端输入到放置槽1315内,由于放置槽1315靠近第四输送段6的一端的宽度大于第四输送段6的宽度,因此羽毛能够顺畅的进入到放置槽1315内,同时由于放置槽1315另一端逐渐收缩,所以羽毛最终停留在放置槽1315内的位置能够较为居中,然后步进电机1313通过驱动齿轮1314驱动外齿轮1312转动,外齿轮1312的转动便带动单层转盘1311转动,进而驱动放置槽1315转动到相应的导向管1317位置,然后相应的放置槽1315上的吹气管1317吹出气体将放置槽1315上的羽毛吹入到导向管1317内进行分类储存。

而为了减少羽毛重叠情况的发生,当感应器三5121上感应到第三输送段二512的进料端有羽毛,并且第三输送段一511的出料端也有羽毛时,其第三输送段一511停止工作,使第三输送段一511上的羽毛不会继续被输送至第三输送段二512上与第三输送段二512上的羽毛重叠;当感应器一5111上感应到第三输送段一511的进料端有羽毛时,振动盘组12停止工作,从而使振动盘组12不会继续将羽毛传输至第三输送段一511的进料端位置与第三输送段一511上的羽毛重叠。

同样的为了防止第四输送段6上的羽毛重叠,当感应器五62感到第四输送段6的出料端有羽毛,并且感应器四61也检测到第四输送段6的进料端也有羽毛时,第二输送段41停止工作,从而使第二输送段41的羽毛不会继续传输到第四输送段6的进料端与其他羽毛重合。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